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城市土地整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土地在企业资产重组及用地归并,闲置土地开发与调整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开展开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程序,模式和要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深入加工、改造,调整及整治,促进城市土地整理的有序,合理化,科学化,以期有助于城市土地整理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2.
殷琳 《西部资源》2009,(2):22-23
城市土地价格的构成土地不仅是资源,也是资产,尤其是城市土地,它是由人类开发和再开发形成的,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即土地物质),而是人类劳动投入在土地中的土地资本(即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的开发强度越来越大。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实质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已有结构形态的破坏过程,仅破坏力度的大小不同而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同一的,同一代人内部、代与代之间利用土地资源谋求发展的利益是共同的,一部分人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强取豪夺,意味着对另一部分人利益的损害和侵占,这反映了资源利用中的公平性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公平性问题,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现也必须包括公平性(代内与代际公平)的实现。公平性的实现除了需要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实现集…  相似文献   

4.
郭丽英  胡业翠 《山地学报》2005,23(1):121-125
以温州乐清为例,在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在于山地、平原和海域的综合资源优势。建议重视山地一平原一海涂土地资源开发的系统设计和分区规划,促进市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持续高效利用,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开创良好的土地保障环境。  相似文献   

5.
城市及其边缘地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市及其边缘地带是人文因素高度复合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许多问题。临沂市是山东省的欠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文章利用1991-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临沂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特征,探讨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机制,以期为本地及同类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开发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经济交错区是我国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同时它还是生态经济较脆弱的地区,土地开发极容易造成土地生态经济问题。本文阐述了生态经济交错区的概念,分析了生态经济特征 ,土地开发的意义,管理目标、核心,提出了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开发管理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香港的土地资源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足城市发展需要,这是香港土地利用的决定因素。本文在概述香港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局限性之后,指出了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适当倾向,和‘97回归以后的条件下,解决其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土地退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地经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湖南省,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十分普遍,土地退化类型多样,包括水土流失,土壤潜育化,土地贫瘠化,土地污染和土地损毁等一级类型,土地退化发生地域广泛,空间差异明显,由土地退化造成的危险显著。为整治已退化的土地和预防新的土地退化的产生,必须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和工业,大力植树造林,积极治理“三废”,强化土地利用管理和  相似文献   

9.
矿区地表破坏的土地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矿业开发造成的地表土地资源破坏及其类型特征,阐述各种土地类型合理利用方向,总结出单一和复合两类7种模式。提出今后土地质量演化和“土壤资源库”是地表被破坏土地资源利用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土地环境解读我国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环境是指存在于土地外部的物质、空间和人类社会体系,包括土地自然环境、土地工程环境、土地社会环境三大板块,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基本特性。土地环境决定着土地的价值、利用方式、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益。从土地环境的诱因,把土地问题区分为原生土地问题、次生土地问题和社会土地问题三大类。我国此三类问题都非常严峻,致使人地关系失调,土地关系失衡。土地环境研究应围绕土地利用整体效益最大化、保护耕地、消除土地利用中不利的外部性影响三个目标,既要开展基础研究,揭示土地与土地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时空演变规律.又要进行应用研究,重点是土地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意义 ,提出了一套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应用的程序与方法 ,基于烟台市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 ,对烟台市区土地利用的适宜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熊鹰 《热带地理》2007,27(2):139-143
从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出发,以长沙县为例,研究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区域总体用地结构、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用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并从科学编制城镇用地规划和强化用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协调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对策,为合理调控城镇发展与用地,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小城镇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过程中的用地粗放与人均耕地锐减之间的矛盾,是提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依据。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入手,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探讨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的原则,从城镇存量土地产出率、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可持续度4个方面建立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总系统。指出城镇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高效、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城市土地利用,使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关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文章从分析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并对城市土地整理的潜力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针对我国近几年城市土地整理的实践,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程序及应用模式,探析城市土地整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等引起的效应,对于丰富城市土地整理理论,规范和指导城市土地整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这使开展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成为当务之急,而科学发展观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开展,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足迹模型是目前可持续发展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重要途径。该文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主要存在评价精度较低、研究内容不全、应用方法单一等不足,并从研究尺度、研究精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对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启示等角度,提出需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土地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土地沙化形势严峻,阻碍区域和下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该区脆弱山地生态基础上,探讨了土地环境的现状和演变。研究发现:土地环境的恶化是系统内在特性和外在干扰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在的脆弱特性决定了土地系统对干扰的抗性差,退化后难以恢复,而强烈的人为干扰则加剧了系统的退化速度和进程。生态修复和重建应系统规划,综合治理,建立强有力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干旱河谷区高产优质农林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演化的问题。提出协调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空间演化过程的对策建议 :协调重点是盘活现有城市用地 ;协调核心是控制城市用地的外延扩张 ;协调关键是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协调保障是强化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志基  宋澜  高菠阳  姜玲 《地理研究》2022,41(1):229-250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传统“以地谋发展”的粗放增长模式弊端渐显,不仅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也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发展面临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以地谋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导的工业用地出让,在保障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区域影响和区域效应,但现有文献缺乏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利用2015—2019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主导的工业用地出让对城市空气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城市工业用地出让规模扩张显著降低了城市空气质量,且这一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② 工业用地出让方式对城市空气质量具有差异性影响,地方政府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工业用地规模越大,城市的空气质量越差。③ 产业选择可能是工业用地出让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内在机制,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将工业用地供给污染密集型产业,从而导致城市空气质量变差。本研究从产业选择机制的角度试图解释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出让行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内在机理,是对现有文献的拓展和补充,也可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密切关系。借助Eviews5.0软件,分析了无锡市1991-2007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发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存在失衡关系,短期失衡向长期均衡回归的速度达0.9709;长期内,经济增长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弹性为0.2848,短期则为0.2681;无锡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