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拉浪水电站左岸绕坝渗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先亮 《中国岩溶》1986,5(1):21-30
<正> 拉浪水电站位于广西中部,龙江下游的岩溶地区。水库正常蓄水位177米,总库容1.02亿米~3,设计引水流量213.3米~3/秒。最大坝高38米,最大水头34米。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厂房位于左岸坝线下游约72米。该电站于1966年施工,1971年开始蓄水发电运行,至今历时十多年,运行基本正常。但是左岸坝肩地形单薄,地下水位低于水库设计正常高水位23~31米,存在裂隙性渗漏,估算渗漏量为0.646米~3/秒。因施工时没有做好防渗处理,成为电站工程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就我院1980年电镀绳索取芯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的生产应用效果谈一些认识与体会。一、一般情况1978年,我们曾首次研制电镀绳索取芯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6个,并在北京一○一队试验,总进尺224.27米,平均寿命37.38米,平均时效1.8米,单个钻头最高寿命61.86米。这批钻头没有达到设计要  相似文献   

3.
我队为了对某地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区101—2号矿脉集中力量作进一步的评价,查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地表和地下金矿富集及其变化规律,基本控制脉体和矿体形态、产状和延伸情况。设计竖井30米,井下沿脉平巷120米(二条沿脉平巷),并设计在沿脉平巷每10米中段拉穿脉平巷60米(每条穿脉约5.0米)。设计总工作量为210米。该矿脉系含金黄铁矿化硅化脉型,是矿区内含金矿化的主要类型。脉带两侧主要围岩为蚀变粗安质熔角砾凝灰岩、黄铁矿化石英岩。蚀变高岭土。岩石级别6—7级,部份为8级。自1982年9月1日施工至1  相似文献   

4.
我院勘探技术室设计的YSZ—75重型绳索取芯钻具于1991年11月通过了有色总公司地质局鉴定。该型钻具从1989年起在吉林等五个地质勘查局进行生产试验,开动十多台试验钻机,总进尺两万余米,竣工最深钻孔636米,单套钻杆柱进尺5600米以上,台月效率达747~1226米,比普通双管钻进提高30~50%,打捞成功率达96%以上,纯钻率高达40~50%,  相似文献   

5.
我队于1974年7月开始,岩心钻探试用人造金刚石钻进,取得了良好效果.1975年正式转入生产.目前,在大厂矿区已有三个机台使用人造金刚石钻进.到六月五日止,总进尺12598米,台月效331米,竣工钻孔18个,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尽管大厂矿区岩层复杂,软硬不均(可钻性6~10级),坍塌掉块,漏失严重,但试用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以来,在该矿区创造了最高台年进尺3418米,最深钻孔880米,最高台月实进尺  相似文献   

6.
《岩土力学》2006,27(7):1218-1218
经过三峡建设者的艰苦奋战,目前三峡工程右岸大坝混凝土浇筑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三峡大坝全面建成指日可待。全长2309米、设计高程185米、混凝土总方量1610万立方米的三峡大坝从1998年底开始混凝土浇筑。多年来,三峡建设者攻克了一系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技术难题,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于2002年完成左岸大坝浇筑。随后,建设者从三峡工程左岸转战到右岸,于2003年7月开始浇筑右岸大坝。三峡工程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坝项宽度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从右岸非溢流坝段起点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点,大坝轴线全长2309米。  相似文献   

7.
1976年在某矿区火山杂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带上,用激发极化法发现了异常(图1),经结合地质综合研究,在所设计的19线7711孔的预计深度打到了一个锌、铅、铜矿体;伴有黄铁矿的含矿夕卡岩的总厚度为21.55米,工业矿体的厚度有18.62米.含锌4.32%;含铅0.65%;含铜矿体两条,共厚6.77米,品位0.64%.在扩大矿区远景方面,激发极化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海洋工程企业——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15000米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烟台基地完成合拢(即钻井平台的上部船体安放在下浮体上),该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这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水平迈上了新高度。这座平台,长117米,宽超过90米,总排水量接近7万吨。先进的定位和补偿系统,使平台能在8级大风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1969年美国金属和非金属矿产钻探进尺达924万米,其中与铀矿有关的矿产达718万米。苏联1971年地质部系统岩心钻探总进尺达1664万米。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9,(1):43-44
我队在大王矿区钻进,钻孔设计孔深都约1200米,钻机为XB-1000A型。孔深,地层复杂,超负荷施工,又使用不含处理剂的泥浆护孔,很难保证钻机正常运转。当使用栲胶泥浆后,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作到正常钻进。施工终孔的六个钻孔总进尺6663.76米,最深的达1160米,正在施工的两个钻孔已分别超过900和1000米。在超过千米之后,见矿最大厚度为70余米,为突破低缓异常打开了局面。通过生产实践,还初步掌握了针对不同地层使用不同配比的栲胶碱液处理泥浆的一些规律,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22,(2):44-45
张家口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张家口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东南侧山谷,距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主入口约700米,距张家口奥运村4千米,占地面积106.55公顷,赛道总占地面积10.9公顷,总长度13千米,最高海拔约1721.6米,最低海拔约1638.8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主要比赛场馆之一. 在冬奥会期间,国家越野滑雪...  相似文献   

12.
球饺链式取心器是近年来煤田系统广泛使用的一种钻儿它是报据国外某些绳索取心钻具的结构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条件而设计制造的。现已在5个勘探队,20多个机台推广使用,钻进总进尺已达一万多米,平均岩心采心率  相似文献   

13.
1976年以来,为解决工业供水问题,在河北一个100平方公里地区内,打了80多眼水井。水源井取水层段集中在400—820米深处,按三套井网分段开采。第一套井网(浅井组),深度400—500米,开采第四系下更新统含水层。含水层总厚度30米左右,主要由含砾细砂和中细粒砂组成。第二、三套井网(中深井组和深井组)开采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上段含水层。含水层主要由细砂岩,中细-粗砂岩组成。第二套开采井网深度500—650米,取水层段总厚30—45米。第三套开采井网,深度650—820米,含水层总厚25—60米。深层地下水开发后,水位急剧下降,而经常开采的井数还不到总井数的一半。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为水文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现就两年来开采实践,提出我们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4.
河南地处祖国中原大地,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但旧中国由于腐败的政治和反动的社会制度,连年战争,民不聊生,地质勘探工作根本不被重视,解放前全省钻探总进尺仅2100余米,坑探总进尺仅233米。  相似文献   

15.
一、工程简介 该项目为苏州杜邦聚酯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中的切片贮存及包装的料仓支架,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土为Ⅲ类;由外方负责料仓设计加工,我院负责料仓支架设计。料仓直径9.2米,高达20米,空仓重量53吨,满仓重量高达1600吨。根据工艺要求,料仓底座距地18.45米,由八个支撑点支撑,料仓支架为钢架,目前国内象这样的设计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支架一般用于球罐形,且高度都在10米以内,要在18米高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9,(5):70-70
近日,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世界最深船坞——渤船重工二号船坞浮箱平台完工。该船坞施工范围包括护岸工程、船坞主体、浮箱平台、配套码头及总组场地等。其中船坞主体长400米,宽72米,深21米;浮箱平台长220米,宽34.5米,深4.7米。该船坞工程的建成,对提升河北省造船业整体实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桥矿区位于萍乐坳陷带西部,是一个走向北东的复向斜,面积300平方公里。矿区内龙潭组发育良好,共分四段:自上而下为王潘里段、狮子山段、老山段和官山段。总厚403~437米。岩石类型以粘土岩为主,碎屑岩次之。夹有少量生物化学岩,其中砂岩总厚47.8~91.8米,占龙潭组总厚约1/5。   相似文献   

18.
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年引水量为7.24亿立米,有效灌溉面积294.4万亩.抽水流量最大的灌区——交口引渭工程,总杨程86米,8级抽水,流量41立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18万亩,127台机组,装机25800千瓦.抽水装机容量最大的灌区——东雷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我队104机在某矿区西部施工2/ZK42号钻孔,使用TK—60S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具(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研制),钻进厚层“打滑”地层。全孔用冲击回转钻进总进尺230米,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施工条件概况 1.地质情况与钻孔技术参数 2/Z K42号钻孔设计深度为350米,开孔倾角83°,方位角284°,所钻地层除开孔段和终孔段有少量硅化灰  相似文献   

20.
无塔液压升降架于1975年11月在我队研制成功,并于1976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已打钻孔五个,共开动16.3台月,总进尺3073米,最深钻孔为897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