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数学地质前沿课题和发展趋势研讨会"报道本次会议于1994年11月10~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这次会上讨论了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数学地质分组的有关筹备工作,交流了近年来各行业、部门数学地质工作的成就和学术成果,展望了21世纪数学地质学...  相似文献   

2.
今年七月八日至十七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第12分组,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AMG)主持。近一百人参加了该组织的活动,其中主要是北美和西欧的数学地质学家,少数来自东欧、日本、泰国、非洲和南美。在国际数学地质界较为有影响的人,如美国的 D.F.Merriam 教授(IAMG 前主席)、E.H.Twhi  相似文献   

3.
《地质论评》1983,29(3):277-277
为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会工作,数学地质最新动态和趋势座谈会暨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于1982年10月13日至14日在京召开。会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最近一、二年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的重要会议(北戴河会议,中国地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尽快地发现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那就需要最合理地进行普查和勘探,研究各种矿床形成的理论,这一切都与地质科学的理论发展紧密相关。然而作为各种科学发展基础的精密科学——数学,在电子计算机这个卓绝的计算工具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何起到推动地质科学的发展作用,当然是大家感到兴趣的事。“数学地质”(或地质数学)这个数学与地质结合在一起的名词,常被人们所提及或称道,但对于“数学地质”的含意是什么?它究竟包含些什么分支和内容?有些什么方法?国际国內有些什么有关的学术组织和简况?就不一定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了,即使  相似文献   

5.
地质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概括了地质统计学发展的趋势和前沿课题,如多元、非参数、非线笥地质统计学,空间-时间克立格法,三维条件模拟,区间估计,与其它数学分支相结合,更多地质信息的引入及约束条件等。  相似文献   

6.
孙惠文 《地质论评》1983,29(4):398-398
1983年4月10日至16日在四川省乐山市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共同主持召开了数学地质在石油资源预测和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来自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等10个系统76个单位的15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数学地质是地质学和数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地质学中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数学地质的兴起是从大量多元统计方法引入到地质研究领域开始的,最初主要在沉积学、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向地质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数学地质又吸收  相似文献   

7.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我国举办的资源评价专题讨论会于81年6月8日至24日在京举行。应地质部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遣专家小组来华,小组成员有、克拉克(A.L.clark)博士,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3项主席,国际地质数据存储,自动处理和检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麦克坎乃(R.B.Mc Cammon)博士,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司库,美国地质调查局数学地质学家;博特博尔(J.M.Botbol)博士,美国地质调查局计算机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地质异常分析理论的复杂系数(C值)和组合熵(H值)数值计算方法,对实际探测的测井数据(如自然电位、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和视电阻率等数据)进行新方法探索式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区分油气层中的含油和含水的差异程度。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井地质异常九地质意义进行研究,揭示了其实际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数学地质在煤田地质中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5日至11日在广州加禾召开。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02篇会上宣读交流了70余篇。武汉地质学院院长赵鹏大教授为会议作了《矿产资源研究的某些新进展及定量预测现状》的报告。他指出,数学地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围绕着基础地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数学地质界的盛会──记IAMG第25周年大会1968年8月,在布拉格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诞生了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nternation-aelAssociationformathematicalGeologists,简称IAMG)。虽然那...  相似文献   

11.
第三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会议于1986年11月24日至30日在湖北宜昌市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举行。这是自1981年第二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以来我国数学地质界最大的一次盛会。参加会议的代表计215人,分别来自地质、石油、冶金、有色、煤炭、化工、核工业等部门以及中科院和大专院  相似文献   

12.
揭示地质现象的本质与核心--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对于如何将化学、数学、物理学和复杂性科学与地球科学相结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得出主要结论:“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是地质现象的本质与核心”。并且提出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静态到动态三个层次的表述形式及其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即:⑴用平衡、可逆过程热力学研究地质作用并分别用地质数学中的随机过程(马尔科夫过程)和随机场(“地质统计学”)表示时间的空间结构。这是静态的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2)用非平衡、不可  相似文献   

13.
数学地质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刘承祚 《地质论评》1996,42(4):364-368
数学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的新分支。本文涉及数学地质在几个领域的主要进展,分形、耗散结构、灰色系统模型和模糊数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分形已成功地应用于准晶体微粒结构、断层系统和地质构造分布、多孔介质、地质体表面粗糙度和其他问题研究。耗散结构已应用于矿物离解过程、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混合岩成因以及地壳地幔的结构和运动等的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矿床预测的很多问题中得到应用。模糊数学是解决很多地质问题的有用的定量工具。最后,讨论了数学地质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了解数学地质发展的最新动态,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主席、美国堪萨斯地谪所新技术讲究室主任、堪萨斯大学教授J.C.Davis和香港大学统计学系J.Aitchison教授应邀来京并于1988年0月23日~30日在北京科技大学地质系进行了学术讲座。这次讲座筹办单位除北京科技大学地质系外,还有中国金  相似文献   

15.
由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第二届数学地质专题讨论会”于1985年10月21日至11月7日在北京举办。在此之前,曾于1981年6月在北京举办过第一届应用数学地质专题讨论会,其内容是关于“矿产资源定量评价”问题。该届讨论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地  相似文献   

16.
1985年5月14日至5月20日在镇江召开了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遥感地质及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41个单位的9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遥感地质代表36名,数学地质代表54名.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中,除冶金部和有色金属总公司的遥感、数学地质工作者外,还有石油部、  相似文献   

17.
陈垒  申维 《地质通报》2007,26(1):117-121
2006年9月3—8日,在比利时的列日市召开了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简称IAMG)年会。本届年会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和列日大学共同承办,会议的主题是“基于多源数据的定量地学(Quantitative Geology from Multiple Sources)”。在大  相似文献   

18.
二十多年来,数学地质一方面作为一门边缘科学,围绕着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环境地质三大类地质工作前进、发展,它标志着地质科学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定量地质学和模拟地质学,所以,数学地质不仅对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问题也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已逐步构成由概率理  相似文献   

19.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内涵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本质特征是在现代地质理论基础之上,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理论和方法,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和实验测试、模拟技术,定量地研究沉积盆地油气生、运、储、聚和保的机制、速率和过程。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沉降作用,二是流体压力系统形成与演化,成藏动力是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的纽带。石油地质动力学现行研究方法可分为盆地动力学、石油地质动力学(狭义)和地质作用过程动力学,重点介绍了成岩过程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当今研究的前沿领域,即热流体与有机/无机成岩作用。最后,笔者展望了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在我国那些具有多旋回叠合性含油气盆地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一数学地质的出现是地质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仅当它成功地利用数学时才达到完整程度."逐步发展并开始推广应用的数学地质,正是这一伟大预见的具体实践和必然产物.地质工作的迅速发展,仪器分析和记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各种地质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大量增加,这就向地质工作者提出了如何对大量的地质数据及时而系统地进行整理、综合分析,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地质现象和理解地质过程的新课题.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地质工作的难度也愈来愈大,同样要求对各种地质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