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玉西银矿床为东天山地区唯一一处独立银矿床,位于中天山老地块,阿拉塔格-尖山子大断裂北侧,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非常有利于银矿富集.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玉西银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是在构造和构造动力控制下的中低温破碎蚀变岩型银(铅、锌)矿床,该银矿床的发现打破了在中天山老地块中一直未能找到独立型银矿床的局面,也对在该区寻找该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桂阳宝山西部铅锌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阳宝山西部铅锌银矿床,系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通过对该区银赋存状态的研究,发现该区的银主要呈独立矿物存在,主要独立银矿物共有11种。论文详细阐述了各种银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嵌布特征、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在矿石中的分布以及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初步可选性试验资料,得出了该区的银易于回收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几个独立银矿床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独立银矿床是近十多年来新发现的矿床类型,因而对银的赋存状态、银的矿物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而这方面的研究对独立银矿床的开发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对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吉林山门和江西虎家尖三个矿床的研究发现,独立银矿床中的银主要以银独立矿物形式存在,三个矿床银矿物的种类占自然界已发现银矿物的20%,主要包括银的复杂硫盐。硫化物、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硒化物及卤化物、矿物组合表现出了低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色金属伴生银矿床中若干银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艺  覃朝科 《矿物学报》1999,19(4):426-434
有色金属矿床伴生银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中国则构成为银资源的主体,在各种类型的伴生银矿床中,银主要作用独立银矿物产出,并形成种类繁多的银矿物。中国主要有色金属伴生银太床中已初步发现银矿物50多种。本文对其中若干种国内首次发现或 少见的银矿物的产出特征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伴生元素金和银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床Au平均含量0.25g/t,Ag为2.56g/t,Cu为0.30%,属于富金斑岩铜矿。伴生金和银矿化作用有两期:早期为斑岩矿化,形成了Cu-Mo-Au矿化组合,是主矿化期;后期叠加了Cu-Au-Ag-Te-Bi矿化,规模不大,出露于矿床的局部部位,但对矿石起到了加富作用。通过对钻孔薄片和光薄片的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早期矿化中Au和Ag主要呈固溶体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分布比较均匀,基本上不出现独立矿物,Au含量明显高于Ag;晚期矿化形成了复杂的Cu-Au-Ag-Te-Bi矿物,矿石呈浸染状和脉状叠加在早期矿化之上,以银矿物为主,与多种碲铋类矿物共生,主要银矿物有碲银矿、铋-碲银矿(?)、银-辉碲铋矿(?)、银-硫铋铜矿、银金矿等。晚期矿化规模不大,但对于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南柿竹园铅锌矿床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矿床的金、银主要呈独立矿物存在,主要金矿物为金银矿和含金自然银,银矿物主要有11种.根据金、银的赋存状态,对该区伴生金、银的综合利用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双尖子山Pb- Zn- Ag矿床位于黄岗- 甘珠尔庙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北段,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的银矿床。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矿相学鉴定、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以及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对该矿床金属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对金属矿物的化学式进行了计算,并对银的富集机理进行了探讨。银矿物主要以可见银(>50μm)的形式产出,包括独立银矿物:硫锑铜银矿、硫银锡矿、辉硒银矿、深红银矿、脆银矿、黝锑银矿、螺状硫银矿、金银矿和自然银等;不可见银含量少,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方铅矿中。矿床成矿阶段细分为:①石英- 高Fe闪锌矿- 富Se和Bi的方铅矿- 富Se富Sb富Sn的银矿物阶段;②石英- 方铅矿- 富Fe闪锌矿- 毒砂- 富Sb富Sn少Se的银矿物阶段;③石英- 闪锌矿- 方铅矿- 银矿物阶段;④黄铁- 碳酸盐阶段。金属矿物沉淀顺序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银的硫盐矿物→银的硫化物→自然银。矿床中的Fe+、Cu+、Zn+、Pb+、Ag+等金属离子在早期中温高硫逸度阶段主要以硫氢络合物形式搬运。随着成矿热液温度的降低,铅、锌等金属硫氢络合物开始分解,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得以沉淀,此时部分银以显微和次显微包体银的形式被包裹于这些硫化物中,铅锌硫化物的大量沉淀引起成矿热液组成和性质的显著变化,最终导致银从硫氢络合物中彻底解体,并与Cu+、Sb3+等离子结合形成大量独立银矿物(如深红银矿、硫锑铜银矿等)。随着温度、盐度持续降低,硫逸度也逐渐降低,pH值升高,成矿流体中出现大量自由Ag+并逐渐达到饱和,银矿物开始大量沉淀,Ag+与H2S发生作用形成螺状硫银矿。自然银的大量出现标志着银的沉淀过程趋于结束。金属矿物沉淀顺序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银的硫盐矿物→银的硫化物→银的自然金属。  相似文献   

8.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物相鉴定和化学分析,对吉花银矿床的矿石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以原生硫化物矿石为主,地表及构造地段见少量氧化矿石;矿石中矿物种类多样,金属矿物主要以黄铁矿为主,次为赤铁矿、褐铁矿、少量黄铜矿及金银矿物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等;黄铁矿和石英是重要的载银矿物。银的赋存状态主要有矿物银和分散银,矿物银占95.0%,分散银占5.0%,银主要以矿物银形式赋存在自然银、辉银矿、硫锑铜银矿等矿物中,其中以辉银矿为主,少量自然银、硫锑铜银矿,这些矿物又主要呈微细粒-细粒状(2~52μm)嵌布在黄铁矿和石英中,分散银以难溶矿物中包裹银为主,少量氧化银中银。  相似文献   

9.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长坑金、银矿床共存于同一层间蚀变构造破碎带,上金、下银分别构成独立的金、银矿床.金矿床具有沉积岩围岩型金矿床的全部特征,银矿床则有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床的特征.在系统归纳金、银矿石及围岩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矿石矿物包裹体的温度、压力、成分,以及对三水裂谷盆地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金矿床是沉积盆地中的流体在大规模迁移过程中萃取地层中的金而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交代型矿床,银矿床属于构造-岩浆叠加改造热液交代型矿床,金矿床形成在先,银矿床形成于后并改造了金矿床,金、银矿床均不是热水沉积型矿床或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地区银矿床中银矿物的矿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银成矿区,在所发现的十多个银矿床中,银主要呈独立银矿物形式产出。大兴安岭地区银矿床中已发现近40种独立银矿物和几种未定名的银矿物,这些银矿物在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成因类型,不同物质组分、不同温压条件的银矿床中均表现为低温后期成矿的特点,温度是控制银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