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卡煤田是青海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区内含煤地层角度不整合于奥陶系上统滩间山群之上。根据野外实剖地质剖面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上统采石岭组、红水沟组。其中大煤沟组分为下含煤段、砂岩段、上含煤段、页岩段;采石岭组分为下部砂岩段、上部砂泥岩段。大煤沟组与以往划分的大煤沟组、石门沟组相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腾冲、梁河地区二叠系中统大东厂组(P_2dd)岩石地层的调查研究,初步将其划分为3个地层间隔、7种类型基本层序,并于大东厂组一段与二段之间,发现存在Ⅱ型不整合界面(SB_2)。大东厂组基本层序的划分,与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地层划分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吉林省南部浑江市石人镇附近苇塘沟—小河口—红石砬子一带,石人—杨水桥盆地的西北边缘(图1),有一套陆相含煤地层。它的西北部与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群或石炭系中统本溪群,它的东南部自北而南分别与寒武系上统凤山组、侏罗系中统马达岭组、震旦系中统钓鱼台组呈断层接触。  相似文献   

4.
新疆果子沟下奥陶统塔勒基河组三叶虫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婆罗科努山奥陶纪地层颇为发育,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步深入,1974年新疆区调队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组成的地层分队将本区的奥陶纪地层划分为:下一中奥陶统新二台群;上奥陶统奈楞格勒组.1977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与新疆地质局科研所及区调队地层队进一步划分为:下统风沟组、新二台组;中统科克萨雷溪组、塔勒基河组;上统呼独克达坂组、阿克塔什组.1979年许杰、黄枝高将塔勒基河组划归下奥陶统.1984年项礼文、张太荣将新二台组下部和上寒武统果子沟组顶部划分出相当于早奥陶世早期特马豆克阶的地层赛里木  相似文献   

5.
华北邯邢地区奥陶系中统灰岩平均厚度562m,分为三组八段,与上覆石炭系煤系地层呈不整合关系,为本地区主要含水地层。为消除下组煤开采威胁、有效防治奥灰水,必须对下伏灰岩各组段给予准确划分。根据该区奥陶系中统灰岩的沉积规律和物性特征,对各组段地层的单一测井曲线特征及多种物性曲线组合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物性标志稳定、连续性强、全区可追踪对比的各组段地层醒目划分标志。鉴于本区自然伽马曲线形态的稳定性,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本区40个钻孔进行各组段自然伽马峰值几率计算,求得各组段自然伽马峰值几率表,并以东庞矿观2孔自然伽马曲线奥灰地层中的一段(O2f1)为例,介绍使用该表确定灰岩组段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赣中西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地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书明  游玮  覃兆松 《地质通报》2010,29(11):1619-1632
对赣中西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从下至上划分为鸡公岭组、栖霞组、小江边组、茅口组、南港组、乐平组、七宝山组、长兴组;从底至顶划分为Schwagerina cushmani-Darvasites.、Staffella、Misellina claudiae、Parafusulina、Chusenella、Neoschwagerina、Yabeina、Neomisellina、Gallwoayinella、Palaeofusulina minima和P.sinensis11个带,鸡公岭组的Sweetognathus whitei,茅口组Jinogondolella serrata,七宝山组Clarkina leveni、C.guanyuanensis、C.oriantalis,长兴组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7个牙形石带。同时划分出Shouchangoceras、Anderssonoceras、Prototoceras、Konglingites、Sanyanites5个菊石带。依据生物地层单位将这段地层划分为下统隆林阶,中统罗甸阶、祥播阶、孤峰阶、冷坞阶和上统吴家坪阶、长兴阶。  相似文献   

7.
曾书明  游玮  覃兆松 《地质通报》2010,29(10):1619-1632
对赣中西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从下至上划分为鸡公岭组、栖霞组、小江边组、茅口组、南港组、乐平组、七宝山组、长兴组;从底至顶划分为Schwagerina cushmani-Darvasites.、Staffella、Misellina claudiae、 Parafusulina、 Chusenella、Neoschwagerina、 Yabeina、 Neomisellina、Gallwoayinella、Palaeofusulina minima和P. sinensis 11个 带,鸡公岭组的Sweetognathus whitei,茅口组Jinogondolella serrata,七宝山组Clarkina leveni、 C. guanyuanensis、C. oriantalis,长兴组C. subcarinata、C. changxingensis 7个牙形石带。同时划分出Shouchangoceras、Anderssonoceras、Prototoceras、Konglingites、Sanyanites 5个菊石带。依据生物地层单位将这段地层划分为下统隆林阶,中统罗甸阶、祥播阶、孤峰阶、冷坞阶和上统吴家坪阶、长兴阶。  相似文献   

8.
区内寒武系前人很少研究,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年间,经长春地质学院吉南区测大队的工作,划分出寒武系上统凤山组、长山组、崮山组。中统张夏组、当十组。下统石桥组、馒头组。一九六五年安素兰对区内的青沟子、咋子、双安屯及通化等地的寒武系作了较详细的剖面研究,提出本区碱厂组存在的可能性。一九七三年以后我队在本区开展1:20万区测工作,积累了较多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在浑江市幅及集安县幅地质调查后进行了建阶工作,划分了十七个化石带、七个阶、一个组。  相似文献   

9.
陕西的泥盆系按生物地理区划,可分为南区(带)泥盆系和北区(带)泥盆系。山阳以东的泥盆系属北区(带)的东延部分。1984年,我们在修编1/20万商南幅期间,在其中统牛耳川组地层中发现了瓣鳃类化石。1/20万商南幅曾将含化石地层归属于下元古界芦园沟组(Pt_1 ly)。第一代陕西省1/50万地质图根据所出露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为石炭系下统下东沟组(C_1 x),下伏地层为泥盆系中、上统刘岭组(D_(2-3)l)。区调队泥盆系专题组根据邻区地层对比,将山阳以东的泥盆系划为中统牛耳川组(D_2 n)、池沟组(D_2 C)和青石垭组(D_2 g)。瓣鳃化石产于牛耳川组中部。该组按沉积特征,可划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以灰—  相似文献   

10.
冀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西北早、中侏罗世地层尽管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在具体划分对比上与同处于燕山造山带的京西地区仍有所不同。前者划分为南大岭组、下花园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和后城组,后者与下花园组相当的地层又分为窑坡组和龙门组。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冀西北地区也发育有与京西相同层位的龙门组,只是以往将其或划归于下花园组,或分属到九龙山组;同时发现下花园组尚包含了部分南大岭组地层。重新划分后的地层层序为:侏罗系下统南大岭组,中统下花园组、龙门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后城组,完全可以与京西地区对比。本研究结论对于建立统一的燕山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格架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活性骨料与水泥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后,吸水膨胀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开裂破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豫北太行山区12处石灰岩料场采用岩相法、砂浆棒快速法、岩石柱法等试验方法,进行97组岩石碱活性试验。试验主要结论为:寒武系中统张夏组灰岩(∈2zh)和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灰岩(O2s)大部分不含碱活性成分,综合判别为非碱活性,对工程一般不具危害性;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灰岩(O2x)大部分含有碱-硅酸活性成分,个别样品经砂浆棒快速法试验膨胀率大于0.10%,综合判定该组灰岩可能具疑似碱-硅酸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三都地区寒武纪地层发育齐全,从下统、中统至上统均有出露,特别在上统生物化石极丰富,是研究过渡相区寒武纪地层的理想地区之一。1954年卢衍豪报导了本区上寒武统的三叶虫,1957—1959年钱义元等对本区寒武纪地层作过详细研究,并确立了下寒武统渣拉沟组,中统都柳江组,上统杨家湾组和三都组等地层序列,历年来均用此层序与各区地层进行对比。尔后贵州地矿局区调队及石油地质队先后在本区开展地层研究工作。1977—1979年笔者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湖南泥盆系除下统、中统跳马涧组未见珊瑚化石外,自中统棋子桥组至上统锡矿山组均有产出。其中棋子桥组和余田桥组尤为发育,其丰富、完美程度为华南地区所罕见。是研究南方泥盆纪珊瑚化石及其地层的理想地区之一。湖南晚泥盆世地层素有“湖南统”之称。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井田内煤岩层物性特征,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以及反映其沉积旋回的组合响应标志,确定鸳鸯湖矿区石槽村井田煤岩层对比的依据,以此对该井田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含煤地层进行定性、定厚解释和煤岩层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鸳鸯湖矿区石槽村井田含煤地层、煤层、煤组及沉积旋回的划分方法,确认了该井田延安组含煤地层的5个成因地层单位及其沉积相。  相似文献   

15.
矿床地质概况该矿床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一个钨、铀伴生矿床。矿床位于某古隆起东南缘的一个向斜盆地中,矿区出露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上亚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西侧为一复式花岗岩体。泥盆系是矿区的含矿地层,分下统、中统和上统。下统为底砾岩,中统应堂组为碎屑岩及东岗岭组白云岩及灰岩,上统榴江组为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及泥灰岩等。矿区内的F_1和F_2断裂是控制铀、钨矿化的  相似文献   

16.
湖南泥盆系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南方泥盆系的重要地区之一。以往对浅海相地层如中统棋梓桥组、上统佘田桥组和锡矿山组研究较详,而对陆相—滨海相地层如跳马涧组工作不够。长期以来无论湘中或湘南都习惯把中统棋梓桥组以下一套碎屑岩统称为跳马涧组,并认为属中泥盆世沉积,近年与外省对比还将其全部置于中泥盆统吉维特阶(D~2_2)下部。虽少数同志怀疑湘南跳马涧组下部可能属早泥盆世,但均无化石依据,故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北半部在地质构造上位于中朝准地台南部。由于受怀远运动的影响,中奥陶统下马家沟组底部的贾汪页岩自北向南的超覆现象十分明显。贾汪页岩之下为一套很厚的白云岩。山西、河南区测队根据岩性对比在河南北部均划有奥陶系下统。由于长期以来没发现早奥陶世的化石,所以该地区下奥陶统是否存在以及寒武、奥陶系界线如何划分等问题意见分歧很大。笔者在河南省奥陶系牙形石专题研究中,与河南区域地质志古生界组在林县河顺测制了寒武系上统凤山组至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地质剖面,采到了凤山组顶部的三叶虫化  相似文献   

18.
志留系在博罗科努山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且厚度巨大,岩性、岩相稳定。但对其内部划分,尤其是中、上部,缺乏标准化石作为依据。1988年笔者在原划归上统的库茹尔组中,首次采到角石Sichuanoceras sp., Parahelenites cf. rarus和三叶虫Encrinurus sp.等化石。因而库茹尔组很可能属志留系中统,而非上统。  相似文献   

19.
柳淮之 《地质论评》1984,30(4):303-310
本文所述滇西北系指云南维西县和德钦县一带,在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北起德钦,南迄剑川、洱源,长200余公里的范围内。这里的三叠系中统和下统基本缺失。上统则分布极为广泛(图1),且有矿点多处。本文主要对地层及其时代,火成岩性质,进而对大地构造性质和含矿层位,作一些探讨。此地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地质工作程度低,对地层和火成岩的划分与研究都比较笼统,认识也不一致。这里北距藏东上三叠统下部甲丕拉组(表  相似文献   

20.
新疆柴窝堡盆地侏罗纪孢粉地层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三工河组的孢粉组合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的孢粉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对柴窝堡盆地侏罗系沉积发育特征、各岩组所含孢粉组合面貌及其地质时代作了研究,建立了可信的侏罗系层序:水西沟群包括下统的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中统下部的西山窑组,艾维尔沟群包括中统的头屯河组和上统的齐古组与喀拉扎组。研究证实,早至中侏罗世早期该盆地气候温湿,植被发育,沉积以河湖相为主,为重要成煤及生油期;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受燕山运动影响盆地抬升,气候逐步变得干热,沉积以红色粗碎屑河流或山麓河流相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