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京猿人洞石笋年代学研究及其古气候记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汪永进  陈琪 《地理科学》1999,19(1):82-87,T001
铀系测年和石笋同位素曲线调谐年代表明,位于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层位上之的一支石笋发育年代为381 ̄166ka B.P.这一结果反映南京直立人生存时代早于381kaB.P.。从石笋方解石晶体液相包裹体δD测试结果定量计算了该时段内各冷、暖期的古气温,石笋显微剖面中方解石结晶习性和生长条带的特征揭示了洞穴干湿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沂源溶洞群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县城西北13公里、海拔1108.3米的鲁山南麓石灰岩山体中。在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40余个天然洞穴,形成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被地质专家称之为“北国第一溶洞群”。在这些洞穴内不仅发现了距今约40~50万年前中更新世的猿人化石,还发现了旧石器文化遗址,因此,又被考古学家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1985年以来,先后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确定古气候状况方面,生物化石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沉积学方法作为一种补充手段,更具有可获得古气候演化序列的连续资料和不受化石丰缺局限的优点。本文采用沉积学方法对“北京猿人”洞穴堆积物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为“猿人”生活时期的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同时,也使第四纪的研究从晚更新世延伸到中更新世,并赋予了确切的时间标尺。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4.
古猿究竟要经过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演化为猿人 ,现有的古人类学资料实在太少了。估计在古猿与猿人之间还可能有一种过渡性的动物 ,姑且名之曰人猿 ,那是以猿的特质为主 ,但又开始出现了一些人的特质。猿人则不一样 ,已经以人的特质为主了 ,但还有猿的特质 ,所以叫猿人。猿人已经属于人类了。人类的历史应当说是从猿人开始的。猿人大约要经过 30 0万年左右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才基本上摆脱掉自己身上猿的特质而成为真正的人 ;从而不再叫猿人而叫智人了。智人又要经历 30万年左右的时间才演化为现代人。从现代人的出现到今天才一万年或略多…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西北部第四纪环境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青松  李炳元 《地理学报》1994,49(4):289-297
提要1987-1992年对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的考察结果再次证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强烈隆起始于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总上升幅度达3100-3600m,强烈隆起具有整体性、阶段性和后期加速的特点,目前仍处于强烈隆起阶段,上升速率达4.2mm/a。青藏高原西北部及其北邻地区的自然环境随着高原隆起发生巨大变化,本区没有发现早更新世冰川遗迹,当时高原山地可能尚未达到雪线高度。中更新世冰川是本区三次冰川作用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冰川,具有海洋性冰川特征。晚更新世开始高原气候强烈变冷变干,冰川发育不良,形成大陆性冰川,未能形成统一大冰盖。昆仑山北坡的砂黄土是塔里木盆地南缘风沙堆积的同期异相地质体,其年代不超过158ka。全新世黄土堆积速率增大。在最近20ka,高原内陆湖泊湖面波动下降,湖水咸化,甚至干涸。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重庆穿洞遗址发掘出一具保存较好的晚更新世大马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化石,这是中国发现的第5个大马蹄蝠化石地点,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标本。对该地点化石材料观测显示:大马蹄蝠在与其他翼手目标本进行形态对比时,可以根据其个体大小、颅骨形状及齿式特征等进行多项有效鉴别。在大马蹄蝠演化方面,从化石材料上观察,更新世晚期大马蹄蝠桡骨长度与现生标本基本一致,这反映出大马蹄蝠在更新世晚期其飞翔能力与现生标本相似(桡骨长度增大,这是翼手目与一般哺乳动物相比在演化方面的特化现象)。穿洞大马蹄蝠化石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三峡地区第四纪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它证明了更新世晚期时三峡地区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繁茂的森林植被,并且分布有为翼手目提供居址栖息的大型岩溶洞穴;晚更新世时期,出现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冰期气候等恶劣环境现象,未曾对长江三峡地区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7.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1987.12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8.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区的冰川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拉斯曼丘陵在渐新世已被冰盖覆没,晚渐新世冰盖厚度最大,自中新世开始,冰盖逐渐减薄后退,但该丘陵仍为冰盖占据。更新世冰川作用规模不及第三纪。18kaB.P.该丘陵区覆冰厚度超过170m,冰盖前缘仅厚30m左右。冰盖后退出露其岩约在10.0kaB.P前后,自9.41-6.5kaB.P,冰川以2-3m/a的速率后退,岛屿区人武部出露,自6.5-5.0kaB.P,冰川后退速率砬为1.0-1.5m/a,丘陵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东段北麓近10ka来的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邬光剑  潘保田 《中国沙漠》1998,18(3):193-200
磁化率、碳酸钙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可用作良好的气候指标,主要是反映了降水量的变化。祁连山东段北麓哈溪剖面研究表明,9560aB.P.时本区已进入全新世。大暖期是对温度而言,与气候适宜期是不同的概念,二者在时间上也不一定是同时的。本区的气候适宜期为6.8~3.6kaB.P.,气候最宜期为5.0~3.6kaB.P.,与其它记录有不同之处。在7.8~7.2kaB.P.和1.5~0.8kaB.P.间出现了“冷湿”的气候组合,这与传统的气候组合不同,但后一阶段的“冷湿”是有大量证据的。9.0~8.7kaB.P.间是全新世最干旱的时段,堆积了砂黄土。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上游的阶地与水系变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杨达源  王云飞 《地理科学》1996,16(2):137-143
黄河上游于贵德盆地和共和盆地中有7级阶地,再往上游方向存在阶地级数递减的趋势。共和盆地中还有3级古黄河阶地,黄河上游水系是通过一级级河流袭夺相继贯通的,共和盆地与贵德盆地间的黄河古道始于中更新世末期,龙羊峡河段始于60ka B.P.前后,玛多与唐乃亥 间的峡谷河段是20ka B.P.才贯通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孢粉分析,推测古石灰华沉积时期的植被,是以蒿、藜为主的山地草原,散布有柳、栎、榆、桦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块;古气候比现今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0—13℃,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当时的海拔高度约1500—2000m。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大庆、乾安、长春、哈尔滨等地所揭示孢粉资料,试将松嫩平原晚第三纪到更新世时期划出13个孢粉带。根据孢粉组合系列变化和磁性地层测定,论述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化过程,为研究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变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滦河平原更新世植被及其地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孢粉分析,本文提出河北东部滦河下游平原地区,第四纪更新世时期的植被,主要由温带针叶和阔叶落叶树木及大量耐旱耐寒的草本植物所组成.植被发展过程可以分出四个温暖阶段和四个寒冷阶段.共温暖期的平均气温可能比现代略低.寒冷期、草原植被曾有广泛分布,很可能处于冻土带或冰绿带的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Sampling of airborne pollen and spores at Ny-Alesund on Spitsbergen in the summer of 1986, by means of a Burkard pollen and spore trap, revealed only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of air spora: a cumulative diurnal mean for the whole season of less than 200 pollen grains and just in excess of 9,000 moss and fungal spores. The most frequent pollen types recorded were those of the local taxa: Saxifraga, Salix and Oxyria digyna , whereas the share of pollen of exotic taxa, Betula, Pinus, Juniperus and Alnus , contributed only 9% of the total pollen sum. Back trajectories and pollen registrations at various aerobiological stations in Scandinavia designate central Finland as a possible source area both for the Betula and Pinus pollen. The maximum diurnal mean concentration of Cladosporium was merely 40 spores per m3 air. One may assert that the air at Ny-Alesund is almost free from allergenic pollen and spore types.  相似文献   

15.
神农架北坡表土常见花粉的R值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根据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的比较研究,获得了神农架北坡表土常见花粉的R值,常绿阔叶树花粉一般具有较低代表性,R值变化于0.70左右,绝大部分落叶阔叶树花粉也具有较低代表性,R值变化于0.68-0.88之间,但桦,桤木和槭却表现异常,针叶树有气囊花粉具有明显的超代表性,R值变化在1.35-2.44之间,松表现最为强烈,草本植物花粉的R值变化较大,代表性较差,影响R值的因素很多,植物的生态特性,花粉特征,花粉源距离,花粉产量,地形等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TwoskullsofrelicHomoerectus(NanjingHomoerectus)togetherwithonemolarteethofHomoerectusandother2000fossilswereunearthedintheCalabashcaveatnorthernpiedmontofTangshantothewestofTangshanCountyinthesuburbsofNanjingin1993.Onewasafemaleskullabout30yearsold,theother…  相似文献   

17.
东北平原海伦空气孢粉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我国温带地区的空气孢粉 ,在东北平原黑龙江省海伦农业生态站离地面以上1 0 m处 ,装置库尔风标花粉仪 ,收集了一年的空气孢粉样品 ,分析结果表明 ,全年空气孢粉有 72个植物的科属 ,其中木本植物 1 8个 ,草本植物 5 2个 ,蕨类植物 2个。最主要的孢粉是桦属、杨属、柳属、栎属、蒿属、藜科 ,禾本科。全年空气孢粉浓度有两个高峰期 ,4月中至 5月底为木本植物花粉高峰期 ,8月初至 9月中为草本植物花粉高峰期 ,全年空气孢粉最高值在 5月中旬 3 4 .3万粒 / 1 0 0 0 m3 空气 ,其次 8月底 3 0 .7万粒 / 1 0 0 0 m3 空气 ,全年空气孢粉最低值在 2月初 ,为 1 0 0粒 / 1 0 0 0 m3空气。本地区引发呼吸道疾病的致敏花粉 ,主要有春季型的桦属和杨属花粉 ,秋季型有蒿属、豚草属、藜科和禾本科花粉。  相似文献   

18.
南京汤山地区的地貌与岩溶发育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岩性和构造控制了南京汤山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碳酸盐岩山地岩溶地貌发育。研究表明,汤山地区岩溶演化具有长期性、多代性和继承性的特点,石炭纪中晚期及此前发育了第一期岩溶洞穴,三迭纪末至早侏罗纪是古岩溶最为发育的时期,晚第三纪以来进入了现代岩溶发育阶段。著名的南京直立人洞穴形成于晚第三纪之后。  相似文献   

19.
Sediment cores from several localities in Agder and Telemark are pollen analy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immigration of some plant species during the time interval from about 12,000 to 6,000 years B.P. is discussed. The oldest samples contained pollen typical of a pioneer vegetation. The plant immigration is partly 14C-dated, partly dated only by interpolation or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14C-dates. From these data, immigration and migration routes are suggested. Betula nana, Salix, Juniperus, Betula, Populus and some herbs immigrated to Vest-Agder from the south or west, Ulmus, Quercus and possibly Tilia platyphylla from the south, Hippophaë and possibly Alnus from the east. It is suggested that Corylus may have come to the area with the first human inhabitants. Perhaps Tilia cordata has more immigration routes. Pinus and Calluna were among the early but not the first immigrants. Their immigration routes arc uncertain.  相似文献   

20.
南京葫芦洞石笋生长速率及其气候意义讨论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一支连续发育4?000年纹层的末次盛冰期葫芦洞石笋的年际生长速率与高分辨率δ18O曲线对比分析表明,年际生长速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年均温和地表有效湿度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响应关系。对该洞内持续发育3~4万年的两支单体石笋实测了33个230Th年龄,其生长曲线显示MIS 2比MIS 3阶段平均生长速率增大了40%以上。以5000年为步长的同一洞穴17支石笋生长频率支持平均生长速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轨道尺度上较大的石笋生长速率并不完全指示较暖湿的气候条件。作者认为,年际尺度的连续生长速率是决定石笋平均生长速率的关键因素。盛冰期条件下本区洞穴内外的温差效应导致了24~14ka B.P.年际尺度的石笋连续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