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中国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森林火灾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影响巨大。我国是一个森林种类丰富,但是人均占有匮乏的国家。对森林火灾的管理和预测是我国森林防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使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I的500 hPa高度场逐月资料、由中国林科院提供的2007-2017年全国森林火灾数据和512个基本、基准气象观测站气温与降水逐月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对我国森林火灾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1)自2007年以来,全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发生火灾940次。火灾高发的3个年份是2007、2008和2009年,火灾较少的3个年份是2016、2015和2012年;森林火灾发生最频繁的3个月份是3月、2月和4月,火灾发生较少的3个月份是9月、8月和7月。(2)我国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东部分省份、华中地区、华南、西南部分省份;2007-2010年火灾发生次数较多,2011-2016年火灾发生次数较少;春季与冬季森林火灾较多,夏季森林火灾较少。(3)森林火灾的发生受气温、降水的影响,和降水呈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和气温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4)西太副高对我国森林火灾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西太副高面积指数、脊线指数、西脊点指数都与森林火灾次数呈较为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副高强度增强、副高位置西伸北进,华南、江淮地区森林火灾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森林火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红 《贵州气象》2009,(Z1):62-64
利用1991—2006年贵州省森林火灾报表,分析了贵州省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火源统计,以及气象条件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具有较大的年际差异,火灾最多年发生次数是最少年的9倍多,总体呈现增多的趋势;贵州有94.3%的森林火灾出现在12—次年5月,其中主要集中在冬末到初春(2—4月);从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来看,黔南及黔东南两自治州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最多;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因的火灾比例为97%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 2007 年浙江省南部地区 10 次距离雷达站 5~100 km、不同规模的森林火灾进行分析,发现温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CINRAD/SA 能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测.雷达分析发现,火灾引起的回波具有水平尺度小、回波顶高度低、回波强度强等和地物回波相类似的特征,径向速度图上一般有辐散速度对的出现,并具有不同于气象回波的特征.受地理位置和天气系统等影响,发生在大陆山区的森林火灾其回波特征较海岛和沿海山区的森林火灾更为显著.本文还对应用雷达监测森林火灾的前景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雷达回波可以识别、监测不同规模森林火灾的发生和演变,为森林火灾的监测提供了崭新的手段,也为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拓展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近年来遥感监测的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火灾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其发生原因不仅来自于自然因素,从众多的火灾调查中发现,更多地来自于人类活动因素,其发生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规律,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对2003-2008年春、冬季(11月-次年4月)河南省森林防火期内遥感监测并已查明的森林火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森林火灾近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冬、春之交的3月为森林火灾的高发月份;从火灾的日变化规律来看,12-15时为一天中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段;从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来看,伏牛山南麓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江西井冈山森林火灾资料,利用一元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井冈山1991—2000年森林火灾发生期间的连旱日数、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风速5个主要气象指标进行分析,将各指标分别与火灾发生次数、森林受害面积进行回归计算,建立了利用连旱日数和降水量预测森林火灾受灾面积及发生次数的数学模型。模式运算结果表明,当火灾发生前15 d连旱日数增加时,火灾次数增加;当火灾发生前15 d连旱日数增加、降水量减少时,火灾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森林火灾发生涉及气象条件、森林可燃物和人类活动等诸因素。大量对森林火灾的研究表明,干旱、高温、大风即水分、温度和风速是对森林火灾发生及蔓延有明显影响的三个主要气象因子[1-2]。森林火灾的发生与前期和当天的水分条件、温度条件、日照和风速的大小最为密切相关[3]。水分越少、温度越高、风速越大,越容易发生火灾。通过对2009年发生火灾时期的气象因子及可燃物含水量与历年同期因  相似文献   

7.
森林的毁坏主要来自三方面: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和病虫害蔓延.其中,森林火灾是森林保护的大敌.它发生次数多,蔓延速度快,毁林面积大、扑救难度大.因此,防御森林火灾是林区的头等大事.众所周知,燃烧是一种物理过程,它决定于物质与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供给与风速.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多少与强度大小也不例外.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除了与森林的种类、疏密程度、树木年龄、森林中或荒野的杂草种类以及复盖面积和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序言:为了进一步研究以往松山地区气象台使用干燥度预报指标及其火灾天气预报指标,爱媛县交通消防科对1977年的84次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归纳。这里所谓森林火灾说的是山林火灾,不包括平地、原野的火灾。再是气象资料使用了松山地区气象台的观测记录。二、森林火灾发生状况:图一、森林火灾发生年变化图,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年都有发生.国际上通常把燃烧面积为100-150公顷火灾称为大面积森林火灾.从建国到1980年,仅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就发生了8000多次,其中林地火灾面积约1.65亿亩,占本区森林面积的43%.研究林火预测、灭火和火管理中的气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制约森林火灾的因素,概括起来有火种、植被及其结构和状态、土壤性质和状况、地形、发生时间和气象条件等.植被是森林火灾的燃料,火种是触发机制,植被的结构和状态、土壤性质和状况(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系统地对近20年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历史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周期变化和影响因子。利用相关分析和概率统计的方法,建立了森林、草原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同时依据历史资料对内蒙古森林、草原火灾进行区划,并建立相应的区划图形库和历史资料库。为火灾预测和火险等级预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防火工作提供笫一手的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9.1%,每年森林火灾损失严重的情况,在研究丽水森林火灾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气象条件对丽水市森林火灾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相对湿度、降水成反比,与气温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与风速、雷击次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森林火灾的长期预报问题,旨在为森林防火管理部门拟定森林防火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及分析本文使用1979-1989年全省及各地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及过火面积资料.资料分析表明,我省年年都有森林火灾发生,只是多与少、过火面积大与小之分.一般来说火灾次数多的年份,过火面积亦大.1979-1989年11年中,火灾次数最多且过火面积最大的年份为1986年,全省发生森林火灾1368次,过火面积为2.46万多公顷,其次是1988、1985、1987、1981、1983年,每年火灾都在260次以上,最少的为1979、1982、1984年,年火灾次数均在200次以下.根据火灾次数与过火面积的一致性,确定以年火灾次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规律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系统地对近20年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历史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内蒙古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周期变化和影响因子;同时依据历史资料对内蒙古森林、草原火灾进行区划,并建立相应的区划图形库和历史资料库。为火灾预防和火险等级预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防火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 历史资料统计分析 目的:找出森林火灾发生的自身变化规律及森林火灾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1.1 建立本溪地区森林火灾历史资料档案库管理系统 档案库已录入1981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共计12年本溪地区森林火灾历史  相似文献   

15.
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伊春林区1953~2004年的林火资料,分析研究林区火灾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532004年,伊春林火发生总次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到90年代下降至最低,近年有所回升.其中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的次数年际变化不大.伊春森林火灾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总火灾面积年际变化,以1978年为界存在明显的两个阶段,1978年以前为森林火灾受害严重阶段,1979以后为森林火灾受害轻微阶段.伊春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4~6月和9~10月份.无论是火灾发生的次数,还是火灾发生面积,峰值均主要发生在12:00~14:00左右.  相似文献   

16.
陕北春季森林火灾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毓龙  雷崇典 《气象科学》2006,26(3):341-345
通过对1989~2004年间陕北春季森林火灾发生期气象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指出春季2~5月份林火期气候特征、森林火灾易发期天气环流特征,林火的发生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在春季森林火灾期地面气象要素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临汾市森林分布面广,每年火情来得早,而且易燃的人工油松林面积较大,是山西的火灾易发区等实际情况,利用1986~2003年18年临汾市有关气象及森林火灾资料,回顾性地分析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火源条件及森林含水率的关系,计算了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指标,前瞻性地建立起交叉学科的综合火险预报方程,经试用效果较好,对森林火灾发生有一定的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气象因子谈森林火灾的预防及扑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宝贵资源,又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保障,森林火灾是森林最恶的敌人,一量发生难以扑救,直接,间接损失极重,气象因素中的降水量,相对温度,温度,风等直接影响近期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因此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应采取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引发大火灾天气,人工增雨防火灭火,充分利用气象因子抓住扑火时机等措施,才能减免森林火灾的发生及造成的损失,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9.
惠州市森林火灾的气象分析和短期火险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惠州市所属区域内1988~1997年的森林火灾(包括森林火警)资料进行普查,并对其相应的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火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别是湿度的变化,与林火的发生、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用林火记录和气象要素建立线性回归预报方程,预报短期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等级,为发布森林火险预报提供依据。1 森林火灾的气象条件分析1-1 森林火灾与气候的关系在火源不变的情况下,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主要取决于植物干燥程度,即植被的含水量,植被的含水量又取决于当年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雨量…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大兴安岭林区1980~1999年的林火资料,运用Excel、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研究林区火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80~1999年,大兴安岭地区每年均有森林火灾发生,但林火发生次数随着时间发展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90年代,森林火灾的总次数,特别是一般森林火灾的次数和过火面积有抬头的趋势,其原因主要人为火增多而引发的;90年代,森林火灾在春季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多,火险季节始末间隔期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