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菲律宾洪水自动测报系统中常用的一次仪表有翻斗式雨量计、浮子式水位计、数字式水位计和长期自记水位、雨量仪等4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无人操作的条件下,能长期自动地收集雨量、水位数据,并进行实地记录或显示。前3种仪器均装有模数转换的编码器,供遥测站使用;后1种仪器只作雨量、水位同步自记,供自记站应用。现将各种仪器的性能原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水电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FW390-1型长期目记水位计、SS-2型数传水位计和YSW-1型压力式水位计等三项新产品于1985年6月18~21日在南京召开的部级技术鉴定会上通过了鉴定。 FW390-1型长期自记水位计具有三个月连续自记功能,用国产石英电子钟,传动功耗低,计时准确。首次采用穿孔不锈钢带,能正确反映水位变化。备有数字传输接口和报警功能,能满足水位遥测的需要,适合于边远地区或无人职守的测站使用。  相似文献   

3.
《水文》1982,(1)
自记水位计在水文测站中已经广泛应用,对掌握水位变化过程起了重要作用。但水位自记以后给结冰的河流测站也带来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结冰期气温低,水位计的浮子容易被冻住,使记录中断,不能反映变化过程。为了解决冰期水位计的防冻问题,1978年我站用柴油注入浮筒,使浮子不被冻住,效果很好。此法简单,造价低。具体做法是:如图所示,浮筒直径为0.30米,浮筒底部为开口式,固定在河底以上0.1~0.5米,以便河水自由进出。将残油或柴油注入浮筒内达0.3~0.5米高即可。浮筒周围不跑油,可使用5个月结冰期。因油的比重小,不结冰,浮子始终浮在水面上不被结冻。经我站近几年使用,在最低气温零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7,(4):37-37
为了适应生产实际的需要,我队于1974年二季度试制了一种浮子式水位计,经二年后的实际应用结果,效果良好,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仪器的外貌见图1。浮子式水位剂是作为钻孔中水位深度测量的工具。主要用作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及钻孔长期观测中水位测量。也可用作钻孔抽水试验中(小型后)水位观测,以代替精密的、价格昂贵的万能电表等。更可解决水位深用测钟听不到回音的困难。此种水位计的工作原理是:当水位计接触到地下水面后,水位计继续下移时,水的浮力即将水位计中的浮子托起,浮子顶端的导体即与测绳两电极接触。电路即通,电珠随  相似文献   

5.
潘道宏 《水文》2000,20(3):65-65
l现行仪器的问题目前,水文站使用的日记式水位计记录笔尖的运行方向都是从右到左,水位图纸须倒装,给仪器操作和水位的人工读取带来不便。此问题虽已有改进方法,但都牵涉到水位计硬件结构的变动。现提出一种无须改变水位计硬件结构的简易方法。2具体方法上紧水位计自记钟发条,将行进长度的钢丝绕在自记钟底部螺盘上,并使钢丝的伸出方向位于螺盘右侧(俯视)的切线位置。如图1所示。图1自记种底部螺盘及其同平面导向轮连接俯视图注:l,2转向导轮;3自记钟底部螺盘;4绕行钢丝。图2自记钟上部螺盘及其同平面导向轮连接俯视图注:l’,2…  相似文献   

6.
岸式或岛岸式自记水位计设备,主要由仪器室、测井、进水管等部分组成。测井通过进水管与河道相通,形成一个连通器(见图1).井中水位的涨落是随河中水位的涨落而变化的,进水管中水流的流速、压力等水流运动要素,在一次洪水的涨落过程中是不断随时间而变化的.属有压非恒定流.由于水流在进水管  相似文献   

7.
关于水位计“浮子”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益祺  周迎 《水文》1999,(2):57-59
浮子式水位计已有百年的历史,在当前的国内外水位计中仍占多数。浮子是感应和传动水位变化的部件,虽然貌不惊人,既不是精密机械,又没有电子电路,且往往不被人重视,但它对水位计的驱动力矩、精度、可靠性却起着主导作用。在国内外关于浮子式水位计的标准中,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8.
《水文》1982,(1)
为适应目前水文巡测的需要,更多的搜集水位、雨量资料,我们研制了一种长期自记水位计和长期自记雨量计。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只要电源连续供电,能无限期地自动记录整个水位或雨量的变化过程。水位变幅不受限制,水位记录最大误差不超过±2厘米;走时精度,月误差不大于±20分钟。现将长期水位计的结构和比测结果介绍如下。一、仪器结构长期水位计由水位升降传输、走时、自动切纸三部分机构组成如图1,结构如图2。  相似文献   

9.
张长清 《水文》1989,(4):39-42,28
一、问题的提出测井水位的跟随性、与河流水位的一致性以及测井的静水性是衡量测井优劣的几个重要指标。由于测井的这些特性直接关系到自记水位记录的精度和质量,因而是测站面临的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测井的这些特性是受哪  相似文献   

10.
韦红敏  徐冰鑫  杨俊鸽 《水文》2013,33(3):77-79
对现行水位自记设备、顶管技术、所用设备、施工步骤进行概述;对顶管技术在浮子式水位自记台建设中的应用缘由、可行性、建设实例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与传统开挖法进行优缺点对比分析。通过何口水文站自记水位台建设实例验证,不仅说明应用该技术是可行的,而且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建造连通式或虹连式水位台,一般都需要开挖一个很深的垂直测井和一条较长的进水管道,在施工中常会遇到各种困难,特别是水下部分的施工困难更多,往往因水位高而无法施工。为解决这个问题,1977年我们在青田县三塘汇站,进行了斜式自记水位台的试验,1978年1月正式投入运转,四年多来,运转正常,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一、斜式水位台的结构斜式水位台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具有一定坡度的封闭式矩形钢筋混凝土滑槽;2.滚筒式浮子;3.配合同轴异径比例轮的平衡装  相似文献   

12.
《水文》1984,(2)
为了保证不漏测起涨、洪峰、低枯水位,掌握好测流取沙时机,设有自记水位计的站,也需增加人工观测次数,这就增加了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水位计的水位轮(浮子转轮)边缘上,安装一个有磁钢的夹子,另外在靠近水位轮的地方安装一只干簧管,由干簧管引两根导线至室内接音响器。为了提高水位控制精度,可在水位轮上划分厘米刻度,使用时,根据控制水位要求,移动夹子在水位  相似文献   

13.
CCS-Ⅱ型超声波长期自记水位仪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益  方德胜  郑俊孝 《水文》2002,22(5):56-58,50
介绍了CCS-II型超声波长期自记水位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应用,阐述了一种实现大量程、高精度液介式超声波测水位的方法,论证了推广该仪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问与答     
《水文》1987,(2)
问我国自记水位、雨量仪器为什么要逐步向长期自记过泼? 答自记水位、雨量仪器逐步向长期自记过渡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位、雨量站点越来越多,并且许多地区不宜长期驻人;多数站点没有报汛任务,只收集资料。上述要求只有长期自记仪器才能满足,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无人值守水文站的发展更是迫切需要长期自记仪器。国外早已使用各种水位、雨量长期自记仪器,日记、周记型很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海气象仪器厂生产的 HCJ_1型和重庆水文仪器厂生产的 SW_(40)型自记水位计在水文测站中已经广泛应用。这两种仪器均是用钢丝带动记录笔滑动的,在实际应用中常会由于因钢丝断裂而导致记录中断缺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站从1978年起在上海气象仪器厂生产的 HCJ_1型自记水位计的拉紧钢丝的拉簧上,一端装一绝缘体,并在绝缘体内装一根接触丝,另一端装一铜片。并分别接上两根导线至办公室内接音响器。这样当钢丝发生事故断裂时,拉簧收缩接触丝与铜片相碰,音响器即发出警报,则可以即时更换钢丝。报警装置如图所示。重庆水文仪器厂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径流实验研究,除要求对实验流域应具有代表性外,还要求观测仪器能真实地记录降雨和水位的完整过程。因此实验场上的自记雨量计和I刍记水位计是极为重要的。但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自记仪,其走时不能完全一致,同时记录纸的时间坐标,在暴雨洪水期间的精度,又不能满足分析研究的要求。例如我省的姜湾径  相似文献   

17.
邵军  管新  周冬生 《水文》2001,21(4):41-44
介绍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气泡式水位计的WQC-1型非恒流式气泡水位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应用情况.该仪器结构简单,无现场调节部件,精度高,可靠性好,非常适合于不宜建井或建井费用巨大的测站.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常用的简易水位计及接触式水位探头在测量抽水孔(井)的动水位时,往往由于井壁或滤水管的涌水(漏水)现象而造成测量不准或误测的现象,研制了DCSⅠ型水位仪及FC16型非接触式浮磁干簧管探头。消除了井壁涌水对测量的影响,测量数据真实可靠,适用于野外水文...  相似文献   

19.
邵军  管新 《水文》2001,21(4):41-44
介绍了一种有利于传统气泡式水位计的WQC-1型非恒流式气泡水位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应用情况,该仪器结构简单,无现场调节部件,精度高,可靠性好,非常适合于不宜建井或建井费用巨大的测站。  相似文献   

20.
DSH型压力式数字水位计是用于精确测量大降深水位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连续变化水位的仪器。它可提供水文地质抽水试验工作需要的地下水位连续变化规律的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