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夷山游记     
我慕名来到享有“奇秀甲东南”之誉的岩茶之乡武夷山。晚上九点,火车到达武夷山站,走出车厢,只见夜幕下的武夷山飘洒着淅沥细雨,我的心,早巳伴着“大红袍”的袅袅茶香,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恣意徜徉。  相似文献   

2.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同乐户外”地质旅游兴趣团的成员们相约出发了。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在地质界具有“五世同堂”之说的嵩山。周六天还在夜色笼罩之中,我们一行就赶到集合地——郑州河南饭店门前坐上大巴,往嵩山出发了。这是我第一次去参加户外活动,怀着激动、忐忑、新奇的心情踏上了“驴”友户外地质旅游兴趣团。  相似文献   

3.
说起陕县张湾国土资源所所长刘冬,熟悉他的人都会说:“他呀,爽快人,说话不带标点符号(语速快),办事从不拖泥带水。”按他本人的话说:“我这个人,一遇到事情,就想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把它解决掉,要不然晚上睡不着觉。”就是这个与时间赛跑的人,在将近4年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屡创佳绩,  相似文献   

4.
我要说的这位“老娘舅”呀,就是我们三门县国土资源局信访室主任黎国庆。  相似文献   

5.
9月20日,在陕县西张村国土资源所里,大家为了非法采矿的事情争论着。工作人员小侯急切地说:“矿山被破坏,我们应该及时向上级汇报,让他们派人来调查。”副所长任春娥接着说:“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把事情弄清楚,如果上级领导问起来,我们怎么回答?”所长薛江波想了一下,说:“这样吧,我们今天晚上埋伏在矿山的必经之路,看看到底是谁在非法采矿。”  相似文献   

6.
“太好了!。维护矿业秩序也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了……”看着手中的“2009年陕县矿区秩序目标管理责任书”,陕县王家后矿区的矿业权人王某高兴地说。 他的一席话引起旁边其他矿业权人的共鸣:“是呀,往常我们发现有人在乱挖滥采,只是向国土所打电话举报。由于路途远,往往是执法人员来到那些人都跑了。”  相似文献   

7.
“多亏谢所长及时敲醒我呀!不然我这错误就犯大了,不仅村委会要受到经济损失,而且还在村民面前丢了面子,笑我们村干部是个法盲,今后还咋工作呀!真是太感谢你们了!”8月31日,在修武县西村乡磨石坡村村委会违法占地现场,该村芦主任惭愧地向西村国土资源所所长谢昌金表达着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8.
过了春节刚上班,我们在路上谈论着新年里身边发生的热闹事儿,不知不觉便到了单位。 一进门,只见办公室里坐着两位老乡。“这是赵村四组的赵组长,一大早就来了。”值班的王舟川赶紧向所长汇报。所长笑呵呵地说:“新年好啊!赵组长。”“好啥呀,年都过不成了。”  相似文献   

9.
3月28日上午,一位七旬老妪手拿感谢信,来到修武县国土资源局地籍股,连声说:“你们真是我们群众的好‘土地法官’呀!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帮我讨回了公道啊!”  相似文献   

10.
“你好,老乡,你这一车砖啥价?往哪拉呀?又涨价了?”拉砖司机满脸的疑惑:“没涨呀,还是老价钱,只是运费涨了些!”“对了,伙计,你问这个做啥,你想建房吗?”“没啥,就是随便问问,谢谢你,老乡!”7月18日,漯河市召陵区万金国土资源所所长张新旗与所里工作人员在巡查途中发现有人往田间小路上运砖,经验告诉他这很有可能是一起新的...  相似文献   

11.
1月12日上午,汝阳县国土资源局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抬着一面写着“荒坡整地造福于民”的大镜匾来到了国土资源局。原来,他们是汝阳县小店镇龙泉村的村民代表。面对局领导,他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来感谢咱国土局来了,你们为俺龙泉村办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呀!”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参加了“自由飞翔”地质旅游户外兴趣团队,开始了第一次徒步登山活动,走到了河南的最高峰——老鸦岔脑。  相似文献   

13.
“小高,又上山转呀?”
  “小高”不姓“高”,他的全名叫“林小高”。别看大家“小高、小高”地叫,实际上他今年已经63岁了,叫“小高”大家感觉亲切。  相似文献   

14.
“以前,我们这儿遍地都是石头子儿,种啥啥不长,收成不好。现在,我家承包的地一亩比过去增加了三四百斤的收成,每亩单产已经达到1000厅,收入增加了一倍。这都是政府和国土局开展土地整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呀。”这是日前笔者在焦作市中站区北朱村采访土地整理项目时,一位村民说的话。  相似文献   

15.
我是河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成员,也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员。今年的2月2日,对大家来说是普通的一天,但对我这个医护人员来说,是荣耀的一天,也是又长一岁的一天。接到父母打来的生日祝福电话,顾不上说太多,便肩负着防疫的使命迅速奔赴武汉。2月3日是正式投入战斗的第一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在这里展开“会战”。在病区门前,我们按照严格要求穿戴防护装备,同事、老师的一句提醒或是嗔怒,都是希望“武装”得更严实。尽管疫情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却把彼此的心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一天,土地爷爷来到了医院。啄木鸟医生见了他,高兴地说:“原来是土地爷爷呀!您到这里来有何贵干呀?”土地爷爷叹了口气说:“你看,几十年前我身上还是郁郁葱葱,可这几年来,我的身上到处伤痕累累,腰酸背痛,体质一天不如一天,你快帮我看看,我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7.
家乡李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它原名“理田”,为什么叫“理田”?村子里的老人说,村子现在的姓氏“李”是因为远祖在尧帝时的部落首领担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因此以官职为姓;同时,因远祖唐末由北方迂到南方时曾“占得从田之签”,为纪念缅怀先祖,故取村名为“理田”。到了近代人们渐渐以李姓居住于小溪两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称为“坑”,便俗称为李坑。  相似文献   

18.
11月4日上午,62岁的刘德只老人在离开安阳市国土资源局时,高兴地说:“厅长能亲自接待俺们,听老百姓说实话,给老百姓办实事,这是俺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呀。”旁边的小伙子插言说:“就是,厅长可比咱县长官还大呀,平时咱哪能见着,厅长还这么客气,一点没架子。”刘老汉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这是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开展的“大调研、大接访”活动中,张和儒副厅长在安阳市接待信访群众的一幕。  相似文献   

19.
“刘所长,不对呀!这儿原来不是被复耕的砖厂吗?怎么有这么多土堆呀!”在郑西高铁三门峡南站附近巡查的张湾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小宋指着迎宾大道旁边的几个大土堆向所长刘冬说道。  相似文献   

20.
“老李,又去哪儿管闲事呀?”一上班,他便骑着自行车要出门,门卫老张头打趣道。他憨憨一笑,应道:“转转,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