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扶沟农民"抢财神"的事曾闻名全国。如今,扶沟农民"惜土如金、争抢土地",靠土地整理使钱袋子更加充盈。自2004年以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常德市国土资源局在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不断提高项目实施管理水平的同时,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真正把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2002年以来,全市共实施的国家、省、市、县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22个,项目总面积30.16万亩,投入资金4.12亿  相似文献   

3.
东营区是东营市的中心区,胜利油田所在地,全区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0.7万人总面积为1156平方千米。全区宜农土地面积为1.55万公顷,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很大。多年来,东营分局立足于东营中心城区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管理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五统一"管理;依法保护耕地和矿产资源,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努力实现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切实搞好用地服务,保障建设项目和油田打井用地需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大村居改造工作力度,大力集约节约用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国土资源管理事业不断发展。先后荣获"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科按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建设用地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土地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国土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区)"、"全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索,提出了土地整理潜力评价要在科学识别土地利用状态的基础上,确定土地整理标准,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为土地整理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成为当前受人关注的焦点。湖北省"兴地灭螺"工程是一项土地整理与血防工程相结合的生态型工程,华中地区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正在逐步展开。以武汉市蔡甸区土地整理(血防)项目为例,对治理血吸虫区域的土地整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如开展"宅基地换房"、"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土地换社保"项目等。在这些土地整理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土地权益得  相似文献   

7.
对土地整理的内涵提出了自然、历史、空间等多层面的认识,土地整理的诸多功能,构成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对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作了理性思考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投入土地整理资金超过3 000亿元人民币.为了使国家对土地整理的巨额投资落到实处,土地整理项目的监管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土地整理监管业务需求以及高分辨率遥感监测的特点,采用三层式设计了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系统,即应用层,系统功能层和数据服务层.根据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的特点,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文件、显示、土地整理工程信息提取、土地整理评价、工具箱等功能模块.并基于TITAN Image 6.0开发平台,用Visual C++.net搭建了系统主体框架和实现了系统的大部分功能模块.下一步将对系统的部分功能模块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管理都会通过"立项—设计—施工—验收"这几个过程,当然中间还会有工程投资的控制、工程监理的介入以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处理等,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管理过程。本文基于作者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工作实践,试图分析归纳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切实有效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模式雏型,使得整个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能摆脱旧有形式的盲目性、被动性和不规范性,形成一套有效的规范管理方式,并达到土地整理管理工作者在将来的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的启发性效用。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是人类对土地利用混乱、不合理现象进行整治、改造的过程,是人类不断建设、重新配置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土地整理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土地整理,前者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而狭义的土地整理一即农地整理,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主要以项目形式进行组织开展,且农地整理是我国土地整理的主流,土地整理项目从可行性研究、立项、融资、运行到验收的整个过程的良好运作是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农地整理项目应该具备的各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主要包括农地和非农用地整理。现代意义的土地整理,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前阶段,土地整理通常是指农地整理。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综合整治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土地综合整治事关长远、牵动全局,只有拓宽视野,整体谋划,创新思路,统筹推进,才能实现"政府得土地、农民得实惠、城乡得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地整理刚刚起步,各项法规制度不完善,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扶沟农民"抢财神"的事曾闻名全国.如今,扶沟农民"惜土如金、争抢土地",靠土地整理使钱袋子更加充盈.  相似文献   

15.
土地开发整理就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我国的土地整理分狭义和广义两种。侠义的土地整理主要指农地整理,广义的土地整理包括土地的复垦和开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前,国土资源部的土地整理内容将逐渐涵盖传统的农地整理以及土地的复垦和开发,但重点仍是农地整理  相似文献   

16.
《浙江国土资源》2003,(6):63-63
近日,从江山市碗窑乡达目坞畈土地整理项目传出喜讯:该项目自今年8月底动工至今,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今年新开工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进度同比去年平均加快30%。这是今年来江山市国土资源局采取三项举措,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最近几年,我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每年补充耕地量在9.6万亩以上,年均达10.8万亩。已连续4年  相似文献   

18.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11):66-67
济南近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历城分局在山东省公安厅培训基地举办了“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土地整理培训班,各镇国土资源所业务骨干及局机关4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课程针对2007年国家、省、市出台的多项关于土地开发整理的新政策及法规,邀请省、市专家就如何加强推进全区土地开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29日上午在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隆重举办了北海市第一个土地整理项目开工暨北海市土地整理中心成立庆典。  相似文献   

20.
为国土整理工作提供的测绘保障,称之为"国土整理测量",它主要由"面"的规划调查测量和"点"、"线"的实施工程测量组成.权属调查、行政区划调查是国土整理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情况下,还须进行人口与水资源调查.国土整理测量必须建立土地台帐,并达到综合利用土地台帐的目的.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开展了长期化、制度化的国土整理工作,而我国则刚刚起步,因此尚存在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总体规划性不强、缺乏前瞻性和国土整理测量成果没有得到综合利用等问题.所以,依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探讨国土整理测量的特点、作业流程及实施方法,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国土整理测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标准、实施方法与手段,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