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2011,(7):53-53
近年来全国通过土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今年夏粮实现“八连增”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通过土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今年夏粮实现“八连增”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土地整理的含义 土地整理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改善农村使用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且理论与实践也均证明,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5.
缙云县位于浙南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全县人口46万,县域面积150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占80%以上,现有耕地面积33.93万亩,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近年来,该县充分认识到'山多地少、耕地碎片化'的现实,结合区域位置和资源特点,以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把土地整治目标与地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完善设施配套,加强资金保障,严格实时监控,促进农旅融合等措施,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培育发展农村优质项目和新业态,巩固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基础,实现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控,及田园生产、田园生活和田园生态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土地综合整治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土地综合整治事关长远、牵动全局,只有拓宽视野,整体谋划,创新思路,统筹推进,才能实现"政府得土地、农民得实惠、城乡得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把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加强耕地保护、实现占补平衡、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的重要工作来抓,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答疑解惑     
读者询问:什么是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咨询台为您答复: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有关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土地是最大的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低效化、无序化和碎片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力。在这一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一有效抓手,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激发土地活力,撬动乡村振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打破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于城乡统筹发展、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村良好生产和生活环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沈阳市为例,在系统的科学分析基础上,总结土地整治工作实践,探索土地整治路径和策略,为沈阳市及其他城市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  相似文献   

12.
许昌市自2004年开展“空心村”整治以来,先后建立了100个“空心村”整治示范点,这些示范点在挖潜利用村庄低效闲置土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置换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已取得了综合成效.近日,我们走访30个示范点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整治是指对农村地区低效和不合理利用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它以项目区为整治单元。从图面反映对象来说,农村土地整治图件既要反映整治前的土地利用状况,又要展示整治后的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临沂市兰山区的分析,在对"挂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挂钩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在挂钩政策下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并依此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万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是今年国土资源部推出的一项重大行动。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是保发展、保红线的结合点,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当前还能有效地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溆浦县桥江镇新坪村是怀化土地综合整治的首个试点村,近来就该村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耕地保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土地整治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做好项目建成后的管护工作,确保工程发挥预期效益,成为摆在土地整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农村面积大、农业基础条件薄、农民人口多的基本县情,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科学合理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全县耕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目前,浚县实施土地整治(整理)项目10余个,已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近3亿元,开发整理各类土地20余万亩,新增耕地近1万亩;正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个,涉及村庄44个,申请到位建新区基础设施补助资金2407万元。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区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置换土地指标近万亩。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是人类对土地利用混乱、不合理现象进行整治、改造的过程,是人类不断建设、重新配置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土地整理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土地整理,前者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而狭义的土地整理一即农地整理,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主要以项目形式进行组织开展,且农地整理是我国土地整理的主流,土地整理项目从可行性研究、立项、融资、运行到验收的整个过程的良好运作是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农地整理项目应该具备的各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白玉 《国土资源》2013,(6):48-49
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和形态迥异的地理风貌塑造了山水、田园、文化和历史等不同景观类型的村庄。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村庄用地是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是我国美丽乡村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乡村规划的弱化,导致村庄出现了破败和杂乱等问题,村庄用地也出现了粗放、无序利用等现象。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村庄用地正逐渐成为农村土地整治的重点。为了避免在土地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这期间,一方面,经济建设速度不会放缓,项目落地不可避免要占用一部分土地资源,甚至是耕地;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及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导致国人寿命逐渐延长,人口数量增加也是势不可挡。这一减一增,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人口增加也增加住房、工业及交通等生活生产用地需求。随着工农争地、城乡争地、生活生产争地不断加剧,国家出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考虑,土地资源紧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