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窦圃山云岩寺江油市位于陡崖绝壁上方,受“5.12”特大地震的影响,产生了崩塌危害,出现了落石、开裂等现象,对寺庙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简述了云岩寺病害周边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工程地质条件。通过详细调查,查明了云岩寺病害的分布、规模及危害特征。最后,综合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指出地震是云岩寺病害发生的直接诱因,为类似区域文物的保护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西南某高速公路软弱地基上的高填方路堤开裂失效病害实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害现象反复发生反复处治、病害认识不断加深的历程作为基础:先是因为对软弱地基处理方式失当而在路堤填筑过程中产生了侧向滑移病害;后又因为对病害机制认识不准确,导致制定的治理方案处治病害不彻底,使得路堤重新填筑过程中再次产生了侧向滑移病害;然后,再次因为对病害机制的认识还是不到位,并且对治理方案作用机理的理解不透彻,导致了病害进一步加重而致使路堤不得不重新填筑。通过对病害发生、发展过程的再认识和再评估,对病害发生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和论述,对未能达到预期的病害处治对策进行了总结和反省,提出了病害防治的应对策略和思路,形成了病害处治方案且经历了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钱芳 《安徽地质》2013,(3):224-226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长短,除取决于施工质质量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一旦发生.破损状况将迅速发展,对行车的舒适性和道路顺畅造成严重影响,养护难度也相应加大。通过六安境内某段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调查,对其形式和成因进行分析,在公路养护中提出了处治病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隧道衬砌病害地质雷达探测正演模拟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尧  李术才  徐磊  刘斌  林春金  张凤凯  杨磊 《岩土力学》2016,37(12):3627-3634
国内大多数隧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诸如衬砌开裂、不密实、含有空洞和渗漏水等衬砌病害是隧道最常见的病害类型,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地质雷达(GPR)可以用来对隧道衬砌病害进行快速无损探测,但对于衬砌病害的解译十分依赖于探测人员的经验,很容易造成误判和漏判。因此,对隧道衬砌病害进行分类,并针对典型衬砌病害类型进行建模,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衬砌病害模型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正演模拟,针对衬砌渗漏水和存在钢筋干扰等特殊情况,通过频谱分析对病害进行了定量识别,总结出典型衬砌病害的地质雷达探测解释准则,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衬砌病害进行了推断和解译。结果验证了衬砌病害地质雷达探测正演模拟和解释准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G318线二郎山至康定改造公路穿越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差异显著,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大量上边坡崩坍.严重威胁施工安全。本文结合该项目的高边坡病害处治工程实例,介绍山区改建公路常见高边坡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石窟区渗水病害的形成和作用机理,在区域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窟进行重点解剖.本文着重论述北山三个典型窟经现场调查测量、五年长期观测获得的渗水分布状况及多年变化趋势,从宏观方面总结了渗水形成分布特征及影响渗水程度的因素.并对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治水措施进行评价,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石质文物风化病害防治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方云  邓长青  李宏松 《现代地质》2001,15(4):458-461
石质文物的风化病害防治必须重视对地质环境的研究 ,地质环境的研究是彻底根治风化病害的前提。论述了风化病害的类型和机理 ,讨论了影响风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和环境地质问题 ,提出了风化病害防治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316国道某大桥自1990年通车以来长期运行,于1999年安全检查中发现大桥病害严重,后经修复加固后重新通车运行。文章以该大桥北岸(福州台)段的病害情况为例,分析其病害的成因.并着重从地质条件出发,在分析考虑场地土层类型与结构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地基稳定性和斜坡面的稳定性两方面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并结合大桥发生损伤破坏地段范围和北岸(福州台)段深层位移监测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北岸(福州台)段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对高填桥台方案的不适宜,是导致该大桥产生严重病害的重要原因;同时,通过加重补桩以阻止和控制桥台滑移的加固措施,其效果也并非最佳。因此,该大桥病害的修复加固方案设计和施工设计应充分考虑不良地质条件的主要控制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9.
广西河池水任至南宁公路岩溶路基病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家喜  王浩  韦明 《中国岩溶》2005,24(2):128-134
裸露型岩溶地区强烈发育的岩溶地质现象给公路路基施工造成困难,处理不当将产生种种严重病害而影响到公路路基结构的正常使用。通过对病害成因分析,认为形态极不规则的岩溶岩体和多变的岩溶水是造成病害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尺度划分原则选取病害处理措施的方法,总结出了9种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值模拟及工程实例,针对钦州保税港区吹沙回填陆域路面塌陷,利用地质雷达探测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并就其病害成因机理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法,利用地质雷达对吹沙回填陆域地区路基病害探测进行模拟试算,其次利用地质雷达对钦州保税港区路基病害情况进行探测,最后结合测区地质特征及施工工艺对塌陷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质雷达法对吹沙回填陆域地区路面病害进行调查的效果良好,这对类似地区应用地质雷达进行路面病害探测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研究区道路坍塌成因具有沿海吹填陆域地区的特殊性,病害位置与地下管道分布有着显著的对应关系,这为管养单位进行病害处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隧道洞口运营期间落石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隧道洞口上方可能产生病害的孤石,给出受力公式,推导孤石稳定的临界条件。提出在运营期间,隧道洞口落石病害的防治措施及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平-阿高速公路K29+024.5~K29+210.5段高边坡病害整治工程为例,介绍其整治工程措施及施工技术。包括预应力锚索框架梁、预应力锚索地梁、护面墙等,并对制作锚索、搭设工作平台、锚索孔成孔、锚索安放入孔、注浆、锚索框架、锚索地梁、张拉锁定、封锚头、拱形护坡、护面墙及排水沟整治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采用以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地梁为主的边坡整治措施,可使边坡潜在滑坡体的自重力在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外力作用下均匀分布在边坡上,从而使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这种边坡病害整治地形、地质条件适应力强.施工条件易得到满足,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公路双连拱隧道的结构、施工特点及其常见质量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隧道质量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涵洞的病害特征及其成因,对青海东部黄土地区4条高速公路的涵洞病害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涵洞病害类型主要有涵洞下沉、基础开裂、护锥翼墙沉降开裂或倾斜错位、涵节错位或填缝脱落、内部积水淤塞、进出口积水淤塞、涵背填土塌陷、涵顶路面开裂等8类。根据各类型病害的发育程度,首次将病害分为一般、严重和很严重3个等级,有助于客观、准确、快捷的评价涵洞病害实际发育程度。黄土地区涵洞病害的主要成因有涵洞地基处理措施不当、涵洞周边微地貌改造不合理、对路涵过渡段填土处理不当、对已有严重和很严重涵洞病害修补不及时等。对涵洞病害防治应从"地基处理为主、防排水为辅"逐步向"防排水为主、地基处理为辅"的理念改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隧道通车里程与运营时间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隧道进入病害高发期,地下水是导致隧道病害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容易诱发衬砌发生渗漏水等病害,为研究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发生机制,研制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埋深条件下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模型试验研究。该系统由可拓展模型试验台架、地应力模拟加载装置、地下水模拟加载装置、多场信息实时监测装置和衬砌渗漏水实时量测装置等组成,利用油压千斤顶和多功能加载水泵,采用分级加载方式可对隧道不同埋深进行模拟。将该系统应用于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渗漏水量、渗压和位移等信息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埋深条件下穿越交叉断层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的演化规律,并对堵排结合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验证了排水对降低衬砌渗漏水量的积极作用,试验结果与运营期开元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工程实例吻合良好,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其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盘西线新海站—大塘站(K 3 500~K 38 493)岩溶路基塌陷病害注浆整治的实例,介绍了该段岩溶路基塌陷发育规律、病害情况、病害的形成机理、注浆整治方法、质量检查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多年冻土区路基分层变形现场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余帆  齐吉琳  姚晓亮 《冰川冻土》2011,33(4):813-818
在人类工程活动和气候变暖的双重作用下,多年冻土区的道路路基普遍产生以路基下沉为主的病害.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沉降涉及多个物理力学过程:未冻土的蠕变,冻土上限下降所产生的融沉,由于多年冻土层升温而产生的高温冻土的蠕变,以及活动层中冻融循环改变了土的工程性质而导致的附加沉降变形.为了进一步探索各个物理力学过程对总沉降量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建文 《探矿工程》2008,35(10):44-46
通过对某循环水车间病害地基处理实例的分析总结,介绍了石灰桩的加固机理和优点,以及处理小型病害地基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早期修建的小断面水工隧洞目前存在较多病害,而对其处治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加上施工工作面狭窄,围岩地质情况复杂,病害处治极其困难。结合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和体会,简单介绍了预应力注浆锚杆在病害隧洞处治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戴鹏飞  谌文武 《冰川冻土》2011,33(4):873-879
明长城遗址受自然地质作用、人为活动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多方面作用,破坏相当严重.以青海省湟中县明代长城遗址保护工程为依托,实地调察了遗址发育的病害,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全面掌握了遗址土体工程性质,有针对性地提出裂隙填充注浆、裂隙注浆、土坯砌补、注浆回填、锚杆锚固等加固措施.从一期工程的加固效果来看,所用方法对夯土类长城加固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