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地质》2009,(7):59-59
目前,专家对怎么修订和完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意见尚不统一。但基本认同在保持联合国分类框架(亦即我国1999年的分类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即对地质轴和可研轴可基本维持原状,主要是对经济轴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国际分类和我国的分类其核心都是三维框架,但是对三维框架的理解是不一致的,笔者的理解是:  相似文献   

2.
张允汉 《福建地质》1999,18(2):103-107
根据福建省煤炭资源地质特点,结合《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和《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提出福建省煤炭资源地质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胡魁 《地质与勘探》2002,38(3):64-69
我国现行的固体矿产储量分类标准,G轴的含义规定的含糊,致使全国性的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结果并没有真正和国际接轨,既然选择了完全与联合国框架相套用的道路,G轴的代码含义就只能按勘查阶段划分,介绍国际权威人士对勘查阶段的诠释,对改进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修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现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应用状况,认为该分类在储量的经济性、商业性以及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等方面仍有欠缺,导致具有商业价值的部分油气资源未能完整纳入储量分类体系,同时也使国内部分石油公司采用多个油气资源分类体系进行储量研究和管理工作。为此,结合油气勘探开发行业的实际与发展趋势,在继承我国储量分类传统优势的前提下,立足于国家、企业和市场的整体角度,从4个方面提出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修订建议:①明确储量分类在储量体系中的地位;②储量分类中应该增加油气资源商业性的定义和内容;③完善储量分类结构;④将实施提高采收率措施而增加的储量纳入储量分类体系。修订后的储量分类方案增加了"可行性"的商业性概念;完善了"控制"和"预测"2个系列的油气储量划分方案;在技术可采储量下划分出产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剩余次经济可采储量、商业性经济可采储量和次商业性经济可采储量;同时,将勘探开发研究目标划分为8个对象,归属于勘探阶段和滚动勘探开发阶段中的6个商业性进展。修订方案真实反映了油气资源的聚集规模、可采程度,以及开发利用和商业状况;可以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实施效益增产措施,规范油气资源资本市场的储量中介评估、资产并购、投资和融资活动;可以整合政府和企业2条线的储量评估与储量管理。  相似文献   

5.
魏仕校  苗幼 《浙江地质》2001,17(2):77-81
本主要介绍了生产矿山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对资源储量进行了分类所作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体会,特别是对可行性评价阶段划分和经济意义属性的分析,从生产矿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据国土资源报2001-06-29报道:已经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制度将发生重大变革,从明年1月起,这项内容将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实施。为此,国土资源部储量司6月21日在哈尔滨举办了储量统计软件培训班,对此项改革作了部署。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是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基础工作,统计数据的可靠程度关系到国家宏观决策和微观管理的合理性、1999年12月1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实施后,国土资源部首先对45种矿产的储量进行套改,今年将完成其他种类矿产储量的套改:从明年起,矿产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7.
以南澳州WINTINNA煤炭勘查区为实例,选取以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为勘查标准的《南澳WINTINNA勘查区详查地质报告》和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公布规范(JORC规范)2004)为标准的《WINTINNA煤炭资源量评述报告》作为对照,从报告结构、矿产资源量估算、煤炭资源量结果、资源量变化原因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研究,通过算理与算法对资源量变化原因进行剖析,深入阐述了以JORC标准为主导的国际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指导思想和国际通行估算方法,指出了国内外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不同,对提高我国的资源储量报告在国外市场上的效力、实现国内外主要资源储量标准分类下该类型资源储量报告的快速准确映射和转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1959年、1961年我国先后颁发过《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和《煤矿储量分类暂行规范》。其它矿种的储量分类规范因故未继续制定。后来因实际需要,地质、冶金、煤炭、石化、二机、建材部门又相继制定了本部门主要矿种的勘探规范、条例或规定,在储量分类上各有特色,但也出现术语与类级标准不一致。1980年美国矿业局和地质调查所制定的《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以下简称美国分类)很有参考价值。1982年苏联   相似文献   

9.
试论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经济分类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矿山企业生产情况分类为基础,讨论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经济分类原理。矿山企业有盈利生产、亏损生产、关闭三种主要生产情况,这决定了其所使用的资源/储量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三种。文章从经济学和利润最大化要求的角度提出了资源/储量分类的方法,建立了求最低边际品位和最低经济品位的公式。用最低经济品位区分经济储量和边际经济储量,用最低边际品位区分边际经济储量和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相似文献   

10.
严铁雄 《中国地质》1998,(10):11-12
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源自前苏联,1959年全国储委根据我国的实践制订了第一份固体矿产储量分类分级规范——《矿产储量暂行规范(总则)》。随后,煤炭、冶金也都制定了各自的矿产资源分类分级方案,直到1992年12月国家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与澳洲资源/储量分类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企业在澳洲矿业投资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资源量/储量成为了对标底估值的关键.通过对澳大利亚JORC分类与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对比研究,认为澳大利亚的资源量/储量和我国的资源/储量理念上有一定的差异,澳大利亚资源量纯属地质概念,储量属于经济、社会概念,两者不能相加.JORC资源量等于我国新分类的资源量与基础储量的总和.JORC证实储量(Proved)高于可采储量(111),更接近于我国矿山的开拓矿量.其概算储量(Probable)高于我国的预可采储量(12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地质文摘》的现行分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地质文摘》分类的基本要求,并指出现行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拟的分类方案弥补了现行分类的缺点,方便了读者检索。  相似文献   

13.
地质统计学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讨论了地质统计学(空间信息统计学)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1)矿产资源/储量估计方法的选择;2)两个重要概念-估计方差及离差方差;3)支持效应及其在矿产资源/储量评估中的重要作用;4)特异值(特高品位)的识别及处理方法;5)关于吨位-品位曲线;6)确定最优勘探网度及取样间距(及位置)的地质统计学方法;7)地质统计学在确定最优矿床工业指标中的应用;8)储量计算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地质统计学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根据苏联部长会议1980年11月30日批准的《固体矿产储量和预测资源分类》,陆续颁发了40余种新的矿产储量分类规范,它是以近年来苏联的立法及有关矿产环境保护和矿物原料综合利用规定为准则,始终贯穿了矿产勘查工作为矿山建设服务的精神,综观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修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煤炭储量/资源分级分等分类与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当前储量分级为基础,建立了广义分级与可信度的新概念,提出了中国煤炭储量/资源分类方案,并实现了与联合国分类框架的合理接轨,首次提出技术经济评价应从原地评价入手,原地评价遵循的原则是效率-成本规则,依据是地质,采矿,经济等多学科的交叉复合,成果是评价储量/资源的分等,并提出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等别与井型规模和煤炭资源区位系数的模型,以等别,区位系数二项因素复俣为基础,再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概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方法体系框架,对收益现值法与重置成本法进行了研究,对其它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8.
简述不久前联合国采用的“储量/资源国际分类基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将其应用有外国投资者参与的设计评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刘矢 《广东地质》2003,18(2):38-42
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表上有矿种73个,亚种85个,矿区1030个,矿产地1426个。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标准,对广东省储量表上的矿产储量进行套改。从套改结果看,广东省矿产资源丰富,但矿石品位低、地质条件复杂、地勘工作程度不够。尚需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同时需要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评价和可行性评价工作,以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为世界上六大产金国之一, 金矿床勘查规范独具特点。通过俄联邦自然资源部颁布的《矿床储量与固体矿产预测资源量分类》、《金矿床储量分类方法指南》与中国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的对比, 剖析中俄两国规范内容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