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同志,1974年种的五亩麦—稻—稻—年三熟试验田,平均亩产3129.4斤。他65岁时,曾向党组织表示要“年满七十,粮过三千”,即他满70岁时要达到亩产三千斤粮,结果他提前一年(即在1974年)实现了自己的誓言。1975年产量又有所提高,为革命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我省春粮常年11月上、中旬播种,次年5月上、中旬收获,总生育期长达180—200天,由于我省冬春多雨的气候特点,导致年际间单产波动幅度较大;因此,在春粮生长的中、后期及时向农业、计划、粮食等部门提供全省及各气候区的产量动态预报信息,对于有关部门制定生产对策,安排生产计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熟制的扩大,春粮生产不断发展,春粮产量在全年粮产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因此,春粮生育期的天气气候条件已受到充分注意,提出了全生育期关键性天气长期予告的新课题。据分析,加兴地区春粮单产波动与全生育期(11—5月)总降水量变化之间存在—0.6263的高相关(样本容量n=20)。表明11—5月总降水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春粮的丰欠。尤其是后期(4—5月)的春雨,与麦类赤霉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考虑温度条件配合),直接影响大小麦的产量。因而,做好春粮全生育期总降水量和麦类赤霉病的长期予报具有重要意义,是春粮农业  相似文献   

4.
粮豆产量是指谷类、豆类、薯类三类作物产量之和,在沈阳地区系指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马铃薯及红薯产量之和。粮豆产量的构成,决定了影响产量形成因素的复杂性。因此,粮豆产量的高低很难用单一作物产量气象因子模拟方法来预报,即很难建立起预报效果好的气象产量预报方程。据此,我们经过各种  相似文献   

5.
陈孝源 《气象》1992,18(11):30-33
使用北半球500hPa月平均网格点高度场,北太平洋海域286格点的月平均海表面温度场和经调和权重法分离后的全省春粮气象产量资料,通过对因子场和预报量之间典型相关分析,用求得的典型变量作为预报因子。应用预测均方误差MSEP_x准则建立的预报模型,作1965—1990年全省春粮产量的年景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韵律方法是预报常用方法之一。在普查韵律及统计天气现象初终间隔日数时,使用本尺可节约许多计算工作,简便迅速地查算出韵律日数来。在多年的使用实践中效果较好。 具体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上下尺为固定尺(如图),中尺为游尺,均采用等刻度,每小格为1天。上下尺标有日期,下尺自1月1日至7月10日,上尺自7月1日至1月10日,中尺标有韵律日数,由1至190天(A行)及180至370天(B行);在中尺两端标有“标准点●▲○△”,用作起始点(用来对准固定尺的初日)。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辽宁省气候变化大,异常气候多,气象灾害频繁是造成全省粮豆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好的气候条件时,辽宁省粮豆年产量可比正常年增加15%左右,严重的气候灾害也可使产量比正常年减少20%左右,影响全省产量的最大幅度可达40亿kg以上,所以做好气候灾  相似文献   

8.
郑若夫 《气象》1975,1(1):32-32
根据台站反映,原“59型曲线尺”曲线不连续,曲率也不适用,今后改用“59型时—压曲线尺”,供台站使用。现将制尺原理和适用范围介绍如下; 一、用途 59型时—压曲线尺,系根据59型探空仪升空时间和气压的关系制成。适用于轻便记录器探  相似文献   

9.
我区地处鲁中西部,汶河流域自东向西横贯全区,两岸的泰莱肥宁平原是山东的主要粮产区之一。每年初春(3—4月)和晚秋(10—11月)正是春播小麦田间管理与秋收切晒地瓜干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两个时期的降水预报,对于合理用水和确保丰产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春秋季我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控制,只有当中纬度上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望谟县气象局1959-01—2010-04逐月降水量及2009-10—2010-03逐月蒸发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0~10 cm土壤相对湿度实况资料,根据R与干旱等级的关系及土壤相对湿度与干旱的关系,对这次干旱天气过程的强度进行综合分析判定。结果表明:望谟县2009-10—2010-03的干旱天气过程是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同期特重干旱。其出现频率是:1/51,稀遇程度约为50 a一遇。  相似文献   

11.
热带大气中的准双周(10—20天)振荡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李崇银  周亚萍 《大气科学》1995,19(4):435-444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资料(1981—1988),本文对全球热带大气中的10—20天(准双周)振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包括其动能的分布及演变。扰动的结构和传播特征等。资料分析充分表明,热带大气10—20天振荡是热带大气中另一重要低频系统,其动能比30—60天振荡还要大,而其结构和活动又同30—60天振荡很不一样。例如热带大气10—20天振荡主要表现为纬向波数2—4;垂直结构以正压特征更显著;主要表现为向西传播;其经向风分量与纬向风分量同等重要。因此,对热带大气10—20天振荡值得更多注  相似文献   

12.
建德县地处浙西山区,全县总面积349.1万亩,占杭州地区总面积的14.03%。全县有水田31.16万亩,占总面积的8.93%,而旱地、茶桑果等园地、林地、未利用的山地共有291.38万亩,占总面积的83.46%。新安江、兰江、富春江贯穿县境,是一个山区县。水田分布在河谷两岸和丘陵地带,以种水稻、小麦为主;蕃薯、玉米、大豆等大宗旱粮都种在山坡地和  相似文献   

13.
春粮是我县三季粮食作物之一,七○年以来全县面积基本稳定在26万亩左右,约占耕田面积三分之一。其中大小麦约20万亩,其余为蚕豆。自七十年代以来,品种变化不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6,(7):3-4
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慈利县通津铺公社长峪铺大队广大贫下中农,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大队党支部书记黄炳秀同志的带领下,以大寨为榜样,改天换地,大闹旱粮生产革命,经过反复实践,终于闯出了一条旱粮增产的新路子——两季三熟,把过去全大队亩产只有二百来斤增产到一千二百多斤,  相似文献   

15.
资料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1980,(8)
1980年5月500毫巴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 一.中央气象合 }”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极,业送尺1 JZll。0910.7611。3510。7011。4011。3111。011 1 1 1 1 1 1 1 11地区1 IM10。5010。4210。4210。5310。4110。7310。491 1 1 1 1 1 11!l—l—l—}—l—l—}—}—}—1 251 3911001 161 23】134】237195“E175“N】30亚洲1 1211。39}1。18】1。5610。9211。9411。58!1。131 11!1 1 11!l铿竺.‘“尸:‘6:10·‘5}。户”}。·卢}“·37}。·60.!。。‘8}}:}:!:一!},L.}一};! 1980年5月亚洲地区逐日500毫巴西风环流指数 中央气象…  相似文献   

16.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这是全国各地多年来领导农业的经验总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我认为遵循这些原则仍然是十分必要的。1989年,我们提出广西农业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粮多、钱多、环境好”,现在看来,这与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李修芳  庞秋实 《气象》1982,8(2):10-11
1979年2月下旬,华北出现大范围大雪,积雪达一尺多深,降水量一般在10—20毫米,华北东部和南部均超过20毫米。这场雪对减轻春旱有利,但对交通却造成了一定影响。 造成这场大雪的系统共有5个,其中西北涡、锢囚锋、南支槽是属于天气尺度系统,西南涡和暖切变属于中间尺度系统。从卫星云图上能较早地分析出这些系统的独特云型及其移动发展,这对做好降雪预报有较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俗称“阳桃”,是“果中之佼”,其营养价值和医疗效果都很好,国际市场售价极高,具有很大的出口意义。猕猴桃主产地为北纬23——34度,东经105——115度的海拔300——2000米的山区。猕猴桃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在年平均气温摄氏10——18度,大于或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4000——5500度,一月平均最低气温摄氏零下6度以上,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北京地区13站1960—2008年和20站1978—2008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其变化的时空特征。1960—2008年北京地区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60—1969年、1969—1983年和1985—1998年北京地区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别为-1.27℃/10a、0.79℃/10a和1.17℃/10a,即经历了快速下降、上升和快速上升3个时段。而1998—2008年出现了长期增暖中的一个减缓期,13站和20站资料揭示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别为0.02℃/10a和-0.05℃/10a。1998—2008年,城区总体仍然呈增暖趋势,北城的增暖速率是南城的两倍。远郊山区或靠近水体和公园的城镇站呈降温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杭州市的气象记录和产量资料分析,得出:梅汛期用水偏多是早稻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秋季温暖少雨光照足是晚稻增产的有利因素;4—5月雨水多光照少是我市春粮生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