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工程勘察中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及易于被忽视的问题。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时有发生。一、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首先要弄清相关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内容,气象水文特征是指工程所属地域,是属于亚热带还是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程度与热量等。地形地貌是指工程区域周围的水系、平原或高原特征、地形开阔平坦与否、地貌侵蚀和堆积情况如何等。  相似文献   

2.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其成果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除了应真实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地下水、岩土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它要求查明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以满足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湖南省化工地质岩土工程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直属中国化工集团的在湘单位,是集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和固体矿产勘查三位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队伍。拥有岩土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测量与岩土工程咨询甲级、测绘乙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专业资质。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的保护随着中国第四批保护名录的公布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传统村落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与有机融合的产物,其周边农田、山林、水塘等自然生态环境使着传统村落生产及生活活动得以延续。1978年改革开放后,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不同背景下的城乡建设使得传统村落周边生态自然环境不断遭受到侵蚀威胁,为其整体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为开展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本文首先界定了传统村落生态侵蚀的概念,应用侵蚀动力学理论对自我生态侵蚀、外来生态侵蚀、突发性生态侵蚀与生态侵蚀修复4种生态侵蚀方式提出生态侵蚀演变的4种模型,同时以珠江三角洲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案例,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村落生态侵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生态侵蚀演变规律,揭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生态侵蚀的时空演变特征,总结了“城镇建设外侵模式、村落建设扩张模式、道路交通占领模式、综合发展模式”4种传统村落生态侵蚀的用地演化模式,丰富和深化传统村落生态视角的研究,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相关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电子表格“Excel”实现岩土参数筛选、统计、计算、分析、插值计算等例子,详述了电子表格“Excel”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借助“Excel”,地勘工作者可从繁锁的统计、计算、分析中走出来,准确迅速地取得岩土相关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地勘报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长株潭三市融城,产业经济一体化,城镇需要协调发展。本文根据长株潭岩土工程地质状况,对长株潭地区岩土进行成因分类,阐述了区域岩土特征、不良地质作用,按照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分析城镇建设工程地质条件适应性。提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下水对混凝土分解性侵蚀指标pHs现行评价方法中存在水样间pHs横向没有可对比性和难以定量绘制pHs分解性侵蚀分区图等两大缺陷,推出了一个新的pHs分解性侵蚀判别式sk1,用编制的"地下水对混凝土分解性侵蚀判别式计算程序",完成了新定义的判别式sk1的计算,计算结果不但具备了水样间的每种分解性侵蚀横向对比的功能,而且还具备了定量绘制每种分解性侵蚀分区图和定量绘制3种分解性侵蚀综合评价迭加图的功能。通过实例应用,形象地印证了现行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及现推出的判别式、定量编绘侵蚀分区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隆升的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大陆强季风气候的耦合效应、黄土高原的阶段性抬升、构造变形及其构造侵蚀效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多种黄土地质灾害。黄土高原的构造抬升导致侵蚀基准面下降,为重力侵蚀、沟谷溯源侵蚀和流水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构造变形使黄土产生构造裂隙、节理,增大了黄土的侵蚀速率,促进了黄土的坍塌和滑坡等侵蚀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地形突变带、活动断裂带及地震活动带等稳定性条件差的黄土分布区,是黄土侵蚀性地质灾害最剧烈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我国的城市工程项目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岩土勘察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发展也越来越快。要想保证城市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必须把好岩土勘察的质量关。笔者就当前岩土勘察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岩土勘察质量的措施在本文中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估算半干旱区小流域沟谷侵蚀产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侵蚀不仅表现黄土高原强烈的现代地貌过程,也是其生态环境恶化的象征,其地貌演化和土壤侵蚀互为因果,现代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小流域的沟谷侵蚀产沙占其水土流失总量的重要部分,近年有关沟谷侵蚀的定量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沟道侵蚀危害的认识,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沟谷危害的评价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传统的沟谷侵蚀定量研究是采用实地量测的方法,现代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为估算沟谷侵蚀研究提供了一个经济高效方法。本研究采用的髙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是由3期历史航空照片根据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制作而成,利用它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一个小流域的1959~1981年及1981~1999年两个时段内沟谷侵蚀产沙量进行估算,将流域侵蚀产沙的实测值与估算结果进行评价。并指出此方法在沟谷侵蚀产沙量估算方面的统计学意义及在未来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根据流域侵蚀产沙结果分析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境,绝大部分泥沙被拦截在流域里,同时沟道侵蚀加剧,如何采取措施减少流域坡面和沟道的侵蚀,是目前人们所面对的问题;此外,结合流域水沙统计数据的DEM的侵蚀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坡面流、重力侵蚀及沟谷的下切是导致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工程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交通网络、住宅及商业中心的建设等,则必将出现许多环境与岩土工程的新问题。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工作者既要努力提高岩土工程技术水平,以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毗邻化工厂的某高层住宅楼地基上,长期遭受氯离子的侵蚀,该化工厂排放废水的氯离子含量高达75 000mg/L.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对其腐蚀性进行评价,认为住宅楼东面地基土时混凝土具有中等以上腐蚀性.为防止氯离子渗过基坑腐蚀住宅楼混凝土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防渗墙隔断氯离子的渗透;基坑开挖后,采用换土垫层法进行处理,以过量的水泥隔断氯离子渗透,可有效防止氯离子通过基坑底部对基础产生腐蚀.  相似文献   

13.
明水县国土资源局积极争取项目,今年组织实施了明水县通泉乡土地整理项目、明水县城南水土侵蚀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明水县明水镇向荣村土侵蚀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相似文献   

14.
从降雨、地形和地质条件等方面论述了娄底市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成因特点,指出了强降雨、陡峻的丘陵山区地形、特殊的斜坡岩土结构、不良工程性能的岩土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斜坡稳定性主要自然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并进行了初步分类。消除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负面影响的基本手段是岩土工程 ,通过岩土工程建立起人类工程活动与大自然之间新的和谐和均衡 ,这是一种广义岩土工程的概念 ;作为对这个问题的理论支持 ,建议建立地质环境工程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下水问题很重要,由地下水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比较常见。文章从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工程勘察中常见的地下水问题以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发达,人口稠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全省地貌类型齐全,岩土体类型复杂。在水库建设、矿产开发和铁路公路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岩土体类型不同,其工程地质特性各异,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亦不尽相同。分析岩土体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是治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防治人为灾害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河南省岩土体类型及其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对水库区、采矿区及交通建设中出现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治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防治人为灾害提供了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国内岩土钻探工程施工市场及岩土钻探技术发展的现状 ,为满足广大岩土钻探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和先进施工管理经验的愿望 ,加强信息交流 ,增进技术合作 ,并配合《探矿工程 (岩土钻探工程 )》杂志 2 0 0 2年增刊———《岩土钻探工程实录选辑》的出版 ,国土资源部工程勘察施工管理办公室和《探矿工程 (岩土钻探工程 )》杂志编委会于 2 0 0 2年 4月 2 3~ 2 9日在广西钦州港正元大洒店召开了“岩土钻探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暨庆祝《探矿工程》杂志创刊 4 5周年读作编者联谊会” ,联谊会由广西地矿发展中心及广西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  相似文献   

19.
沟蚀是土壤侵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地形地貌是沟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本文以安塞纸坊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选择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坡度坡长因子、平面曲率、坡向和地形湿度指数6个因子,通过因子内切沟所占比重/整个研究区切沟所占比重计算各个因子的权重值,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土壤侵蚀敏感性,并通过重分类的方法把土壤侵蚀敏感性分为基本无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剧烈侵蚀5个等级,来研究切沟侵蚀与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切沟多发生在坡度坡长较大、地表湿度较高的林草地区域和更容易发生侵蚀的黄绵土区域,并且多分布在阴坡的凹面;对比分析切沟侵蚀和土壤侵蚀敏感性,切沟大多分布在中等侵蚀敏感性以上的区域,约占总切沟的90%;实验权重值对验证区冲沟的响应精度为82.43%(中度侵蚀及其以后阶段),与实际值90.53%相差不大,说明此种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一定适用性,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乡后李家山村的两处边坡进行勘察,主要查明岩土类型、成因、工程特性以及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查明坡体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稳定性分析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两处边坡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在降水条件诱发下极易发生滑动,必须尽快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