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Google Earth软件简介——基于地理教育教学实践的感知与思考 Google Earth软件至少已经有了5~6年的历史。这从软件界面左侧的下拉菜单中就可以观察到。每年都有新的内容添加进去,同时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与专业用户通过Google Earth社区不断地添加当地的最新讯息,使得它的内容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2.
胡祝娟 《地理教学》2014,(14):58-60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Google Earth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它给地理教学与信息整合带来了新的思路。美国可汗学院在全球掀起的在线学习的浪潮也让我们不由地卷进了微视频制作的大军。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把Google Earth及微视频开发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地理学习呢?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制作的微视频"初识经纬线"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郭忠 《地理教学》2021,(10):46-48
现代信息技术Google Earth是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地理教师所设计的基于Google Earth的地理实践案例,探讨其5E教学内涵,在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思路等方面为我国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4.
黄晶  付迎春  黄道才 《地理教学》2021,(2):45-47,55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Google Earth Studio平台辅助教学的功能为基础,分析了基于Google Earth Studio平台制作虚拟旅游卫星动画的可行性和设计思路,并给出操作步骤与具体应用方法,为研学旅行的课堂教学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AutoCAD的Google Earth图像信息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oogle Earth图像以精度高、信息丰富和免费使用等特点,正逐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如何将Google Earth图像制作成地图、提取感兴趣的信息,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探讨了利用Google Earth图像,结合AutoCAD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信息提取及应用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图像获取、图像尺寸校正、图像数字化、图形整饰、信息提取及应用等。针对如何提取Google Earth图像上被阴影遮挡的图形信息,提出了图像量测与地面丈量相结合的解决办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和高效益,解决了人们日常用图的需要。最后指出了这种方法的适用领域,并且分析了Google Earth产品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郭华夏 《地理教学》2013,(14):49+48
正一、应用GE软件的"历史地图"功能突破RS的应用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中"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章节,课标要求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教师可在安装好谷歌地球软件(Google Earth,简称GE)的多媒体电脑上,向学生展示较大比例尺的卫星图像,引出遥感技术的定义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款虚拟地球仪的自由软件,Marble软件操作非常方便,绿色免安装,其容量仅有24MB多。地理教师只需将其拷贝至U盘中随身携带,在电脑上双击可执行文件(*.exe)即可开始使用,免去安装等繁琐操作。同时,Marble软件对设备性能要求不高(内存512MB的基本配置即可),启动速度快(约2秒),不会将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于等待软件运行上。相对于Google Earth教学应用,Marble软件应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往往事半功倍:一是源代码完全开放,无需付费和以任何形式进行注册,可免费在线下载更新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冯美顺 《地理教学》2020,(10):62-64,33
用GIS软件开发与集成地理教学资源,能活化地理教材,创新学习情境,把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本文展示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创新教学环境,并以该环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集成为例,较为详细地说明了用“全能电子地图下载器”下载本地卫星地图、用Global Mapper配准地理图像和输出KMZ文件、在Google Earth中把图像叠加层设为半透明和添加屏幕覆盖图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丁继昭 《地理教学》2023,(10):10-12+44
许多教师在高中必修“地理1”模块“地球的历史”的教学中,存在不注意体现学科本质的问题,对于课程与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突出地理学科本质的“地球的历史”教学,关键目标有三:一是基于宏大尺度,构建“宙—代—纪—年”地理时间认知体系;二是结合地层构造,认识“以空间换时间”的地球历史研究方法;三是遵循学科逻辑,养成“化石—生物—环境”的地理思维路径。将关键目标落实到教学实施层面上,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地理本质与其他学科的协同关系,确保地理课程“不变味”;二是要在具体内容教学中注意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0.
范素萍 《地理教学》2011,(10):15+63-15,63
一、教学活动1——图例和注记第一步:根据示例,用“Google地图”和“Google翻译”完成下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和亚欧大陆地理内心的确定过程,并介绍了运用Google Earth演示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和亚欧大陆地理内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空间识别能力尤其弱。所以,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初中地理有关“地球”、“地图”、“地球的运动”等章节的内容,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以下方法对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尝试着编写了“地球的公转”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4.
自踏入信息时代以来,科技日益发达。二十年前,3S还好像是只有专业人员才会使用的技术。但是到了今天,很多汽车已安装了GPS,家用电脑也都有Google Earth。  相似文献   

15.
Google Earth等成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从多方面来辅助评估工作。在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方法,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中地理第一堂课,不要马上讲“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而要来一段“绪言”,这对整个高中地理的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学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教材内容重构是实现“教材”向“学材”转化的措施之一。本文从师生教学和教材编写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教材重构的必要性,提出了“解构、评估、重构”的思路,并以“地球的演化过程”一节为例,说明了教材重构的过程,以期促进师生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落实“学材”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截图”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熟悉多种示意图、局部图、区域轮廓图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截图”指截取地理图形的某部分,依据截取的图形联系相关知识或凹答问题,“截图”对于地球光照图、等值线图、区域地图等内容的教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短期户外观摩:云南大学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社会认知度在不断提高,教学研讨却相当滞后。介绍云南大学的景观生态学教学实践和经验,以期抛砖引玉。云南大学的景观生态学教学始于1987年,至今在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上开展不同深度的授课。为期1~2天的短期户外观摩,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分3个步骤:(1)行前利用Google Earth网络资源演示预设线路和地点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围绕河流-湖泊污染扩散、越冬红嘴鸥觅食-安全日迁移两种生态流实施户外观摩教学,使学生在现实景观里理解和识别景观基底-廊道-斑块、源汇景观转换、景观边界及边缘效应等书本知识;(3)强化总结讨论,促使户外观摩印象的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20.
单元整体教学作为综合育人路径,一方面需要凝练大概念引领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夯实“整体教学”全面育人的基础。“自然地理基础”课程中的人地和谐的观念是体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优质素材。本文选取“地球的运动”单元教学案例,从学科本质出发,在教学中厚植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综合育人目标,为探索自然地理单元整体教学的综合育人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