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建水地下流体监测井水位骤降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2月底至4月上旬,建水县地下流体监测站监测井水位出现了幅度近8m的显著下降变化.通过对该监测井与石屏—建水断裂带观测井同期水位进行对比分析,排除了监测井水位骤降异常是由构造活动引起的可能性.同时,调查了周边的抽水井,运用水文地质分析方法,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确定该监测井水位骤降异常是由附近的井孔抽水引起.充分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根据地下水的运移规律,结合实地调查,可以对地下水异常给出相对合理的解释,并进一步判断地下水异常是否是构造活动引起的地震异常.  相似文献   

2.
聊古-1井水氡映震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聊古-1井水氡测值在1981年11月9日宁晋Ms5.8地震(△=150Km )前和1983年11月7日荷泽Ms5.9地震(△=150Km)前的异常变化。在地震前5~15天该井水氡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地震发生在五降的过程中。这可能是该井水氡的一项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3.
菏泽5\9级地震前豫01井水位对气压和固体潮响应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昭栋  高玉斌 《地震研究》1994,17(2):164-170
本文给出了一种处理井水位的新方法,它考虑了井水位对气压和固体潮响应的滞后影响。利用泰勒和杜得森展开法,导出了计算井水位气压系数,固体潮系数以及它们的滞后时间的公式,并给出了考虑滞后影响的井水位气压与固体潮改正公式。我们利用这一新方法处理了豫01井1983年的观测资料,计算出每天的井水位固体潮,气压系数和它的滞后时间。该4种参数在1983年11月7日菏泽Ms5.9级地震时大幅度变化。而且在地震前,后  相似文献   

4.
井水位气压加卸载响应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地下水位资料中.根据承压井水位的气压效应,将地球表面大气压的随机变化做为加载和卸载的力源,从理论上论征可以应用大气压变化而引起的井水位变化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并给出了计算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Ms5.3地震前后鲁14井、鲁15井水位的气压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山东聊古一井构造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入手,以实际观测的水化学组分地震前兆异常变化实例为基础,讨论了该井水化学组分震前异常变化的场源兆特征.利用断层位错理论和岩石力学实验获得的认识探讨了聊古一井水化学组分变化场源兆异常形成的物理力学机制及预报意义.所获成果丰富了对场源兆地震前兆的认识,同时对地震预测预报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3年5月初至2003年10月下旬,聊古一井气体总量现明显的低值异常过程,在对上述异常变化进行现场分析落实的基础上,结合对聊古一井水化学测项投测以来地震异常特征和聊古一井水化学测项前兆意义的分析结果,认为聊古一井气体总量的异常变化属场兆异常,可作为该井周围不同地震构造带上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一种判据。聊古一井气体总量异常过程较好地对应了2003年11月25日山西洪洞发生的5.0级地震。  相似文献   

7.
吉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鱼金子  车用太 《地震》1997,17(4):389-396
井水温度微动态观测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已成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动态观测的主没项之一,观测结果表明,无论是水温的正常动态还是震前的异常动态的形成,用传统的热传导或对流机制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因此笔者根据观测到的事实、异常特征与同震效应等提出了水动力学机制,即含水层变形→含水层的内孔隙压力变化→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变化→井水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井水温度微动态观测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已成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动态观测的主测项之一。观测结果表明,无论是水温的正常动态还是震前的异常动态的形成,用传统的热传导或热对流机制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因此笔者根据观测到的事实、异常特征与同震效应等提出了水动力学机制,即含水层变形→含水层内孔隙压力变化→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变化→井水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献[1]给出的用井水位资料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方法和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反演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应力场的零值线穿过震中区,地震前,震中区周围应力场发生转向,由正应力区变为负应力区,同时正应力的量值逐渐增大。地震发生后应力场呈缓慢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邮-宝应M4.9级地震是江苏陆地22年来发生的最大的地震。在震前2年发现省内流体井水位出现了群体性准同步变化,表现为震中区井水位的同步下降。本文重点分析了江苏省流体井水位变化特征,消除了气压、降雨和地下水开采的影响,用异常幅度与年变幅度比值、从属函数两种方法定量提取了震前异常变化,根据水位资料及其变化机理总结了震前水位的群体性异常特征,认为在弱震区井水位的群体性变化是分析判定地震前兆异常的有效指标。水位的群体性异常反映了震前区域应力场的调整,震源区为应力变化的集中区。  相似文献   

11.
河北阳原2井水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北阳原2井水氡资料的趋势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对水氡与气温的负相关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该井水氡资料的映震能力作了统计分析和R值评判。结果表明,河北阳原水氡资料从长期到中短期的异常变化与该区的中强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根据中短期异常可得出4个月以内中等地震发生的概率为66.67%。  相似文献   

12.
聊古—井水深气体的震前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杰 《地震研究》1996,19(4):357-362
本对聊古-井水溶气体在1983年荷泽5.9级地震,1991年大同5.8级地震和1992年南黄海5.3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地震场,源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聊古-井水溶气体的某些组分(如汞,氦气,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具有良好的映震能力,氮氦比有利于突出地震异常信息,是提取震前短临异常简单可行的方法,聊古-井水溶气体的震前异常信息具有场兆和源兆的双重特征,来自源的地震异常信息具有良  相似文献   

13.
2016年9月10日河北唐山发生MS 4.2地震,以该震为例,研究河北省地下流体观测井水位震前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震中区域观测井水位异常变化形态一般为缓变型,震中外围观测井水位异常变化形态一般为骤变型;②距离震中越近,观测井水位异常出现越早,异常持续时间越长;③临近地震震中时,观测井水位异常有从震中向外围扩散的趋势;④观测井水位异常最大幅度与井震距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分析了大同6.1级地震前静乐井水位记震能力增强的异常现象,并依此为基础结合国内有关资料,初步提出了利用井水位记震能力的异常变化进行中期强震危险性判断的方法,讨论了建立这种方法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汶川特大震发生前滇东北水富井水位测值出现了长时间、大幅度的趋势下降变化,长趋势的显著下降是前兆异常表现。该井水位长期异常变化在汶川地震前尤为突出,在强震、大震孕震阶段存在水位长期异常。具体分析方法是,在进行观测信号处理后,用异常形态、持续时间、观测点所处构造分析了该异常与汶川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强震和大震孕震阶段存在水位长期异常。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M_S7.0地震,是继汶川8.0级地震发生以来,在南北地震  相似文献   

16.
结合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讨论了万全井水位动态在大同6.1级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并认为这种变化反映了区域构造活动的加强与减弱过程,而地震活动与该过程有关。大同6.1级地震是在1983年万全井水位上升异常背景下发生的。相应于异常背景,发生了几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到1985年7月,地震活动迁移到NEE向六棱山断裂带上,水位动态由连续三年上升于8月出现下降转折。此后,包括大同6.1级地震,六棱山断裂带上发生了一系列中强地震,水位动态虽然有时呈现突升变化,但动态趋势仍为下降。直到1991年3月26日大同5.8级地震后,下降速率明显减缓,异常过程逐渐趋向结束。  相似文献   

17.
大同-阳高地震前静乐井水位记震能力的异常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大同6.1级地震前静乐井水位记震能力增强的异常现象,并依此为基础结合国内有关资料,初步提出了利用井水位记震能力的异常变化进行中期强震危险性判断的方法,讨论了建立这种方法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1990年常熟、1995年苍山和1996年南黄海三个中强地震前江苏地区井水位固体潮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井水位M2波潮汐因子在地震前几个月几乎都出现一个幅度较大、周期为半月或一个月左右的异常信号,表明小波分析方法在处理和分析井水位潮汐资料方面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昌黎井水温具有较规律性的年变化动态趋势,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震前、震时和震后异常。通过整理分析昌黎井水温资料,根据昌黎井水温变化机理,重点分析昌黎井水温对应2012年唐山5·28地震前兆异常暨长趋势异常,发掘昌黎井水温所包含的地震短临前兆信息,为今后更好地利用昌黎井水温资料进行分析预报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云南姚安井2009年10月后水位下降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动态的异常变化既有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也有可能是某种环境干扰所引起,如降雨和地下水开采等.如何及时识别并排除环境干扰,对于成功判定地震前兆异常至关重要.云南姚安井水位于2009年10月后出现了下降趋势的异常变化,截止2011年底,最大下降幅度达3m.为分析该井水位异常变化的形成原因,依据姚安井水文地质环境特征,建立了相关的数学物理模型,定量分析了降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对该井水位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姚安井2009年后出现的水位大幅下降可能与区域降水量减小导致的地下水开采活动增强有一定的相关性.文中所采取的异常识别与分析方法,对今后地下水动态异常识别及前兆信息判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