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传统的二维后方交会有3个已知点,在未知点上观测两上水平角以求得未知点坐标,或有两上已知点,在未知点上观测一个水平角和一个方位角也可求得未知坐标。本文所要叙述的是在未知点观测一个水平角和两个垂直角,就要计算出它的三维坐标。  相似文献   

2.
三维后方交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后方交会一般都是二维的,即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观测两个水平角,求算第四点坐标,或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待定点上观测一水平角和一方位角的方法求算其坐标。本文描述了仅观测一水平角和待定点到丙已知点垂直角求算待定点三维价值的几何图形和计算方法,提出了迭代和直接两种解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二维后方交会有3个已知点,在未知点上观测两个水平角以求得未知点坐标,或有两个已知点,在未知点上观测一个水平角和一个方位角也可求得未知坐标。本文所要叙述的是在未知点上向两个已知点观测一个水平角和两个垂直角,就可计算出它的三维坐标。下面将给出它的几何原理和计算过程,并对误差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后方交会是加密控制点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在未知点上向三已知点先量测角度α及β,然后再根据三已知点的坐标来推算未知点坐标的一种方法。在以前这种方法的计算系采用对数公式来进行的,随着计算机械的进步,近几十年来已出现不少适合于计算机计算的公式,但有许多公式却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观测两个已知点的倾角和水平角后方交会待定点的方法,并推导了计算公式,分析了待定点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加测竖角的双点后方交会三维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位技术在林业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林地的广阔、闭郁及交通不便等特点又给定位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从经济性和实用性出发,本文讨论一种加测倾角的双点后方交会三维定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只在待定点上安置一次仪器,对两个已知点观测三个参数,即两个竖直角和一个水平角,与常用的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定位方法相比,其观测数据少,同时,解决林区定位通视条件困难给定位工作带来的困难。文中对相关三维后方交会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证,并根据实例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中,为避免待定点接近于通过三已知点的圆周产生不定解,须在已知点展点图上用绘出观测方向线的透明胶片以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点位,根据三起算点之点位,用几何作图法找出“危险圆”圆心并作圆(或圆弧),然后分别量取该圆(或圆弧)之半径和待定点到圆(或圆弧)之最小距离,以判别待定点到该圆周(或圆弧)之距离是否小于1/5圆半径。此项工作操作繁琐,尤其在有大量的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任务时,在这方  相似文献   

8.
由两个已知点到一个未知点的距离,即可确定未知点点位。由三个未知点得三段距离则提供了多余观测、较佳图形强度,并可以发现错误和便于精度估算。由三段距离可得未知点的三个参考位置,并由此计算最终的未知点点位平差值。  相似文献   

9.
用条件观测平差法解算后方交会与用间接观测平差法相比,显著地缩减了计算工作量。甚至根据五个已知点作计算也会如此。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两个已知控制点确定两个待定点的双点后方交会,作为加密测图控制,是一种比较有利的方法。以往由于它的计算比较繁复,要随着交会图形的不同而算法各异,甚为不便。这里根据我们生产作业中常用的几种双点后方交会图形,推导了计算辅助角Q的通用公式,简化了计算,使公式便于记忆。最后提出在布设中的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浩  智文河  丁学政 《四川测绘》2002,25(3):123-125
采用严密平差的方法获得比一般后方交会计算方法更为精确的未知点的坐标,同时能够进行验后方差估计及可靠性分析。这是一般后方交会计算方法所不可能具备的。  相似文献   

12.
在桥墩施工过程中,通常每浇灌一节混凝土便需要重新确定墩心及轴线的位置,误差不能超过5厘米。目前,这些放样工作大多采用前方交会。为了放样墩心位置,就需要在三个已知点上设站,为了放样轴线还需要在墩心设站,这样放样一次便需设站四次,比较麻烦费时。如果改用后方交会法就只需一次置镜,从而可以大大节省放样工作的时间。下面介绍后方交会放样法的原理:  相似文献   

13.
从两个已知点出发,求得另外两个未知点平面坐标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大地四边形或前方交会。但是,如果未知点只能与一个已知点通视,且未知点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丈量很困难,则可用本文提出的无对角线四边形法。  相似文献   

14.
施工控制网建立中常常需要进行测距空间交会定点以确定未知点位置,交会点的点位精度高低会影响整个施工控制网的点位精度.本文提出使用cond(N)诊断交会图形的优劣,通过计算该值大小确定交会点位精度以调整交会图形.算例计算证明,在3个已知点与4个已知点两种情况中,该方法均能较好地判定交会图形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李五夫 《测绘工程》1996,5(2):59-63
提出观测两个已知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计算测站三维坐标的两点后方交会原理;给出了待定点点位中误差及误差椭球的长短轴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转角的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PC-1500计算机的全部计算程序,供野外作业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全信 《四川测绘》1996,19(2):76-80
本文基于普通测量网优化设计理论,详细讨论了角度后方交会的最优定位问题,通过理论推证,解决了在给定三个已知点的前提下,如何选择最优待定点的问题,从而给出了后方交会的最优构形,本文所得结论不仅解决了测量理论上的一个基本问题,而且对实际工作应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隧道洞口边坡变形监测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一种在作业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不利用已知控制点,而是以相对固定点为已知点,用后方交会的方法建立一个近似于隧道施工坐标系的独立坐标系统作为变形监测的参考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在待定点测站上测量与两已知点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后方交会坐标计算的原理,并对点位精度和一角一边后方交会多解的判定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介绍方法,旨在以尽可能少的已知点,求取较多的待定点。其要点:由待定点观测已知点,构成具有重合点相关联的交会网形。在此基础上,根据前方交会原理,按网中各交会三角形分别列出反求已知点坐标计算公式,通过变换关系得出解算待定点坐标的矩阵表达式。然后应用共轭斜量法编制计算程序进行解算。  相似文献   

20.
四、三角网加密(一)插点平差前后方交会插点可按分组平差及真数计算自由项处理。后方交会插点所利用辅助角组成条件方程式平差。一般而论条件观测平差较间接观测平差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