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宋家沟金矿产于早白垩世莱阳群砾岩中 ,为受断裂、裂隙密集带控制的蚀变砾岩型金矿床。该金矿床为一隐伏矿床 ,与产于盆缘的蓬家夼蚀变岩型金矿的成矿条件相似 ,控矿的主导因素为断裂构造 ,成矿时代为中生代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2.
焦家金矿属于蚀变岩型金矿,围岩蚀变发育,是我国储量最大的金矿床之一。该文对蚀变带中的钾长石的赋存状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未蚀变的玲珑岩体中的钾长石进行对比。认为焦家金矿床主要存在三种成因类型的钾长石,即原生钾长石(岩浆成因)、高温热液钾长石、低温热液钾长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热液钾长石的形成与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3.
梧州市金山顶金矿床产于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南部。矿床工业类型有矽卡岩型铜金矿、石英脉型金矿、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等3种。文章介绍了矽卡岩型铜金矿的地质特征,并进行找矿潜力探讨,认为矽卡岩型铜金矿蕴含较好的找矿前景,进而提出找矿设想。  相似文献   

4.
崔家金矿床位于招莱金矿带的北部,受灵北-双目顶断裂及次级断裂构造和中生代玲珑花岗岩的共同控制,为含金蚀变岩型金矿。根据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其成矿规律,并作出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5.
黔西南和黔东南是贵州的两个主要产金地区,大部分金矿都产于浊积岩中。但黔西南的金矿主要是含金蚀变岩型(或称卡林型、微细浸染型),以不可见金为主;黔东南的金矿却是含金石英脉型,以明金为主。这两种金矿都产在造山带,赋矿围岩是浊积岩,区内岩浆侵入作用不显著,成矿受背斜与断裂控制,成矿温度不高,矿石物质成分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产生不同类型矿化的原因主要在于:黔东南地区的容矿岩石是浅变质的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很少;而黔西南地区是未变质的富钙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多。前者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后者形成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蓬莱北部地区位于胶东金矿集中区栖霞—大柳行金矿带北端,发育有一系列含金石英脉型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以区内的徐家集矿田及龙山店矿田中的典型金矿为研究对象,采用Creatar XModeling软件引入三维地质建模,依据区域地质剖面、重磁联合剖面、CSAMT剖面及勘探工程数据构建矿田尺度岩体、断裂构造、蚀变带模型,并建立典型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实现矿体空间可视化,为典型矿床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胶西北NNE向断裂构造带弧形控矿断裂系统,直接控制了胶东特大型、大型金矿床及大部分中小型金矿床。张家断裂为胶东东北部NNE向弧形控矿断裂的伴生构造,断裂沿走向、倾向具波状变化,发育有倾斜擦痕,并有厚度0.3~0.5m灰色、灰绿色断层泥。已发现中型金矿张家金矿、小型金矿汪家沟金矿即赋存于该断裂之中。研究发现张家断裂弧形构造沿走向、倾向变化较大的区域为“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矿床沿断裂走向大体以2~3km等距分布;在弧形断裂弧顶西侧300~500m为“河西式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与东侧“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对应分布。  相似文献   

8.
建昌县大石沟金矿床与南大线金矿床相连,二者实为一个金矿床。矿床受控于大青山火山机构,在火山机构的南侧接触带及其附近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安山质火山岩中热液蚀变发育。蚀变有两种类型,即面性围岩蚀变和线性围岩蚀变,面性蚀变岩受接触带控制,线性蚀变岩受断裂构造或劈理(带)控制,前者控制了金矿床或矿化带,后者控制了金矿脉(带),这种控矿断裂或劈理(带)是大青山火山机构破火山口塌陷过程中形成的裂隙系统。依据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建立了矿床模式,以利于今后的成矿预测和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胶东栖霞大霞址断裂南段发现了多个金矿床。文章从蚀变带特征、矿体空间展布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金矿地质特征;从地层、岩浆岩、构造“三位一体”分析总结了控矿因素;通过与典型矿床的分析对比,认为该区金矿床类型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与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结合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沉淀、富集等的认识,对大霞址断裂金矿的成因进行了总结,建立了成矿模式,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0.
祁雨沟式金矿包括隐爆角砾岩型、斑岩钼(金)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本文从构造角度论证了含金角砾岩带在宏观上受北西向褶皱构造控制,断裂既是控矿构造,又是运矿通道和容矿场所。上述四种类型金矿实质上是同时、同源,同成因形成于不同空间的多型一体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山东金矿深部勘查进展与成矿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面搜集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山东省金矿勘查取得的主要成果,并系统总结了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近十年来,山东省金矿勘查取得重大进展,仅在胶东地区,就累计发现大中型及以上金矿70多处,其中超百吨的特大型金矿床6处,均分布在招远-莱州整装勘查区内。此外,在牟乳成矿带发现了新类型的辽上式大型金矿——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资源储量70 t;发现笏山-西陡崖金矿,资源储量超过30 t,极大地扩展了胶东地区的金矿找矿范围。同时,在鲁西地区归来庄矿田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深部600 m以下发现新矿体,新增资源储量超过20 t;在鲁西莱芜地区发现三岔河矽卡岩型铁金矿床,资源储量近7 t;在泰安新泰市化马湾附近发现了泉河金矿床,这显示着鲁西地区同样具有广阔的深部找矿前景。在成矿作用研究方面,针对成矿作用机制、成矿模式及矿床类型等不同方面,地质学家们也提出了诸多理论学说,对促进山东金矿找矿突破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山东金矿理论创新和找矿实践。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乳山市于家圈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牟乳成矿带西侧,矿区内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通过地物化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区内发现8条金矿化蚀变带,圈定4个金矿化体、1个银矿化体、1个铅矿化体、4个金矿体、1个铅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于家圈金矿地质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了找矿前景,认为该区找金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胶东金矿集区内已发现金矿床200余处,累计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近5 000t,是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国内外学者对胶东金矿进行了大量研究,分类方案也多种多样,总体上可以归纳为3类:应用分类、成因分类、自然分类(成矿系列)。分类研究的对象从单一矿床发展到矿床组合,分类方案综合化、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该文回顾了胶东金矿床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胶东金矿主要的分类方案,运用成矿系列思想对胶东金矿床分类的依据进行探讨,提出了胶东金矿床的自然分类方案,划分为1个成矿系列组合、2个成矿系列、3个成矿亚系列、9个矿床式。以期能为胶东金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胶东阎家疃金矿地处胶东牟乳成矿带北段,矿体受金牛山主断裂西侧的次级断裂控制,赋存于玉林店单元岩体中。通过对矿区内矿化蚀变带和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等方面的总结和研究,认为区内矿石类型以含金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蚀变岩为主,局部夹少量黄铁矿化石英脉,并划分出成矿阶段。类比邻区金矿蚀变岩形成时代,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为该区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金矿床。该矿床的研究,对牟乳成矿带内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胶东地区近年来深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新探明金资源储量1 500多吨,发现了千吨级金矿田。研究指出:胶东不同类型金矿形成于同一地质时代,具有一致的物质来源,主要有2类赋矿围岩,受3种成矿构造带控制,有4种主要蚀变类型。"岩浆热隆、流体活动、伸展拆离"是导致胶东大规模金矿形成的三大关键要素,早白垩世地幔隆起引起壳幔同熔型伟德山花岗岩强烈活动,诱发大范围流体活化和广泛的伸展拆离构造,为金矿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据此,创建了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提出焦家式金矿不同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其他类型金矿。认为金矿在倾斜方向上主要沿控矿断裂倾角变化的平缓部位和陡、缓转折部位富集,构成"阶梯式"分布型式,在胶东地区已探明和开采的浅部金矿(第一台阶)之下还会有第二、第三个成矿台阶,胶东主要成矿区深部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对乌拉斯太沟口已发现的金矿点及金矿化带进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区内含矿蚀变带与NW,NWW向断裂成矿关系密切;NW,NWW向断裂为区内的主要导矿、控矿构造;其构造拐弯或膨胀处以及次级构造为重要的容矿构造;强烈的印支期岩浆活动,剧烈的构造运动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沉淀提供了通道和成矿空间;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毒砂、硅化、构造蚀变带等标志是该区的主要找矿标志。结合巴隆岩金矿床特征与区域上已发现的矿点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有着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焦家式金矿在500~3000m深部不断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显示出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然而,该类型金矿深部是否仍具有找矿空间,赋矿空间在哪是目前制约深部找矿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以三山岛、焦家、台上-水旺庄等3个千吨级超巨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前人定量计算成矿深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构造特征、岩浆作用及地温梯度约束该类型金矿成矿深度,构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焦家式金矿成矿作用发生于韧脆性转换空间至脆性空间内,成矿深度范围大约在5~10km。岩浆作用研究表明,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的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侵位深度分别为10~15km, 6~13km。岩浆热液出溶深度12km,成矿深度10km。成矿温度及地温梯度计算结果表明成矿深度范围约2.5~9.5km。焦家式金矿成矿后至今虽略有剥蚀,但整体剥蚀量不大,深部矿体保存良好,深浅部金矿体沿同一控矿断裂构造倾斜方向分布,具有明显的侧伏规律,沿侧伏方向厚度×品位高值区具有似等间距分布规律,焦家式金矿深部仍具有2~4km的找矿空间,沿侧伏方向按照厚度×品位高值区的间距向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昆嵛山岩体是多期次的复式杂岩体,位于胶东半岛米山断裂和牟平断裂之间,是华北克拉通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过渡带。区域金矿成矿类型主要为与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对昆嵛山岩体东缘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信息提取,分析了金矿(点)床检查成果充分分析研究,划分出下卧龙、吴格庄和万家口等3个金矿重点工作区。经过对重点工作区内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确定区内金矿多与细粒花岗岩和玲珑序列花岗岩相关。建立了昆嵛山地区金矿综合找矿模型,按照“定位+定边”的方法,圈定了下卧龙靶区等9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9.
杏山北钼矿床为胶东半岛一典型矽卡岩型钼矿床,位于著名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和蓬莱-栖霞金成矿带之间,区域上位于胶东-辽东钼成矿带,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比胶东地区其他典型钼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胶东半岛钼矿床存在两期成矿时代;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受近EW向断裂构造控制,斑岩型矿床主要受近EW向与NE向断裂复合构造控制。通过物探异常预测,认为杏山北钼矿床深部是寻找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0.
胶东中生代盆地边缘区是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突破的地区之一,已陆续探明了乳山蓬家夼、西涝口、牟平金庄、宋家沟、海阳郭城、平度大庄子、栖霞西林、笏山、福山杜家崖等中—大(超大)型金矿床。这些金矿床与胶西北蚀变岩型金矿具有同时、同源的特点,但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空间、不同的围岩条件,构成了一组与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构造活动有成生联系的热液矿床。其成岩、成矿时代介于127.6~105Ma;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源特点,岩浆活动造成围岩中的活化流体及岩浆分离溶出的新生流体萃取花岗岩内部和围岩中的金元素,是重要的成矿因素;金矿床赋存于盆缘断裂系统中,伸展拆离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伴随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大规模侵入岩(隐伏)侵位产生的热隆伸展构造,形成了盆地边缘独特的蚀变杂岩型金矿。矿床特征与胶西北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具有可比性,预示该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