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沿海中华白海豚种群的分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Osbeck,1765)首先在我国发现,是我国沿海仅有的定居性海洋鲸豚类.本文根据中华白海豚目击事件和研究报道,分析了中华白海豚在中国的分布、种群隔离及其差异.认为我国南方福建、广东以南沿海为中华白海豚种群的主要分布区,明确指出我国沿海存在5个主要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栖息地.通过分析,划分出中华白海豚活动的边缘区和栖息地两个部分.由于中华白海豚种群不断缩小,在保护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外的边缘区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将为科学划定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海叶海牛属(后鳃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海牛属(Phyllidia Cuvier,1796)是叶海牛科(Phyllidiidae)的模式属,是暖水性较强的后鳃类软体动物。分布在印度-太平洋暖水区域。已报道的种类较多,但在我国对这属动物只有张玺、齐钟彦和作者先后报道产于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的4种:叶海牛[Phyllidia(Phyllidia)varicosa Lamarck,1801]天青叶海牛(P.(P.)coelestis Bergh,1908]丘凸叶海牛[P.(Phyllidiella)Pustulosa Cuvier,1804]和华贵叶海牛[P.(P.)nobilis(Be-rgh,1809)。]  相似文献   

3.
据科学即时新闻(SCIENCENOW)网站报道,一项研究显示,传统用来捕捉鲔鱼的围网方式,使热带东太平洋海豚的族群数量严重锐减。  相似文献   

4.
旨在了解珠江口栖息的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宽脊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和点斑原海豚(Stenella attenuate)免疫相关基因MHC-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的多态性及其表达情况,以期为这3种鲸豚的保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克隆测序的方法,首次证实MHC-I基因在这3种鲸豚体内表达。选择压力分析,表明MHC-I基因在这3种鲸豚中均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作用,提示其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3种鲸豚的MHC-I基因在系统发育树上相互混杂在一起,表明MHC-I基因存在跨物种多态性。结合选择压力分析和跨物种多态性,发现MHC-I基因受到平衡选择作用。珠江口3种鲸豚MHC-I基因多态性可能由平衡选择维持。  相似文献   

5.
宽吻海豚属(Tursiops)包括宽吻海豚(T.trunca-tus)和北太平洋宽吻海豚(T.gille)两种,现在世界各国大型水族馆均有饲养,已成为主要表演动物。为了便于简便地了解海豚的大致年龄,本文将对有关的实践经验予以小结。众所周知,要想知道海豚的确切年龄,必须是在人工繁殖饲养条件下,或者是动物死后根据牙齿上存在着的层状结构将牙齿纵剖或横切、酸蚀、染色观察切面上“年轮”而定,这就为海豚的年龄鉴定带来了难度。因此,对于捕来的海豚生前的确切年龄是不知道的。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下列方法对海豚进行年龄鉴定。刚生下来的…  相似文献   

6.
野生海豚的妊娠、分娩及哺育过程很难进行科学、系统地观察监测,人工饲养海豚的繁殖情况却屡见报道。我馆于2003年3月20日从日本购进6头雌性太平洋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 aduncus),其中1头编号为“270”的海豚于2003年6月19日顺利产下1头雄性幼仔,作者对其母子进行每天24h看护达2周之久。此后的1年中,幼仔生长良好。本文就海豚“270”的妊娠、分娩及哺育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并将工作人员对“270”母子采取的护理措施作一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1年3—4月在上海崇明岛陈镇地区进行了江豚(Neomeris Phocaenoides G.Cuvier)考察。经对该种的胎儿、幼体、成体类型的活标本解剖,获得了骨胳结构特征及消化系统的详细资料;同时还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峡南部金色小沙丁鱼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 Cuvier et Valenciennes)为暖海中广泛分布的一种中上层鱼类。外国学者对太平洋美洲沿岸、印度洋和地中海沿岸的沙丁鱼进行了广泛的中研究。我国有关沙丁鱼的研究很少。至于金色小沙丁鱼的年龄和生长研究,迄今未见专门报道。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了解其资源状况,探索其数量变动的的必要手段,也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Osbeck,1765)为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厦门湾作为其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带开发活动和环境污染程度均不断加大,导致此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种群数量日趋减少,资源状况面临严重威胁。作者采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对厦门湾中华白海豚资源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当前的资源状态以及采取的保护响应措施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围填海工程、船只交通、水下爆破作业和陆源排污等人类活动给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带来了生境缩小、身体伤害、环境污染和饵料短缺等严重影响,厦门市已采取的保护政策响应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目前种群资源数量稳定在80头左右并有潜力扩大。基于评价结果,作者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和策略,可为厦门以外海区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连续5年对青岛海豚表演馆中北太平洋宽吻海豚(Tursiops gille Dall)进行现场实验和行为学研究,获取了大量的生理指标数据,运用不同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筛选、剔除及处理,确立了海豚各生理指标的正常闽值和范围确定的方法,从而为准确了解海豚机体的生理状况、疾病诊断及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