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原5.7级地震震中区土壤氢气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8年5月28日吉林松原发生5.7级地震,为了探究地震对断层气的影响以及震后断层气变化特征,震后在震中区进行了多期土壤氢气浓度观测工作,得到了震中区氢气浓度的最大值、背景值等多项指标。结合地震前后氢气浓度数据,分析震中区震前、震后氢气浓度趋势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此次地震活动中,氢气浓度变化有"震前缓慢升高—临震下降—震后迅速升高—强余震前再次骤升"的现象;氢气浓度变化与地震活动间有很好的映震关系,主震对氢气浓度的上升起主要作用,而余震则起诱发作用,余震的活动会使赋存在地下岩石裂隙的氢气释放量增大,表明氢气对余震活动的响应较灵敏;另外,震后某一时刻空气中的氢气浓度也会升高,这可能与区域断层中的氢气逸散到大气中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断裂与断层氢气间的关系,围绕依兰-伊通断裂方正-萝北段开展断层氢气浓度流动观测工作,得到该段断裂氢气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氢气浓度存在年变规律特征,主要受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活动的影响,一年中夏季氢气浓度最高,春秋季最低;在空间尺度上,依兰-伊通断裂北段呈南低北高的分段性特征,氢气浓度高值地区对应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低值地区对应地震活动较弱的地区,这与当前地震活动特征相符,说明断层氢气浓度与当前地震构造活动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断层气是地球内部气体及挥发组分不断沿着活动板块和活动块体边界以及其他活动性断裂等地壳薄弱地带向地表迁移和释放的气体。氢气逸出对断层的运动、地震的发生有直接的诱发作用。由于断裂带岩层中氢浓度背景值较低,即土壤中氢气的背景值约为0.5×10-6,因此,氢浓度观测受到观测技术的限制而未能在地震预报中得到充分应用。近年来,随着氢气分析技术的发展,新研制出的痕量氢自动分析仪能够满足地震系统观测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2020年辽宁盘锦台盘一井氢气出现的异常及预报效能进行分析,在排除外界干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活动性特征及应用临界慢化方法对氢气进行异常识别。结果表明:盘一井氢气浓度出现的高值变化主要与辽南地区2019年10月以来的构造活动增强以及盖州震群地震活动增强有一定成因关联,此次异常对应了2020年唐山古冶5.1级地震。应用R值评分方法对氢气预报效能进行检验,计算得到盘一井氢气R值为0.48,通过效能检验,表明盘一井氢气对于辽宁地区地震预测具有较好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继业  胡澜缤  康健  李营  王强  孙强  张雁翔 《地震》2023,(1):152-170
松辽盆地中部地质构造发育、断裂纵横交错,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烈地震,其中扶余—肇东断裂、呼兰河断裂是松辽盆地内部主要发震构造。气体地球化学对地下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响应灵敏,是指示地震和构造活动的有效指标,在地震短临预测、地震前兆研究以及构造活动分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在扶余—肇东断裂、呼兰河断裂的次级断裂——绥化—蒙古山断裂开展土壤氢气测量,发现活动断裂破碎带附近土壤氢气出现显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扶余—肇东断裂各测线氢气异常阈值浓度比为1.8~2.3,异常峰值浓度比为3.0~6.4。(2)绥化—蒙古山断裂各测线氢气异常阈值浓度比为1.8~2.5,异常峰值浓度比为3.5~5.7。(3)对比异常衬度曲线发现,扶余—肇东断裂背景浓度、异常阈值、峰值浓度均明显高于绥化—蒙古山断裂,这与扶余—肇东断裂近年来地震活动显著活跃有关,可能包含了地震前构造活动增强的信息。(4)活动断裂破碎带附近土壤氢气显著变化,可能与两条断裂性质、地质构造单元、局部应力环境和断裂构造活动强弱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盘锦地震台盘一井溶解氢气观测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1999年与2020年氢气异常特征与辽宁周边地球地震活动关系,分析井口周边300km范围内的地震活动与氢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盘一井氢气在地震发生前能够较灵敏地反映出地震前兆变化,氢气异常幅度与震级呈正相关关系,与震中距呈负相关关系,异常多出现在震前三个月...  相似文献   

7.
钟骏  王博  闫玮  马玉川 《地震学报》2021,43(5):615-627
首先对阿克苏断层氢气浓度观测资料的周期成分进行了时频分析,然后分别利用线性回归和互相关方法分析了气温、气压与氢气浓度年周期成分的关系,并利用Molchan图表法对阿克苏断层氢气的映震效能进行了定量检验。结果显示:① 阿克苏断层氢气浓度具有清晰的年周期和半日周期成分;② 阿克苏断层氢气浓度的年周期动态变化与气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气压的相关性一般,表明其年周期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③ 阿克苏断层氢气浓度异常对观测点周边中强以上地震的反应较灵敏,映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痕量氢气连续观测仪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断裂带氢气浓度连续观测是获取深部构造活动的重要气体地球化学指标之一。由于断裂带岩层氢气浓度背景值较低,因此检验和分析氢气观测仪器的绝对检出限以及仪器稳定性便是选择高效能氢气浓度观测仪器的重要环节。在中条山山前断裂的夏县东郭测点开展了同一取样点相同环境的2套痕量氢气观测仪器对比实验,从记录的资料分析,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变化形态基本一致,但在细节上稍有差别,通过拟合分析,使用相关系数进行校正后,两条曲线基本重合。结果表明,痕量氢气自动分析仪稳定好,灵敏度高,观测结果一致,且实现了数字化,能够满足地震活动监测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断层是地球内部气体迁移和逸出的良好通道.断层的蠕变、错动和破裂等都会引起内部气体不同程度的迁移.氢气在地表的含量较低,但在地球内部含量较高,故氢气可用来指示断层活动程度,在地震前兆观测中也多有应用.本文回顾总结断层氢气研究取得的成果,包括氢气的赋存与来源、与断层活动关系以及地震前后氢气含量变化等,根据我国断层氢气研究现状,提出了在断层氢气观测和研究上需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对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断层氢气作为一种前兆观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潼地震台氢气异常与地震对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1993年8月以来,临潼台氢气异常与远场MS≥5.0、近场ML≥4.0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临潼台氢气异常的映震范围涵盖了从青藏高原北部到鄂尔多斯块体周边的大部分地区,主要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MS≥5.0地震有较好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氢气背景值低于仪器检测限的情况下效果更好.应用这种相关性,对判定整个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短临地震活动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7—2018年在依兰—伊通断裂黑龙江段开展断层氢气调查工作,沿断裂选取8个剖面进行跨目标断层观测及土壤氢气采样。结果表明:①断层氢气浓度常存在异常变化;②不同类型的断层,氢气浓度异常变化幅度没有明显差异;③走滑断层异常特征一般为断层两侧低、中间高,呈现“低—高—低”的特点;倾滑断层异常特征一般为断层的上盘略高、下盘略低;④断层氢气排放不仅受微观局部断层的影响,更受宏观的地震活动性大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川滇地震预报实验场高精度氢观测台阵建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云龙  刘耀炜  张磊  李营  陈志  包创  梁宏  陈学芬  杨耀 《地震》2018,38(3):35-48
氢气动态与断裂活动、 地震的关系密切。 在川滇实验场范围内的安宁河断裂带和则木河断裂带选取典型场地, 建设由连续观测点和定期观测点组成的观测台阵, 开展连续高精度氢浓度、 同深度地温和环境气温、 气压同步观测, 进行氢气观测技术研究工作。 着重介绍高精度氢地震观测台阵的设计思路、 建设内容以及运行情况, 并分析了观测数据。 结果表明, 观测台阵建设的技术指标达到设计目标, 并讨论出了断裂带土壤氢气连续观测与定期观测点的建设方案与技术指标。 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数据显示, 氢气浓度背景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 暗示了不同构造区氢气浓度的背景特征。  相似文献   

13.
范树全  苏盛虎 《地震学报》1993,15(4):490-497
系统总结了京棉二厂热水深井溶解气体中氦、氢气体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提出了氦、氢气体前兆异常特征与发震时间、震级关系的经验公式.用此经验公式较成功地预报了华北两次5级以上地震,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断层氢气背景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质构造运动多伴随着地下气体的逸出,观测和研究地下气体的逸出,可能会抓住一些地下构造活动的信息,而氢气作为一种灵敏的指标能够指示断裂活动的过程。多年来,通过在松辽盆地开展地下逸出氢气野外测量工作,尝试找出松辽盆地断层氢气背景动态变化特征,为地震孕育过程中氢气异常演化的判定提供依据,为建立地震短期预测动态方法提供一些思路。地震前兆观测信息量丰富,不同实验是为了搞清楚观测特征与地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为  相似文献   

15.
断裂带H2浓度变化与断裂活动、地震发生的短临阶段有密切关系。在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安宁河断裂带和则木河断裂带选取典型构造位置,建设断层逸出氢气连续观测固定点5个,定点流动观测点12个,组成实验观测台网。在连续观测固定点开展高精度氢气浓度、气温、气压同机观测,同时观测同深度地温,进行高精度氢地震观测示范研究。本文主要以5个连续观测固定点2017年的观测数据为样本,结合流动观测数据,分析总结实验台网观测数据变化的日动态、月动态和年动态特征,浅析氢气浓度数据变化与地温、气温、气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地质构造运动多伴随地下气体的逸出,观测并研究地下逸出气体,会抓住某些地下构造活动信息。作为地球化学观测的灵敏指标之一,地下逸出的氢气能够指示断裂活动的过程。地处松辽盆地黑龙江中西部地区多年来已开展多期跨断层土壤氢气野外测量工作,利用积累的观测数据,初步分析该地区跨断层土壤氢气背景动态变化及构造活动、地震活动特征,以便为地震孕育过程中断层氢气演化异常判定提供依据,为建立区域地震短期预测动态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氢气的浓度变化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映震灵敏性,是地震短临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台站地质构造背景场勘察,观测孔埋设集气方式探索,观测室建设采取的防干扰影响措施以及对大气温度、气压、降水对产出数据的相关分析,为宁夏后续痕量氢观测台站建设应用推广,为开展实用、有效的地震前兆观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ATG-6118H痕量氢在线自动分析仪,在朱夏-商丹断裂带南阳地区布设独山、马山口2个氢气观测台,研究设备取气深度、抽气时间设置长短对观测断层氢气浓度的影响,从而为利用痕量氢设备进行断层氢气观测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表明:①取气深度越浅,观测到的氢气浓度越高,日变化幅度越大;②集气管内氢气浓度偏低时,抽气时间设置略高于导气管路排空时间,氢气浓度明显变化,否则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氢气作为1种灵敏的指标能够指示断裂活动过程。文中基于长期全时段的断裂带土壤气高精度氢观测资料,根据测量值的分布范围对资料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氢浓度映震评估,认为氢浓度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异常判定指标。并结合氢浓度异常特征对测点周围350km范围内的有感地震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2010年10月24日和2011年3月8日在河南太康分别发生M_S4.6和M_S4.1地震前1周左右震中距330km的山西夏县土壤高精度氢浓度观测到的相似异常变化,其变化特征表现为"突升—转折下降—地震—恢复背景值",变化幅度达正常背景值的20多倍。认为断层氢浓度异常变化与地震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在同一地点发生的2次相似地震,断层氢浓度出现相似变化,异常重现性好。高精度断层氢浓度观测是短临预报的1种有效手段,可为地震重点危险区开展短临跟踪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震》2015,(4)
本文介绍了氢的化学与地球化学特性及氢气与地震的关系,论证了利用断层带氢气观测突破地震短临预报难关的可能性。氢(H)是粒径最小,质量最轻,迁移速度最快,穿透力最强的元素。氢气(H2)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0.5ppm),在地壳中的含量较高(n~n×102 ppm),集中分布在5~8km深度,主要释放于断层带上。H2动态与断裂活动、地震活动的关系明显,特别是地震前n~n×10天常常表现出信噪比很高的异常,因此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将断层带H2观测用于地震预报,但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进展缓慢。随着ATG-6118H型数字化测氢仪的研制成功,在地震台站连续观测H2有了可能。鉴于上述情况,文中提出了在较大的地震断层带上成网观测断层带土壤气H2的思想,并对网的布设原则与规模、观测点的选择与观测孔建设等技术要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