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栾城王家庄井水位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8月栾城王家庄井水位短时间内多次出现快速、大幅下降变化,调研发现,下降异常由距离该井约860 m的新井抽水引起.利用抽水试验模型,定量模拟抽水对王家庄井水位的变化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化量相当,进一步确定该井水位下降异常为抽水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2年2月2日05时16分,在辽宁营口(40.49° N,122.41°E)发生了4.3级和4.1级地震,辽宁大部分地区有感.震前距震中直线距离468 km的河北省沧州市的黄骅井水位出现了显著的短临异常变化.营口地震前水位2012年2月1日9时开始快速下降,至2月2日7时下降幅度达1.8 m,之后转折上升,水温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3.
张立  赵洪声  刘耀炜 《地震》2008,28(2):123-130
利用云南地区多年的水位资料, 使用水位年变化率动态图像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① 云南地区水位的年变化幅度似与未来地震强度有一定正比关系, 特别当某年水位最大变化率上升幅度大于0.35或下降幅度大于-0.35时, 次年往往会发生MS≥6强震; ② 水位异常对应地震有区域性特征, 滇西北至滇东北地区以水位上升对应地震为主, 滇西南和滇西以水位下降对应地震为主; ③ 2000年以来云南绝大部分MS≥5地震的发震地点都位于前一年水位上升(或下降)极值区或次极值区附近水位梯度较大的地带上。  相似文献   

4.
和国文 《四川地震》2001,1(1):36-38
1998年11月19日宁蒗发生6.2级地震前,丽江井水位在长中短期、临震阶段出现了较明显的异常。异常的阶段性明显,并随地震的临近其幅度和种类方面逐渐增加。出现了自有观测以来下降幅度和上升幅度最大的破年变异常。短临异常主要表现为突降、固体潮畸变、锯齿波、毛刺、脉冲等。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下游水库区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简称金沙江水网)布设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区与溪洛渡水库区内,共有6口观测井,同时观测井水位与井水温动态。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MS5.7地震前有4口井水位与水温动态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型异常,异常的时间大体上同步,异常的幅度较大,与地震的对应关系较好。金沙江水网的水位、水温动态干扰较多,特别是降雨干扰十分明显,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出现如此明显的异常,除了井震距较小外,可能与观测区与孕震区同处同一个地震构造带有关。  相似文献   

6.
保山井水位异常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Ms7.3地震和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Ms7.0地震前保山井水位异常变化的原始资料,并根据介质体膨胀变化率和水位变化的耦合关系式,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保山井水位的变化情况。通过拟合实际观测曲线,得出观测井附近含水层内平均应力变化率的演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新泽5井水位趋势下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泽5井水位1997年以来呈趋势下降动态,至2002年底下降幅度达970mm。为解释该趋势下降的原因,首先对深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地热开采点的空间分布及地下热水开采量进行了详细调查,而后对华北油田采油和注水情况进行了了解。经调查研究表明,新泽5井1997年以来,水位的趋势下降,水位动态年变规律的改变,是井区及附近地区大量开采地下热水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衡水冀16井水位2014年10月27日突升之后并维持在高值变化,在高值变化的同时出现多次阶升阶降变化形态。此井井深为1700.41米,突升幅度为0.0588m,以前从未出现过上述情况,该异常变化是否是前兆异常?为了确定异常性质,从供电系统、观测仪器、对比观测、环境干扰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最终排查出是泄流口排水池堵塞造成水位变化,不是地震前兆异常,对异常变化机理进行初步分析,为判断水位异常变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排除降雨干扰后的地下水位异常与强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宝荣  付虹 《地震研究》2006,29(1):39-42
选取云南地区受年度降水影响显著的10口地下水位观测井,对观测井所处地区年降雨量及次年水位谷值变化进行分析,提取了水位年异常特征。发现出现异常年份的异常台项比与次年的M≥6和M≥7地震有较好对应关系。1987年以来,出现异常台项比≥0.5的年份有7年,对应云南及邻区次年M≥7地震4次,对应率为57%;异常台项比≥0.4的年份有10年,对应次年M≥6地震9次,对应率90%。用此方法可以对云南的年度最大地震活动水平和地震强度进行预测估计。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月9日,云南地区出现大幅度水位同步转折上升现象,而地下流体群体异常的聚集区可能是未来强震的孕育区,及时排除环境等干扰因素,对确定地震危险区很有帮助。本文选取澄江井和建水井的水位观测数据,分析降雨量与水位变化的关系,认为滇南地区的水位年变化与雨季降雨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本文对澄江井和建水井2012-2014年的水位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对其映震情况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滇南地区降雨量对水位引起的异常,主要表现在变化幅度和变化时间等方面。此次出现的水位同步转折上升现象多为降雨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历史震例的分析表明,江苏苏05井、苏06井水温观测资料异常与江苏及邻省中等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对2010年后两口井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苏05井、苏06井水温测项在震前的典型异常特征:①异常表现为打破上升趋势的下降变化;②震前异常持续时间为2-3个月左右,映震范围在300km左右;③两口井的震前异常幅度在0.003℃左右。根据总结的异常特征并结合水温与井孔结构关系、水温与水位的关系、不同层位水温观测原理以及水化分析结果等,对异常可能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鲁豫交界地区深井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鲁豫交界地区豫01、11井和鲁27井等3口地震观测深井的水位于2006年后出现了准同步的异常下降变化,下降幅度3 ~12m不等.经调查落实,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地热开采活动日益增强,开采量逐年增大,并且开采层与异常井水位观测层同属于奥陶系热储层.为此,本文依据聊城-兰考断裂带附近区域的水文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动模型,基于周边地热开采量数据和相关含水层参数,运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地热开采所引起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并分析了水位下降异常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聊城-兰考断裂带附近区域自1995年开始地热开采活动以来,其逐年增加的地热开采量与地震观测井水位的下降幅度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分析认为鲁豫交界地区3口深井水位的准同步异常下降与周边地热开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云南开远井水位异常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开远井水位的分析, 发现水位与降水有一定的相关性. 当这种相关性消失后, 井孔附近300 km、 400 km和500 km内常有5级、 6级和6.5级以上地震发生. 2009年以来开远井水位出现了低值异常, 这段时期异常与降水不完全相关, 而井孔附近地区的GPS观测结果显示井孔处于构造活动的拉张区域. 综合分析认为开远水位这个时期的持续低值异常, 除有降水减少的因素外, 可能与井孔附近地区的拉张活动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甘肃景泰1990年6.2级地震和2000年5.9级地震前,宁夏南部干盐池井和王民井水位的变化情况。发现在景泰地震前上述2口井水位变化既有趋势异常显示也有中短期异常显示。干盐池井水位的中短期异常表现为打破年变规律,而王民井水位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变化。2口井水位的异常变化同步,而且具有重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咸水层是华北沿海平原地区特有的含水层。 多年观测实践表明, 咸水层水位动态表现出较好的映震能力。 天津宁河潘庄井是现存的一口咸水观测井, 水位动态一般较为稳定, 日变幅度小于10 cm。 多年来该井在首都圈尤其是唐山老震区中等以上地震前有很好的水位异常显示。 2010年5月该井水位出现大幅度突升异常, 上升幅度近3 m这种显著的异常变化是与地震孕育有关, 还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干扰变化, 需要给出一个科学的判定意见, 笔者为此进行了跟踪分析。 通过对环境调查、 井深测量、 抽水试验及水质检测等结果认为, 此异常是井管老化、 腐蚀、 渗漏, 浅层高矿化度水渗入井内引起的, 与地震孕育、 区域构造活动等无关。  相似文献   

16.
宁洱井的水位自2014年10月25日以来持续下降39.2cm,低于正常水位谷值8.335m,2015年的年变幅度为正常年变的57.8%,呈破年变现象。经现场调查,发现周围观测环境干扰小,水位变化量相对可靠;通过分析水位与降雨量的相关性,以及GNSS监测网的位移资料,认为持续低水位异常与降雨量关系不大,属于地震前兆异常,其原因可能与该区域构造的拉张活动有关。总结地震前兆异常的地震活动规律,认为该异常可能对近期滇西南-滇缅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危险性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计算云南下关井水位和水温资料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位和水温的趋势性变化总体具有好的相关性和同步性.但在某些时间段内两者的相关性会发生显著变化,且与下关及附近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对应较好,可能是一种地震前兆异常.研究水位、水温相关性变化比单一分析水位或水温动态能够获得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8.
天津地区咸水井映震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英 《内陆地震》2008,22(3):252-257
系统处理了1992年以来天津地区4口咸水井的水位观测资料,使用R值对这4口井的映震效能进行了评估。认为:①这4口井的R值不高,主要原因是咸水层观测井水位异常时间较长,致使预报占用时间较长;②咸水层观测井水位异常幅度比较明显,异常性质的规律性较强,出现异常时易于识别;③咸水层观测井水位有异常有地震的比率达到了70%以上,这对有震的判定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文献[1]给出的由深井水位变化反演地壳深层应力变化的方法和华北地区井水位变化资料,反演了唐山7.8级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了应力场的动态调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唐山地震前2年,在震中区及附近出现应力下降异常区,临震前异常幅度增大并且异常区向外围扩展,震后异常区收缩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0.
着重分析1998年以来平凉C11井水位在西海固一平凉地区5次Ms〉4.0地震前的异常特征。通过分析得到的认识是,该井水位在Ms4.0以上地震前大都存在0.5a以上的趋势异常和年变规律的变化,震前1~2个月出现较丰富的短临前兆信息,如水位固体潮畸变、日潮差波幅增大、阶跃等微动态异常,这些分析结果曾在地震预报实践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