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和浙江岩浆岩成分及其产出特点,笔者把浙江岩划分为幔源型、改造型,同熔型及碱性岩型四大成因类型,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些不同类型岩浆岩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它们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岩浆的成因与矿元素富集作用有关,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控制着不同类型铀矿的产出和分布。  相似文献   

2.
磁铁矿广泛分布在岩浆、热液及沉积等各类矿床中,其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往往受温度、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能反映矿床形成环境并指示矿床成因类型,是一种重要的勘查指示矿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磁铁矿的主微量元素数据被用来构建不同的判别图,试图来区分矿床的成因类型。然而,由于矿床成因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同一类型矿床的磁铁矿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的复杂性,以往基于少数磁铁矿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成分构建的矿床成因类型判别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收集了前人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主要矿床类型的磁铁矿的元素地球化学数据(7 388条),初步构建了基于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大数据集,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矿床成因分类模型,并对磁铁矿主微量元素在矿床成因分类中的重要性做出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磁铁矿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判别模型,能有效区分主要矿床类型,整体分类准确度高达95%。由于LA-ICP-MS磁铁矿数据集的测试元素多,分析精度高,使得基于LA-ICP-MS磁铁矿数据集的矿床成因分类模型精度高于基于EPMA数据集,表明磁铁矿中元素种类多少和数据测试精度影响矿床成因分类精度。同时,研究发现V元素在矿床成因分类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建立的判别模型对新的磁铁矿数据进行测试,可给出该数据属于每种矿床类型的概率,能有效判别矿床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3.
滨临太平洋两岸的活动大陆边缘,广泛分布着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花岗岩类;它们与不同时代的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分布在活动大陆边缘的花岗岩主要有两种类型:板块内部改造型(相当于S型)和板块边缘岛弧型(相当于I型)。研究表明,同一时代的改造型和岛弧型花岗岩在空间上往往成对出现,成带分布,即同一地质时代的两类  相似文献   

4.
从野外和矿井观察统计、光学显微镜观测以及压汞、低温液氮吸附、渗透率实验室测试三个研究层次入手,对影响煤层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岩石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煤级相似的条件下,煤的“基质渗透性”似乎主要取决于煤层的物质组成;若煤层物质组成相似,则同一地区不同煤层或不同地区同一煤层之间渗透性的差异可能主要起因于受割理发育程度所控制的“割理渗透性”;煤层中不同煤岩类型条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决定煤层渗透性各向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西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省西部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采用具有稳健特性的中位数表征深层土壤52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对比分析了不同成土母质和用地类型的元素分布特征和富集贫化规律,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从元素组合特征角度剖析了地球化学基准值的成因机制.结果 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铁族元素、亲铜元素、矿化剂和卤族元素、稀有稀散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6.
以170余组煤层甲烷碳同位素测定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煤层瓦斯的δ13C,值分布特征,探讨了瓦斯成因类型划分,研究结果显示:δ13C,值分布范围为~73.3%0—27.3‰,δ13C,值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增加总体增大,无烟煤阶段以后,δ13C。的变化趋于平稳,在-35‰上下波动;根据煤层甲烷碳同位素与煤级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煤的最大镜质体反射率作为指标,将我国煤层瓦斯成因分为次生生物成因气、混合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三大类,并指出了我国部分煤矿区的瓦斯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7.
潘集煤矿二叠纪主采煤层中微量元素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淮南煤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端 ,发育了华北地区二叠纪含煤岩系中层位最高的可采煤层。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 (INAA)测试了淮南煤田潘集煤矿二叠纪主采煤层 13个样品的 36个微量元素的浓度分布 ,并对其共生组合特点、地球化学特征及稀土元素配比模式作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煤中不同微量元素显示出不同的亲和性质。元素Br,As ,Sb ,Ni和Co等趋于在煤中富集 ,其中Br的有机亲和性最大。元素Na ,K ,Rb ,Th ,Hf,Zr ,Ta和REE则在煤层与顶底板接触带的碳质泥岩中富集 ,表现出与细粒陆源碎屑物更强的亲和性。其它元素倾向性不甚明显 ,但Fe ,Ca ,Sr ,HREE等元素在海水影响强度增大的煤层中含量增加。元素As,Cs,Ni,Fe和Ca在煤层中含量变化较大 ,其变异系数大于 1,其它元素则相对稳定 ,表明同一矿区煤层中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受其它地质作用明显叠加影响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区煤层稀土元素配比模式与华北其它地区C—P纪煤基本类似 ,普遍存在Eu亏损现象。 ∑REE在煤中分布范围为30× 10 -6~ 95× 10 -6,在顶板泥岩中超过 2 0 0× 10 -6。煤层中部 ∑REE降低 ,HREE相对富集。聚类分析表明 ,元素As ,Se ,Ag和Fe关系密切 ,这与煤中黄铁矿等成岩矿物有直接关系 ,泥炭沼泽演化期间或之后海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会促使这  相似文献   

8.
基质镜质体的煤化作用微环境及其差异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样品中,处于硫化铁颗粒外围和硫化铁结核内部的基质镜质体(以下简称基镜体)具不同反射率及地化特征,表明煤层内部煤化作用微环境条件有别导致同类显微组分差异演化,这可能与微应力场和无机元素催化作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的丰度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根据现有的资料,得出中国不同地区煤中微量元素的背景值。由于分析样品分布不均和采用的测试方法各不相同,本文的数据还不能准确地代表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的平均丰度值。另外,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煤层煤中微量元素丰度差异很大,必须从元素的资源化利用及其环境效应方面来分析元素的丰度。含量异常的元素要特别加强研究。进一步的测试和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地质成因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氢氧同位素在四川气田地层水中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田地层水往往与油气共存于同一地质体,形成气水同产现象。四川盆地自震旦系至白垩系各层系均广泛分布有与天然气伴生的气田地层水,气田地层水中常富含氢氧元素为主的多种微量有用元素。各气田地层水因赋存层系及沉积类型不同,埋藏封闭条件及演化不同,其水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成因类型也不同。根据四川盆地气田地层水氢、氧同位素分析值点δD—δ~(18)O 关系研究,可将其地层水划分出四种类型:大气渗入淋滤型气田水、海源沉积型气田水、海源沉积与大气降水叠加型气田水、海源沉积与岩浆水叠加型气田水。用同位素法研究气田地层水成因,分类明确,标志明显,应用效果良好,可弥补水文地化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石炭——二叠纪生物地理区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玉鲸 《吉林地质》1996,15(1):12-18
吉林省石炭二叠纪生物地理区的划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生物门类剖析,植物和海生动物,海生动物中的底Qi者和营飘乳生活者,由于对生态环境反映的敏感程度不一,以及古海底对它们的影响效果亦不相同,故常表现出生物地理属性不一的现象。从时间深化探究,因板块和中间地块的漂移,旋转,拼贴以及全球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省以往岩石化学研究偏重于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方面,多是针对局部地区或具体扩种,资料之间存在系统误差,难以对比;而第一代区域化探资料(与1:20万区调同步进行的路线金属测量)采用光谱半定量分析,且分析元素较少.本项研究立足于实测资料,在全省范围内系统采集了各类代表性岩体和标准各类岩石的39(40)种化学元素丰度,填补了省内多元素岩化学成分的空白,为地质找矿和其他相关行业提供了一份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山东的喀斯特洞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建 《中国岩溶》1991,10(4):335-344
本文论述了山东喀斯特洞穴的分布、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洞穴沉积物特点。并探讨了山东古溶洞的形成时代、发育演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甘肃的第四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全面系统分析、整理第四纪地层资料基础上,以岩石地层为基础,以古地磁、14C、热释光测年资料为依据,以化石资料为参考,对更新统及全新统进行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单位的对比和划分;重新厘定了一些地层单位的名称和含义;统一了各地层区的地层系统;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甘肃第四纪地层层序。确定了兰州、陇西及陇东地区黄土的开始沉积时间。对甘肃第四系的动物群及新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甘肃的寒武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系主要分布于北山、祁连山、河西走廊及陕甘宁盆地。根据沉积岩相及动物地理区系分为三大沉积区和7个沉积分区:北山沉积区分为下统双鹰山组、中统大豁落井组、上统西双鹰山组;祁连山沉积区未见下统,中统月牙山群、黑茨沟群和格尔莫沟群,上统香毛山群;华北沉积区下统未分,中统毛庄组、徐庄组和张夏组,上统仅见崮山组。三大沉积区的动物群分别为东南型(除早寒武世外)、过渡型和华北型。寒武系下界相当于滇东的沧浪铺阶之底界,并与震旦系冰碛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寒武纪岩相古地理轮廓受当时的地壳变动和气候条件所控制。早寒武世中晚期开始海侵,在北山沉积区之西部呈海湾,在陕甘宁盆地西缘呈浅海陆棚,省内其余地区(除西秦岭外)呈古陆状态。中寒武世广泛海侵,在祁连山形成海槽,且地壳运动加剧,火山喷发活动频繁。晚寒武世大规模海退,仅在北山局部地区、祁连山西段和陕甘宁盆地有沉积,其余均为古陆状态。  相似文献   

16.
山东岩溶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岩溶泉是岩溶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山东省岩溶泉可以分为五种成因类型,即侵蚀—断层泉、侵蚀—接触泉、与火成岩体有关的接触泉,侵蚀泉和断层泉、而以前两类为主,已发现有308处岩溶泉,其中36处的日流量超过了10000m~3,它们主要分布于鲁中南丘陵区,特别是断陷盆地内部和泉域边缘,在这些地方岩溶泉以面状或带状成群分布,并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岩溶地下水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殷勇 《甘肃地质》2013,22(4):45-49
国内外著名的成矿区带和矿床深部引人注目的找矿发现表明了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深部找矿已成为全球勘查的一个主要方向。甘肃省矿产资源具禀赋优势,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矿产资源,息体开发程度较高,矿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当前甘肃省矿产资源形势、深部找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铜、铅、锌、金、钨、钼等矿种的深部找矿地区和项目。认为甘肃省近期要取得找矿的重大突破,必须实施深部找矿(包括矿山、矿集区及具远景的矿床)。  相似文献   

18.
钱姣凤  许静 《地质与资源》1998,7(2):121-129
赣中地区有多层金矿源层,又经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具备较好的金矿成矿条件,近年已发现茅排、黄金峰等金矿床和一批金矿点,显示出乐观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19.
滇东南锰结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滇东南锰结核的一般特征,矿物成分及地球化学特征,锰结核属于风化淋滤成因.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是我国产金大省之一,金矿矿床类型多,资源潜力巨大。本文依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将陕西省金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为与沉积作用有关金矿床系列组合和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矿床系列组合2个成矿系列组合、5个成矿系列类型和6个金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