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辽西—冀东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赋矿地层中金的元素分布研究及金矿源层(岩)成矿作用的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地球化学找矿分类,建立了金矿体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提出了今后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铜山铜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研究铜山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其成矿地球化学模式,探讨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进而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3.
东昆仑是我省找矿重点地区之一,通过1:50万区域地球化学扫面,初步查明了各元素的分布特征,分散、富集规律,明确了找矿方向、目标矿种和重点找矿区段,为解决区内某些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临川茅排地区金水文地球化学调查,指出了该区金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金水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并对其找矿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铂族元素矿床地球化学勘查的战略和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最近10年,PGE地球化学勘查取得许多进展,在此对主要进展作一简短的评述。①通过对已知其它金属矿床的再认识和再评价,发现新类型PGE矿床;②通过对已知PGE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发现新的找矿靶区;③在空白区通过PGE地球化学填图,发现规模巨大的PGE地球化学省或巨省,为寻找PGE矿床提供了直接的找矿信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中国PGE地球化学勘查的战略目标是:采用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的找矿战略,力争用5-10a时间使PGE矿床找矿获得重大突破。部署工作应以西南Pt、Pd地球化学省、新-甘-青Pt  相似文献   

6.
化探样品中微量银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桂芸 《物探与化探》1985,9(4):299-302
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是找矿的重要依据,通过元素的某种存在状态来推断矿异常的存在,则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地球化学找矿的准确性。因此,近年来物相和赋存状态分析在化探找矿中引起了很大注意。化探样品中指示元素的含量通常很低,这就给  相似文献   

7.
多宝山铜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系统研究多宝山铜矿床的区域,矿田和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多阶段改造-同源成矿模式,总结出不同阶段找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标志28个,最后给出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式,该模式可供多宝山及相似地区找铜矿参考。  相似文献   

8.
楼宏学 《黄金地质》1995,1(2):41-47
根据已有的地质和科研工作成果,探讨了大黑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某些特征及某些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归纳出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和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跟踪研究国内外地质期刊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新世纪找矿地球化学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重大问题,全面总结了近十年来,俄罗斯有关找矿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与应用,以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研制与应用等众多方面的思路和做法。研究认为,俄罗斯首创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国家地质图的质量,为矿产资源量的综合评价和生态环境的评估及一系列基础问题的解决,提供详细的信息。同时,还指出俄罗斯地球化学家为解决新世纪的找矿问题,加大了技术创新,重点聚焦于提高地球化学找矿信号的衬度和强度,提高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效用,完善处理地球化学数据的计算技术,以实现地球化学场与地质、地球物理场的综合等,诸创新点和思路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何春林 《江苏地质》1995,19(2):69-76
苏南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式何春林江苏省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南京,211135关键词:铜矿,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异常模式.江苏GeochemicalCriteriaandProspectingModelofPolymetalli...  相似文献   

11.
李善芳 《物探与化探》1989,13(5):333-346
本文对地矿部系统地球化学勘查(简称化探)的几个重要方面的生产工作和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包括了化探找矿效果、金矿化探、化探分析仪器和方法、汞蒸气测量、化探研究工作进展等内容。着重介绍了金矿化探的突破性进展,地矿部十年来根据化探方法发现的金矿产地和矿床数已达277处,其中已查明62处为金的工业矿床。其它如银、铅、锌、钨、钼、锡、汞、锑、重晶石矿床的见矿数量也有明显增加。化探分析的新进展不仅提高了化探的找矿效果,而且扩大了化探的应用领域。本文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化探找矿案例。  相似文献   

12.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适用于勘查天然气水合物的依据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人们一直关注勘查地球化学(即化探)方法能否适用于以固体形式赋存于孔隙沉积地层中的水合物介质。从水合物地质学和水合物勘探地震学提供的烃类物质微渗漏的事实、水合物化探自身理论和国际ODP 204航次水合物钻井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以及南海水合物研究区的化探实践3个方面探讨并阐述了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在水合物勘查中的适用性,化探方法能够从海底沉积物的痕量化学组分的分布上追踪水合物存在的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13.
龚鹏  胡小梅  李娟  仇一凡 《地质通报》2013,32(10):1601-1612
区域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是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高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科学合理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是关键,也是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过程中相似类比的“标准样本”。在中国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归纳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甲玛“三位一体”(夕卡岩型-角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最新资料,构建了甲玛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该模型由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重要控矿因素6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4.
结合本次城门山铜矿东南侧联盟银金矿化点的发现,论述了开展精细地球化学找矿的重要性,即遵循"以矿找矿"和铜多金属矿床的时、空套叠成矿作用的准则,以地质为基础,以现代地球化学成矿成晕机制为指导,以勘查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和高精度的分折测试为支撑,在老矿区的深部和外围开展新一轮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忠平 《甘肃地质》2006,15(2):42-47
代家庄铅锌矿床是通过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工作,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SEDEX型铅锌矿床。本文根据代家庄矿区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剖面测量结果,对Pb、Z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代家庄铅锌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归纳出该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甘肃白银矿田找矿新突破,在矿田东侧铜厂沟地区开展了找矿预测工作。区内已发现铜厂沟和小铁山等矿床,在收集总结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地质概况、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控矿因素的研究,获得区域找矿标志,在区内发现多处异常,且多数异常的产出位置在已知矿床附近,表明构造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在铜厂沟地区具有较好的效果。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为主,结合地质找矿标志对研究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和评价了小铁山—铜厂沟靶区及铜沟脑靶区,可望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地区是我国重要成矿带,地球化学勘查作为该区基础性的勘查手段在区域找矿、矿区及其外围找矿发挥了重要作用。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中,异常下限的确定是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和关键。拉浪麦钨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中利用传统统计法、EDA法、含量—面积分形法分别对土壤地球化学分析元素计算确定异常下限,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对三种方法计算出的异常下限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发现EDA法得出钨等元素异常不漏掉隐伏矿床形成的矿致异常,从而达到快速精准高效的找矿效果,具有很好代表性。因此,在东昆仑地区寻找钨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勘查中,采用EDA法确定异常下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综合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对银洞坡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建立综合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进而对矿床、矿带及矿带以外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预测评价。以模型指导找矿,不但提高了物化探理论和矿床研究水平,而且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找矿效果。本文着重介绍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回顾地矿部建立四十年以来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发展。自1952年地质部成立化探室以来,化探经过早期创业阶段;到60年代化探方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队伍逐年发展壮大;1978年以后,化探开始全面迅速的发展。主要在区域化探、金矿化探、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汞量测量以及化探样品分析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最为显著。近10年来,区域化探在全国覆盖面积达401万平方公里,化探在寻找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效果,化探方法技术水平比以往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化探工作方法方面,特别是特殊景观区化探工作方法研究,样品分析技术和质量监控,标准样的制备,计算机技术在化探中的应用,以及化探仪器的研制等均达到国内外较高水平。我部的化探工作展望未来,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在今后地质找矿以及环境、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幸凡 《矿产与地质》2005,19(6):592-598
二十世纪60~70年代是我国金属矿产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发展的初期阶段.1976年,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规划制订,我国金属矿产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进入大规模普查实施的第一阶段;随着一系列新技术规定的颁布执行,1992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的成矿区带地球化学异常详细检查评价与综合研究;1993年以后,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与详查仍然以寻找金属矿产为主要任务,同时,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成果开始向应用地球化学方向发展,这标志着第三个阶段的开始,即应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成果进行生态环境地球化学与人类健康、综合农林业地球化学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