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县站预报概况陕西省的县站预报工作,五四年就在褒城、铜川气象站有了萌芽,一开始运用群众看天经验制作雷雨短期预报,被称为“观云测天”预报阶段。五八年,中央气象局推广云南镇雄站补充订正预报经验之后,陕西省有36个县站(占47%)开始发布短期雷雨补充订正预报,预报工具为单站要素点聚图和曲线图。五九年至六○年  相似文献   

2.
朱官忠 《气象》1978,4(11):10-10
做好县站预报,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我国县站预报从1958年诞生以来,经过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创造了曲线图、时间剖面图、点聚图等各种县站预报工具,为我国县站预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还有待于继续开展县站预报工具的研究和改革。 为了适应县站独立制作预报的需要,一种好用的县站预报工具或方法,必须具备:①反映天气过程较明显;②反映天气系统的能力较强,③对本地未来天气(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有较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县站大量接收各种传真图,预报员在短期值班中所获取的各种实时分析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越来越多。在较短的时间内如何应用好这些资料做出较准确的天气预报,就成为县站预报员突出的问题之一,特别是缺少计算工具的县站矛盾更加突出。利用模糊逻辑优先比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之锜  陆庠 《气象》1981,7(1):14-15
一、前言 我国的气象站预报(以下简称县站预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在为生产服务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年来,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问题,诸如县站预报的理论是什么,预报工具和预报方法应否统一,如何实现图资群结合,数理统计在县站预报中的作用以及时间剖面图和曲线图的优劣等;并且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设想。这些,在《气象》1977—1978年举办的“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讨论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为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查阅了近二十年来有关县站预报的大量文献,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并且到一些台站进行了调查学习。 我们体会,目前在县站预报领域内提出的问题虽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7,(2):3-6
大—暴雨是我区各县灾害性天气之一,是各气象站汛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1975年3、4月份,我区组织了一次“全区5—7月大—暴雨预报会站”。各站参加会战的同志以毛主席哲学思想为指导,在对历次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和环流背景进行认真普查、分析的基础上,以“九线图”为基本工具,以“点面结合”为基本思路,各自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本站5—7月大—暴雨的短期预报模式、指标。  相似文献   

6.
一、“县站预报”存在的几个问题:二十多年“县站预报”发展的历史,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A.县站预报技术工作长期任其“八仙过海”,自由发展。在技术管理上基本上还是空白,二十多年来,业务技术上除了三个“三结合”原则外,提不出具体措施。有些县站至今还在靠“收听加看天”发预报。B.预报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作为县站预报基础的加密观测网与情报网至今还未建成,测雨雷达在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气象科技》1974,(8):46-47
云南一些地区气象台、站推广“洞卡”关气预报方法“洞卡”预报方法,是目前保山地区12小时短期预报方法之一;楚雄州并推广为中期预报工具“速筛相似法”。从1973年7—10月份间使用的效果来看,准确率均在80%以上。这个方法由于制作简单,得出预报结果迅速而且也较可靠,受到  相似文献   

8.
前言 县站预报已经成为我国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以独特的风格,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登上了气象预报的历史舞台。努力发展县站预报,提高预报质量,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质量,是实现“四化”的迫切需要,也是高速度发展我国气象科学技术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术政策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气象科学技术日益现代化的新形势下,还要不要继续贯彻执行天气预报“图资群、大中小、长中短”三个结合的技术原则(或政策),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此,仅就县站预报贯彻执行“图资群” 结合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范东光 《气象》1977,3(11):3-4
图资群结合的县站预报方法,普遍认为是行之有效的。要发展这一预报方法,不仅是县站的事,也是整个气象部门的一项重大技术课题。从“图”的角度,气象台为县站提供哪些天气图表资料,才更有利于县站实行图资群结合呢?长时期来,各省气象台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形势预报口语广播;播发简易天气图,由县站点绘、分析;或通过天气形势分型,抓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0.
国内动态     
锦州地区组织春、夏降水预报会战辽宁省锦州市气象台于1975年春季3—4月间组织锦州地区各县气象站重点解决春、夏降水的短期预报基本工具的第一次会战。各站发挥互助协作精神,每站参加一人,希望达到全区各站将有比较一致的预报工具。他们认为短期天气预报是服务工作中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短期灾害性天气,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威胁。为尽快地扭转单站短期天气预报服务的被动局面,提高短期降水(特别是大雨、暴雨)预报的准确率,计划在一、两年时间内采用会战形式,进行单站短期天气预报方法、工具的探讨,争取达到具有“四个基本”(基本图表、基本资料、基本方法、基本档案)与“四个结合”(单站资料与天气形  相似文献   

11.
扬州地区共有九县二市,作为地区一级气象台,在中、短期预报工作中,论天气图、雷达、卫星云图探空等资料均少于大台,论运用群众的看天经验、天物象反映等又不如站、哨那样直接,那样迅速。如何根据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承上启下,把整个地区的预报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蒋梦德 《气象》1981,7(3):12-12
在县站预报中,既要充分发挥天气图分析的作用,又不要过多地重复大台的工作。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系统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本站历史资料,选用少量能反映天气系统变化的指标站资料,建立了本站4月份短期降水预报工具。经1980年试用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一、分型 我们以“东北风、雨祖宗”,“东风多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为线索进行分析。分型步骤为: 1.逐日挑选前一天20时至当日14时的最大风速的风向,风速相同时,取靠近14时的风向,将风向分为5档,即NNE—E、ESE—S、SSW—WSW、  相似文献   

13.
怎样用好传真图是县站短期预报的重要课题之一,例如日本地面气压雨量预告传真图对短期的睛雨预报是较有用的,但对诸如暴雨等小概率事件的预报是否有效呢?本人这里就以录用日本5月24小时地面气压雨量预告图为例,谈谈我是怎样进行摸索、在选取因子上使用几种几何图形进行了尝试,最后取得了较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系统地总结近20年来县站预报的经验,《气象》组织了“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专题讨论,我们认为很有必要。下面就图资群结合的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张之锜  陆庠 《气象》1981,7(4):20-22
一、气象站预报方法的现状及其预报能力 目前各地县站的预报工具和水平,差异较大。但概括起来看,预报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这就是:(1)根据本站非常规观测资料得出的预报指标及某些在目前还无法定量描述的“天气感”和“气候感”(简称A类工具);(2)本站常规观测资料、指标站资料、简易天气图及利用它们整编而成的各种图表和据以找出的各类模式和指标(简称B类工具)。下面分别分析一下这两类预报工具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秋季≥20.0mm 大—暴雨短期预报准确率,搞好预报服务,我们通过普查历史资料,摸索本地区秋季大—暴雨的天气规律。先普查历史天气图,寻找有利于本地区产生大—暴雨的环流形势、分型,确定大—暴雨的形势指标,各县站在此基础上找出单站指标。作预报时,地区台套上形势指标后给县站发讯号,然后县站套用本站指标。通过普查分析1960—1975年9月1日—10月15日○8时历史天气图(1974年未查,留作试报),初步归纳出产生大—暴雨的环流形势有“纬向”型和“东高西低”型两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预报业务改革后县站的实际资料条件和具有的优势,通过地(市)台选用日本传真降水数值预报作预报因子,区(县)站选用本站温、压、湿要素作为预报因子,两者相结合制作分片客观定量降水预报的方法,为区(县)站根据市台指导预报和本站要素制作本地降水客观定量预报,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张宗泽 《气象》1982,8(2):17-17
我站的传真设备是1980年底开始正式收图的。目前,每天接收中央台发的08时500毫巴、700毫巴、850毫巴、地面等四层亚欧图;20时500毫巴半球图、700毫巴亚欧图;05时东亚地面图。另外在作旬报、周报时还接收日本东京发的20时500毫巴北半球长波图。08时的四层天气图是每天下午作分析预报的主要依据之一。20时的图是次日早上补充修正前一日短期预报的依据。长波图主要在作中期预报时参考。 我站规定,每个值班员都必须依据传真图进行形势分析,并把这些分析预报要点记录在登记簿上。另外还在08时收的传真图上70—120°E、20—50°N范围内标注过去24小时主要系统位置,将图面上不清晰的线条和天气系统都补绘清楚,使每一张图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体会,要使传真天气图在县站预报中充分发挥作用,还要与县站的优势相结合。比如,象暴雨这样的中尺度天气的预报,仅仅依据传真天气图还不能作出。但是可以从图上分析有无产生暴雨的形势背景。同时用本地的资料和预报工具,监视和分析这些天气系统是否会影响本地,什么时问影响,会不会产  相似文献   

19.
佘修平 《气象》1977,3(8):16-17
县站天气预报自1958年开展以来,已经近20年了。长期以来,遍布祖国各地气象站的广大气象人员,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建立了我国独创的县站预报方法,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影响了县站预报这一新生事物更加健康地发展。当前,在抓纲治国,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大好形势下,为了系统总结近20年来县站预报的经验,并使之逐步上升到理论上来,逐步形成一套统一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本刊从本期开始,举办《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技术讨论专栏。这一专栏,将按照  相似文献   

20.
我省“湿能”科研起步较迟,科研课题组成立于1984年,同年11月在淳安县召开“湿能”学术会议,请江西气科所章国材同志讲授“湿能”的原理及应用,此后“湿能”科研相继在全省铺开,经过两年来的研究工作,各地市站取得了初步成效,摸索出不少有使用价值的预报工具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