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北京地区太古亩大漕.沙厂表壳岩系的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年龄,苇子峪TTG(A)-MMe杂岩中表壳岩系的高角门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年龄,以及两个单元中的早期TTG质岩成岩年龄均为2650Ma左右,推测表壳岩成岩时代为中太古代晚期;四合堂表壳岩系的低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年龄和该单元内太古宙TTG质岩的成岩时代约为2539Ma至2580.7Ma,推测表壳岩系成岩时代为新太古代早期(2650~2800Ma);阳坡地TTG-M-Me杂岩中的太古宙晚期ITG质岩成岩时代为2522~2563Ma,推测其中表壳岩系的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及早期TTG质岩的成岩时代稍大于2563Ma;马圈子TTG-M-Me杂岩中TTG质岩成岩时代为新太古代晚期(2500~2650Ma)。结论为本区太古宙表壳岩系峰期区域变质作用和太古宙TTG质岩形成时代均发生于新太古代。  相似文献   

2.
鞍山-本溪-抚顺地区是我国太古宙岩石出露的主要地区及重点研究区.区内太古宙岩石以变质深成侵入体为主,变质表壳岩出露面积不足20%.区内变质深成岩侵位于始太古代-新太古代的不同时期,原岩由TTG岩系和钙碱性CA岩系组成;变质表壳岩以磁铁石英岩和斜长角闪岩为标志性岩性.两类原岩建造在太古宙时期,遭受了由麻粒岩相到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连续降温减压过程.根据区内新太古代岩石出露的特点划分3个微古陆核,分别为鞍本古陆核、清原古陆核及辽北古陆核.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为本区最重要的造陆时期,以鞍本微古陆核为最早的增生点,经拼接增生、裂解改造,形成现今的地质格局.  相似文献   

3.
冀东变质岩区内太古代侵入体占变质岩分布区的大部分,太古代侵入体按其生成环境分为太古代浅成侵入体和太古代深成侵入体两种类型。本文指出了太古代侵入体不同的生成环境;论述了太古代侵入体基本特征及与表壳岩的区别。指出了野外太古代侵入体与表壳岩的鉴别特征;传统的混合岩如均质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其实是太古代花岗质侵入体;同时太古代花岗质侵入体的侵入对冀东的表壳岩和变质铁矿产生了不同的破坏和改造;幔柱构造作用是引发大规模的区域变质作用的根源;产生大面积太古代岩石变质的岩浆活动可视为是由太古代幔柱构造作用引起的,可以说太古代深成侵入体岩浆的上侵作用就是或类似于地幔热柱上涌,同幔柱一样具有极大的能量,是表壳岩变质的热动力来源。识别太古代侵入体对区域地质填图、认识区域构造格架、地壳演化及变质铁矿勘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抚松地区太古代变质表壳岩位于吉林省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周边,是区域内重要的含矿层位,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变质表壳岩主要以残留体的形式赋存在变质深成侵入体中,一般出露规模较小。本文以抚松地区变质表壳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石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大地构造背景,探讨抚松地区变质表壳岩变质作用和变质类型。通过原岩恢复和构造环境分析,认为该变质表壳岩为正变质岩,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变质作用类型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仲杰 《世界地质》2016,35(1):133-141
华北板块北缘太古代的地体由连续性很差的表壳岩及其他变质深成岩构成,即原建平群的一部分。不连续的表壳岩原岩为一套夹硅铁质的基性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建造,为高级变质区的古老绿岩残块。在太古宙晚期遭受了强烈的造山运动改造,发生了变质与变形。本次在1∶25万阜新市幅、鞍山市幅区调修测工作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地层学研究、造山带地层研究和同位素测年,以及原岩建造和地球化学研究,将研究区内这套中、深层次变质表壳岩,从太古宙原建平群中解体出来,建立小塔子沟岩组,划归为新太古界。  相似文献   

6.
辽东半岛较大面积出露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和变质表壳岩,富含铁、铜、金等矿产资源。历经3.8 Ga始太古代最古老的奥长花岗岩就位,3.3~3.77 Ga古太古代多期变质深成杂岩就位和3 376~3 357 Ma表壳岩基性火山岩-陆源碎屑岩建造沉积,其后为中太古代2 962~3 142 Ma两期花岗杂岩侵位和3.0 Ga表壳岩陆源碎屑岩建造沉积,构成了太古宙早期古陆核,此时构造造演化特点主要以垂直增生为主,并出现原始古洋盆;进入新太古代,原始陆壳裂解为3个古陆块。即:建平—龙岗微古陆块、绥中—鞍山—本溪微古陆块、城子坦微古陆块。3个古陆块于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早期(2 500~2 400 Ma)碰撞拼合,形成早期太古宙克拉通基底。  相似文献   

7.
华北克拉通怀安杂岩中早前寒武纪变质表壳岩具有变质程度深(麻粒岩相)、连续性差、变形及构造置换强烈等特征,地层划分及形成时代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岩石学及年代学研究,新厘定出新太古代桑干岩群铁英岩岩组、石榴黑云片麻岩岩组以及古元古代集宁岩群黄土窑岩组石榴高压基性麻粒岩-大理岩岩段和含石墨矽线石榴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岩段4套变质表壳岩单元,并建立了相应的岩石学识别标志.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一般呈透镜体或带状体产出于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中,且锆石年龄存在~2.5 Ga和~1.8 Ga两个峰值.铁英岩岩组原岩为一套基性火山岩夹磁铁石英岩建造,产出阿尔戈马型BIF铁矿,形成年龄为2 489±19 Ma;石榴黑云片麻岩岩组主体岩石为条带状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杂砂岩建造,物源来自新太古代TTG岩石.古元古代石榴高压基性麻粒岩-大理岩岩段原岩为一套基性火山岩夹大理岩建造,形成年龄早于~2.03 Ga;含石墨矽线石榴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岩段野外呈带状构造岩片体产出,连续性较好,为一套"有层无序"的孔兹岩组合,碎屑锆石年龄介于2.30~1.99 Ga,与区域上孔兹岩年龄结构一致,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1.99~1.95 Ga).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均卷入古元古代末期的造山过程(1.95~1.80 Ga),遭受麻粒岩相变质与变形作用.区内孔兹岩可能是造山过程卷入的构造岩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晋冀蒙交界地区存在与孔兹岩不同的新太古代陆源碎屑岩和古元古代洋壳残片,这对重新认识本区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胶东群新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古代胶东群主要是由TTG花岗质片麻岩组成。近期区调研究发现真正的变质表壳岩系仅在其中呈包体出现,据岩性特征胶东岩群可分为苗家岩组、郭格庄岩组,时代为晚太古代  相似文献   

9.
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末期发生克拉通化,形成了现今规模的古陆,大量的太古宙岩石均经历了~2500Ma左右的区域高级变质作用(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而华北克拉通北部冀北地区出露一套中低级变质(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包括胡麻营地区红旗营子表壳岩和大阴山地区单塔子表壳岩中变质程度较低的部分。胡麻营地区红旗营子表壳岩系主要岩石组合为变基性火山岩、绿帘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含石榴石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等,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形成于2486±18Ma(MSWD=1.4),而黑云斜长片麻岩形成于2507±37Ma(MSWD=2.0)。大阴山地区单塔子中低级变质表壳岩系主要由浅变质火山岩、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浅变质火山岩中的变玄武岩形成于2490±19Ma(MSWD=2.0),而变英安岩形成于2502±8Ma(MSWD=0.83)。因此,冀北中低级变质的表壳岩系主要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形成年龄为2507~2486Ma;结合冀东青龙地区新太古代末期(2511~2503Ma)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青龙表壳岩),我们认为新太古代末期,中低级变质表壳岩系广泛分布于华北克拉通的核部和边缘地区,此套岩系覆盖在太古宙高级变质杂岩之上,代表华北克拉通化之后的稳定盖层,是克拉通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崤山地区太古代变质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振山  梁天佑 《河南地质》1997,15(4):278-282
崤山地区原“太华群”由15%的变质表壳岩和85%的变质花岗岩组成。变质花岗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通过对变质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崤山地区太古代变质花岗岩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TTG岩系类似。根据野外接触关系和一组锆石Pb-Pb蒸发年龄,确定其成岩时代为太古代。  相似文献   

11.
碧口地体中元古代构造属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有关中元古界碧口岩群的成岩构造环境及中元古代碧口地体构造属性长期存在争议。本文综合火山岩、硅质岩所反映的构造信息,认为碧口地体中元古代曾发育过裂谷-有限洋盆构造环境,是在扬子陆缘基础上伴随元古代仰展构造作用发展和演化的。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南天山奥图拉托格拉克一带前震旦系基底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4年在新疆南天山地区奥图拉托格拉克一带 ,首次发现了晚太古代、元古宙结晶基底。晚太古代变质岩主要由变质深成岩组成 ,表壳岩组合为沙窝大沟岩组 ,岩性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阜平期变侵入岩为巴什托格拉克片麻杂岩 ,为一套无序的 TTG岩系。五台期变侵入岩为沙窝布拉克片麻岩套。为一套基本有序的变侵入岩系列 ,包括 TTG和二长花岗岩两个岩系。三者组成太古宙古陆核。下元古界奥图拉托格拉克岩群为一套无序变质火山—沉积岩系 ,具有古老沟弧盆体系特征 ,阿牙克托格拉克岩组原岩为古蛇绿岩组合 ,具洋脊玄武岩特征 ;克孜拉格岩组原岩为杂砂岩 ,属盆地沉积 ;卡拉格兹岩组原岩为岛弧火山岩。长城系乱滩布拉克组由一套变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 ,属岛弧或活动陆缘沉积 ;卫东庄组为一变质碎屑岩建造 ,具弧盆碎屑岩沉积特征。长城纪末侵入了多岛滩超单元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勉略宁地区东沟坝组火山岩的成因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勉略宁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南缘,因其南紧邻扬子地台,长期的地壳开合历史使本区地层组合、构造格局异常复杂。最近的研究将勉略宁地区分为鱼洞子地体和碧口地体,其接触部位的东沟坝组火山岩带表现出与两地体不同的地质特点。经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矿产组合的分析对比,表明此带为两地体的拼接带。  相似文献   

14.
吕鹏  曲永贵 《吉林地质》1999,18(1):32-38
大山片麻岩的原财为奥长化岗石,呈不规则状侵入柳树河子片麻岩中,年龄27亿年左右,太古代阜平运动晚期侵位的。侵位与当时区域上大规模的韧性剪切作用密切相关。由于剪切带各相关位置的位移量的差异,形成空间,给岩浆被动就位了有利场所,形成大山片麻岩古深成岩体。  相似文献   

15.
龙岗古陆南缘光华岩群地质特征及时代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吉林省通化市北部光华乡一带,发育有一套由变质基性席状岩墙、变质气孔状玄武岩、黑云变粒岩、大理岩、含榴二云片岩、变质流纹岩为组合的中-浅变质岩系.该套岩系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均有别于龙岗古陆内的太古宙上壳岩.具有陆内裂谷环境下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特征.依据区域地层对比、岩石组合特征、同位素年龄资料,与周围侵入岩的相互关系,结合本地区地壳演化历史综合分析认为,其形成时代当属早元古宙,建立光华岩群.  相似文献   

16.
香炉碗子金矿床产于脆一韧性剪切带内,控矿围岩为火山隐爆角砾岩体,通过硫,铅,氢,氧,碳,锶等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的研究可以看出,该矿床是一个中,低温有大气水参与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其火山岩岩浆属太古宙结晶基底重熔再造,壳幔混合型。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阜平隆起南部早前寒武系划分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勘查在金属矿产找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吉林省溜河地区应用分散流测量、次生晕测量等方法,找矿效果显著.经对有利构造部位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查证,在太古宙高级变质区内发现了大型构造蚀变岩型六批叶沟金矿.  相似文献   

19.
东峰顶金矿某些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文武  陆建培 《地球科学》1995,20(2):215-220
东峰顶金矿受断裂硫碎带控制,矿石中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黄铁矿,重晶石及褐铁矿,其标型特征具有成因和找矿意义,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弱酸性,低氧逸度和硫逸度,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太古界变质岩系,表生作用使金的品位,成色获得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鱼洞子杂岩是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复杂的地质体。前人对鱼洞子杂岩不同的地质体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年龄测定,但结果差异较大,且总体测试精度不高。依据锆石CL影像的特征,结合锆石成因分析和锆石微区的U-Pb同位素,进行了LA-ICP-MS测定,在鱼洞子杂岩糜棱岩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强片理化黑云母花岗岩中分别获得2661Ma±17Ma和2703Ma±26Ma的岩浆结晶年龄,同时在糜棱岩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获得2647Ma±65Ma的变质锆石年龄。其中2703Ma±26Ma是秦岭造山带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侵入岩的形成年龄,为研究秦岭造山带早前寒武纪构造岩浆事件和地球早期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