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苏州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城市游憩场点系统是和谐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对象,也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本文选取随机聚集维数、空间关联维数、网格维数三项指标.以苏州市区为例,对新时期我国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分形及优化进行了系统论证与解析.研究发现:①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具有分形特性的;②各分维指标能够准确地刻画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异,也为环城游憩带理论及城乡二元游憩结构分异现象等提供了分形解释依据;③苏州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核心松散-外围紧致、白组织能力离心化现象比较严重的结构递变趋势,这种结构模式与游憩需求的空间分布结构基本吻合,它准确反映了成熟型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发展态势,也说明加强对游憩场点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引导和提升,是和谐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④与以往研究结论相对比,发现游憩场点系统与旅游景区(点)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合理的分形差异.  相似文献   

2.
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结构分形及优化——以苏州市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苏州市区为例,采用Zipf分维数、空间关联维数以及交通长度-半径维数三个指标,分别对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等级结构、空间结构及交通网络通达性进行分维刻画。研究发现:首先,苏州游憩场点系统及其交通道路支持系统都具有较好的分形特性;其次,各分维指标能够准确地刻画城市游憩场点系统及交通道路支持系统的结构分异,可以为游憩场点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标准依据并指明方向;其三,苏州游憩场点系统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均呈现出一种核心松散、外围紧致的结构递变趋势,自组织能力的离心化现象比较突出;最后,从分形几何和系统论的角度揭示、证实了游憩场点系统和旅游景点系统在结构分形及自组织演化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形维数的湖州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崔大树  孙杨 《地理科学》2011,31(3):337-343
中小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目前非中心旅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难点。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聚集维数的测算显示湖州景区系统的空间分布聚集性较强,关联维数的测算结果显示其具有多分形特征。据此,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完善"两核心三组团"的旅游空间结构;加强"点—轴—面"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湖州接轨长三角地区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旅游圈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聚集分形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GIS技术,结合旅游域模型,获得长三角地区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圈旅游吸引物数据,运用分形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认为各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具有聚集分形特性,且存在三种不同类型,在相同类型中的各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聚集维数值在无标度区间的变化也存在差异;空间结构基本上是从中心旅游吸引物点向周围腹地密度衰减的,在对应于Rs≤30km的无标度区间内,旅游圈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随机聚集维数值均在0.5左右,对应于其他无标度区间,随机聚集维数值多在1.35和1.80左右;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和上海等北部地区旅游圈旅游吸引物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维数值小于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南部地区的旅游圈,北部地区城市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紧致性强于南部地区的城市旅游圈,北部旅游圈足以构建3日游的110km半径,南部旅游圈的实际范围则可能小于110km.  相似文献   

5.
旅游区空间结构演化关系到旅游地的产业效应发挥,分形理论可以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的测评,从而为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相应的策略。以云南丽江古城区为实证,应用随机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点)系统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以鱼米河商业步行街为中心的丽江古城区9 km2范围内旅游产业聚集效应呈现递减状况,9 km2以外的景区(点)呈现出离散状况;(2)丽江古城区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出区域二元分异结构;(3)丽江古城区景区(点)总体布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区域"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聚集分形理论,以皖南旅游区景点系统为例,对其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测算出聚集维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优化皖南旅游区子系统的划分,最终确定大皖南旅游区系统,即以黄山风景区作为中心景点,九华山风景区作为次级中心景点。结果显示:皖南旅游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随机聚集分形结构,且黄山风景区作为中心景点,其吸引力范围足以涵盖到九华山风景区。最后,根据聚集维数测算结果,结合皖南旅游区的实际,对进一步优化皖南旅游区的空间结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海江  苏景轩  苗长虹  袁占良 《地理科学》2021,41(11):1907-1916
通过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旅游出行大数据,应用基于O-D联系的ArcGIS空间分析和Gephi网络分析,深入挖掘旅游数字足迹所蕴涵的“位空间”与“流空间”信息,全景式解析中国旅游出行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结构特征。研究显示,全国旅游出行的总体空间分布呈现出“菱形”空间架构。全国旅游出行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国家主要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在旅游出行方面拥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据旅游出行强度指标,并综合考虑地理区位、空间联系、职能定位等因素,将中心城市按旅游出行能力划分为国家综合中心、国家门户中心、区域中心、省域中心、地方中心5个等级体系,旅游出行的城市等级规模递增特征极其明显。大数据显示,全国旅游出行的适宜距离为600~2 000 km,最佳出行距离为1 200 km,人均旅游出行距离为1 060 km,不同等级中心城市旅游出行随着空间距离增加总体上呈现波动衰减特征。旅游联系网络分析显示,在区域尺度上,全国形成了以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为核心的4个旅游社团联系网络,区域旅游出行“各自为政”,而大空间尺度上旅游出行是“全国一盘棋”。研究通过划分不同空间距离区段,对中心城市旅游出行分布规律及其社团结构进行多尺度、分层次的扫描式空间解构,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和细致的空间刻画与结构图谱展现。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多尺度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健身俱乐部是现代城市游憩空间中的新事物。利用点格局识别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借助GIS和地统计分析等软件,分析北京市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特征。最邻近距离系数和样方分析表明,健身俱乐部在全局尺度上存在明显空间聚集,但在行政分区和交通线路分割的单元中,则表现出聚集、随机和离散分布的不同空间格局。1~5km共5个尺度格网单元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具有显著尺度效应。样本密度、最邻近距离系数、Moran’s I系数分析发现,样本密度和最邻近距离系数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和空间自相关,其中2km、3km尺度反映的微观形态特征最为显著。证明全局尺度并非分析健身俱乐部空间格局的唯一和最好尺度,部分微观单元上空间格局将更明显,格局特征也可能会与全局尺度相反。因此多类型、多尺度统计单元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点要素分布的规律。多尺度空间格局研究,为准确描述城市游憩空间中的点要素空间格局特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实证。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旅游景区景点系统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应用分形理论,以南京市旅游景区景点系统为例,测算出其聚集维数、网格信息维数和空间关联维数三种分形维数,对景区景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维数值和分维数坐标图进行了分析,认为南京市景区景点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分形的,系统的有序度高,空间结构紧致,具有景点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南京市景区景点的空间分布集聚性很强,且是沿着某些方向上的集聚,自组织优化趋势受到无序因素的干扰而打断,空间结构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维数的特殊地理意义挖掘不足、分维测算方法的合理改进缺乏、分形方法与其他方法的互补融合不够等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三种基本分维和拓扑图论、社会网络分析、GIS方法,以安康市为例,刻画山地城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1)统筹考虑地理中心性和网络中心性选定的中心景区吸引作用强,但吸附半径有限,景区空间结构因而表现出多分形特征,子系统的分形特征与市域地貌格局有关;(2)安康市景区系统分形结构较复杂,其自组织演化是以中心城区等局部集聚中心为节点,沿汉江干支流及主要交通干道等线状要素展开的过程;(3)受山地地形地质条件及其形塑的道路特点影响,安康市景区间的通达性和关联性总体较好,但旅游交通网络的回路性较差;(4)安康市景区分布的空间集聚和轴线依托特征突出、多中心结构形态初显,景区系统演化的有序性较强且有自组织优化趋势,总体上有利于景区合理布局的形成。研究可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山地城市分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82,自引:9,他引:73  
苏平  党宁  吴必虎 《地理研究》2004,23(3):403-410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的现象 ,以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除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以外 14个区县中的 2 35处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 ,按照地复合分类法根据旅游地的资源属性和旅游活动的性质将旅游地分为 9种类型 ,根据北京市情况可归并为 4类 ;运用空间结构、计量地理学理论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话调查等技术手段 ,将四类 2 35处旅游地的大量数据分别进行了城市中心距离、回转半径法、空间分布曲线、空间离散指数等旅游计量地理研究 ,从而得出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乌鲁木齐市住宿类 POI(2012 年、2018 年)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法和标准差椭圆法探 究住宿设施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旅游地域系统角度出发,利用分形维数模型和相关数据 统计分析方法测度住宿设施与旅游吸引物的空间耦合情况,旨在为城市住宿和旅游空间优化提供 科学参考。结果显示:(1)主城区住宿设施总体沿河滩路、阿勒泰路等重要交通路线分布,数量明 显增长,米东新区等地有演变为外围集聚中心的趋势。(2)住宿设施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轴向集 聚转为离散分布,2012 年各类型空间分布方向和范围差异较大,2018 年三星级和经济型空间离散 化趋势最为明显。(3)普通型住宿设施由孤立核模式演变为带状多核模式,呈现明显的中心集聚― 外围扩散趋势;经济型酒店由点状集聚转变为带状集聚。(4)住宿设施与旅游景点的空间耦合性较 高,在主要道路缓冲区内具备较强的空间协调性,旅游地域系统处于单中心集聚发展的初级阶段, 分形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总被引:97,自引:4,他引:93  
根据2001年中国69个不同规模城市周边100个乡村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对乡村旅游地与其一级客源地城市间的距离进行了测定、统计和处理,发现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中国乡村旅游地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分布总体上呈距离衰减趋势(除了在开始的30 km内),即与城市的距离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84%的旅游地集中在距其一级客源地城市中心100 km以内的地区;乡村旅游地在城市周边的分布主要有两个密集带,最密集地带出现在距城市20 km左右的地区,次密集带出现在距城市70 km左右的地区;在两个密集带之间距中心城市50km左右,出现一个明显的乡村旅游地低谷带,推论原因是那里出现了次级和/或同级中心地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朱明  史春云  高峰  冯亮 《地理科学》2022,42(8):1455-1462
基于长三角地区1663个3A级旅游景区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理探测器方法,对长三角旅游吸引的城乡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 长三角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不均衡性显著,表现出“整体分散,核心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单核、多中心、层级化”的格局特征显著,集聚形态上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② 城区吸引物集聚程度高于乡村地区,省域间城乡吸引物分布各有侧重,根据景区丰度指数可将长三角41市划分为“城乡双高型”“城区集聚型”“乡村集聚型”和“城乡双低型”4类旅游地;③ 长三角旅游吸引物城乡分异特征主要是由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因素互相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城乡吸引物的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乡村旅游供给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乡村旅游主要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广州市周边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对广州市乡村旅游的供给主体(已开发的118个乡村旅游设施点)的资料统计前提下,以广州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为基础,运用回转半径、旅游地平均城市中心距离、旅游地空间离散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得出广州市乡村旅游供给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存在着乡村旅游地呈现中心递减趋势、沿交通干线集聚寄生的状态、平均城市中心距离各异但差别不显著、空间离散程度呈现产品指向性等多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识别旅游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与旅游休闲业态格局的空间耦合特征,对于优化旅游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丽江主城区为案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公交网络拓扑模型,利用多种空间数据分析手段,探究其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和旅游休闲业态格局各自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二者的耦合特征。研究表明:1)公交网络中心性在空间上整体呈现以丽江古城为中心的“核心—边缘”十字型单核结构,市郊形成相对分散独立的块状结构,符合距离衰减规律。2)丽江主城区旅游休闲业态整体上形成块状聚集、南北轴向延伸、多中心集聚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以古镇景区为核心并带动周边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典型特征。3)旅游休闲业态与公交网络中心性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受古镇旅游商业模式的影响,住宿与景点两类业态空间分布高度依赖古镇,设施资源的高度集中导致其与公交网络中心性耦合程度整体上要低于餐饮、购物、娱乐3类业态。4)局部空间耦合以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为主,古城及其周边是高—高聚集区的典型代表,该区域既是旅游休闲业态要素的重要承载空间,也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枢纽区域,反映了旅游城市化背景下公交资源配置的指向性。5)旅游休闲业态空间格局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空间耦合关系是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要素集聚与功能外溢作用的结果,二者的相互作用规律正是旅游城市化作用下耦合子系统空间涌现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GIS技术,以景点可达性为切入点,从市场供需的视角,依据市场供需的影响因素将潜力模型进行分解,得到旅游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潜力模型。研究发现:①哈大高铁使东北各地到区域内各旅游景点平均时间压缩2.5 h左右,填补了东北一日游市场区的空白,拓展了两日游市场区的范围,形成以高铁为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一日游、两日游及七日游为主要形式,向高铁两侧和中心城市周边依次扩散的圈层+轴带状区域旅游空间形态。②东北城市旅游供需潜力变化均呈现随到高铁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现象,促使供需市场向高铁沿线集聚,带动了高铁旅游经济带的形成,并导致东北旅游空间集散特征更加明显。③高铁对短期游(一日游、两日游)供需市场的带动明显好于七日游市场。④基于旅游可达性,以城市为基本单元,根据核心—边缘理论,结合旅游供需潜力发展状况,将东北城市旅游市场区划分为核心区、外围区、过渡区、边缘区4类。本文认为,应以高铁等快速交通方式和旅游枢纽城市为依托,进一步完善旅游景点的交通网络,促进区域旅游供需空间网络的优化与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