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①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我国发行的特种邮票与首日封② 1986年中国科学院赴西沙哈雷彗星观测队制作的印章③ 美国洛杉矶Griffith天文台/馆1997年观测海尔-波曾彗星纪念章④、⑤、⑥匈牙利发行的哈雷彗星纪念邮票(1986年)⑦ 老挝发行的乔托号探测哈雷彗星邮票(1986年)⑧、⑨台北天文台1986年哈雷彗星教育季铜质纪念品(正反面)⑩ 北京天文馆制作的1986年观测哈雷彗星宣传图片之一  相似文献   

2.
5月6日室瓶座η流星雨极盛宝瓶座η流星雨是与哈雷彗星有关的流星雨。哈雷彗星在运行到太阳附近时在其运行轨道上撒落大量流星体粒子。宝瓶座η流星群是哈雷彗星的流星群中的一个,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下旬期间,宝瓶座流星群粒子进入地球大气  相似文献   

3.
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的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哈雷彗星三千多年中轨道演变的趋势。所根据的资料是利用TQ-6型电子计算机,计及大行星摄动而求得的在这三千多年中的运动轨道。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将我国历史上各次可能是哈雷彗星的纪录,加以分析考证,以断定其是否果属哈雷彗星。对于几个有关年代学的问题,也提供了解决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哈雷彗星1984年9月到1986年4月的观测期,对彗星科学研究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在此期间,人类第一次用现代科学技术记录下彗发形成和消失的整个过程。 在哈雷彗星接近太阳和地球时,天文学家观测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安排,全国哈雷彗星观测协调工作会议1985年5月25日至29日在云南天文台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青岛海洋研究所的代表共19人。会议由全国哈雷彗星协调组组长、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龚树模主持。 与会代表就各自为迎接哈雷彗星回归而安排的观测、研究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学术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国际哈雷彗星联测组织收集并整理发行的25张哈雷彗星光盘资料库。着重说明了它的内容、资料库结构以及资料的查询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风靡全球的世纪大明星────哈雷彗星彗星是浪迹太阳系的漂泊者,有的穿梭于行星之间,以极短的周期围绕太阳运动,有的则从行星领域的最远处直奔太阳而来,随即扬长而去。谈到彗星,历史上大概没有比哈雷彗星更引人注目了。76年才出现一次的哈雷彗星,由于外观壮丽、...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观看哈雷彗星追记1985年10月28日,对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过去快十年了,但那天晚上的一切,我还记忆犹新。那年暑假参加省天文夏令营时,我就得知了一些关于哈雷彗星的信息,得以及时汇款邮购了《哈雷彗星观测手册》;开学后,我又作了一...  相似文献   

9.
1986年3月8日哈雷彗星发生一次Ⅰ型彗尾断尾事件,新主尾与老主尾的风差角不同。本文对我们所摄哈雷彗星大尺度底片,用光度测量方法定出主尾轴的视风差角;并且用导出的公式,算出相应的真风差角。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0.
当哈雷彗星本次回归,第一次过近地点时,利用十米射电望远镜并在其终端配接YEE8100微机构成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于1985年11月25日、27日和12月9日对哈雷彗星进行21厘米射电连续辐射的试观测。由于其射电信号微弱,系统灵敏度低,未能探测到。仅给出其辐射强度的上限为22.7Jy(3σ)。 而当哈雷彗星第二次过近地点时期,利用M24微机数据采集系统,对该彗星进行追踪观测。得到在此期间哈雷彗星21厘米射电连续辐射强度的上限为2.22Jy(5σ)。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和十六日在国际哈雷彗星射电联测时段内,由加州大学贝克利分校I.D.Pater、芝加哥大学P.Palmer、伊利诺斯州立大学L.E.Snyder组成的观测小组,用设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NRAO)甚大阵(VLA)观测哈雷彗星的羟基(OH)谱线发射,得到了羟基最低能态(2II_3/2,J_5/3)F=2→2跃迁谱线(频率为  相似文献   

12.
1985年11月29日至12月7日,在哈雷彗星第一次过近地点期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电子工业部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合作,用新研制的25米射电望远镜在2.8厘米波段进行了哈雷彗星的射电连续谱观测。观测采用on-off方法,每天观测的总积分时间为2,400—8,900秒。接收机噪声起伏(1秒积分)一般小于0.1K。为了提高信噪比,将六天观测结果加权平均,得到哈雷彗星在2.8厘米的射电连续谱辐射的流量密度为36±17mJy,观测期间的平均地心距△=0.647AU;平均日心距r=1.46AU。这是初步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验证。 彗星的射电辐射分为连续谱和谱线两种。连续谱辐射一般认为主要来自彗星冰粒晕(Icy grainsHalo)区域的尘埃、冰粒的热辐射,通过对它的射电流量密度的观测,可以得到彗星的物理性质的信息:例如射电辐射区的大小及其变化、亮温度、密  相似文献   

13.
云南天文台哈雷彗星彗尾的大尺度活动现象的观测自1986年4月3日到18日在思茅设临时观测点进行。本文叙述在云南南部的思茅和西双版纳选址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1986年3—4月间,哈雷彗星的日心距为1和1.5 A.U.附近。我们使用云南天文台1米RCC望远镜和卡焦摄谱仪,取得了7张长狭缝光谱。这是我国唯一的一组哈雷彗星长狭缝光谱。光谱色散度为165(?)/mm,分辨率不小于7(?)。本文主要给出6张Kodak 103_a-O底片上3000—5100(?)波段的谱线证认结果。光谱片上主要出现了CN、C_2、C_3、CH、NH、OH等分子发射线,还可能存在NH_2、CH~+、N、H_2CO等发射线。光谱中连续辐射、吸收线较强,离子谱线少而弱,表明哈雷彗星是富尘的。OH(3090)发射线的出现既证实了卫星观测结果,又说明云南天文台的紫外观测条件是优越的。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一种先进的图像数据压缩方法。它的压缩率可达50%,并且原理简洁明了,易于实现。此方法已首次成功地应用在国际哈雷彗星联测(IHW)光盘数据库的建立中。  相似文献   

16.
1985年12月至1986年4月哈雷彗星近日点前后,云南天文台分别在昆明和思茅两地进行了大尺度现象观测。其中近日点后的资料较为完整,特别是在五艘飞船与彗星会合期间取得了几乎逐日连续的资料,记录了频繁的彗尾活动现象。最后对彗尾活动过程以及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介绍了使用新近附设于我国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卡塞格林焦点的1号CCD系统观测哈雷彗星的情况。我们首先在1984年10月24日观测到这颗彗星,并于1984年11月5日成功地获得清晰的彗星CCD照片。  相似文献   

18.
2007年5月6日宝瓶座η流星雨极大宝瓶座η流星雨在"流星雨界"名气并不算大,但提起形成它的母彗星哈雷彗星,绝对是世人皆知。该流星雨的 ZHR 值可达60,在上半年为数不多的较大流星雨中已经算不错的了。由于凌晨三点多宝瓶座才会升起,观测这个流星雨只需要您早起两个小时,而且此时天气也不寒冷,监测它并不困难。不过5月6日20点极大值时在我国看不到,加之黎明前农历二十的月亮会严重干扰观测,而且天大亮前辐射点也不会升得很高,60的 ZHR 值要打上很多折扣,预计1小时能看到两三颗群内流星就已经很不错了。然而冲着哈雷彗星这颗我们中国人最先观测到的彗星,我们也应该在那个周日凌晨监测一下宝瓶座η流星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理论上失利的哈雷彗星OH脉泽谱线的平均流量密度公式,计算了一组结果与观测值进行比较,彼此互相符合较好,表明OH脉泽谱线理论模型是比较好的。并且根据哈雷存在星在OH脉泽谱线形态的初步分析,表明它在形态上与晚型星系统内OH源的非标准双峰脉泽谱线存在着某些定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云台一号CCD系统加GG13滤光片V星等归化系数的初步估计,A_3=-0.388和A_4=3.734(按露光时间1秒计算),并利用观测资料得出1984年11月5日哈雷彗星的V星等为21.22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