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低纬子午环在调试期间,试观测数据的归算方法,强调指出了这各处理方法如何能适应于发现仪器问题和进而给予修改完善的需要,并且叙述了检验和发现某些测量值发生跳变的途径,最后给出了1999年以前的试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积分光度计的试观测结果。试观测内容包括:光度计系统与望远镜的匹配情况、仪器的稳定度的估计,观测精度、极限星等、消光归化系数的测定以及几个食双星的光电测光工作。  相似文献   

3.
四波段太阳射电快速同步观测系统的试观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波长21.1cm、15cm、10.6cm和7.5cm)的试观测资料及其观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发现类星体的方法中,最有效的4 种方法是:颜色方法,无缝光谱方法,射电方法和X射线方法。覆盖的波段为:射电波段,光学波段和X 射线波段。我们将4 种方法联合在一起,应用于4 个UKSchmidt 天区。其目的是尽量减少选择效应,建立更完备的类星体巡天样本。本工作从1002 天区入手。已完成了X 射线选和部分光学选的分光观测工作。发现了一颗B= 15 .0 的亮类星体和一个Seyfert 对,其强X 射线辐射,是迄今首次观测到的。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声雷达的研制及试观测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天王星卫星CCD观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 年8 月在上海天文台利用安装在1 .56 米望远镜上的CCD 探测器对天王星五颗主要卫星进行了定位试观测。将观测所得的位置资料与其理论值做了比较。结果表明:CCD观测的位置精度优于照相观测的结果。这些资料对于卫星轨道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OTF(On-The-Fly)观测模式是目前单天线最有效的谱线成图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单天线的谱线成图观测。主要介绍OTF观测模式在天马望远镜的实现情况。首先介绍天马望远镜OTF观测模式的观测过程和基本观测参数;接着分别对天马望远镜OTF观测系统的结构、观测控制软件、DIBAS(Digital Backend System)谱线终端、中频传输系统以及数据预处理软件进行介绍;最后给出对W3区域中的6条氢复合线的试观测结果。目前,天马望远镜的OTF观测系统已完成多次对外开放的谱线成图观测,均取得较好的观测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近一年来,云台一号CCD系统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上试用的初步结果,包括用于直接照相、定位测量、跟踪观测及面源观测等。鉴于我国还是初次试用CCD系统作天文观测,本文还简要地介绍若干特有的基本问题。 从1984年4月起,云台一号CCD系统在云南天文台的一米望远镜上试用将近一年了。在这段期间,我们对这一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已进行的项目包括:用作天体直接照相的精度,用作天体测量定位精度,跟踪观测对于发现运动目标的可能性,以及面光源观测的情况。这些试测结果都显出这套CCD系统的特具性能。虽不能说它能全面代替传统的照相乳胶,但和其它的探测器相比,在许多天文应用中,它确实有很大的优点。这套系统的使用将为我国光学观测天文提供一种新的探测手段。 本天从天文观测的角度介绍我们所用的观测和处理方法以及所得到的初步结果,目的是帮助有关天文工作者考虑他们的选题。鉴于国内还是初次使用这种CCD系统,我们对一些和其他观测手段不同之处讨论得详细一点,使读者容易了解。  相似文献   

9.
云南天文台的厚片CCD光谱观测系统筹备于1986年4月,1987年10月正式开题研制。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终于研制成功,并于1989年10月在云台一米望远镜折轴摄谱仪上进行试观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系统读出噪声低,暗流小,无干涉条纹,大大提高观测极限星等,是天文光谱观测研究的理想仪器,也是我国第一套厚片CCD系统。 本文主要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描述了仪器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软件,并给出部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高轨空间碎片进行了观测模拟。在观测模拟中,分别选取南京和云南两个观测站;采用2种跟踪方式:跟踪恒星和跟踪卫星;对于同一地理经度上的同步卫星进行了观测;提供了发现新目标的方法;并给出了新目标的初轨。这为我国空间碎片的数据库的建立作了有益的尝试,对于卫星和航天器的飞行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