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罗尔夫·迈斯纳(Rolf Meissner)是地壳和岩石层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家之一。6月份将在德国基尔大学举办纪念罗尔夫的科学专题讨论会。罗尔夫·迈斯纳是地壳和岩石层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家之一。在他89岁生日前夕,2014年6月4日,罗尔夫·迈纳斯先生逝世。  相似文献   

2.
80岁高龄的苏联著名地震学家、地震仪器和测震专家、数理学博士基尔诺斯教授1905年8月29日生于基洛夫州斯洛波德斯克城的一个医生世家;1923年在哈尔图林市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列宁格勒大学物理数学系;1926年2月被苏联科学院物理数学研究所录用为实习生,随后又被新成立的苏联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录用为实习生,在该研究所作为科技工作者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在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报导,1995年神户地震前家用电器出现了奇怪的异常现象。我们在实验室中利用范德格拉夫静电发电机用磨擦生电的方法,证实了这些收音机和电视的噪音以及频道混乱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柔洁  宋立军 《内陆地震》1998,12(3):274-278
引言GIS为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它是以空间数据管理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利用地学模型来分析空间数据,对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信息进行管理,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预报。1960年诺基尔·汤姆林逊博士提出把地图变成能用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形式地图的新观点[1],到30年后的今天,GIS地理信息系统已迅速发展。它的运用已渗透到了工业、农业、军事、科研各个领域。我国GIS的发展始于80年代初期,近10年来发展很快,在地震科研中的应用正逐步拉开序幕。GIS最大特点就在于它能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有机地与…  相似文献   

5.
1957年7月1日兰州地球物理观象台建成投入工作,该台是当时我国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八台之一,迄今已有30年观测史,这是西北地震工作史上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兰州观象台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建立的,一九五四年设在市区萃英门的兰州地震台。当时只安装着大、小五一式机械记录地震仪。一九五五年未,我国地震工作的奠基人李善邦教授陪同苏联著名地震学家基尔诺斯来兰州考察,亲自重新为兰州观象台选定了台  相似文献   

6.
我先从地震特征开始汇报。这次地震震中区毗连着斯皮塔克城,震源沿巴祖姆山脉南坡分布于热朱尔山口和基尔萨里镇之间。震源断层长度约40公里,深度达25公里。地震构造断层在斯皮塔克地区出露地表,其长度约13公里。地震烈度(按苏联采用的12度烈度表)初步定为:斯皮塔克Ⅸ—Ⅹ度,列宁纳坎Ⅷ—Ⅸ度,基洛瓦坎Ⅷ度。在列宁纳坎破坏非常严重,这还与某些地段上建筑质量差、土质不好有关,而在斯皮塔克则与陡坡上的建筑物遭到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铸金 《地球》2012,(12):15-19
矿产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它都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个核心,因为矿业生产的活动和工业、农业是紧密相连的,工业发展本身就是对原始的材料进行重新的组合和生产的过程。2012年11月4日,来自全世界十几个国家的矿业部长齐聚中国天津,纵论本国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矿业发展大计。博茨瓦纳能源与水资源部统筹人伊奇基尔·莫马克瓦:博茨瓦纳位于非洲南部,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博茨瓦纳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矿业占GDP比重达到了34%,矿石的开发占到整个矿业开发的98%。另外博茨瓦纳的煤炭资源也非常  相似文献   

8.
1 台站简介兰州观象台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于195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甘肃省内陆续布设的4个台之一。1954年1月22日甘肃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地震记录图在兰州地震台诞生了,从此揭开了甘肃省地震事业的序幕。1956年我国为迎接1957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建立了7个综合性的地球物理观象台,兰州观象台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刘家坪上,台址是前苏联的著名地震学家果什科夫,基尔诺斯与新中国地震事业的奠基人,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亲自选…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源,检索2001—2020年地震地质领域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分析我国地震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结果表明:地震地质领域的核心学者、机构和文献来源较为集中;研究内容主要为活动构造分析、典型震例震源机制反演以及地震地质灾害研究;地震地质学研究内容在近20年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研究重点已发生部分转变,古地震、郯庐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和青藏高原东北缘等可能成为后续研究热点,且在2014—2016年,该领域在活动构造研究方面出现新的分析方法,但整体进展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0.
以Ziolkowski提出的算法为基础,提出更为准确的气枪震源信号模拟模型。模型引入范德瓦尔斯方程和准静态开放式热力学系统,考虑了气体和水之间的热交换作用、枪口节流作用和气泡上浮因素,并讨论了海面反射对信号的影响,给出了模拟计算过程,最终获得了改进的气枪信号模拟模型。利用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海水温度与震源信号能量成正比,与子波信号的信噪比成反比;(2)海面反射造成的陷波效应受实际条件下的海面反射系数和震源沉放深度的影响;(3)气枪的工作压力较高,超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范围,应用范式方程可提高模型准确度;(4)改进模型所模拟的气枪子波与气枪激发的实际子波十分吻合。能够精确模拟单枪信号的模型是研究和模拟气枪枪阵信号的基础。现有的大部分模型假设所产生气泡内的气体为理想气体,但由于气枪的工作压力很高,这种假设会导致一定的误差。为了能够精确地模拟气枪信号,在齐奥科斯基算法的基础上,应用范德瓦尔斯方程,建立了新的模型。模型中还引入了准静态开放式热力学系统,考虑了气体和水之间的热交换作用、枪口节流作用和气泡上浮因素,并讨论了海面反射对信号的影响。利用建立的模型进行实验发现:(1)海水温度与震源信号能量成正比,与子波信号的信噪比成反比;(2)海面反射造成的陷波效应受实际条件下的海面反射系数和震源沉放深度的影响;(3)气枪的工作压力较高,超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范围,应用范式方程可提高模型准确度;(4)改进模型所模拟的气枪子波与气枪激发的实际子波十分吻合。这些都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精确地模拟气枪单枪信号。  相似文献   

11.
一、用稿原则 不接受“一稿多投”文章,且未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发表过。投稿论文应具备以下条件:地震、地磁、地电、重力等领域基础理论或观测技术及相关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有创新(新思路、新方法、新认识、新发现等);对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对我国地震地下流体文献在1982—202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作者、关键词、研究热点、发文机构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文献的各项特征及反映的规律,为学科发展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在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的研究中,高产作者是我国地下流体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从较为单一的地震预报转变为地震预报、地球化学、井震结合等,近年研究趋向多元化、综合化;中国地震局下属的研究所和相关机构是地下流体研究的主要力量,是该类文章发表的主力军;与其他新兴学科交叉融合,结合高新观测技术探索多尺度协同化观测新模式可能是该领域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撑,从专利角度对防震减灾领域技术研发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该领域技术全球发展态势。基于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对国际领域内防震减灾专利进行研究,揭示全球防震减灾领域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发布局。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对于防震减灾领域技术的研发一直在持续增加,2004年之后快速增长;中国在专利总量和增长率方面远超其他国家,美国专利质量整体最高;高价值专利主要包括振动传感器和加速度计、地震预警系统和报警器、抗震墙和抗震结构、隔震支座、电梯控制装置、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地震应急处置和逃生装置、救灾机器人等。  相似文献   

14.
<正>自第四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矿产资源,尤其是关键矿产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碱金属铯(Cs),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化工、生物、医药、物理、电子器件和特种玻璃等传统领域以及航空航天、新型能源和信息科学等新兴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将其列为关键矿产、日本将其列为战略性矿产、加拿大将其列为关键矿产。中国也已将铯确定为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4)
<正>生活方式是指,特定社会物质条件和价值观念支配和指引下,活动主体生活领域中的资源配置活动和行为模式。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立体化结构性的变迁导致中国人生活方式"由传统城乡一体化的小农家庭村社形态,演变为近代城市市场化、社会化、大众化‘公共生活领域’为主导,以乡村传统生活为辅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态",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乐型演进,呈现出奢侈享乐性、高能耗性、需求多元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兰州观象台     
1 兰州观象台概况 兰州观象台的前称是兰州地震台,始建于1953年。当时位于兰州市翠英门兰州大学内(现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装有小51型地震计,1954年1月22日正式记录。为了迎接1957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我国在兰州市刘家坪建成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观象台,是我国综合性地球物理观象台之一。台址由中国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和前苏联著名地震学家果尔什科夫和基尔诺斯选定。地处我国地理位置的中心,南北地震带中部、兰州东盆地盐场堡以北、白塔山以东、黄河北岸Ⅲ级阶地的后缘,距黄河最近约1.5 km,距城区5 km,海拔1 5…  相似文献   

17.
周晓青  李涛  张雪飞 《地球》2023,(1):12-17
<正>在人类科技力量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航天技术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均在大力发展航天产业。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这些成就为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遥感卫星是航天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雷达卫星是唯一能在黑夜以及云雾条件下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的遥感卫星,它穿云透雾的能力决定了其在国防、应急管理等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军事领域,星载雷达技术在测绘、地质、农业、林业、环境、水文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接下来我们将从雷达成像原理开始,带大家了解这个“穿云透雾的太空天眼”。  相似文献   

18.
汉英地球物理学及地震地质学词汇数据库系统是我国地学领域内第一个专业词汇数据库系统。该系统以 OracIe·RDBMS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支持系统,其特点是可移植性强,在地学领域内有广泛的使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该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机器学习突出的隐式特征提取和复杂任务处理能力正推动着地震预测科学的发展,为系统了解机器学习技术在地震预测领域的发展现状,从指定时空窗的地震震级预测、发震位置和发震时间估计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领域中的应用,其中在震级预测问题上AI应用最为广泛;总结了机器学习地震预测的主要特征参数、模型和评价相关问题,从多种评价机制中探索地震活动性参数对地震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对地震预测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展望。在可预见的未来,AI技术的引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有可能引领地震预测领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统计学习理论是一种专门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机器学习规律的理论,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并已在函数逼近、模式识别、信号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支持向量机方法引入具有非线性特征和复杂孕震系统的地震综合预测领域,以华北地区(30°~42°E,108°~125°N)为例,基于地震活动参数研究从有限的地震样本中挖掘更多有效的地震信息,探索地震统计综合预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