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能源消耗、能源构成、新型清洁能源的发展情况,发现未来煤炭还将是我国主体能源,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中国还没有可以替代煤炭能源地位的新能源,煤炭在中国能源体系的基石地位不可撼动。但是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建立绿色矿山理念,全面实现真正的绿色矿山、绿色煤电,走上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能源发展障碍与应对: 全球现状评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 发展环境友好、地域分布相对均衡且潜力无限的新能源成为各国共识。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种类型。由于种类繁多、资源禀赋和物化特征差异悬殊, 开发利用新能源需要面对比化石能源复杂得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问题。如果措施不当, 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 而且可能会威胁到人类安全。在全面深入了解全球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各国经验教训,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先行性工作,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新能源资源情况、技术水平、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水合物--石油天然气的未来替代能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伯初  吴能友 《地学前缘》2005,12(1):225-233
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等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据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碳的含量等于石油、煤等化石能源中碳含量的两倍,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数字。在人类面临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时候,科学家和各国政府都把眼光投向这一未来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南海在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沉积条件、沉积环境等方面都显示这里具有生成和蕴藏巨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条件,因此,这里可能成为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之新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等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据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碳的含量等于石油、煤等化石能源中碳含量的2倍。在人类面临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时候,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都把目光投向这一未来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沉积条件、沉积环境等显示,南海具有生成和蕴藏巨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条件;南海海域的地震反射剖面多处显示存在BSR反射波;2007年已钻探见到水合物样品。东海冲绳海槽在第四纪的沉积速率高(10~40cm/ka),槽坡存在泥底辟构造和断裂活动,从上新世以来发生过两次构造运动,这些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因此,中国海域的天然水合物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在不远的将来它可能成为新的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探寻新的能源,从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已是必然的趋势。 一、利用核能是世界性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核能已被世界公认为近期最现实的能替代化石燃料的商品化能源,也是一种先进,清洁和经济的新能源。据统计,在1970年核电还只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5%,1975年便增到5.5%,1985年就猛增至15%。国际原子能机构1988年底统计,全世界核电反应堆实行并网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源前景与能源科技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通过国内外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发现,煤炭在我国一 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很大比重, 2030年能源消费预测煤炭的降低幅度有限,核能、水电,以及其他新能源上升幅度也有 限。本文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出发,分析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总结能源科技前沿领域,提出能源资源各领域重 大科技问题,以加快我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步伐。  相似文献   

7.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及其与世界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了我国在能源问题上存在的“三大”、“三少”矛盾。依据能源生产的全球化进程和消费的天然气化趋势,分析了调整和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替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综合众多专家的观点认为,我国必须实行品种优质化、多元化的用能发展战略。研究了实行这一战略的资源和技术保证条件。提出:我国应充分发挥水能资源优势,提高水电比重;开发西部天然气资源,扩大天然气消费份额;利用国外油气资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发展洁净煤技术,加速煤炭清洁利用;加快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和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替代作准备;建立节能型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能源结构正逐渐由高碳向低碳转变,但煤炭依然占据我国化石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并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传统的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勘查方式方法效率低,资源的开发方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传统的构造“九宫”分区基础上,重点考虑生态环境和煤炭资源分布两大因素,划分出九大煤炭生态区,分析各生态区煤炭生态地质特征,总结典型的生态破坏问题,以期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2017,44(3):620-621
<正>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下结合的化合物,1 m3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 m3的水和164 m3的天然气,能量密度高,资源潜力巨大。据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甚至认为它是能够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首选。2017年5月10—1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首次对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相似文献   

10.
一、世界能源结构在变化,煤炭将重新成为世界主要能源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是目前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矿物燃料,自从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煤炭在当今世界能源结构中将重新成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已日益明显。据国外资料报导,目前世界各类能源储量如表1所列。其中急缺的是廉价能源。地质学家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世界能源不足,除大力继续勘探常规能源和节约消耗以外,应大力研究利用非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相似文献   

11.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能源的三大支柱。我国能源资源丰冒,尤其是煤炭,因此勘探和开发煤成气—天然气的新领域,对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周平  张大权  杨宗喜 《地质通报》2017,36(4):684-689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和核燃料为特征的世界能源转型正快速推进,绿色、低碳、环保成为时代发展的代名词。在这场能源变革中,世界各国由于资源禀赋、能源消费结构、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应对能源转型的方式、做法也各不相同。英国以页岩气、地热等地下能源资源的利用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开发为重点;美国继续推进页岩气革命,加强天然气水合物预研究,同时强化传统化石能源利用的基础研究;欧盟则主要从整合区内市场、建立能源联盟的角度,增强自身能源安全保障。各国地调机构作为技术支撑力量,多聚焦于非常规能源资源的潜力评价、开发技术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水力压裂的环境影响等,支撑服务于各国能源转型。鉴于中国的资源国情,提出以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资源调查为重点,建世界顶级研发中心,推动非常规油气科技攻关,做好非常规油气开发前期技术储备,同时加强天然气定价机制研究,推动上海建立国际LNG交易中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世界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新能源利用技术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一个方向,其中以生物质资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气化技术是生物质能高  相似文献   

14.
华东、华南地区[注]解决能源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 一、发展核电是逐渐缓解和不断解决华东、华南地区未来电能需求的主要途径 世界能源的发展经历了由薪炭向化石能源转换的第一次能源革命,现在正在进行着以核能为主(包括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水电、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二次能源革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煤地质与勘探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煤炭资源量49000余亿t,实际探明储量6000余亿t,其中可供建并使用的精查储量390亿t。由于油气资源有限,加上近年煤炭在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方面取得进展,21世纪初可望成为廉价、洁净和可靠的能源,在能源构成中重居领先地位。煤炭在中国化石能源资源中约占95%,在能源构成中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煤田地质工作直加速东部勘探,突出西部找水,提高勘探程度和煤矿地质研究精度,为煤炭开发、洁净煤技术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调整,以煤炭为主,逐步实现多元化、清洁化发展。立足我国能源消费情况、所处发展阶段,分析总结当前中国能源供需面临的多重考验:中国能源供应保障基础相对薄弱,对外依存度较高,海外能源供应稳定性受到挑战,能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显。结合国内外实际和国家发展目标,从能源供应体系、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为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提出四点建议:全面提升国内能源供应稳定性;深化国际合作,多元化开拓海外供应链;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统筹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新能源多元互补;加大能源体制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7.
李慧 《河南地质》2014,(3):17-17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在其总部巴黎发布《煤炭市场中期报告》。报告指出,由于清洁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上一些地区煤炭用量的削减,未来全球煤炭需求增幅将会有所放缓,而目前煤炭仍是所有化石燃料中需求量增长最快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煤炭资源保障程度与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我国主要能源。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立足煤炭、立足国内,是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现实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能源结构现状的分析研究,指出现阶段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较高,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虽然近年来煤炭消费比重逐步降低,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其主体能源地位难以改变。我国进入新时代后,对能源消费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消费结构亟待调整优化,以适应新时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期 ,煤科总院西安分院的两个煤炭科学基金项目通过了煤炭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议。其中“煤层中菌藻生物的化石形态、成因标志与生烃特征”项目 ,是我国首次立项研究煤层中菌藻生物化石的专题。项目着重研究了微观成煤物质、成煤条件及特种煤的生烃特征 ;通过对浑源等 4个矿点的煤层剖面样品和其他 18个矿点的资料 ,鉴定、研究与系统描述了多达 2 1个属的菌类化石、18个属的藻类化石 ,分析了它们的光学性质、红外光谱、稳定同位素特征 ,提交了清晰的照片 ;在定量分析煤中藻类体和菌类体的基础上 ,提出了划分腐殖腐泥煤类和腐泥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