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焦家金矿田是胶东地区金矿最富集的三大金矿田之一。为开展焦家金矿田深部找矿预测工作,在焦家金矿田深部调查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构建了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结果显示,早白垩世郭家岭型花岗岩是焦家金矿田的金矿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系统为焦家断裂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主要包括主断裂面、次级断裂面、裂隙面等;热液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等。以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指导,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圈定了深部找矿靶区2处,经钻探验证均取得了较好的见矿效果,开拓了深部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2.
山东焦家金矿田已知有两类金矿,即蚀变岩型与裂隙充填型。据目前研究,获知这两类金矿的差异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东焦家金矿带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5年时间对山东焦家金矿带深部的地质找矿工作,发现了位于莱州寺庄矿区深部的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床与产于焦家断裂第一矿化富集带中的寺庄矿区浅部金矿床之间有100~250m垂深的无矿间隔,构成第二矿化富集带.认为胶西北地区3务主要金矿控矿断裂--三仓断裂、焦家断裂、招平断裂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形成上陡下缓的铲状断层,构成了沿玲珑花岗岩与早前寒武纪地质体边界分布的大型伸展构造带.建立了焦家式金矿新的成矿模式:在伸展构造主断面附近的岩石受到强烈的伸展剪切应力,产生倾向与伸展滑动方向一致的一系列伸展断层,构造岩为变形均匀的碎粒岩和糜棱岩,形成浸染状蚀变岩型矿石;主断面之下,由伸展引起的剪切应力,产生了具共轭剪节理性质的网状裂隙带,形成网脉状矿石;远离主断面,岩体上拱造成的引张作用产生近直立的裂隙带,形成脉状矿石.指出焦家金矿带深部成矿远景区在该断裂平面位置的西侧,而非其东侧的玲珑花岗岩分布区.  相似文献   

4.
焦家金矿床位于焦家断裂带中段,属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截至2008年底焦家金矿床累计探获资源储量234 564 kg。该文通过对深部矿体地质特征论述,并与中浅部矿体进行对比,总结深部成矿规律,利用焦家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等距斜列、尖灭再现规律,对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田国亮 《探矿工程》2019,46(1):56-60
胶西北红布金矿位于焦家金矿田中段,但又不是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是发育在断裂带两侧花岗(闪长)质岩中受密集节理、裂隙控制的细脉、网脉状金矿。因其受焦家主断裂和焦家断裂系河西断裂及侯家断裂三大断裂控制,其所钻遇地层的结构极其复杂。在该矿区最深钻孔127ZK1孔试验应用了化学凝胶堵漏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127ZK1孔钻进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化学凝胶堵漏剂的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山东胶西北矿集区和焦家金矿田成矿构造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西北矿集区金矿床主要受三山岛断裂、龙莱断裂和招平断裂3条主干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构成胶西北3条金矿带和一系列金矿田。断裂总体呈NNE走向,平面形态呈S形,多期活动特征明显,自主裂面向外依次出现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等矿化蚀变带。焦家金矿田受焦家断裂的控制,金矿床在平面上主要产于焦家断裂分枝复合、膨胀转折的部位;焦家断裂在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式特征,金矿床主要产于断裂倾角由陡变缓的转折点下部,主要矿体沿焦家断裂下盘分布,赋存于主裂面和与主裂面平行的一组缓倾斜裂隙中,远离主裂面逐渐出现一组陡倾的控矿裂隙。胶西北3条主要金矿控矿断裂构成了一条沿玲珑花岗岩与早前寒武纪地质体边界分布的大型伸展构造带。  相似文献   

7.
胶西北红布金矿地质特征及构造解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胶西北红布金矿在焦家金矿田独具特色,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是发育在断裂带两侧花岗(闪长)质岩石中受密集节理裂隙带控制的细脉,网脉状金矿,构造解析表明红布金矿体主要形成于主断裂发生右行走滑的构造应力环境,基信压应力方位大致为SWW-NEE,主压应力轴近水平,含矿裂隙表现为张剪性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年的地质勘查研究,发现了山东焦家矿区深部105吨特大型金矿床,圈定了89个矿体,归并为4个矿体群,其中Ⅰ-1号主矿体沿焦家断裂主裂面分布。焦家矿区共探获金矿资源储量230多吨,成为世界级超大规模金矿床。通过焦家深部金矿床和浅部金矿床对比研究,揭示了新的金矿成矿规律:浅部金矿床和深部金矿床之间为无矿间隔或弱矿化带;金矿床矿体厚大部位在剖面上产于焦家断裂由陡变缓转折点下部;焦家带金矿床构成了沿"一条构造带、二段矿化富集带、三层矿化蚀变带"产出的矿床模式。通过同位素年龄测定,焦家断裂断层泥的K-Ar年龄为131.05~123.53Ma和48.57~41.18Ma,早期指示断裂构造的主要形成期与金矿的主成矿期同步;晚期金矿的同位素年龄略晚于郭家岭花岗岩年龄,略早于崂山花岗岩年龄,位于伟德山花岗岩年龄值高峰段内,说明伟德山花岗岩岩浆活动是导致"焦家式"金矿成矿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
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金矿成因类型.在全国已经探明的五个特大型金矿床中,焦家式金矿就有四个.该类金矿床的成矿深度较大,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这四个矿床的深部均未能圈闭.现正在工作的几个焦家式金矿,矿体向深部同样有变大、变稳定的趋势.去年,在招远县台口金矿施工的一个孔,于垂深907.31~949.60m处,见到真厚度达32.49m、金平均品位5.49g/t的矿体.在深977.71~1048.02m区段,还有四层样长1.50~8.66m、金平均品位2.23~3.25g/t的支矿体.该孔所见主矿体与其上部钻孔相距斜深400m,两个工程的平均金品位仅差0.05g/t,矿体厚度只相差0.10m,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深部矿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据此,有人推测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深度为2~3km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
范世家  薛伟 《地质论评》2021,67(5):67060010-67060010
本文以焦家断裂带深部上盘发现金矿体的地质事实为依据,将焦家断裂在成矿后对矿体的破坏作用作为讨论重点,根据现今焦家断裂上、下盘金矿体以断层泥为界,有被错断的明显特征,指出发育在焦家断裂主断裂面中的断层泥为成矿后断裂活动的产物。依据上、下盘金矿在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矿石矿物、成矿阶段等方面具有极为相似一致特征,提出在117.69~121 Ma成矿期,焦家断裂带中的上、下盘蚀变岩型金矿统一形成于深度3~9 km之间成矿期的焦家断裂带中,二者在成矿时具有时、空上的完全统一性。受焦家断裂总体正断层效应影响,现今焦家断裂深部新发现的上盘金矿(化)体应为下盘金矿(化)体被错断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红柳沟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该矿床已经资源枯竭。为了更好地开展该矿床今后的找矿工作,综合分析了红柳沟金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金矿体展布规律及找矿标志;并根据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与形成阶段、金的赋存状态及围岩蚀变特征,简要地分析了矿床成因。研究认为,红柳沟金矿床的矿体受SN向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空间上具有向南侧伏现象,结合化探异常,加强沟南构造破碎蚀变带的深部找矿,将会大幅度提升该矿的远景储量。  相似文献   

12.
山东平邑卓家庄金矿金品位的分形结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庆栋  郑晓廷 《地质与勘探》2000,36(3):43-45,47
卓家庄金矿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主要矿石类型可分为4种:矿浆胶结隐爆角砾岩矿石、热液胶结隐爆角砾岩矿石、熔浆胶结隐爆角砾岩矿石、凝灰质胶结隐爆角砾岩矿石。金品位分形结构研究表明,该矿床具有多次分形结构及规律性变化特点,反映了多次矿化叠加的特点,并预示了深部矿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西藏马扎拉金矿区外围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扎拉金矿位于藏南拆离断裂以北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南部隆子逆冲推覆断裂南缘,是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矿区外围30km2范围开展地质测量工作,重新厘定了矿区及外围的地层系统并新发现大量岩浆岩,重塑了矿区及外围的断裂构造格架并初步厘定了构造活动期次,结合地球物理剖面测量、区域地质新近调查研究成果和少量工程验证,初步构建了矿床的控矿构造几何模型并重新确立了矿区及外围在近东西向具有早期逆冲推覆、晚期伸展滑脱的前断坡和反冲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中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方向,对进一步找矿工作的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老挝琅勃拉邦帕奔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长亮 《华北地质》2011,34(3):203-209
老挝帕奔金矿处于云南三江成矿带南延部分,区域上是重要的铁、铜、金矿集中区。目前矿区共发现五条金矿体,其赋矿围岩为下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均产于北北东向的韧性剪切带裂隙和北北西向次级构造裂隙中。矿区以发育碳酸盐化为特征,按碳酸盐的产出特征可将金矿体分为蚀变岩型(碳酸盐呈微细脉或复脉)、构造破碎带型(碳酸盐呈胶结物)和含金方...  相似文献   

15.
采集寺庄金矿区82个钻孔的金品位数据4597个,按照100m的标度分析其在垂向上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大于工业品位的矿石所占比例等统计参数,对比其在垂向上的分形分维值特征,发现如下规律:寺庄金矿区深部矿体明显优于浅部矿体,以-700- -800m区间为矿化中心,垂直分布至少500m以上;通过围岩蚀变分带特征、矿石组合特征、井下脉体相互穿插关系和金品位分形分维值研究,说明该区金成矿时间上至少经历了3次地质成矿作用的叠加,其中显著成矿作用发生在后2次,在空间上深部(-1000m以下)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金品位分形分维特征能较好地划分成矿阶段,在同一个成矿阶段,分维值越小,矿化作用越好,在同一个成矿区间,分维值越大,成矿作用越好。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茅排金矿床控矿断裂地球物理场特征的研究,结合元素的构造地球化学性质,得出该矿床的控矿断裂具低放射性场、中等视频散率异常场的特征。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基本上能够圈定控矿断裂的位置,从而达到间接寻找金矿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分形不变分布及其在山东地区金矿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申维 《地学前缘》2008,15(4):65-70
自相似性(标度不变性)是地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研究表明,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矿床储量规模及其空间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分形不变分布的特点要求大于某一尺度物体的数目与物体大小之间存在幂指数关系。论证了幂函数分布、帕累托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齐波夫定律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分形不变性质,它们是分形模型的数学基础。基于分形模型,用求和方法确定中国山东省金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值范围。等值线大于或等于金地球化学元素临界值(200×10-9)围成的异常面积包含了已知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内蒙乌拉山金矿控矿条件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拉山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西部地区近年来探明的有一定远景的金矿床。该矿床受大桦背岩体、韧性剪切带、脆性断裂构造和乌拉山群变质岩系等多种条件所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成矿时代较华北地台东缘金矿床早,为晚华力西期,其类型为中深成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杜尚泽  张元厚  杨万志  文斌  王鹏 《矿床地质》2020,39(6):1103-1121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中康古尔金矿因其独特的成矿地质特征,成因一直备受争议。文章立足于康古尔金矿地质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通过探讨觉罗塔格带的构造演化,重新审视康古尔金矿的成因。笔者总结了觉罗塔格构造带晚古生代地层时代及火山-沉积建造特征,认为晚古生代早期大洋板块向北俯冲,发育奥陶纪-泥盆纪弧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系,石炭纪康古尔洋发生双向洋-陆俯冲,在两侧形成对称岛弧带,局部平稳拉张环境为铜-铅-锌-金成矿的有利环境。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因不仅仅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康古尔金矿体位于海相安山岩、凝灰岩的交替部位,上部富金-中部铅锌-下部富铜的金属分带特征,与VMS矿床特征一致。矿体呈板状且与围岩截然接触,明显受挤压变形的网脉状矿化表明矿体形成早于韧性剪切作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康古尔金矿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通过详细对比康古尔金矿和造山型金矿、小热泉子VMS铜矿的特征,笔者认为康古尔金矿具有原生VMS矿床的特征,并且被二叠纪韧性变形所改造,为喷流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富金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