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博览     
中国探月工程已经进入启动阶段 中国现在实际上已经进入探月工程的启动阶段,3年之内我们就可以把中国的月球卫星送上太空。紧接着,带着五星红旗的中国登月车也将踏上月球。中国的月球卫星将采取多级推进的方式进入月球轨道:首先由火箭发射,成为地球的同步卫星,然后再靠自身携带的火箭不断给自  相似文献   

2.
月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从古至今,"嫦娥奔月"的神话一代代传递着中国人对月球的向往. 2004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正式启动.经过3年的攻关与研制, "嫦娥工程"五大系统(即卫星探测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发射场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通过各项考核验证.  相似文献   

3.
根据60年代的月质资料和海洋地质资料,全面总结地月关系和地质史,可以发现地球爆抛月球的地质痕迹和月质痕迹.1978年版世界地形图清楚地表明,全部深海盆、海沟、洋隆裂谷及陆地山脉裂谷、江河渠道等沉陷构造均呈线性闭合态,从而全球洋隆(指全部洋底隆起构造)和陆地统呈完全吻合性裂迹,全球地壳统呈向太平洋中心汇聚漂移和拉裂形变运动的营力痕迹,北-东-南太平洋海盆纵贯南北,其边缘不相吻合,显呈地球抛月质点──月坑抿合后的地质痕迹.而月壳则显呈月坑地壳包合月体的吻合性裂迹.这种全息性痕迹,是地球抛月海陆起源及地亮相对固定演化历史的核心论据。  相似文献   

4.
月球大地测量学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月球大地测量(Selenodesy)的定义和方法。月球大地测量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观测数据绝大部分都要依靠航天探测器或环月、绕月卫星来获取。月球大地测量的内容可以考虑3个方面:一是在月球上给出一个有确定定义的坐标参考系。并在其中布测一个控制网;二是确定这一月球参考系的大地测量几何和物理常数;三是求定月球的外部重力场。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近几年激光测月(lunar laser ranging, LLR)的研究进展,包括设施建设、月球轨道、多源数据联合探测月球等。激光测月技术使我们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地月系统,并且其用途广泛;下一代单棱镜反射器会将激光测月的精度提高1~2个量级;云南天文台站实现了中国激光测月零的突破,新台站的加入将帮助我们得到更准确的月球轨道;探测月球技术手段的增加、多种数据联合分析将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月球。  相似文献   

6.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CBERS)是1999年10 月14日与2003年10月21日两颗同性能的对陆地观测的传输型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7.
欧洲第一个环境研究卫星—RS—1—近日将在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太空模拟试验。1990年底或1991年初它将由欧洲阿丽亚娜火箭送入轨道。据介绍,这颗卫星高11.8米,重2.4吨,由欧洲航天局设计,多家公司参加了建造,造价为35亿法郎,寿命预计为2年。 这颗卫星主要用于全面监测地球,尤其是研究和监测占地球表面近3/4面积的海洋。它装有4个主要研究设备:综合分析雷达SAR、风扩散率测定器、雷达高度计和红外线的扫描辐射  相似文献   

8.
平动及其在起潮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讨论日月起潮力时,可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的运动直接看成平动是安全合理的,给出了在平动前提下,地球表面或地球内部任意一点在随地心绕地月公共质心作圆周运动时的轨迹方程,从而从数学上论证了可以把地球任意一点的起潮力定义为天体(月球或太阳)对该点的引力与地心引力的矢量差,既简明又抓住了起潮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2006,(5):53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测绘科技大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测绘领域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项,将首次发射我国自主开发的高分辨率系列测绘卫星,还将在月球测绘、极地测绘等若干前沿技术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2014,(1):64-65
正12月2日凌晨,搭载着"嫦娥三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踏火升空,迈出了中国人"上天揽月、深化月球认识"梦想征程上的又一个关键性的步伐。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如果一切顺利,承载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在本月中旬登陆月球,执行多项科学任务:开展月表形貌和地质构造、月表物质成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月球的起源与演化以及它对地球运动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如下探讨性的构想:月球约于44.6亿年前由在近日点时的原水星分裂出,在水星表面留下未痊愈的灾变疤痕—卡路里斯盆地和与它对拓的多山—线状地带;月球在41—37.1亿年前跨过金星轨道,35亿年前被地球捕获;此后月球逆行接近地球,13亿年前达劳希限后翻过地球两极以顺行轨道远离;17—11亿年间发生斜长岩灾变事件,地球块状斜长岩来自月球上月壳斜长岩,在月球正面留下灾变伤疤—月海。  相似文献   

12.
监测地球辐射能量收支的时空变化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地球反射的短波辐射与发射的长波辐射是地球系统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辐射收支观测的主要参量。地球辐射探测仪是探测大气层顶辐射收支能量平衡参数的专用仪器。地球目标方向订正模型(Angular Distribution Models, ADMs)专指校正大气层顶地球-大气系统目标辐射各向异性的一系列非均匀因子,它是将卫星或月基观测的地球目标反射及发射宽波段辐亮度转换为辐射通量的有效途径。ADMs模型构建和算法优化直接影响基于空间观测推算地球辐射收支的最终解算精度。本文围绕地球辐射ADMs模型展开,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ADMs模型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目前应用于Terra与Aqua卫星的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louds and the Earth’s Radiant Energy System, CERES)的业务化ADMs模型,分析了地球静止卫星与月基对地观测在地球辐射ADMs模型中的优势、问题与潜力。基于上述综述与分析,讨论星载与月基地球辐射ADMs模型进一步优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简称CBERS-1或中国资源一号卫星)分别于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成功发射了两颗同性能的遥感卫星,获取了大量的遥感资料,并得到广泛应用。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影像图集》(暂名)即将出版。该图集8开本240页,图集将以形象生动、可靠的信息,经处理简明分析的图像,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4.
资源1号卫星(ZY-1)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是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而成.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升天.上午10点15分,由指挥部发出“点火”令后,庞大的火箭如巨雷震天般将卫星送上天,几秒中后冲进云霄,只见闪闪的星点.  相似文献   

15.
潮汐发电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0):72-72
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现象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由于月亮离地球较近,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 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  相似文献   

16.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都是独一无二的。譬如,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它的地质活动的激烈程度在九大行星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科学新闻》报道,欧洲空间局将在今后3年内利用阿里亚娜火箭发射一颗用于观测热星的人造地球卫星。据认为,热星是冷恒星外围的尘埃壳,是一种能辐射红外线和其它能量的行星系统。 这颗卫星被称为“红外空间观测器”(ISO),它将是继美国1983年第一次发射的用于在地球外层空间观测星体外线辐射的“红外天文卫星”(IRAS)后第二颗同类空间观测器。  相似文献   

18.
在对月探测中,月表物质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数据,是进行月表化学元素及矿物反演与制图的重要信息源。受月球表面地形起伏的影响,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高光谱数据在开展月表参数定量反演前,须进行月表地形校正,还原月表真实的反射率信息。IIM高光谱数据和常用的美国LOLA月球DEM数据之间存在月球经纬度空间配准不精确的问题,对月表地形校正的精度产生了影响。以月表陨石坑为例,在两幅月球遥感影像上选取一定数量的同名点,使用多项式校正方法进行像元级配准,与直接使用经纬度开展空间配准作了对比分析,发现IIM高光谱数据与LOLA DEM数据之间在经度方向存在平均约3.5个像元的位置偏差,纬度方向存在约1.95个像元的偏差。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地球地形校正中使用的C校正方法运用到月球,探究在微弱大气散射环境下,月球陨石坑地貌的月表地形校正可行性。研究发现,经过像元级空间配准的数据在月表地形校正的效果上,比直接使用月球经纬度进行匹配的校正效果有明显提高。经过匹配和C校正,月表反射率与太阳入射角的余弦值之间的线性相关方程的斜率降低了89.4%,很好地消除月表陨石坑阴影地区和阳坡高亮区域的月表地形效应,恢复月表阴影区域的光谱信息。验证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月表局部遥感影像更接近于月表真实反射率,为后续利用IIM数据开展月表理化要素定量反演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19.
评述了卫星重力大地测量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地球科学的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物理构造与海洋动力学,以及大陆,冰川和海洋的相互作用,改善现有地球重力场模型(包括精度和空间解析度)是非常重要的。IUGG等国际组织对此已经强调了很多年。最近,由德国的GFZ(GeoForschungsZentrum),美国的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tration)以及欧洲宇航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开发研制了最先进的地球监测技术-SST(Satellite-to-Sateilite Tracking)。其主要特点是利用现有的GPS连续追踪新发射低轨道卫星,并由低轨道卫星对地球重力场作精密观测。已经发射和即将发射的卫星有3颗:G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for Geophysical Research an Application)已经于2000年发射;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rt)定于2002年发射;GOCE(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Cirulation Explorer)计划2004年发射,它们可以统称为重力卫星。载有SST技术的人造卫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具有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空间解析度的全球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模型,加强人们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理解并为海洋和气象研究提供更好地参考。上述3个重力卫星工作在有明显区别的不同波谱内,它们有不同的科学应用,仅有一小部分重合。所以,就应用而言它们是完全互补的。它们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将是广泛的,特别对于固体地球物理学,海洋学以及大地测量学等领域,它们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其意义不亚于GPS。  相似文献   

20.
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据了解,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20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