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全国太阳射电天文工作者的协力筹备,1985年4月15日至20日在南京南京大学召开了首届“太阳射电天文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天文台、站,各大学天文专业的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出学术报告共21篇,会议就22周太阳活动峰年射电观测和1987年9月23日在国内开展日环食射电联合观测研究课题进行了学术论证,得出了一致同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全国射电天文数据和图像处理学术讨论会(3)于1993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浙江省岱山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27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南京大学天文系和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会议是由中国电子学会射电天文学分会,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天文学会支持和组织的,并由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VLBI分部主办。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报告共29篇,涉及VLBI天文学,分子天文学,米波天文学,毫米波天文学,以及…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准备亚太会议,1987年3月24日-27日在上海市金山县由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和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天文学会和上海天文台联合举办了第二次全国恒星和行星物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6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43篇学术报告和9篇邀请报告。 会议学术交流报告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包括密近双星、行星、各类变星、Be星、星团和恒星动力学等领域。主要内容有: (1)银河系结构和动力学常数新值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射电天文学的历史就是追求更高角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历史,1996年1月下旬,在英国JodreliBank的Nd田eld射电天文实验室(NRAL召开.了第一次国际“高灵敏度射电天文学”(HgRA)学术讨论会,会议共分为八个专题进行,它们是:微弱的射电话线、河外星系的射电连续借发射、宇宙学观  相似文献   

5.
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学会在今年4月和7月间分别举行了学术讨论会和年会,在这两个会上宣读了一系列的论文和工作报告,活跃了学术空气,有利于相互学习和交流,颇受与会同志欢迎.上海天文台1962年第一次学术讨论会4月27—28日在余山举行,参加人数40多人,在会上宣读的论文和工作报告共有15篇.叶叔华同志提出了“1959年地球自转不均匀的情况”的报告,这篇报告实际上是报告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天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天文学会联合举办的“地心参考系度规及其应用”专题讨论会于1994年9月14日至18日在上海天文台佘山25米射电观测站举行。易照华任该讨论会的科学组织委员会主席,黄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部队院校研究所七个单位共2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代表中35岁以下的青年天文工作者占了近一半,给整个会议带来了青春的活力。地心参考系度规及其应用研究是当前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的前沿课题。特别是自90年代初以来由法国物理学家Damour,德国天文学家Soffel…  相似文献   

7.
受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托、由紫台、云台等单位共同主持的“1987年9月23日全国日环食射电观测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四日至五日在云南天文台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乌鲁木齐人卫站、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以及河南水科所等十一个单位共二十七名代表。云南天文台副台长冯和生同志出席并参加了会议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上海天文台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组合作用6米射电望远镜在6cm波段上对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观测所取得的结果。给出了局部源的流量、一维半功率角径、平均亮温度、部分局部源高度以及太阳射电半径等参数。  相似文献   

9.
简讯     
简讯“射电天文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盛况空前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和行星、星系与宇宙学、射电天文、高能天体物理、星表和天文常数、高空和大气外天文观测、天文仪器和技术等七个专业委员会以及中科院射电联合开放实验室联合发起召开的“射电天文学前沿”学术讨论会,于199...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天文学会联合举办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运动和地球自转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日至5日在浙江省建德县举行。参加会议的六十位科学家和研究生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高等院校,黄河水利委员会等部门。会上提交的五十篇报告,涉及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和日地关系专业委员会发起并组织的《太阳活动区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25—30日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举行。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太阳活动和宇宙活动天体研究》、中国科学院重点课题《第22太阳活动周峰年日地整体行为研究》和中国科学院天文委员会太阳分支学科的大力赞助。太阳射电爆发高时间分辨第二次学术工作研讨会和CSGD太阳耀斑资料会同时举行。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文学会图书情报出版工作第2次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8-12日在济南召开。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21人。参加单位有中科院北京天文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陕西天文台、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北京天文馆、中科院科技期刊编辑培训部上海科技编辑培训咨询部、《天文学报》编辑部、《天文学进展》编辑部、《上海天文台年刊》编辑部、《云南天文台台刊》编辑部、《陕西天文台台刊》编辑部、《天文爱好者》编辑部、《中国天文学文摘》编辑部、你寸间频率公报》编辑部共17个。山东科学技术协会…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天文学会天体力会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太阳系小天体的运动”讨论会于1992年6月27日—3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召开。何妙福任该讨论会的科学组织委员会主席,李玉林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8个单位共28名代表提交综述报告和学术论文共25篇,其中邀请报告6篇。 这些报告的内容涉及太阳系里小行星、流星、自然卫星和人造卫星多种小天体的运动理论以及轨道确定方法和技术;轨道共振和混沌现象;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1984年射电天文年会在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主持下于1984年10月22日至10月27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以北京天文台新研制成的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为重点,与会代表以很大的兴趣听取了有关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研制报告,参观了密云工作站的新望远镜,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大家  相似文献   

15.
学术简讯     
记几个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中国天文学界继“全国时间频率和纬度工作座谈会”之后,于去年年底又在南京举行了一系列小型专业学术活动:“全国恒星与演化学术讨论会”(11月30日至12月4日),“大镜面工艺小型经验交流会”(12月5日至8日),“全国天体力学学术讨论会”(12月8日至12日)和“全国太阳物理与射电天文学术讨论会”(12月21日至27日).与会人数二十至四十人不等,讨论内容是专业性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学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0月9日至21日在昆明举行。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射电天文学科组负责人王绶琯同志主持。科学院物理数学部戴中溶同志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有关关文台、研究所高等学校及天文仪器工厂等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学术会议于1980年10月9日到21日在昆明举行。这次会议是我国1958年开创射电天文工作以来,第一次由天文学会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受到了有关领导部门的热情支持和鼓励,王绶琯同志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十三个单位正式代表52人,列席代表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报告64篇。代表们就射电天体物理、太阳射电、射电天文方法及仪器设备研制等方面的工作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射电天文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至八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有关十一个单位四十一名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同志,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系主任谢炎同志到会讲话,祝贺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文学会首届学术大会于2000年9月21~23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召开。这是我国天文界第一次召开这样大规模的综合性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78名天文工作者参加了这一盛会。会议安排了大会特邀报告、三大组(分太阳与太阳系、恒星与星系、应用天文与仪器三个大组)报告和各专业委员会会议。大会特邀报告共有九个专题。它们分别是:1.宇宙大爆炸学说;2.我国近年来天文的新发现;3.天文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所起的作用;4.γ暴研究新进展;5.星系形成与演化;6.应用天文学研究进展;7.太阳系探索和地外生命…  相似文献   

20.
学术活动     
中国天文学会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于1987年11月15—18日在云南天文台召开了天文期刊编辑工作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北台、紫台、上海台、云台、陕台、南京天仪厂和北京天文馆等单位的学报、台刊,有关学术出版物和天文科普期刊的专职编辑人员20余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上共收到学术和工作报告15篇。这些报告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如何提高天文期刊的质量;2.天文期刊的编辑技术规范;3.学术期刊对科研的作用;4.编辑工作的改革。 与会代表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交流了各刊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深入地探讨了天文期刊编辑工作中一些共同性的编辑学术问题。 “自然科学期刊的质量观”和“天文期刊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