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同步的三个地面站,同时接收荧光屏卫星(714MHz)的信号,由卫星信号至各地面站的传播时延差,计算出卫星的位置,定位精度在0.1以内。国内任何接收点,接收卫星信号并作卫星位置的时延修正,则与陕西天文台时刻同步误差小于5μs(1σ)。  相似文献   

2.
在天文底片数字化工作中,利用高端商用扫描仪可能是一条简单而有效的途径.针对1988年云南天文台1m RCC(Ritchey Chretien Coude)望远镜拍摄的6张土星卫星天文底片,探讨了利用Epson公司10000XL商用扫描仪的底片数字化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基于底片数字化图像和UCAC2(The Second US Naval Observatory CCD Astrograph Catalog)参考星表,重新测量土星卫星的位置.通过与IMCCE(Institut de Mecanique Celeste et de Calcul des Ephemerides)提供的土卫历表位置比较表明,土星卫星的定位结果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的残差均值分别为0.056″和0.009″,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残差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06″和0.089″.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发表的高精度、高密度天体测量星表UCAC2,对天王星的五颗主要卫星的CCD观测图像重新进行量测,采用不同方法作定标归算,并使用两种理论模型(GUST86和GUST06模型)计算卫星的理论位置。对不同方法所得到的卫星位置的O-C结果的分析和比较表明,本文获得的卫星位置精度,除天卫五(Miranda)有显著提高,其他4颗卫星的位置精度基本相同。本文中天卫一和天卫三的结果与"亮卫星定标法"的结果在精度上相当,天卫二的位置精度与其他天王星卫星的位置精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我们的"亮卫星定标法"的可靠性。此外我们还获得了天卫四的位置与精度。  相似文献   

4.
使用云南天文台1 m望远镜连续4个夜晚观测得到的248幅CCD图像对天王星5颗主要卫星(Ariel、Umbriel、Titania、Oberon和Miranda)进行了精确的位置测量.在位置归算过程中,采用了最新发布的Gaia DR1(Data Release 1)作为参考星表,并将卫星的观测值和理论计算值作比较.卫星的理论位置参考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历表(其中天王星理论位置参考了DE431行星历表).结果显示:5颗卫星在赤经和赤纬方向的O-C平均值(观测值-理论值)均不超过0.027′′(天卫一Ariel:0.027′′和-0.007′′;天卫二Umbriel:0.024′′和-0.003′′;天卫三Titania:0.021′′和0.020′′;天卫四Oberon:0.024′′和-0.001′′;天卫五Miranda:0.021′′和0.001′′).前4颗卫星两个方向的测量精度均好于0.015′′,Miranda的精度可达到0.030′′.  相似文献   

5.
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是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的载荷之一,它包括白光太阳望远镜(WST),全日面太阳成像仪(SDI)和日冕仪(SCI)等仪器. 1991年Kuhn, Lin和Loranz提出的方法(简称KLL方法)是WST和SDI在轨平场定标的方法之一.为了研究WST和SDI的平场定标精度对KLL方法的相邻位置时间间隔的敏感性,使用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的日震和磁成像仪(HMI)及太阳大气成像仪(AIA)的全日面成像观测数据测试和分析在使用KLL方法时相邻位置时间间隔对所得平场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LST使用KLL方法进行平场定标时,相邻位置时间间隔越短越好.具体分析表明,WST平场精度对相邻位置采样时间间隔不敏感,而SDI时间间隔需要在240 s范围内.分析结果对卫星姿态调整到稳定所需的时间给出了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6.
受地球大气影响, 使用地基光学望远镜观测角距离较小的双星系统或主卫星系统时往往会出现星象不可分辨的情况. 因此, 系统光心位置与系统质心位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准确地测量太阳系天体系统质心位置可以改进其轨道参数, 有助于揭示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 以矮行星Haumea及其亮卫星Hiíaka的运动为例, 仿真系统光心围绕质心扰动的过程, 探究视宁度(用星象的半高全宽表示)变化对准确测量光心位置的影响. 仿真结果表明, 使用二维高斯定心算法测定的系统光心位置随视宁度变化, 而修正矩定心算法的定心结果不受视宁度的影响. 根据仿真结果, 研究能够有效减少视宁度变化对光心位置准确测量影响的定心算法十分必要; 同时, 新的定心算法还需考虑主星光度变化的影响. 使用云南天文台2.4m望远镜, 1m望远镜以及紫金山天文台姚安观测站0.8m望远镜从2022年2月7日至2022年5月25日观测矮行星Haumea系统, 得到29晚共463幅CCD图像. 新定心算法确定的光心位置与使用二维高斯定心算法的结果相比具有更好的位置拟合效果. 此外, 还发现亮卫星Hiíaka在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历表与Institut de Mécanique Céleste et de Calcul des ''Ephémérides (IMCCE)历表中的位置存在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7.
将相互逼近(Mutual Approximation)技术从天然卫星的天体位置测量拓展到小行星和邻近盖亚(Gaia)星表参考星的相对位置测量,希望获得更高的小行星位置测量精度.使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 m光学望远镜在2020年11月11~12日对小行星702(Alauda)进行了观测试验.在观测资料中,目标小行星共有...  相似文献   

8.
1995年天王星卫星位置观测的重新归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改进了对自然卫星CCD图像进行定位量测处理的方法。经对天王星主要卫星CCD观测位置图像的计算处理表明位置精度有了明显提高 ,O -C的标准误差 (RMS)平均为 0 .0 7″。  相似文献   

9.
中高轨卫星广播星历精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GPS广播星历参数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参数少、精度高等优点,可以考虑将它应用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但是GPS系统的卫星构成比较单一,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可能包含中地球轨道 (M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和地球静止轨道(GEO)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中高轨卫星。分析了采用GPS广播星历参数时,MEO、IGSO和GEO卫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特别讨论了轨道倾角接近于0的GEO卫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计算表明,对于 MEO卫星,2 h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三维位置)可达厘米级;对于IGSO卫星和轨道倾角较大的GEO卫星,4 h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约为0.1 m,径向位置误差在厘米量级;而对于轨道倾角接近于0的GEO卫星,若不采取特殊措施,由于轨道倾角和升交点经度统计相关,其广播星历拟合精度很差,为此提出了一种坐标转换方法。采用此方法后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可达0.1 m,径向位置误差为厘米量级。  相似文献   

10.
(RA-97议事全会生效的意见书 ITU-R 93~* 与研究课题 ITU-R 201/7相关)ITU 无线电通信议事全会考虑到a.几年来业已进行利用各种(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开展双向法时间和频率(T/F)传输的调查研究;b.现已能设计(生产)支持双向 T/F 传输的专用调制解调器;c.近来正在积极执行一个大规模的 T/F 传输计划:位于307°E 上的通信卫星 INTELSAT 513可免费1年提供  相似文献   

11.
Ⅰ.引言人造卫星在离地面不远处繞地球运行,它不断从地球背日区域的上空穿进穿出,这就和月食的情况一样产生了“卫星食”. 我們知道,由于椭球形地球对卫星軌道的摄动,卫星軌道面繞地軸緩緩向西轉动.同时随着地球公轉,日地相对位置也在不断变化,因而卫星軌道的被食部分和日照情况也就随着变动.这就使我們在某一时期能够看到卫星,而在另一时期又不能看到它;也就是說卫星的可見期是間歇出現的。  相似文献   

12.
行星和规则卫星离中心体的距离同它们的质量有关,相邻两个行星区(或规则卫星区)的边界和两个行星(卫星)的质量比有关,适当选取这个边界后,发现行星(卫星)区宽度Δr 几乎和行星(卫星)的引力范围的直径2x=2(m/3M)~(1/3)r 成正比;离中心体愈远,比率Δr/2x 愈小.这个计算结果表明,行星和规则卫星是通过同样的机制形成的,它们都是由星子集聚形成的,而不是由很大的原行星、原卫星转变过来的.  相似文献   

13.
漂移扫描CCD用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观测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银盾  唐正宏  陶隽  于涌 《天文学报》2007,48(4):475-487
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两种观测手段,即小光电望远镜短曝光观测和天文望远镜跟踪恒星(或卫星)观测.事实上,这两种手段都各自存在不足,尤其对于暗弱目标问题更加显著.利用CCD漂移扫描模式和凝视模式相结合观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具有明显的优势,小口径望远镜(口径约25cm)就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目标和恒星圆星像与高精度的定位结果.本文重点阐述了获得高精度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光学位置与星等的原理、方法及步骤;最后,利用实测资料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了所获得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内部精度及其误差源.  相似文献   

14.
ITU 无线电通信议事全会考虑到a.用通信卫星双向交换时间信号有很大的潜力提高(时间)准确度和稳定度;b.实验结果表明其短期时间稳定度与理论估计相符;c.目前尚未取得关于长期稳定度研究的充分足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大家知道,人造卫星在天球上运动很快,利用固定装置的人造卫星照相机拍摄,有效露光时间 T 极短,大大限制了拍摄人造卫星的能力.T=d/Fω=d/v其中,d 是底片上星象弥散(圆)直径;F 是照相机的焦距;ω是卫星相对仪器的运动角速度;v 是卫星星象在底片上的运动线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大行星卫星的高精度CCD位置观测与运动理论研究工作的需要 ,采用天王星 5颗主要卫星摄动理论模型 (Gust86 )作为核心 ,设计了一个天王星视位置可视化软件。该软件具有卫星证认 ,最佳观测时段选取 ,精确模拟卫星视运动和实时引导CCD精密定位观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CHAMP (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GRACE-A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A)、SWARM-C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and Environment Explorers-C)等3颗极轨卫星的资料, 研究360—480km高层大气密度在低纬度区域的午夜极大值(Midnight Density Maximum, MDM)现象. MDM一般出现在23:00- 02:00 LT (Local Time)之间,峰值位置在低纬度15°以内,谷值位置在中纬度35°-45°附近,整体略偏向南半球,振幅约为平均密度的26%.随着高度增大以及太阳辐射水平的增强,MDM振幅呈减小趋势;冬至和夏至日附近的季节效应会减弱MDM振幅,在春秋分日的振幅最大.用3个主流大气模型DTM2000 (Drag Temperature Model 2000), NRLMSISE00 (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Mass Spectrom-eter and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和JB2008 (Jacchia- Bowman 2008 model)对MDM进行模拟,JB2008没有刻画出MDM现象;另两个模型低估了MDM效应,在360km和480km两个高度DTM2000模型的振幅仅为观测的46%和53%, NRLMSISE00模型仅为观测的33%和26%;模型没有准确刻画出MDM与高度、辐射水平和季节的关系.联合3颗卫星的资料,研究了-种基于地理纬度的6阶勒让德多项式,同时融合地方时和高度因素的经验函数,在振幅和相位上可以较好地刻画MDM特征,相关系数达到0.923,可为大气密度模型的修正提供借鉴,服务于低轨道航天器高精度轨道预报.  相似文献   

18.
针对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星载原子钟特性和卫星钟差预报模型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在介绍4种单一模型(多项式模型(QR)、灰色模型(GM)、时间序列模型(ARMA)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GRNN))的基础上,引入了经典权组合模型(CM)和修正经典权组合模型(Modified CM).利用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的卫星精密钟差产品对BDS/GPS星载原子钟的短期钟差预报模型进行研究,并对比了不同卫星钟和不同模型的预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模型对于BDS卫星钟(C04(GEO Rb)、C07(IGSO Rb)、C14(MEO Rb))的钟差预报精度跳跃性很大;而对于GPS卫星钟(G04(Block IIA Rb)、G09(Block IIA Cs)、G16(Block IIR Rb)、G31(Block II-M Rb)、G27(Block IIF Rb)、G24(Block IIF Cs))的预报精度变化比较平稳;同一种预报模型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卫星钟序列中,预报精度差异较大.然而,修正经典权组合模型在保证预报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了预报精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19.
荧光屏电视广播卫星的初步定位及卫星时刻同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个地面站同时接收卫星电视信号,分离出Line—319同步脉冲,并记录本地钟与分离脉冲的时刻差。在三个地面站时钟同步的情况下,可得卫星信号至各地面站的传播时延差;在假定地心距为常数的情况下,解算出卫星的位置。确定卫星经纬度,国内任何可接收卫星信号的地方,通过卫星与陕西天文台标准时刻同步的均方误差小于±3.5μs  相似文献   

20.
就在不久前,天王星因有21颗卫星而被视为太阳系中拥有卫星最多的一颗行星,但曾几何时,土星和木星的卫星数已遥遥领先,土星以30颗卫星的优势荣居榜首。 去年公布12颗新土卫之后,里克天文台的格拉德曼和他的国际观测伙伴用望远镜重新对它们进行观测,并修正了轨道。格拉德曼在他的网址(www.obs-nice.fr/saturn)上指出,它们属于不规则卫星,都很小,直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