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床成因类型的建立是成因分类的基础,也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试图从磁铁矿的成因方面讨论一个产于闪长岩体附近蛇纹岩中,但不属于接触交代和岩浆成因的特殊铁矿类型——铜厂式铁矿,即与元古界(钙)镁硅酸盐岩有关的火山沉积受变质型矿床.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矿床的成因类型,具有工业意义的有沉积变质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岩浆型铁矿,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铁矿,热液型铁矿和风化壳型铁矿,风化淋滤型铁矿等。在地质普查勘探过程中,常常遇到的矿床类型,如沉积铁矿,岩浆型铁矿,热液型等铁矿床,由于矿石组成复杂,共生金属多,含有多种有害元素,粒度细小,或属新矿石类型又无现  相似文献   

3.
白云鄂博铁矿磁铁矿成因矿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鄂博铁矿是富含铌、稀土、铁矿床,前人做了大量地质研究工作。在1978—1979年承担白云鄂博富铁矿成因研究中,试图通过磁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探讨白云鄂博铁矿成因。现将我们初步认识叙述如下:一、矿床概况白云鄂博铁矿赋存于元古界自云鄂博群H:白云岩中,主要分布于主矿、东矿和西矿,在东介勒格勒(  相似文献   

4.
鹅头厂式铁矿床分布于中元古界昆阳群中,矿区存在两种不同成因的铁矿,一种为火山沉积—变质矿床,另一类为热液型脉状矿床。诸多资料显示,矿区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磁铁矿-磷灰石(IOA)型铁矿,或称基鲁纳型(Kiruna)铁矿,或称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在时空上常常与碱性-钙碱性的(次)火山岩有着紧密联系。该类型矿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产出,发育特征的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矿物组合,但其成因还存在广泛争议。文章介绍并归纳了成岩成矿实验在IOA型矿床相关的岩浆原生过程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液态不混溶作用、岩浆磁铁矿-气泡悬浮模式和阳起石岩浆成因的实验验证,探讨了磁铁矿以及磷灰石通过液态不混溶作用和气泡悬浮完成超常富集形成铁矿浆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相关实验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该矿床成因以往认为是“与闪长岩有关的高中温热液型矿床”,铁质主要来源于闪长岩。部分同志根据同位素年龄资料(全岩,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曾推测铜厂磁铁矿与海西期基性、超基性岩体有直接成因联系。近年来,有的同志(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711队综合组)从火山喷发沉积旋回角度,对铜厂铁矿床的产出部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可能属火山喷发沉积矿床。笔者认为与铜厂磁铁矿密切伴生的蛇纹岩,具成层性,与地层同褶皱,它既不是一般的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内生铁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系列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基地.这里的夕卡岩型和玢岩型铁矿的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矿山生产揭露的地质矿化现象日新月异.作者在学习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两类矿床进行过较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和综合对比.我们认为本区的两类主要铁矿类型——夕卡岩型铁矿和玢岩铁矿成因上近似,都包含有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碱质交代成矿作用、矿浆贯人作用和沉积—接触变质成矿作用以及相应的矿床成因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成矿的区域构造和岩浆活  相似文献   

8.
正磁铁矿-磷灰石型铁矿是全球非常重要的铁矿床类型之一,其主要特征为:(1)含大量的块状磁铁矿、不定量的磷灰石,贫石英;(2)具有高U和稀土含量;(3)与钙碱性蚀变岩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关于这类矿床是岩浆成因还是热液成因,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传统观点认为,这类矿床的磁铁矿保存了原始的类玄武岩状结构,是磁铁矿从富铁熔体中结晶所导致的;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根据铁矿体内广泛分  相似文献   

9.
元古界会理群是铁矿床的重要产出部位。四川会理县麻栗坪铁矿床产于会理群通安组四段地层中,为富磁铁矿的小型矿床,具有典型的热液型矿床特征。根据该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域上沉积(变质)型、热液型铁矿床对比,从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形态规模、矿石结构构造、共伴生组分等特征进行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认识,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与华力西期辉绿辉长岩体有成因联系、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从磁铁矿的标型特征论天湖铁矿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群子 《西北地质》1991,12(1):19-25
本文通过对天湖铁矿磁铁矿的标型特征(化学成分、晶格常数、反射率、氧同位素)研究后认为天湖铁矿为沉积变质成因,该矿床的磁铁矿在每个矿体及各个矿层内的特征基本一致,反映成因类似,而且其磁铁矿的标型特征既不同于岩浆矿床也不同于接触交代矿床和热液交代矿床,而与火山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相近。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沙河中关铁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关铁矿赋存于闪长岩与灰岩的接触带中,闪长岩体呈岩株状侵入于奥陶系中统灰岩系,形成岩浆晚期接触交代型矿床。本文探讨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2.
最新地质调查发现,角砾岩型铁矿在滇中地区广泛分布。通过对黑箐角砾岩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进及成因初步研究认为,该类矿床主要与800Ma-1000Ma的中基性岩浆作用相关,成矿分为四个阶段:隐爆角砾岩成矿阶段,富铁岩浆分异阶段,第三期岩浆侵入破矿阶段以及最后风化作用砂土状铁矿成矿阶段。该类型矿床很可能属于IOCG矿床的一个子段元。  相似文献   

13.
雒浩 《山西地质》2012,(1):52-54
通过对隆昌洼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等的综合分析及研究,认为铁矿体主要位于黑云斜长角闪岩与二长花岗片麻岩的内接触带中,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分异型铁矿床,工业类型为需进行选矿的铁矿石。对铁矿成因及围岩蚀变等找矿标志的研究,为该区找寻同类型铁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宁芜和庐枞火山岩盆地中发育了大量与早白垩世(约130 Ma)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玢岩铁矿。这类矿床的特征为具有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透辉石)矿物组合,在国际上一般被称为铁氧化物-磷灰石型(Iron Oxide-Apatite, IOA)或基鲁纳型(Kiruna-type)矿床。玢岩铁矿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其成因就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矿浆、岩浆热液及矿浆-热液过渡的观点。近年来的高精度年代学揭示出宁芜和庐枞盆地内玢岩铁矿在约130 Ma集中爆发成矿。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次火山岩体,且成矿早期流体具有高温(550~780 ℃)和超高盐度(可达90% NaCleq)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成矿岩体及周围火山岩在成矿早阶段发育大规模钠质蚀变相吻合;但同时S-Sr等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在铁成矿过程中还有外来壳源(如膏盐层物质)流体的加入。一些研究工作还表明玢岩铁矿与夕卡岩型铁矿具有相似的热液蚀变演化过程,暗示两者或许存在某些成因联系,很可能是相似流体与不同性质围岩及在不同温度下水岩交代产物。这些新的证据为探讨玢岩铁矿的成矿作用过程和成因机制提供了新的制约,也带来了新问题。本文从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早期流体性质、玢岩铁矿与夕卡岩铁矿及其外围新发现的金铜矿化的成因联系等角度,对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铁矿研究的主要新进展进行初步总结。当前IOA型矿床的成因研究成为国际上矿床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除了长期争论的矿浆成因和岩浆热液成因,最近提出多个了岩浆-热液复合成矿模型,如岩浆磁铁矿-气泡悬浮模型及富水铁熔体的上升、脱气和侵位成因模型。将IOA型矿床成因争论的焦点逐渐聚焦在岩浆到岩浆后(岩浆热液)阶段,铁质究竟是以含铁岩浆热液、铁矿浆 (Fe-O或P-Ca-Fe-O),还是岩浆磁铁矿微晶或其他未知的形式来富集成矿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对以上的新模型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并与长江中下游的矿床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铁矿成矿规律及重点矿集区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矿是中国重要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中国铁矿资源的禀赋特征;将中国铁矿床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6种成因类型和40个矿床式,并建立了鞍山式沉积变质型、大庙式岩浆型、蒙库式海相火山岩型、大西沟式沉积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划分了36个中国铁矿成矿区带,编制了成矿区带图,总结了不同类型铁矿和不同时代铁矿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了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和矿石类型的时间分布规律;最后,探讨了7个重点成矿区带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6.
尼新塔格铁矿床所属的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赋存有多个中-大型铁矿,近年来这些铁矿床的成因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已成为该地区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探讨尼新塔格铁矿床的矿床成因并进一步揭示其成矿过程,本文对该矿床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工程勘探资料显示该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玄武粗面安山岩、粗面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根据对围岩蚀变、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的观察,将矿床的形成过程划分为矿浆期和热液期两个主要成矿期。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尼新塔格铁矿区内的矿石与熔岩围岩具有同源性。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岛弧环境下形成的玄武质岩浆。综合以上特征,认为尼新塔格铁矿床是由石炭纪岛弧环境下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在成因类型上应属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复合成因磁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17.
《地质学报》1977,51(1)
在长江中下游的若干断陷盆地中,发育着一套中、基性到中、酸性而含碱较高的、并以安山质为主的火山-侵人杂岩,与这一套有关的岩浆的演化过程相联系,形成一组从岩浆晚期到伟晶、高温气液、高温接触交代、中、低温热液及可能的矿浆充填、火山喷发沉积成因的铁矿床。这一组铁矿床在时间上基本代表成矿作用各个阶段由高温到低温的转变过程,在分布上主要受它们和辉长闪长玢岩次火山岩体的空间关系所控制。矿石以透辉石(阳起石)-磷灰石-磁铁矿为基本矿物组合,含一定数量的钒、钛,具有特殊的围岩蚀变及矿床构造。在以往报导中,此类产于安山质火山岩分布区的透辉石(阳起石)-磷灰石-磁铁矿矿床常被不同作者归入不同成因类型,这组矿床的多样性可能是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长江中下游若干盆地中的这组铁矿发育较好,也可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由于它们和辉长闪长玢岩的成因联系以及矿床本身的次火山成因特点,本文特称之为“玢岩铁矿”。  相似文献   

18.
鄂东南矿集区铁山铁矿床中磁铁矿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伟 《地质与勘探》2015,51(3):451-465
中国东部中生代经受由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为中酸性岩浆的运移和上侵提供了构造通道和空间,因此湖北东南部铁山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中晚期的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关系密切。许多学者对铁山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控矿构造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对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流体温度、以及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等的认识缺乏地球化学依据。本文在详细研究铁山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总结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磁铁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铁山铁矿床主要存在镁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复合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混溶型岩浆。这些研究为深入阐明鄂东南矿集区铁矿床成矿规律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陕西铜厂铁矿床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与矿床成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铜厂铁矿床是陕南铁矿石重要产地之一,与国内外一些类似矿床相比,该矿床有很多独特之处。关于它的成因,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矿体靠近侵入体,属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有的认为铁矿受一定的地层层位控制,属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也有人认为属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为了弄清矿床的成因、物质来源,并扩大找矿远景。近年来,我们对该矿床作了同位素年龄和硫、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现将所获资料整理成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地处古亚洲、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系交汇部位,地质演化历史悠久,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铁矿资源丰富.已查明铁矿床1085处,主要分布在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内蒙古中西部和北京市,构成了冀东、包头、莱芜、五台-岚县、许昌-舞阳、邯邢等多处重要的国家级铁矿资源基地.矿床类型有受变质型(沉积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