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可靠地估计地壳内层速度的实验已付诸实施:(1)利用扩大排列长度(例如Urachu,剖面长23km);(2)在80km长度范围内布设移动源和定点检波器排列(例如Dekorp2s);(3)在100km长度内利用扩展排列形式(例如Dekorp4)。由上述方法组合的实验方案将给出最好的和最可靠的速度—深度数据,但这些数据取决于地壳的构造类型及演变,以及由此确定地壳内边界形成的反射面是连续近垂直的还是准连续广角的。方法(1)在年轻的构造热活动(中新世火山活动)地区已开始应用。借助于地壳20km深处的极好的震相资料提供了最详细的速度结构。另一方面,随着地壳构造热年代的增加,被观测到的反射层长度通常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是在一个有限的地区方法(3)也提供了最可靠的速度—深度资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参考速度进行波动方程的坐标变换和玻恩近似,建立了把散射势与速度扰动项相联系的积分方程,通过求解振动项,获得了层速度与界面的反演结果。文中所用的合成记录反演结果表明了本方法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前提条件少。  相似文献   

3.
波阻抗或层速度纵向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在文中提出了一种预测纵向波阻抗或层速度的纵向宽带约束反演(VBCI)方法,简述了VBCI的基本原理及算法流程,并通过实例展示了研究利用VBCI技术进行波阻抗或层速度纵向预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5.
6.
地震层速度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讨论了地震层速度在喾盆地分析中的应用,论述了速度分析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用相对 剩余层速度进行碉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速度分析的应用效果。指出层速度剖面图能明显地反映构造现象,层速度平面图能可靠地用于盆地构造分析,相对剩余层速度平面图能有效地预测岩性的变化,为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震层速度、地震层位作地层对比,找出了地震层位与地层对应关系。层速度一般横向有区域性,纵向有递增性,可用于确定沉积环境及构造变化,对研究工作区的经济价值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种精确层速度反演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水平叠加资料和速度谱资料,根据几何地震学原理,建立了一种精确层速度反演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并给出了水平层状介质和倾斜层状介质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其精度明显高于 Dix 公式。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便于应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是“原位跨孔波速试验”一文的姊妹篇。文章主要阐明速度检层试验和稳态振动试验的基本原理、现场试验和资料解释方法,特别提出了采用这两种原位波速试验方法时的局限性,当应用这两种方法解决一些重要的岩土工程问题及一些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时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根据VSP资料逐层递推反演地层速度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直达波射线的传播路径分为直线传播和折线传播,利用VSP资料从上到下反演出各个地层的层速度。通过matlab程序设计五层水平介质模型,然后运用射线追踪法分别对三种井源距(300、1500、3 000 m)合成VSP记录。将两种方法的反演结果与模型数据比较,发现直线法适用于小井源距,折线法适用于小、中、大各种井源距;同时折线法的运行时间相比直线法长,但折线法受初至拾取误差影响较小,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调节方向接收法(The Method of Controlled Directional Reception,简称CDR法)用于确定在已知的震源和接收器之间波传播的旅行时间和射线参数,通过自动拾取方法,从常规的地震数据中求出射线及旅行时参数(统称力CDR参数),然后层析反演出个质的速度结构。对于反射界面的形态及连续性没有作什么假设,本方法对弯曲,倾斜、横向非均匀反射模型的合成数据成功地进行了层析反演。  相似文献   

13.
在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地震勘探过程中,地震层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层速度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时深转换,还可以应用于反映地层岩性、构造和地层压力等方面的信息,地震剖面与地震速度也密切相关。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由于资料所限,速度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时深转换过程中速度误差较大。因此,为了解决研究过程中速度误差较严重的问题,文章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层速度求取方法,以提高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地震勘探过程中层速度的精度,从而更好的认识本区的构造和地质特征。通过对单井速度分析和二维地震叠加速度多次拾取,保证了速度谱拾取的精度,然后将地震叠加速度换算成均方根速度,进而利用基于单井速度趋势模型约束Dix反演层速度技术将均方根速度转换成层速度,拟合出全区的平均速度场。同时在拟合后,以井上测井速度为控制点,对平均速度进行了合理校正,从而建立比较合理的研究区层速度模型。利用新建立的层速度模型,对原来的构造重新进行时深转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的改进Dix公式层速度求取方法求取的速度模型与前人成果相比较,利用了单井速度约束Dix公式进行速度反演,因而比前人成果更精确,更符合单井速度趋势,因而更符合地质认识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下,促使深部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和运移,并导致了地壳的短缩增厚,而且造成了高原的整体隆升和深部壳、幔物质的侧向流展。基于青藏高原腹地和周边地域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速度结构,特别是其特异层序的展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壳巨厚,但岩石圈却相对较薄;地壳中于深20±5km处存在一低速层,层速度为5.7±0.1km/s,厚度为8±2km;上地幔软流圈顶部深度为110±10km;下地壳与上地幔盖层物质以地壳低速层为上滑移面,以岩石圈漂曳的上地幔软流圈顶面为下滑移面,在印度洋板块N-NNE向力源作用下在同步运移,即形成了青藏高原腹地和周边地域特异的大陆地球动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舞阳凹陷位于河南省中部,面积约1900km~2,为一由叶鲁断裂控制的北深南浅箕状凹陷。主要目的层厚达4500m,暗色生油岩和储集砂岩体均较发育,中上部还有一些膏盐沉积,形成了较好的生储盖组合。研究表明,该区是一个油气远景较好的盆地。 本文针对工区内勘探程度不高,地震资料品质较差,难以用其速度参数预测岩性分布特征的问题,讨论速度分析中的第三岩性校正。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三维地震层速度棱边异常技术预测压力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波波速与岩石物性、流体性质、岩层的埋深及地质构造都有密切的关系 ,反之 ,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及其横向变化可以反演地质现象 (刘企英等 ,1994 )。在成藏动力系统划分中 ,由于钻井分布和数量的限制 ,使得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多停留在二维的阶段 (田波等 ,1999)。应用三维地震处理过程中得到的速度谱数据体 ,进行压力异常的预测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低速异常带较大可能证实异常高压的存在 ,应用棱边算法能够非常清楚地显示异常压力的范围 ,为划分成藏动力子系统提供一种非常直观的依据。1 方法应用地震层速度之前 ,要对三维地震资…  相似文献   

17.
李瑞山  袁晓铭  李程程 《岩土力学》2018,39(10):3623-3630
以SHAKE2000为代表的频域等效线性化是目前主流的土层地震动计算方法。由于该方法在软土场地计算结果严重不合理,其改进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采用频率相关法,但一直没有取得实效。对频率相关法中土体动剪应变和震动速度成恒定比例关系的基本假定进行研究,从波动方程推导出了均匀全空间单向行波、单一均匀半无限场地、成层场地等3种典型场地中土体剪应变与震动速度关系的精确解答,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这一假定的合理性与偏差程度。结果表明:动剪应变和震动速度成恒定比例关系这一假定只有在无边界均匀介质单向行波情形下才成立,对于实际成层土场地,动剪应变与震动速度关系强烈依赖于波的频率和观察点的位置,如果在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忽略反射波而采用单向行波恒定比例假定将会使计算结果产生显著偏差;动剪应变与震动速度成恒定比例关系的假定导致的偏差达4个量级,即使对于单一均匀半无限空间模型偏差也十分显著;对实际土层地震动的求解,该假定在理论上定性错误,定量上偏差不可接受,必须放弃而另寻其他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利用VSP资料准确获取地层速度,对地震数据时深转换和偏移成像具有重要的作用。受激发接收条件变化、近源动态干扰和初至拾取误差等因素,VSP资料初至时间往往含有一定程度的随机干扰。笔者研究了当VSP资料初至时间存在随机噪声干扰和仅有深部接收数据的情况下,不同井源距VSP资料逐层递推反演层速度的误差特性。研究表明:①井源距越大,其对应资料初至反演速度误差越小;②当仅有深部资料时,井源距越小,其资料反演结果与实际地层速度更接近。为此,提出初至时间平滑后再反演,多井源距反演结果求平均的方法,从而提高层速度反演精度。利用该研究结论,在某海上Walkaway-VSP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月球的旋转速度在不断增加,而地球的旋转速度在不断减慢.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微量化学成分分析对奥陶纪以来瓣鳃类、腹足类、腕足类、头足类等贝壳生长纹层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演变、地月距离、月球后退速率变化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剩余层速度分析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解释中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介质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岩石类别和其中含流体的状况。剩余层速度分析是在分析层速度数据基础之上,进行剩余层速度计算,突出局部速度异常,配合BSR分布及振幅异常分析,预测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范围。本研究通过对BSR层层速度和剩余层速度的计算,并且结合多种特殊地震属性以及BSR分布范围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了解层速度和剩余层速度在水合物解释中的指示意义:①地层层速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岩性分层、岩石类别和含流体状况,高值层速度与地层厚度、压实作用和岩石性质有关,含水合物地层的层速度往往比一般地层的层速度高;②剩余层速度消除了地层厚度和压实作用的影响,高值剩余层速度主要是由岩性的差别引起;③结合BSR和其他地震属性分析可判断剩余层速度是否由水合物引起;④含水合物地层中,剩余层速度越高水合物的含量越高;剩余速度越低,说明泥质含量越高或者是气体的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