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岭成矿带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秦岭成矿带是我国有色、贵金属工业的重要矿产资源基地,也是最具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的地区之一。近年的综合研究工作表明,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多旋回复合大陆碰撞造山带,自太古代以来经历了多种构造体制的转化和多期构造热事件发生,伴随有多个构造成矿旋回,所形成的含矿建造、成矿作用及矿床组合具有多样性。根据成矿时代、构造、建造、成矿作用及矿床组合特征分析,认为秦岭造山带铜、钼、铅、锌、银、金、汞、锑等内生金属矿床主要受7个主要的成矿系统控制,形成了18个主要成矿系列,并对各成矿系列及其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近几年找矿新发现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建立了铜、金、铅、锌、银等矿床系列的区域成矿模式。对区域优势矿种的成矿谱系研究表明,本区成矿在时间演化上表现出明显多旋回性、继承性、新生性和叠加性特征,华力西期与印支末-燕山期是成矿大爆发期,最有利于大型超大矿床形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侧向和垂向分带性。在此基础上,对秦岭成矿带的成矿潜力及成矿远景区进行了评价和划分,指出秦岭地区热水喷流沉积型与密西西比型铅锌银矿床、微细浸染型与石英脉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及低温热液型汞锑矿床等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并划分出5个区域成矿远景带和17个重要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2.
3.
浦志伟  朱裕生 《地质论评》1993,39(6):508-514
成矿信息的提取是矿产预测的重要手段,其方法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预测成果的可靠性。在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干预模型的构成,突出与成矿有关的信息;抑制某些成矿意义不明显和属干扰的信息,有目的地使模型向反映成矿信息的方向逼近,提高模型与矿床实际赋存地质环境的吻合程度,均是成矿信息提取和强化的内涵。本文从研究实践中总结了先验约束模型和非先验约束模型的强化方法,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已取得  相似文献   

4.
成矿体系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索成矿规律和找矿实践中,从岩浆热液成矿、成矿构造体系和成矿系列等研究,提出了"成矿体系"的概念,分别赋予不同定义并用于找矿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成矿体系源于何时、出于何处、原意为何等问题却较少追究,也存在一些争议。文章就成矿体系的概念,从岩浆热液成矿到岩浆-热液-成矿体系、成矿构造体系到成矿体系和成矿系列构筑成矿体系的由来,综合概括,提出成矿体系的新定义,揭示其新特点,并对断裂网络+成矿体系、成矿结构体系和成矿系列缺位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成矿预测、资源潜力评价和矿产勘查取得的新成果及新进展,作简要论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讨论了粘土在沉陷过程中在上覆沉积的压力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的脱水、脱流体、脱有机物和某些其他组分,形成特殊的成矿溶液和各类矿床的可能性,并称其为挤出成矿作用。同时还具体讨论了几种沉积建造的挤出作用及与其有关的成矿作用和矿产。  相似文献   

6.
302铀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热液来源和运移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培荣  刘义 《矿床地质》1990,9(2):149-157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302铀矿床成矿温度210℃左右。矿化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发生。成矿期热液的盐度(平均3.02wt.%)相对矿后期(平均2.55wt.%)偏高,而密度(平均0.80g/cm~3)相对矿后期(平均0.90g/cm~3)偏低。热液压力不大,变化在5—30MPa之间。成矿热液富含CO_2和CH_4,为弱碱性(pH=6.97)Ca~(2+)-Na~+-K~+/Cl~--HCO_3~--F~-型富铀(2.2×10~(-3)mol)-热液,铀呈UO_2(CO_3)_2~(2-)的形式运移。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来源于大气降水。温度和浓度的空间变化显示热液由南向北、由深部向上部运移,F_6为导矿构造,与其相交的近南北向构造储矿。  相似文献   

7.
应用区域成矿学基本理论,从地质历史演化角度出发,在分析河北省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划分了成矿区带,探讨了地壳演化与成矿的关系,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指出了今后找矿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山东玲珑和焦家金矿成矿深度研究与测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古贤  孔庆存 《地质论评》1996,42(6):550-559
应用构造作用力影响静水压力的理论,用构造校正方法,测算了玲珑-焦有式金矿的成矿深度。焦家金矿Ⅰ、Ⅱ号矿体形成深度为2243.6m±,Ⅲ号矿体脉群形成深度为1632.4m±(105Ma±),玲珑金矿四个成矿阶段的深度分别是3455m±(213Ma±),1914.4m±(100.28Ma±),1091m±(80.67Ma±)和721m±(71.86Ma±)。  相似文献   

9.
新疆斑岩铜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对哈密土屋地区斑岩铜矿和觉罗塔格斑岩铜矿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其形成于造山带汇聚阶段中一后期的活动陆缘环境。与环太平洋斑岩铜矿对比,有利成矿的构造类型为“安第斯型”,即扇形形态构造;与新疆周边国家和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带对比,新疆具有类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远景很大,特别是西天山、西昆仑、木孜塔格、祁漫 塔格、东准噶尔南部等地区,具有斑岩铜矿成矿的广阔前景,有希望找到新的大型-超大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酸性溶液的形成和向成矿溶液演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福  王中刚 《矿物学报》1997,17(4):399-411
对成矿溶液性质的认识是矿床成因和预测矿床的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讨论“酸性成矿溶液成矿机理”的报导甚少。作者认为,既然火山气体冷凝水是强酸性的,地壳中的岩浆气液冷凝水必须也是强酸性的其pH接近于零,由岩浆气液冷凝水演变成的含矿溶液及其成矿作用在地质中可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讨论了岩浆气液冷凝水向含矿溶液转变的条件和机理,含矿溶液成矿的条件和机理,以及随后溶液又向近中性卤水成分演变的规律。本文以扬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运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天津市的主要矿产进行初步划分,建立了岩浆与变质和沉积两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七个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十个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3.
成矿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学起源于大约100年前,在地学领域中已赢得了特定的地位。笔者将成矿学细分为经验成矿学、矿床成因论和应用成矿学,系统地论述了三者的关系及其发展简史,并展望了现代电子技术对成矿学研究方法的重大影响。对成矿学研究的现状和困难也做了一些分析。本文强调矿床实际资料的积累、加工、储存(信息库)和全球范围的交流。着重指出:细致描述和用图示记录目前开采矿床的重要性;用全部学识记录和处理岩石和(或)矿石样品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多种文字的地区性文献(如野外报告或地质图)提供全球性资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型铅锌矿床成矿的构造制约因素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阿帕拉丰契亚褶皱逆掩带和前陆盆地中密西西河谷型矿床是卤水盆地向克拉通边缘或前陆盆地迁移的结果。奥陶纪塔康运动使岩石圈挠褶,板块聚合引起前隆上升和正断层形成创造了成矿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北疆金矿主要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北部属于典型的碰撞造山带地区。但长期以来该区的矿床研究和找矿区划却以活动陆缘和被动陆缘的成矿理论为指导进行研究,工作效果与目的相差甚远。为了弥补此不足,本文拟以最新发展的碰撞造山成矿理论为指导,探讨北疆地区的金矿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金属矿床同位素精确定年的方法和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综述了热液金属矿床成矿年龄同位素精确定年的研究现状、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介绍Rb-Sr等时线方法,并以Rb-Sr等时线法为例讨论了热液矿床定年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对其它直接测定成矿年龄的同位素定年技术,包括Sm-Nd、Pb-Pb、U-Pb、Re-Os、K-Ar、Ar-Ar、裂变径方法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评述。  相似文献   

17.
变质地体中脉金矿床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研究表明,西澳大利亚、加拿大、津巴布韦、印度等地变质地体中脉金矿床形成于葡萄石-绿纤石相到低麻粒岩相变质环境。这组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理、成矿时代和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相近,虽然 它们形成深度和环境不同,但连续有序地产于地壳由浅到深的不同深度上,根据矿床形成的温度、压力和深度条件,可将脉金矿床划分为浅成矿床、中成矿床和深成矿床。我国变质地体中的一些脉金矿床 成矿特征与国外矿床类似,而另一些矿床则存在重大差异。90年代以来提出的脉金矿床成矿模式包括:地壳连续成矿模式、多阶段多成因模式和改造成矿模式等。巨大的脉金成矿省出现在地史上三个时期,即晚太古代(约27-2.6Ga)、晚古生代(450-340Ma)和中-新生代,这与超大陆的增生和拉拼接作用发生的时期相应。巨大的金矿集中区位于外部造山;立小矿床的形成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与超大陆旋回内部造山带的碰撞构造作用有关。脉金矿床与煌斑岩不民因联系,但橄榄玄粗 岩浆作用反映了外来地体斜向碰撞一隆升和减压的地球动力学状态,而金矿床即形成于这一特殊背景。应力制图技术(STM^TM)是预测成矿靶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明连 《地质论评》1992,38(1):75-81
本文基于对华南花岗岩型铀矿的成因模式和数学模型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华南花岗岩区各级序成矿断裂铀资源评价的方法-断裂成矿潜力估计法。这种方法,因把工作重点放在断裂上,它具有工作量少而收效好的优点。文中列举的实例表明,在华南花岗岩区用该方法作铀资源评价,效果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流体的沸腾和混合在热液成矿中的意义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讨论了流体沸腾和混合在热液成矿中的重要作用及研究进展。成矿汉体的降温可能不是许多金属矿物沉淀的最有效机制;流体的沸腾作用对浅成热液帮床,斑岩铜钼等矿床中矿物的沉淀作用很大,造成的矿化具有强度大,品位富及垂向分带较发育的特征,同时因其影响范围小,作用时间短,限制了它的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池顺都 《现代地质》1999,13(3):323-328
成矿强度和成矿广度是评价一个地区或地质建造成矿有利度的重要指标。提出应用GIS定量表征成矿强度和广度的指标: 成矿广度指数和成矿强度指数, 并给出计算公式。以云南澜沧江流域各时代地层的成矿强度和广度分析为实例, 在详细统计了研究对象范围内分布的已知矿产地的基础上, 对各地层单元及各成矿期的成矿广度和成矿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