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基于重力地质法(GGM)采用卫星重力异常数据反演了中国南海112°E~119°E,16°N~20°N范围1'×1'的海底地形模型,通过船测水深数据的直接格网化结果和ETOP01模型的检核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GGM模型较船测水深的直接格网化结果更为精细,在船测控制点分布均匀的海域,GGM模型能获得比ETOP01模型更高的精度。为进一步验证GGM模型受海底地形特征影响的情况,采用GGM模型与ETOP01模型分别内插出9356个检核点处的水深,并统计得到两模型差值的较差结果平均值为19.560m,标准差为130.156m,相对精度为4.79%。经分析得出:GGM模型与ETOP01模型在坡度变化平缓深海区有着较好的一致性,随着水深的依次变浅,二者的差异逐渐显现,在多海山的海域差异达到最大。最后,为充分发挥重力地质法在海底地形反演中的优势总结了其最佳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赵德军  李建涛 《海洋测绘》2005,25(4):19-21,28
基于矢量重力测量数学模型,仿真了一段5000S的飞行过程,模拟了其SINS/GPS数据。详细描述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中加速度计和陀螺数据仿真的方法,并给出了求解扰动重力的算法。仿真结果显示卡尔曼滤波器能有效地抑制误差积累。仿真的SINS/GPS数据可用于航空矢量重力测量的算法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深海潜水艇进行海底重力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肉眼可以观察海底的细微变化和表层地质构造 ,要想了解海底表层未显示出的构造 ,海底重力测量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将陆用重力仪置于潜水艇中进行测量的方法目前应用得最多 ,如根据在东太平洋海底隆起的海岭顶部进行的近距离测量 ,推测了岩浆堆积体的形状和规模 ( Macdonald和 L uyendyk,1 981 )。日本从前代潜水艇“SHINKAI”时起 ,就尝试着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 (科学技术厅 ,1 971 ) ,从 1 970年起 ,利用“SHINKAI”开展重力测量试验。当时建设省国土地理院和海上保安厅水路部分别承担地面重力测量和海域重力测量。每年进行 3次下潜…  相似文献   

6.
从地球流体运动浅水模式的非线性方程出发,采用行波分析法给出了平面自治系统,利用相图理论,讨论了行波解的性质,提出了平面非线性系统不存在孤立波的结论;利用K-B平均法,首次获得有限振幅惯性重力波以Rossby数作为控制参量的非线性频散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南通幅海洋重力编图为例,论述了如何应用海洋重力与陆地重力以及卫星重力数据等不同来源的重力数据进行海洋重力编图。讨论了编图中关键问题,如各种数据的统一改算问题,包括统一的重力基准网、统一的正常重力公式、统一的投影方式;不同来源数据间的拼接调平问题;卫星重力数据使用范围问题等,并对最新的南通幅编图结果与以往相同范围内的编图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海洋重力测量和KSS31型重力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根据重力地质法(Gravity Geological Method, GGM),利用6 736个已知水深点数据和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反 演了马里亚纳海沟(142°36''~147°18''E,23°~27°N)1''×1''分辨率的海底地形,该计算中的密度差常数为1.20 g/cm3。将反演的地形与实测检核水深数据相比,两者较差标准差为152.9 m,平均误差为(±3.0) m,均方差为153.0 m,优于ETOPO1模型和直接把船测水深控制点格网化后的模型。将重力地质法反演的模型、ETOPO1模型、直接格网模型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结果显示3种模型在中长波地形能量一致,但对于短波地形,重力地质法模型能量高于其他2个模型,说明重力地质法更能描绘细致的海底地形地貌。选取2条测线与重力地质法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地质法在海底地形起伏小的区域优于在海底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的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海洋重力测量和KSS31型重力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叙述海洋重力测量的理论基础,特殊的效应和观测仪器特点,对KSS31型海洋重力仪作较详尽的介绍,旨在新参加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份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针对难以通过水下采集真实重力数据对重力辅助惯性导航关键技术、算法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与优化,基于捷联惯导反演算法和重力动态测量原理,研究构建了捷联式与平台式水下航迹重力数据实时采集仿真系统,并采用两两采样点间的重力异常之差作为新的匹配量以提高匹配量精度.依据现有器件水平,设置陀螺仪随机常值漂移为0.002°/h,加速度计随...  相似文献   

12.
重力垂直梯度异常反应了重力异常的空间变化率,在地球物理勘探等多学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利用南海局部区域实测重力异常数据和Sandwell测高重力异常数据,将搜索范围、距离和精度多种因素融合考虑并对Shepard算法进行改进,给出了南海局部区域(19°N~20.5°N,114°E~115.5°E)分辨率1'×1'的重力异常并反演了对应分辨率的重力垂直梯度异常。结果表明,基于Shepard改进算法的高精度船测重力和测高重力的有机融合,增强了单一测高重力数据反演重力垂直梯度异常的细节纹理,提高了反演重力垂直梯度异常的分辨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海空重力测量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分析了现有三类重力测量技术手段整体发展状况及其特点,全面阐述了国际、国内海空重力测量技术的起步、发展与现状,综述了国内外主要海空重力仪的性能技术指标,介绍了国内海空重力测量系统研制与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测高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高海洋重力场的精度不断提高,由其反演计算的海底地形精度也相应提高。利用Sandwell 2014年最新发布主要由Jason-1末期大地测量任务和Cryosat-2观测资料反演的测高重力场V23.1,采用重力地质法(GGM)反演了中国南海海域海底地形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该过程中首先直接计算一系列密度差下的反演结果,并通过船测数据检核选定优化的密度差范围,然后利用向下延拓的方法确定了最优密度差异常数为7g/cm3。与船测水深数据相比,反演得到的GGM模型与检核点船测水深数据差值的标准差达到了±70.32m;此外,还计算了由测高重力异常V15.2反演的海底模型,比较这两个模型发现:测高重力场短波部分的改善对海底地形反演精度的提升作用有限,为得到更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模型,需引入短波更为敏感的重力梯度资料。  相似文献   

15.
地球重力场确定与重力场匹配导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全球重力场确定的现状与进展,并对近期重力测量卫星的发射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和评述,最后探讨了依托现有重力场数据和高精度重力仪、重力梯度仪进行重力场匹配导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几种规则形状二度体和三度体重力异常的希尔伯特变换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反演异常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重力异常信息:利用重力异常Δg(x)曲线和它的希尔伯特变换H(x)曲线及Δg(x)-H(x)参量图上的某些特征点直接反演异常体形状参数及埋深。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7.
东海磁源重力异常、重力异常的对比和深部地质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了东海各个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的磁源重力异常与重力异常之间的对比差异,揭示了各个地质构造区域的深部地质构造特征. 浙江岸外的部分区域和杭州湾外的舟东隆起的广大区域深部基底具有老的地质构造格局,在这些区域中推测有相当厚度的前新生界存在,当为东海前新生界找油气资源的新前景区. 菲律宾海板块沿琉球海沟向西俯冲,不仅导致了冲绳海槽的居里面和上地幔抬升,而且它还向西扩展到陆架边缘的五岛列岛-钓鱼岛带的南段和陆架盆地东南部的广大区域.  相似文献   

18.
宋欢龄 《海洋科学》1993,17(2):17-18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重力活塞取样器,吊装完成后的状态如图1所示。如果从失衡定高杆挂钩到取样钻头的长度为L_1,失衡定高杆的长度为L_2,假定铅球触底后失衡定高杆倾斜60°重力活塞取样器主体脱钩,要求取样管自由下落高程h=3m,利用达到速度的冲击能取样,铅球链条的长度应为L_3。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向种规则形状二度和三度体重力异常的希尔伯特变换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反演异常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重力异常信息:利用重力异常△g(x)曲线和它的希尔伯特变换H(x)曲线及△g(x)-H(x)参量图上的某些特征点直接反演异常体形状参数及埋深。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0.
考虑观测仪器系统参数以及异常观测数据对参数估值的影响,讨论了平差中系统参数、重力基准的选择,并采用抗差剔除或削弱异常观测数据的影响,采用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试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