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紫锂辉石矿床在地球上很少见到,至今真正紫锂辉石矿床仅在加利福尼亚的巴拉区发现,在其它地区伟晶岩矿床中紫锂辉石仅与铁钽矿、水晶、电气石(巴西米纳斯—吉拉斯,马达加斯加)一起开采。最近在阿富汗,苏联地质工作者发现了唯一的库拉姆紫锂辉石矿床。并在阿富汗东部,兴都库什山东南坡的奴里斯坦区内发现很多含紫锂辉石、透明多色的电气石,铯绿柱石的伟晶岩脉,对研究含稀有金属紫锂辉石矿床的形成条件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同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紫锂辉石是一种稀有的宝石。最好的深色透明矿物变种,按价值评议仅仅次于天然的红宝石、兰宝石、纯绿宝石(祖母绿)。紫锂辉石精制手工艺品的特殊价值是它的晶体对称轴颜色有明显变化,从几乎无色到深紫和红紫色。紫锂辉石最早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巴拉、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和马达加斯加的伟晶岩矿床中发现的。在这些地区的伟晶岩体中,与钽铁矿、含水晶和贵重的绿柱石和电  相似文献   

3.
南秦岭镇安地区发现了以白钨矿-绿柱石为矿石矿物组合的矿床新类型。为查明该矿床中首次发现的翠绿色祖母绿级绿柱石的致色机理并进一步揭示其成矿机制,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绿柱石开展了电子探针与微区X射线衍射等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中首次发现的祖母绿级绿柱石,呈自形晶产于石英(方解石)脉中并与白钨矿共(伴)生。祖母绿级绿柱石从核部至边缘V2O3含量较高,分别为0.64%~0.98%和1.04%~1.42%,且有增高趋势。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区内祖母绿为"正常"绿柱石,同时存在Al■Me2+和Be■Li两种类质同象替换机制。V为本区祖母绿主要致色元素,来自于区内碳质板岩、金云母片岩及白云质大理岩等地层,Be、Si、Al等主要元素则来自于深部酸性岩浆岩。本次发现为该矿床中钨、铍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并为南秦岭在区域及深部继续寻找稀有金属矿指出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四川平武板状绿柱石矿物学特征及板状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该区绿柱石产出背景的基础上,从围岩蚀变、矿物共生组合、矿物标型形态和绿柱石测温测压等方面确定平武绿柱石矿床是气成高温浅成石英脉型矿床。文中对绿柱石矿物进行了湿法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微形貌分析,研究了该区绿柱石的形态、物性、化学成分及类质同象特征,确定该区绿柱石为板状晶形的含铯钠锂绿柱石,碱金属平均质量分数为2.412%(Li2O+Na2O+K2O+ Rb2O+Cs2O)。板状含碱绿柱石一般发育在伟晶岩中,气成高温热液矿床中产出板状含碱绿柱石极为罕见。在以上工作基础上,从绿柱石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讨了绿柱石的板状成因。  相似文献   

5.
1.红色绿柱石——罕见的宝石级矿物在美国Utah Wah Wah山南部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宝石级矿物——红色绿柱石。这种宝石级矿物赋存在含有少量方锰铁矿(bixbyite)的火山流纹岩中,其化学特征是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分散元素,诸如Mn、Ti、Zn、Sn、Li、Nb、Sc、Zr、Ga、Cs、Rb、B、Pb等,而这些元素在正常绿柱石中是不存在的。红色绿柱石的光学常数为:折光率1.564—1.574,比重2.66—2.70,晶胞参数a_0=9.222,c_0=9.186,这些常  相似文献   

6.
绿柱石的成因与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柱石是提炼稀有金属铍的重要矿石矿物,也是重要的宝石矿物。文章从绿柱石的矿床特点、包裹体和谱学特征、绿柱石的优化处理及人工合成等方面,对国内近年来在绿柱石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绿柱石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稀有金属铍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战略性金属资源。为深入了解阿尔泰造山带稀有金属铍的富集机制,本文选取大喀拉苏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绿柱石为研究对象。针对伟晶岩不同部位的绿柱石进行岩相学观察和原位微区分析,具体产状包括1号伟晶岩脉的粗粒边缘带(Brl-Ⅰ)、块体中间带(Brl-Ⅱ)和细粒带及晶洞(Brl-Ⅲ)。野外及岩相学观察发现粗粒边缘带及块体中间带绿柱石晶体大小约20~50 cm,其中Brl-Ⅰ绿柱石与黑色电气石、碱性长石、钠长石、石榴子石和磷灰石等共生;Brl-Ⅱ绿柱石与黑色富钽矿物、钠长石、白云母、热液锆石等共生,边缘部位以细粒绿柱石(<1 cm)为主;Brl-Ⅲ绿柱石与钠长石、白云母等共生。绿柱石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这3种绿柱石均为Na-Li绿柱石种属,元素替代机制显示Brl-Ⅰ、Ⅱ为Na(Fe2+,Mg)□-1Al-1,Brl-Ⅲ为NaLi□-1Be-1。Brl-Ⅰ的Na/Cs和Mg/Fe均大于20.46和0.31,而Brl-Ⅱ、Ⅲ的Na/Cs和Mg/Fe值分别...  相似文献   

8.
铍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约6×10-4。目前发现含铍的矿物约有50多种,具有工业价值的铍矿物主要有绿柱石、金绿宝石、硅铍石、日光榴石,其中最为常见的为绿柱石。近年来,我们通过对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北部马卡钨多金属矿床研究,发现该区伴生有Be资源,且Be以独立矿物日光榴石的形式存在,这与该矿集区其他铍矿床(绿柱石型)有所不同。通过详细的扫描电镜微区分析,可知研究区的日光榴石与白钨矿、萤石共生。研究表明,一般与石英脉型W矿有关的Be矿多为绿柱石型,而日光榴石多产在夕卡岩型矿床,故日光榴石的发现,除了其本身为一种新资源外,可能还指示了马卡钨多金属矿床的空间成矿模型为上部石英脉型、深部夕卡岩型。  相似文献   

9.
张位及 《矿床地质》1998,17(Z3):507-510
最近十多年来,云南省发现了绿柱石矿物里的5种宝石,即绿色绿宝石、透绿宝石、摩根石、海蓝宝石和祖母绿,其中祖母绿是我国首次发现,填补了我国宝石品种的一项空白。文中对云南省绿柱石类宝石分布的地质特征、宝石学特征和开采、加工与市场状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的绿柱石与阿祖拜328、528号伟晶岩脉中的宝石级绿柱石开展拉曼光谱对比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① 阿祖拜328、528号伟晶岩脉中宝石级绿柱石以富含Ⅰ型H2O为特征,可可托海3号脉早期形成的结构带(Ⅰ-Ⅱ带)中绿柱石以及相对富H2O岩浆体系中形成的绿柱石(Ⅳ带)以存在Ⅰ型H2O为主,演化程度相对较高,岩浆体系中结晶的结构带(Ⅲ带)以及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体系形成的结构带(Ⅴ带)中绿柱石以含有Ⅱ型H2O为特征; ② 在可可托海3号脉以及阿祖拜328号、528号脉绿柱石矿物中均发现冰晶石矿物包体,指示伟晶岩岩浆含有较高的F含量;③ 绿柱石通道水类型(Ⅰ型H2O、Ⅱ型H2O)及相对比例,是伟晶岩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及其形成条件的响应,在相对氧化的岩浆体系中主要形成绿柱石矿物,而相对还原的富H2O岩浆体系更有利于海蓝宝石形成.  相似文献   

11.
巴西的宝石     
在研究巴西生产的宝石的特征之前,对“贵石”(Precious)和“半贵石”(Semi-Precious)术语作简要说明是很有必要的,这两个术语不仅在巴西广泛使用,而且在其他各国也广为使用。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贵石仅指金刚石、红宝石和兰宝石(矿物刚玉的变种)及祖母绿(矿物绿柱石的草绿色变种)。所有其他宝石都认为是半贵石。但根据一些人的意见,除了上述四种贵石外,还可以增加六、七种,即加上称为  相似文献   

12.
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包裹体性质、类型、成分特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在绿柱石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及绿柱石宝石的产地的判别、绿柱石宝石的鉴别等方面的进展 ;同时也介绍了包裹体研究中某些测试技术的进展 ,并对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德松 《矿床地质》1985,4(3):19-30
某蚀变火山岩型绿柱石矿床是华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新的铍矿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规模,品位较富。除铍以外,伴生有可供综合利用的钼。从现有资料来看,产在火山岩中以绿柱石为主的铍矿床类型,目前尚属罕见。它的发现将为酸性火山岩广布区域普查铍矿资源提供一条新途径,同时对进一步探索火山岩中稀有元素地球化学性状,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伟晶岩绿柱石矿物学及其通道水氢同位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辉  刘丛强  马英军 《矿物学报》1999,19(3):370-378
自然界绿柱石存在三个类质同象系列,即“八面体”绿柱石(c/a=0.991 ̄0.996),“正常”绿柱石和“四面体”绿柱石。绿柱石矿物精细结构研究表明,二价离子置换八面体中Al,Li置换四面体中Be,而碱离子被绿柱石通道所容纳,用于补偿低价阳离子置换Al八面体和Be四面体引起的电价不足。伟晶岩绿柱石通常含有〉1.6wt%的通道水,而包裹体中流体仅为0.15wt%左右。室温下绿柱石通道中存在1型和Ⅱ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北缘茶卡北山地区首次发现锂辉石伟晶岩脉群。这些伟晶岩脉沿宗务隆山南缘断裂北侧密集出露,并呈狭窄带状北西向展布。到目前为止,已发现9条含绿柱石锂辉石伟晶岩脉(Li2O平均品位为1.11%~3.13%,BeO平均品位为0.06%)和13条含绿柱石伟晶岩(BeO平均品位为0.044%~0.056%)。伟晶岩锆石U-Pb测年确定其成岩成矿年龄为217 Ma,含绿柱石伟晶岩具有高SiO2(71.62%~77.34%)、Al2O3(15.57%~17.55%)和富K2O(1.99%~2.02%)、Na2O(6.09%~6.24%),稀土元素总量非常低(ΣREE=5.2~9.1μg/g),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La/Yb)N=6.8~10.1),Eu具负异常(δEu=0.25~0.92),具有Cs、Rb、Ta、P和Pb富集,以及Ba、Th、La、Ce、Sr、Nd和Ti的强烈亏损特征。含绿柱石锂辉石伟晶岩具有高SiO2(75.73%~77.34%)、Al2O3(15.58%~17.52%)和富Na2O(3.0%~3.16%)、贫K2O(0.36%~0.79%),稀土元素总量也很低(ΣREE=5.3~6.0μg/g),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La/Yb)N=3.1~4.6),Eu具强烈负异常(δEu=0.17~0.23)。相对于含绿柱石伟晶岩,含绿柱石锂辉石伟晶岩更加富集Cs、U、Nb、Ta、Th、Sn和B,更亏损K和P。含绿柱石伟晶岩和含绿柱石锂辉石伟晶岩锆石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值分布范围在–15.1~–12.9之间,对应的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DM2为1.99~2.22 Ga,表明伟晶岩源于全吉地块古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重熔再造。茶卡北山(含绿柱石)含绿柱石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可推断宗务隆山构造带东段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新的、重要的锂铍成矿带,除Li和Be外,Nb、Ta、Cs和Sn可能也是有潜力的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16.
四川平武钨锡铍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平武新近发现多处规模较大的产于晶洞中的绿柱石、锡石和白钨矿宝石矿。本文对矿石矿物绿柱石、锡石和白钨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直接获取了成矿期的流体信息,由于绿柱石、锡石的结晶均较早,故更为接近原始成矿流体的性质。平武钨锡铍宝石矿中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包裹体、CO2三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三种类型。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最佳取值区间为260~300℃,盐度范围为0.53%~8.73%NaCleq,压力估算小于10.5MPa,矿床类型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绿柱石中含子矿物包裹体和CO2三相包裹体共存,二者均一温度平均值较为相近,显示了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绿柱石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和盐度平均值均高于白钨矿和锡石,绿柱石和白钨矿包裹体液相成分中F^-、Cl^-离子含量高于锡石。绿柱石、白钨矿和锡石三种矿物沉淀的先后顺序为:绿柱石→锡石→白钨矿。  相似文献   

17.
四川平武雪宝顶绿柱石的振动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界中绿柱石晶体多为柱状,具板状晶形的绿柱石非常少见。对产 于四川雪宝顶 云英岩晶洞中的无色透明板状绿柱石及产于雪宝顶蒲口坡石英脉中的绿柱石进行了红外和拉 曼光谱分析,并与产于阿尔泰三号伟晶岩脉中的柱状绿柱石进行了比较。雪宝顶两个绿柱 石的结构通道中的水以II型水为主,而阿尔泰绿柱石结构通道中的水以I型水为主。雪宝顶 绿柱石中Li对Be的替换也对它的红外及拉曼光谱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新的宝石矿物--草莓红"绿柱石"的振动谱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铯草莓红“绿柱石”是一种新的宝石矿物,利用振动谱学-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了此矿物中水在隧道结构中的状态,发现三方晶系的草莓红“绿柱石”的振动谱学特征与其它绿柱石有区别,红外光谱中Si-O伸缩振动峰位于1039cm^-1,两个强度近于相同的Ⅱ型水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位于3591cm^-1和3545cm^-1,认为与隧道中含高Cs离子有关,其特征拉曼谱峰为1120cm^-1和1096cm^-。  相似文献   

19.
板状绿柱石晶体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延军 Fontan  F 《地质论评》2000,46(3):312-317
自然界中绿柱石晶体多为柱状,具板状晶形的绿柱石非常少见。本文对产于四川雪宝顶云英岩晶洞中的无色透明板状绿柱石进行了精确的结构分析,并与产于阿尔泰山号伟晶岩脉中的柱状绿柱石进行了比较。与阿尔泰柱状绿柱石相比,雪面板状绿石富Li、Na,c/a值较高,为1.001,属钠-锂绿柱石或“四面体”绿柱石。本文还对这种特殊形貌柱石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成矿流体中Li的浓度以及Si的化学形态可能是影响柱石忻驳闹  相似文献   

20.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是中国重要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之一,其中31号脉是分异程度最高、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最重要的岩脉,绿柱石是其中最主要的铍矿物。利用电子探针和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对该岩脉中绿柱石进行了较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南平31号花岗伟晶岩中绿柱石可分为原生绿柱石和晚期绿柱石。原生绿柱石形成于早期岩浆阶段,与造岩矿物石英、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共生。晚期绿柱石与原生绿柱石密切伴生,是富铍流体沿原生绿柱石的边缘结晶而成,或热液沿原生绿柱石的解理、裂隙或孔隙度较大部位进行交代的产物。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南平31号花岗伟晶岩脉中原生绿柱石除含主要化学成分SiO2,Al2O3和BeO外还含Na,Cs,Fe,Mg等元素;FeO,MgO,Na2O和Cs2O的最高含量分别为0.28%,0.89%,1.36%和3.92%。总体上,从I带至IV带,原生绿柱石的FeO和MgO含量逐渐降低,Na2O和Cs2O的含量逐渐升高,尤其是Cs2O的含量变化较大。III—IV带中少量原生绿柱石分布于锂辉石中,具有富FeO和MgO的特征。晚期绿柱石的Cs2O含量较低,可能是由于铯沸石和南平石(铯云母)等铯矿物的结晶,导致晚期熔体-热液中相对贫铯,而热液流体与富铯绿柱石之间可能存在铯的化学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