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控制点成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伟东  曾军 《四川测绘》1997,20(2):63-66,69
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城市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的现状,论述了建立控制点数据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数据结构,对控制网号、控制点号的编码、控制网构网数据的描述、控制点点之记的处理等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并采用FoxproforWindows编程加以实现,该系统全、界面新图文并茂,实现了对控制点成果全面的动态的、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由于城市控制网分区建设,各区所依据的起算点不一致,导致控制网之间存在误差,影响了全市基础地理资料的完整性。结合富阳市存在3个控制网的情形,提出以D级GPS网作框架,采用坐标转换方法实现全市坐标系统统一的城市基础控制网整合方案,并应用于富阳市控制网整合改造,解决了全市3个控制网存在的误差状况,实现了全市坐标系统的统一,可为其他城市控制网的改造整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测量机器人控制网观测与数据处理自动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利用测量机器人构成移动式网观测及数据处理自动系统进行常规控制网观测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其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平面控制网精度评估的原理,并以佛山市某体育馆变形观测平面控制网设计方案之一为例,对控制网的布设要求、设计数据的组织方法、用MATLAB语言实现精度评估的方法做了详细阐述。就平面控制测量优化设计的实现方法做了一些新尝试,对于高精度变形观测平面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七城区基础控制网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控制网由于分区建设,各区所依据的起算点不一致,使得控制网之间存在缝隙,影响了全市基础地理资料的完整性.结合无锡市七城区存在四个控制网的情形,提出以D级GPs网作框架,采用坐标转换方法实现七城区坐标系统统一的城市基础控制网整合方案,并应用于无锡市七城区控制网整合改造,解决了七城区四个控制网存在的割裂状况,实现了全市七城区坐标系统的统一,为我国其他城市控制网的改造整合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日前,广州市国土GPS控制网联测改造项目成果举行了鉴定会。该项目主要着眼于广州市国土GPS控制网和规划控制网之间长期存在的起算点差异问题,通过进行两网的联测,实现了规划与国土测绘成果的一致,实现了全市基础测绘坐标系统的统一,从而改善了城市建设基础环境,提高了政府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广州市国土GPS控制网联测改造项目通过鉴定@李艳  相似文献   

7.
湖州市建设GPS基础控制网,实现了一个地区建立一个高精度、实时性、三维动态的大地控制基准,有效提高了测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就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铁隧道段CPⅡ交叉双导线网观测数据粗差检核问题,该文在挖掘分析控制网结构特点基础上,提出一种CPⅡ交叉双导线网最小独立闭合环集搜索算法。该算法基于分治法思想,将整个控制网的独立闭合环搜索分解到各个四边形,通过确定各四边形产生的最小独立闭合环子集,实现CPⅡ交叉双导线网最小独立闭合环集的自动搜索。基于该算法研发了相关软件系统,并以某客运专线隧道CPⅡ网实测数据为例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高效确定CPⅡ交叉双导线网的最小独立闭合环集,从而实现对外业观测数据的粗差检核;重测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可有效提高CPⅡ交叉双导线网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多维粗差定位与定值的算法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概括控制网观测值粗差探测方法研究进展和讨论多雏粗差定位与定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维粗差的搜索、判断和算法,并在控制网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中得到实现。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粗差定位与定值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型施工测量控制网复测周期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大型施工测量控制网复测周期的优化准则,即在一定的网形和观测权阵下,以复测网能发现网中至少一点的移动信息所需要的最短观测时间间隔作为一低阀值,确定最小观测周期,为实现为种优化,本文还研究了水平形变动态分析模型,文章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精密多波束测深系统位置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声速剖面或声速函数具备的情况下,多波束条带式测深系统的波束归位计算通常采用曲线跟踪法进行声线改正,虽然保证了归位计算的高精度,但过程复杂繁琐。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归位计算方法--位置修正法,该方法引进了深度、水平位移相对误差以及面积差的概念,在不失精度的情况下,大大简化了归位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公路路基沉降灰色预测方法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公路路基沉降规律和GM(1,1)模型单调指数变化的特性,提出了对原始数列进行分析,合理选择GM(1,1)模型或灰色Verhulst模型。若原始数列处于快速沉降阶段,宜选用GM(1,1)模型;若原始数列处于沉降饱和阶段,宜选用灰色Verhulst模型,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灰色Verhulst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单视数SAR图像Speckle滤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单机数SAR影像的Speckle局部统计特性和现有的空间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Speckle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特殊的滤波窗口邻域划分方法,根据窗口相对标准差自适应地调整窗口尺寸和窗口内的滤波区域。该方法被用于多幅单视数ERS-1/2SAR图像去Speckle处理,并与以往的典型算法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海水黄色物质荧光分布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海水黄色物质,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9月1-2日,利用荧光测量法,现场测量了胶州湾黄色物质荧光相对强度,首次获得了我国海区黄色物质分布数据。胶州湾黄色物质荧光强度主要分布特征为:胶州湾黄色物质荧光强度高度区分布在沿岸,尤其在河口附近;湾口次之;湾中部区域再次之,湾口外侧最小;胶州湾黄色物质垂直分布不均匀。这种分布与胶州湾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尤其与沿岸径流有关,因此,初步认定胶州湾黄色物质为陆源物质,由沿岸径流携带入海湾。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南省内地表沉降问题,利用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HNGICS)分析全省域内地表形变,对比时间基线为10 a的HNGICS基准站ITRF2014框架下三维坐标,获得河南省内三维速度场,分析河南省内地表形变规律与地质环境相关。结果表明:河南省内整体平面位移变化较小,平面变化10 mm以内的基准站16个,在10~20 mm之间的站点15个,整体趋势表现为由西向东,南部水平位移优势方向为东偏北方向30.7°,平均运动速率为0.87 mm/a;北部平原水平位移优势方向为东偏南方向82.6°,平均运动速率为1.6 mm/a,省域内地表存在明显的相对运动;竖直方向上,东部平原地区平均沉降速率为11.0 mm/a,山区平均沉降速率为1.4 mm/a,山区沉降速率远小于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射纠正是生成正射影像的关键步骤。随着国产卫星不断发射升空,国产卫星遥感影像的数据量急剧增加,正射纠正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的卫星遥感影像正射纠正多采用串行固定分块策略进行纠正,效率较低,单景处理时间长,单位时间内正射纠正的生产达不到要求,而GPU高性能加速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很好地使用。本文在分析正射纠正算法并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核并行分块自适应正射纠正方法,能够在台式机和普通笔记本上高效计算,极大地提高了正射纠正的效率,获得了一定的加速比,很好地满足了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削山填沟造地”等岩土工程在湿陷性黄土沟壑地区屡见不鲜,掌握填方区沉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2017年11月—2020年12月获取的56景TerraSAR-X StripMap模式影像,利用时序InSAR技术监测了陕北某湿陷性黄土填方地基工程的沉降信息,并与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监测区3个水准点的沉降测量结果比对。结果表明,在填方区地表以沉降为主,在挖方区地表以抬升为主,研究区存在有1处较为明显的地表沉降情况,位于填挖边界线附近填方区内,形变速率范围为-40~-20 mm/a,最大形变速率达-49.9 mm/a,累计量为-151.6 mm,时序InSAR形变结果和实地水准结果吻合性较好,垂直方向形变速率中误差为1.8 mm/a,表明时序InSAR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填挖方区变形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Sentinel-1数据获得了2016-2020年月度长江干流上海-宜宾段水域面积,并分析其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①月度变化规律为1-5月水面面积变化相对平稳,6-8月水域面积逐步增加,在7月达到峰值;9月稍有回落,10月再次达到峰值后逐步减少至稳定。②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冬季水域面积最小,夏季水域面积最大,夏季和冬季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③年际变化规律为2016年后水域面积呈增长趋势,其中2017-2019年水域面积相对稳定且缓慢增长,2020年面积急剧增长。分段而言,水域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为下游>中游>上游,中上游变化相对平稳,下游较显著。④易发生洪涝的断面主要分布在中下游段,需引起重视并做好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c GIS平台并结合统计分析,研究了甘肃省人口分布、GDP及其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甘肃省人口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人口密度向主要地级市倾斜的特点;甘肃省人均GDP分布表现为西高东低、甘肃省地均GDP呈向省会及地区主要城市聚集的状态;甘肃省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差异逐年增大,经济发展潜力未被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   

20.
电离层误差是导航定位主要的误差源之一,广播电离层模型为单频用户修正电离层延迟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CODE提供的GIM产品作为评估的基准,对4大广播电离层模型进行了多方面精度评估,旨在为后续的模型改进及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个模型北半球改正率高于南半球,白天改正率高于晚间;NeQuick模型在中低纬度服务性能一般,但在高纬度地区明显高于BDSK8、GPSK8模型,改正率高出BDGIM模型约5%,BDSK8、GPSK8、BDGIM模型在中低纬度改正率较高,高纬度带改正率稍差;BDGIM模型性能总体优于其他模型,全球范围改正率可达76.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