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磊 《四川气象》2007,27(3):31-31,36
本文根据Satelit 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冲击电压放电试验,分析了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和提前放电避雷针内部提前放电脉冲振荡装置在冲击电压作用后的工作性能,得知Satelit 提前放电避雷针具有显著的引雷作用,比普通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高3.7%;提前放电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设备时,比普通避雷针更能有效地减少雷电的绕击和侧击;提前放电避雷针在高电压冲击后,其提前放电特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Satelit+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冲击电压放电试验,分析了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和提前放电避雷针内部提前放电脉冲振荡装置在冲击电压作用后的工作性能,得知Satelit+提前放电避雷针具有显著的引雷作用,比普通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高3.7%;提前放电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设备时,比普通避雷针更能有效地减少雷电的绕击和侧击;提前放电避雷针在高电压冲击后,其提前放电特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自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的二百多年历史中,避雷针在保护千千万万的建构筑物免受直击雷灾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微波、通讯台、计算机、程控电话等现代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雷电灾害也以相应的面貌出现.然而,许多人还是沿着富兰克林时代的防雷思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损失惨重.本文根据有关资料,通过分析避雷针的避雷机理,结合实例评价了避雷针的利和弊,并阐述了一些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雷击和现代防雷雷建勤(甘肃省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兰州730020)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直接危及人畜生命安全,对建筑、通讯、广播、电视、电话、计算机等诸多设施造成极大危害,经济损失惨重。从1749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至今,科学研究一直在不断探...  相似文献   

5.
常规避雷针与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套防雷系统包括外部直击雷防护、系统感应雷防护和接地系统。直击雷是最严重的雷害事故根源,人员伤亡、雷击火灾、感应雷击均是由直击雷引起的。因此有效地防止直击雷害成为防雷中最突出的问题。防范直击雷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地安装合适的避雷针。现在市场上有两类避雷装置,本文通过对两类避雷针的比较,提供科学选用避雷产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为此,人们一直在探寻防御雷电灾害的方法或器件。早在公元1750年,富兰克林先生就发明了原始的避雷针,找到了直接雷击防护方法,并建立了最早的防雷理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仅有防直击雷设施不能有效地预防雷电波侵入雷击事故的发生。避雷针虽然可使建筑物本身避免遭受直接雷击,但无法避免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遭受雷电波(雷电过电压波)的袭击,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统计资料表明,在雷击灾害中80%以上的雷电灾害是由于雷电波沿电源信号线路等导体侵入室内造成的,因此预防雷电波侵入已…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避雷装置检测工作在全省气象系统开展的时间较短,尤其在个别市县站才刚刚起步,对如何进行避雷装置检测还缺乏经验,现就作者从事避雷检测工作的多年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2 遇雷装置的布局 2.1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8.
直击雷的防护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击雷的防护通常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做接闪器,把雷电流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迅速而安全地输入大地。通常的避雷装置能大大减小被雷击的可能性,但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避雷,即使能生产出这种装置,其造价也是十分昂贵的。1 避雷装置的避雷原理  常用的接闪装置都是用金属做成,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点,如屋脊或屋角最易受雷击的地方(明敷或暗敷),然后用截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物与大地连接。当高空出现雷雨云的时候,大地因静电感应作用,必然带上与雷雨云相反的电荷,而接闪设备(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等)处于地面上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9.
广义的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该文讨论的接闪器仅指避雷针。安装了避雷针(接闪器)还会不会发生雷击事故?避雷针的效率究竟有多高呢?我们先从避雷针的设计理论滚球法说起。雷雨云中不同部位聚集着不同极性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云团之中、云团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滚球法原理的诠释和一次雷击事故分析,阐述了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时,应按照接闪器高度小于和大于相应滚球半径时分别采用计算和画图方法以及用屋面避雷针和避雷带组合保护屋面设施时,避雷针高度的确定方法,提出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防直击雷应采用将屋面避雷带设置为等于或超出屋沿的垂直边缘或避雷短针和避雷带混合组成接闪器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1 防直击雷措施 1.l 接闪器 这里所说的接闪器主要是指避雷针或铁塔,并辅以避雷带、避雷网及其他金属屋面等.加油站站房(含加油站)不论其高矮,一定要装设接闪器或在其附近装设独立避雷针(铁塔)来保护站房的安全.也可以在站房天面用针与带结合的形式来布置接闪器,注意一定要按二类防雷建筑物标准来布设避雷网格(即10m×10m或 12m×8m).油罐区如果装设有阻火器且高于油罐,可直接作为接闪器,而无需另外装设接闪器.  相似文献   

12.
李虹 《河南气象》2002,(2):34-3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单位及个人的车辆不断增加 ,加油站也相应越来越多。公路两侧的加油站一般位于较空旷地带 ,极易遭受雷电侵袭。加油站属易燃易爆场所 ,一旦遭雷击 ,会引起火灾爆炸恶性事故发生。雷电是大自然中大气放电现象。中原大地夏秋二季是雷电多发季节 ,春季也时有发生。做好雷雨季节前的防雷检测工作 ,是加油站“安全第一”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1 防直击雷雷击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一般加油站的房屋上应装置避雷针或避雷带以防直击雷侵害。另加油站的金属油罐壁厚 4mm时 ,应设置防直击雷装置 …  相似文献   

13.
1概述接地问题是18世纪富兰克林为避雷针防雷提出来的,称为避雷接地。19世纪,随着电力网的建立,出现了用电者的触电事故“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能够致人死亡,于是产生了电力系统的接地,电力系统的接地有几种接地方式和方法,这类接地系统称为安全接地,其接地装置有些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 ,雷电的危害远比富兰克林时代的程度加剧 ,经济损失剧增。难道现如今的雷电比富兰克林时代的雷电强度大了吗 ?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微电子设备屡遭灾难 ,究竟是谁在作怪 ?自从 2 0 0年前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之后 ,建筑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人们对雷电有了安全感。但是 2 0世纪 80年代后 ,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许多不发生雷电灾害的行业部门也频频受雷电之害。例如坐在大楼里只与钱打交道的银行系统 ,自以为闪电不会危害他们 ,可是当采用网络系统之后 ,雷电就开始光顾。此外 ,…  相似文献   

15.
防雷检测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要改变过去只关心接地电阻一测了之的做法,要对被保护物和防雷装置进行全面仔细地检查检测和评估。1看看被保护物采用的防直击雷接闪器(避雷带、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是否符合防雷要求;看接闪器上是否有  相似文献   

16.
气象观测场直击雷防护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气象观测场的避雷针位置与接地方式直接影响自动探测设备的运行安全,不同的泄流方式产生的雷电效应不同;雷电流被引入地下时,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线还可能因接地的不同产生二次雷电感应.利用风杆拉线分流,数据线、控制器电路板屏蔽,以及"爪型"接地,可有效防御直击雷危害.  相似文献   

17.
张立 《山西气象》2001,(2):49-49
建筑物住宅防雷设置其目的就是当遭受直击雷、感应雷或雷电侵入波时,可有效地防止人员伤亡,建筑物击毁或被燃烧、线路停电及电气设备损坏,因此其建筑物的防雷设置必须符合设计,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认真施工,并注意其成品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筑物的防雷设置是由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体三个部分组成,如违反规程要求,易使建筑物处于危险状况。笔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竣工检验多年,发现不少建筑物防雷设置不符合要求,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是:(1)接闪器与引下线焊接差、避雷…  相似文献   

18.
杨彦滨 《黑龙江气象》1999,(4):28-29,31
随着卫星单收站陆续投入业务运行,雷击造成相关设备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保障其正常业务运行,提出卫星单收站防雷设计要求,供县站在建设单收站时参考。1 直击雷防护  直击雷防护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和引下线以及接收天线底座与其等电位连接处理。11 避雷带如果原建筑架设有避雷带,应首先对避雷带进行检测。接地电阻<10Ω,钢筋直径>8,要有两条以上引下线,引下线的间距不应>18m。如果原建筑没有避雷带,应采用Φ10的镀锌钢筋在天面沿建筑物边缘架设避雷带。其架设高度为15,支持卡的距离为15m。引下线采用Φ10镀锌圆钢,引下线应尽量设置…  相似文献   

19.
王海芸 《广西气象》2006,27(A02):115-116
主要从防直击雷的角度,研究了秀山风景区历年雷击的方位和强度、次数,探讨了设立避雷针进行防护的必要性和避雷针架设的位置,提出安装避雷器的方法以及雷雨天景区内人员自身防雷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防直击雷的角度 ,计算了高尔夫球场的年预计雷击次数 ,探讨了设立避雷针进行防护的可能性和避雷针架设的位置 ,提出建立掩蔽所和处理金属围栏的方法以及雷雨天球场上人员自身防雷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