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同有  周成浦 《岩土力学》1997,18(A08):30-33
介绍金川镍矿地应力测量结果和地应力分布特征。提供金川矿山在高应力和不良岩层条件下保持地下巷道和采场稳定的一些成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川不良岩层中巷道的变形破坏十分严重,是影响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生产成本和矿山建设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围绕不良岩层中巷道地压的控制管理,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组织了几十个科研、设计、生产、高校等单位的科技人员进行联合攻关,并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但是,要想真正把握金川不良岩层中地压显现的规律,制定一套有效控制高应力破碎岩体中巷道地压的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所介绍的“金川1号岩石力学试验巷道的设计与施工”:是采用喷锚网支护结构,利用二次支护方法,制服金川高应力破碎岩体中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一个示范。  相似文献   

3.
1金川铜镍矿Ⅱ矿区地质概况金川Ⅱ矿区是金川铜镍矿床最主要的采矿区。区内出露的地层比较简单,主要为前震旦纪白家子组中-深变质岩。主要岩石有条带状混合岩、绿泥石化大理岩、角砾混合岩夹大理岩、含榴二云母片麻岩。岩层倾向南西。区内褶皱形式简单。断裂构造发育,大小不一,产状多样,具多期活动特点,这些断裂为区内巨大铜镍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重要的通道和富集场所。区内出露的火成岩以超基性岩为主,为含矿岩体,具低阻高磁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金川镍矿找矿研究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金川镍矿今后找矿的方向和靶区。  相似文献   

5.
对矿化期、矿化阶段、矿物生成顺序的研究,可以客观地了解矿床、矿石与矿物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及其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演变规律。因此,它在矿床学研究上是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对找矿勘探工作也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是在前人对金川铜镍矿床成矿期次研究的基础上,对金川铜镍矿床成矿期次进行进一步的划分,研究认为金川矿床岩浆成矿  相似文献   

6.
金属矿山生产产生大量的尾矿,不但危害周围生态环境,而且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金川镍矿尾矿砂Ni、Cu和Co的平均含量分别达到0.21%、0.19%和0.01%,是够得上二次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文中对金川镍矿尾矿砂矿物组成特征及酸溶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目的是为工业化高效回收尾矿砂中Ni、Cu和Co等有价金属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矿物学研究表明,金川镍矿尾矿砂主要由蛇纹石、绿泥石、橄榄石、辉石、透闪石、磁铁矿、白云石及少量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组成。经多年露天堆存,金川镍矿老尾矿库尾矿砂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作用。尾矿库3 m以上为强烈氧化带,金属硫化物矿物颗粒边缘、裂缝处基本都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发生。碳酸盐等易溶矿物被大量消耗。硫酸溶解实验表明,金川镍矿老尾矿库尾矿砂中有价金属Cu、Ni和Co的平均浸出率分别可达88.6%、75.3% 和70.8%。尾矿砂中Cu、Ni和Co有价金属的浸出效果不但清楚直观地反映了尾矿库中尾矿砂的氧化程度,而且表明金属硫化物尾矿砂的风化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硫化物矿物中有价金属的酸溶浸出。  相似文献   

7.
文美兰  罗先熔 《中国地质》2013,40(2):594-601
金川铜镍矿床是世界级典型的超大型硫化铜-镍矿床之一.根据在已知剖面上开展的多元地学信息综合找矿可行性试验结果,结合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确立了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并建立了金川铜镍矿区深边部地-物-化综合找矿模式.依据上述找矿模式,在金川Ⅱ矿区深边部开展找矿预测工作,发现了5个具有找矿前景靶区,其中在Ⅰ类靶区②号多元信息综合异常带深部经工程验证发现了隐伏铜镍矿体.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甘肃省金川铜镍矿区域地表沉降规律开展研究.利用Senti-nel-1A干涉影像,基于SBAS-InSAR技术和时序D-InSAR技术,反演2018年1月-11月金川铜镍矿区域地表沉降.经过2种技术结果对比及验证分析表明,2018年矿区有2个沉降漏斗,分别是西二采区5-7行和老矿坑.西二采区5...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笔者曾先后参加了新疆喀拉通克,箐布拉克两个铜镍矿床矿石的研究工作。1981年又曾随专题组去我国著名的铜镍矿床甘肃金川及青海拉水峡进行短期的学习及调研。通过野外调研和实际资料的整理,笔者认为对铜镍矿床矿石的研究在国外有较系统的报导,而在国内除对金川铜镍矿床中的铂族元素矿物及其赋存状态有较详细的报导资料外,其它资料见到较少。上述几个铜镍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有若干共同之处,应该加以总结。因而愿将此粗浅的材料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0.
南祁连化隆微地块铜镍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综合对比研究与实际野外工作,获得的秦祁昆造山带重要成矿事件与构造响应的研究及地质找矿信息。通过金川矿床所在的龙首山群与南祁连化隆微地块中的化隆群结晶基底的地质对比,结合地球物理及其相关其他地质信息,发现化隆群具有与金川矿床所在的龙首山隆起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由此,提出南祁连化隆微地块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所发育的铜镍矿点与金川矿床可能为同一大规模岩浆构造作用的产物。现有的野外工作及找矿实践亦表明了在巨厚红层覆盖下发育基性超基性岩体,并表现出铜镍矿化显示,同时提示在化隆微地块还有发现新的同类型岩体和铜镍矿床的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金川铜镍矿床出露于华北板块西南缘阿拉善地块龙首山隆起带,受控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墙状小岩体,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硫化镍矿床。前人对其成矿地质背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直以来金川矿床被认为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边缘裂谷环境,成矿年龄为1508±31Ma,但随着金川岩体二辉橄榄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827±8Ma和纯橄岩硫化物矿石Re-Os等时线年龄1043±28Ma的获得,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矿山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不同,污染途径不同,矿山环境地球化学问题不同.本文将选择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与典型的硫化物型矿山德兴铜矿~([1-2])、金川镍矿~([3])、白银铜矿~([3])进行不同介质中重金属元素的对比,德兴铜矿是典型的斑岩铜矿,金川镍矿是典型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的镍矿,白银铜矿是典型的Cu、Pb、Zn硫化物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3.
本硫铜钾矿发现于金川铜镍矿床中。据能谱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它主要由钾、镍、铁和硫组成。矿物的X射线分析表明是等轴晶系,晶胞参数α=10.296,格子类型为立方简单格子P。  相似文献   

14.
煎茶岭与金川超大型镍矿中的伴生金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比研究煎茶岭大型镍矿与金川超大型镍矿的矿床地质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对两个矿床中的伴生金与镍及超基性岩的成矿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两区不同的构造环境控制了超基性岩的不同分布。两矿床中的Ni、Au均来自超基性岩,且Ni矿床中金均为伴生矿,金川伴生金的丰度与镍成正比,而煎茶岭Ni矿中僮生金的丰度与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与各自不同的成矿环境及岩浆活动有关,尽管两镍矿中金的成矿机理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5.
金川铜镍矿床成矿模式、控矿因素分析与找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辉 《地质与勘探》2009,45(3):218-228
金川岩浆Cu-Ni-PGE硫化矿床与世界上其它几个大型硫化铜镍矿相比,具有矿化比例极高,岩体的岩相分带和矿体产状与原地熔离机制不协调等地质和成因特点.论文通过对金川铜镍矿地质构造及矿化特征、成矿模式系统分析,指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和定位的主要控制因素表现为:同源岩浆控制和后期构造控制.侵入体成矿后期的构造变形对矿化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对侵入体形态产状的改变,并影响到矿区深部、外围及区域矿化及分布特征,因而对矿区深部、外围及区域找矿具有指示意义.据此提出了矿区深部、外围及区域找矿新思路,并在矿床外围及区域与龙首山隆起平行的金川超镁铁岩带确定了两个勘探靶区一金川东延靶区和金川远东靶区.  相似文献   

16.
金川二矿区充填体的稳定性一直是从事金川镍矿岩石力学研究诸多科研人员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金川二矿区进路顶板失稳破坏的可能形式。针对金川二矿区下向进路充填法开采,提出了两种提高进路顶板稳定性的改进方案。此外,还对很多学者关心的金川二矿区充填体的整体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思考,给出了其不存在整体失稳可能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阿拉善地块南缘龙首山地区以产出新元古代的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而著名,围绕金川矿床外围寻找铜镍矿一直备受关注。小口子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位于龙首山东段,主要由蛇纹岩、单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组成,岩体中局部发现了星点状硫化物,硫化物由黄铁矿、黄铜矿组成,没有发现铜镍矿体,仅有部分磁铁矿化,前人研究认为小口子岩体可能是金川铜镍矿床同期的岩浆事件产物。本次研究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小口子岩体镁铁比值为5.31~8.74,高于一般赋存铜镍矿岩体的镁铁比值。样品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平坦型,稀土元素总量低,暗示岩石具有橄榄石堆晶特征;Sr,Nd同位素研究显示:ε_(Nd)(t)=6.09~7.77,指示岩浆源区为亏损型地幔特征;微量元素比值与同位素模拟计算结果指示母岩浆经历了微弱的中上地壳物质混染。岩体中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84.4±3.5Ma,结合区域地质对比,小口子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形成背景可能与古亚洲洋的闭合或俯冲之后的伸展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金川镍矿浮选尾矿数量巨大,含有相当可观的有价金属,其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金川老尾矿库尾矿砂中Ni和Cu赋存状态复杂,水溶性矿物态、可交换离子态、碳酸盐态、结晶度较差的Fe氧化物态、结晶度较好的Fe氧化物态、硫化物态和残渣态中都含有数量不等的有价金属Ni和Cu;尾矿砂风化作用释放的金属阳离子大多数在发生氧化的硫化物位置原位发生水解沉淀形成次生矿物,有价金属Ni和Cu在尾矿库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富集。金川镍矿尾矿砂中Ni和Cu适于用化学酸溶浸出的方法进行二次回收。  相似文献   

19.
《山西地质》2014,(5):29-29
由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施工的甘肃金川铜镍矿集区科学钻探孔日前顺利竣工,并通过专家组的评审验收。 金川科钻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归口管理,是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五项目——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科学钻探试验中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20.
甘肃金川铜镍矿石中MgO对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建青  刘星 《云南地质》2005,24(4):402-406
金川铜镍矿浮选精矿中MgO高,影响闪速熔炼。对金川主力矿山二矿区矿石中MgO分布特征与赋存状态的研究,分析影响浮选过程中MgO难以抑制原因。认为矿石本身MgO含量高、矿石蚀变严重、含镁矿物自然可浮性的良好是造成精矿中MgO高的主要原因。提出研究含镁矿物的浮选特性和矿石的矿物组成特点是精矿降镁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