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农业对外开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农业“走出去”又是农业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农业如何“走出去”已成为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农业跨国种植是农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对国内外农业跨国种植历程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经济效益、政治因素等角度对中国农业跨国种植兴起的原因、障碍因素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国内外农业跨国种植的经验及启示:重视土地使用权的获取,农业跨国种植应立足于带动国内要素输出,种植品种的选择可因“走出去”主体不同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对各种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是农业生产决策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农业生产系统的自组织特征,日益复杂的农业信息处理需要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示范性实用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涉农企业及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信息化与涉农企业管理两方面出发,研究探讨基于GIS技术的农业信息化管理问题,并最终提出了一个涉农企业及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模型。将电子地图的空间表现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应用于涉农企业及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直观地表现了涉农企业和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信息,为农业生产和农业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4.
从湛江农业劳动力现状出发 ,估算了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 ,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障碍 ,提出湛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既是为人类提供生活必须品的生命性生产,又是一种信赖环境的生物性生产,为此,整个世界要求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20世纪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并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方式,试图克服常规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笔者认为,要达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业设施快速增加,势必要占用大量的农用地。因此,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必须加强和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防止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名,滥占乱用土地,促进耕地保护和设施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我国农业实施循环经济已具备了切实的经济保障,但针对中国农业所面临的现状和主要技术性障碍,依然存在困难。本文在此背景之下,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并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依靠的主要技术领域,同时指出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生物技术和节水农业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对于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区内特色农业种植区的地形地貌、包气带岩性结构、土壤质地类型等农业地质背景条件及浅层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等农业水文地质条件,总结工作区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水土污染、土壤肥力衰减等农业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分布规律,查明了工作区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特色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特色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地质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种植区发展区划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质量指标。提出数字农业空间管治起源于农业发展中土地结构的更新改造,任何一项农业更新改造规划与实施,都需要对更新项目进行空间准入审批和空间管制决策评价。基于对农业更新改造的评价,建立了空间准入评价与空间管制决策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构建数字农业空间管治质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精准农业建设的地理信息技术关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精准农业是具有超前性的农业高技术,代表了当前国际上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样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论述了精准农业建设中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关键,包括多维农业信息动态获取、智能化数据分析及农业电子地图快速制作等,这对我国的精准农业建设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多年来农业水权的分析,运用科学方法着重探讨了农业水权的界定和特征,在对农业水权的分配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得出了有助于保障山西省农业水权的方法、建议等成果.  相似文献   

12.
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北京作为最早开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城市,具备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展环境。至2007年底,北京全市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达到1302个,观光园总收入13.1亿元,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户接待人数达到2614.4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勃勃生机。目前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三大类型;地域布局呈现近郊、中郊平原区、远郊山区三大圈层结构;与风景旅游区相结合,形成十大发展基地。"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提出重点打造五条农业精品旅游专线,必将进一步推进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和特点、发展布局、旅游线路组织等几个方面,对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加大投入、强化培训、加强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总结了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部署200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出现诸多问题,如科技成果推广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工作与市场需要不适应,体制机制不尽合理,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低,推广经费不足等。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多样化的经费投入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1:5万农业地质调查是地学与农学相结合探索解决农业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以农业地质背景和环境地质研究为重点,地球化学研究为核心,开展区域土壤肥力与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区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评价,区域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以及土壤改良、农作物宜种性等方面的研究,为现代农业规划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委、省政府近日下发《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提出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通过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健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等举措,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意见》要求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17.
农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在粮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农业管理中大空间尺度、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存储、组织和处理,节省用户计算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管理专题的时效性和普适性,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云平台备受关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作为一款集数据获取、数据运算、模型建立、精度验证以及可视化分析于一体的地理空间分析开源智能云平台,极大地扩展了农业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精准农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从GEE平台、农业应用数据、作物种植支撑管理和农田管理工具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基于GEE平台的农业管理研究最新研究进展,以“平台-数据-农业管理-工具”为大框架,强调了多源协同的有效数据信息支撑农业监测管理决策的制定,高效易扩展的农田种植管理和作物生长监测工具可以辅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情数据信息和农业管理工具在全球背景下共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GEE在农业应用数据支撑、农业监测管理和农田管理工具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突出了GEE云平台相比于传统的桌面端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平台分别在数据、工具和应用3个方面给...  相似文献   

18.
农业地质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自然的生物小循环归纳到地质大循环的轨道。从生态农业的角度研究农作物的适生环境和适生环境的再造,延拓出区域高效农业生态体系。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地质作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阐述了区域农业地质背景条件评价的原则和农业地质区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业灌溉的信息化管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传统模式的农业灌溉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灌溉设施和业务内容日趋复杂化的需求,农业灌溉管理的信息化改造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WebGIS技术在农业灌溉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对提高农业灌溉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以ArcIMS和ASP为核心技术,构建了基于B/S架构的农业灌溉信息管理系统AⅡMS,该系统在满足实用性和可靠性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WebGIS的易用性和形象性特点,为农业灌溉的综合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多年来我市干旱缺水,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等众多重要因素的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着重探讨了我市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在对节水农业工作宏观指导的基础上,提出为保证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而急需采用多项方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