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涛  刘静 《河南地质》2010,(8):24-24
计划用10年时间,对全市1825个行政村、53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及周围农用地全面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综合整治,置换出15万亩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建设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农田,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日前,焦作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意见正式出炉,对该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统筹规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投入资金,对农村田、水、路、林、村、房等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文其凤  章娣 《湖南地质》2011,(12):68-69
通过田、水、林、路一系列的综合整治,韶山市的项目区农田变成了连片成方、沟渠纵横相通的农田,真正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关乎民生、牵系长远、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充分挖掘农村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提高土地的规划使用,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促进土地的规模化使用,加速土地的流转。此外,土地整治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突破地方建设用地规模,突破制约各地加快发展的土地瓶颈。  相似文献   

6.
倪雅波 《浙江地质》2010,(12):37-38
土地整治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平台,是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政府得民心、投入得利润、农民得实惠”的民生工程。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含土地指标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复垦费等。  相似文献   

7.
信息视点     
《浙江地质》2011,(2):29-3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启动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精神,认真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和检查工作。国土资源部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改委、财政部、  相似文献   

8.
陈龙良  卢守润 《山东地质》2013,(10):130-132
通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土地进行田、水、路、林、村整治挖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挖潜利用规划,出台了专门的规范性文件,建立了专门的土地整治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对安置区新房建设实行因地制宜、统一配套等手段,使土地综合整治在基层扎扎实实开展起来,有效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统筹了城乡土地配置,确保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近日,垦利县永安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项目区实施规划获省政府批复。永安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位于垦利县永安镇东北部,是垦利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土地整治项目。  相似文献   

10.
近日,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和检查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召开国土资源系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会议由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旭主持。  相似文献   

11.
胡能灿 《辽宁地质》2011,(10):52-5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反哺农业、反哺农村、反哺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有益实践,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展示了令人振奋的光辉前景。笔者作为基层围土资源工作者,本文拟就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一浅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4月29日,柘城县召开全县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会议。柘城县委书记、县长梁辉要求全县各乡镇充分认清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面做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人地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差异,土地利用方式有显著区别,在土地整治的模式选择上也存在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特别是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等因素,都对土地整治提出更高要求。以上海为例,基于土地整治潜力、单位投资成本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土地整治应以建设用地复垦为主,并提出具体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整治挖潜是乡镇企业发展解决用地瓶颈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改善农村面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意义重要。通过分析莱芜市钢城区农村土地整治挖潜的现状与问题,就今后如何做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用地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用地的“瓶颈”效应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未得到有效扭转。在此现实背景下,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土地整治政策,成为破解建设用地保障难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对于改善全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倩 《广西地质》2009,(5):54-55
4月22日,贵港市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集中整治市中心城区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行动。这是继2009年2月整治行动以来,又一次重点整治市中心城区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的大行动。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1条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  相似文献   

19.
信息视点     
《浙江地质》2010,(12):27-30
全国土地整治“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议初步确定 从12月17日召开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专家咨询会上获悉。全国土地整治“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议已初步确定,预计到2015年基本农田整治面积将达3亿亩。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组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坚持以农用地整理为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湖南地质》2009,(6):6-7
从国土资源部获悉:1999年至2008年,我国通过土地整治共补充耕地4163万亩,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整治后农地利用率提高5%~10%,农业生产成本下降了10%,产能提高了10%-15%。土地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