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频率域中的桩基完整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柏如  方加强 《现代地质》2000,14(1):105-109
随着桩基的大量应用 ,桩基质量带来的工程问题越来越多 ,这使得对桩基完整性进行检测日益重要。通过对桩基瞬态激振频率的研究 ,提出了在频率域中进行桩基完整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实际应用表明 ,该方法比时间域定量分析方法更简捷、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时间非等步长灰色模型预测桩基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 ,首次建立了时间非等步长的桩基工程GM (1 1)模型 ,提出了时间非等步长的桩基工程GM(1 1)模型的检验方法。结合桩基试桩实践 ,表明由此模型计算所得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良好 ,并经过时间非等步长桩基工程GM (1 1)模型的精度检验 ,证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桩基承载力预测所得的精度较高。为桩基工程承载力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岩土工程中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的一般方法,讨论了影响桩基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模糊方法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并给出算例。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比一般的统计方法要客观和全面。  相似文献   

4.
竖向承载桩的模糊随机可靠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镜培  舒翔 《岩土力学》2002,23(6):754-756
根据桩顶沉降率 来描述桩基的承载过程,并将沉降率 视作模糊随机变量,同时,考虑了桩基失效具有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通过模糊统计法,确定了 对失效的隶属函数 ,再用概率统计方法求得了 的分布参数。导出了桩基承载可靠度和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对分析桩基承载可靠性既合理又实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对承载力不足的两种桩基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承载力不足40%的桩基采用了移位法,对承载力不足90%的桩基采用复合桩基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笔者参与设计的南京地区复合桩基工程实例,对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和适用情况等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复合桩基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桩的布置及施工、桩基优化设计、沉降预测和安全系数等方面的内容,对推广复合桩基更为广泛的工程应用,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打入桩承载力确定方法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典庆 《岩土力学》2006,27(10):1733-1738
在传统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中桩基承载力安全系数取决于桩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然而,基于经验选择的承载力安全系数缺少理论依据,为此,基于贝叶斯理论和线性回归方法提出了评价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对承载力安全系数影响的方法,给出了现行规范对于不同承载力确定方法采用不同安全系数的理论依据,阐明了桩基动力测试降低安全系数的理论依据,并以7种桩基设计方法为例,分析了承载力确定方法对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基本上与现行的经验值相一致,表明精确的承载力确定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承载力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承载力确定方法和水平都对安全系数有影响,但当承载力试验桩的数目足够多时,安全系数对于设计方法的精确性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振幅分析法桩基质量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佐功 《物探与化探》1994,18(3):229-232
振幅分析法桩基质量无损检测唐佐功(地矿部十二普实验室,广东三水528133)振幅分析法桩基质量无损检测,是反射波法柱基质量无损检测中,进行资料解析时,诸方法之一种,此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判定桩基是不是断桩;推算桩基缩径的程度。本文就介绍本人对此方法的研...  相似文献   

9.
针对岩溶地区桥梁桩基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岩溶发育地区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原则和方法,对今后相似地质条件的桩基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17,(11):3311-3318
城市建设中桩基应用广泛,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可靠性越来越受到设计人员重视。针对桩基设计中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及桩基穿越成层地基对桩身承载力的影响问题,提出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鲁棒性设计方法。利用岩土参数变异性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充分考虑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并通过扩大考虑地基土的不确定因素将单桩竖向承载力鲁棒性设计由砂土推广到黏土等一般性土壤;提出采用分层计算桩侧摩阻力作为不确定因素考虑地基土成层分布问题,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为目标函数进行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单桩承载力鲁棒性设计将鲁棒性作为安全性评价标准,来评估桩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鲁棒性与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对桩基设计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桩基承载力要求的同时,保证了桩基设计方案的鲁棒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桩基动力检测技术新世纪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回顾了各种桩基动力检测方法,提出了目前桩基动力检测技术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建议.从多个方面重点对桩基动测技术在新世纪的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基因承载力低、稳定性差、高压缩性、透水性差、抗剪强度低等特性,对桩基施工影响大,增加工程施工难度。以福州项目软土地基中桩基质量事故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总结其经验教训,对相似的桩基工程项目安全、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把控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承受负摩擦力的桩基沉降计算的迭代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结合负摩擦力产生的机理,认为软土地区的桩基的负摩擦力问题主要是沉降问题,而不是强度问题。利用半理论半经验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1] ,对承受负摩擦力的桩基的中性点及桩基的沉降、桩的分担比进行简单的迭代计算,由此可确定承受负摩擦力的桩基的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4.
桩基施工中岩溶地质危害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的实践 ,以典型工程实例介绍在桩基施工中岩溶地质危害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软土地区在基坑开挖时常常引起桩基破坏等工程问题,特别是在沿海、沿江等软土地区发生较多。以江苏一个沿江电厂为工程实例,通过对桩基位移和桩身裂缝的数据统计分析,揭示了基坑开挖时桩基发生移位、倾斜甚至断桩的真实原因。通过桩基取心试验、超声波试验和开挖验证找到了产生桩身缺陷的原因。此外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桩基出现质量问题时,可采取补强注浆的方法进行补救和处理,实践证明提出的处理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途径,探讨了抽降水引起桥梁桩基沉降的机理,推导了由于降水引致的层状土对桩基负摩擦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迭代法计算得到实际的中性点位置以及总的负摩擦力大小。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在抽降水情况下桥梁桩基沉降的理论计算方法。本文利用该方法对某高速铁路桥墩桩基在大量抽水情况下的沉降值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差5.7mm,相对误差仅13%,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途径,探讨了抽降水引起桥梁桩基沉降的机理,推导了由于降水引致的层状土对桩基负摩擦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迭代法计算得到实际的中性点位置以及总的负摩擦力大小。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在抽降水情况下桥梁桩基沉降的理论计算方法。本文利用该方法对某高速铁路桥墩桩基在大量抽水情况下的沉降值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差5.7mm,相对误差仅13%,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软基高桥台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伍明  杨奇  刘庆潭  聂如松 《岩土力学》2009,30(10):3079-3085
在软土地基桥台台后高路堤填土会引起下卧软土层产生水平塑流,对桥台桩基产生可观的侧压力。如何计算因软土塑性流动对桩产生的侧压力,是软土地基高桥台桩基设计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对比研究,提出应用极限土压力法求解流塑区桥台桩基侧土压力,建立了可以考虑地基土成层特性、桩-土体系参数、侧压力沿深度任意变化的桥台-桩基系统分析力学模型,推导了求解桥台和桩基内力、位移值的新方法,该方法运算过程采用矩阵相乘,适于编程计算,比较一般理论方法和复杂的有限元法,其计算简单,需要的计算参数较少,实用价值更好。结合工程实例,采用MATLAB语言,编写了桥台桩基内力位移计算程序,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供软土地基高桥台桩基设计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弱应力波传播法检验桩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承贤 《岩土力学》1988,9(2):41-49
本文简要介绍了检验桩基质量的理论依据,检测方法及其数据处理:阐述了弱应力波在混凝土桩中传播衰减的规律,混凝土强度与其弹性波速的相关关系等;提出了桩基质量缺陷确定的判据。对桩基工程质量的现场检测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一种基于桩基动测波动数据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方法,所建立的多层神经网络通过对已知样本的学习,可实现对未学习样本(桩基检测数据)的识别,指出桩基中存在的缺陷。实际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