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2.
从一季度全省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看,总体态势良好,从省委、省政府到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谋求发展、力促发展的信心很足、劲头很高,中省直部门支持发展、服务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加快发展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一个主旋律。日前,省委书记吉炳轩在绥化、大庆等地调研时,反反复复强调一句话:要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交叉运用PEST-SWOT模型,分析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并具体分析其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可选路径:加强海洋生物医药科技人才培养及科技研发力度,优化产业发展市场环境,以"互联网"+发展模式助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耦合发展要素、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北京作为最早开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城市,具备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展环境。至2007年底,北京全市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达到1302个,观光园总收入13.1亿元,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户接待人数达到2614.4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勃勃生机。目前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三大类型;地域布局呈现近郊、中郊平原区、远郊山区三大圈层结构;与风景旅游区相结合,形成十大发展基地。"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提出重点打造五条农业精品旅游专线,必将进一步推进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和特点、发展布局、旅游线路组织等几个方面,对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加大投入、强化培训、加强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节约资源就是增强发展的后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不仅对发达地区十分重要,对欠发达地区同样不可或缺.加强资源节约、综合开发利用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青海这样的欠发达地区,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必须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融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当前,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为困扰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难题。解决好这一难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笔者试就徐州市城中村改造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进入学习讨论阶段的时候,我们将章午生、任家琪、刘天绩、沈小荣、潘彤、党兴彦等地质专家就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发言、讨论要点整理发表,旨在集思广益、深入探讨,启发省内地质工作者对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思考,并希望由此引起对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广泛讨论,推进我省地质找矿改革发展进程,把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菏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大基地一个产业(煤电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文化旅游产业)和四个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菏泽市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进一步加快全市境内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步伐,是推进石油化工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也是实现“四个发展”要求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科学发展观”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系统的方法、求实的态度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对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做出了内在的统一的质的规定:科学是前提和方法,发展是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村发展留用地开发状况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为缓解征地各类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长远发展,10%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北京、广东、湖南等省市从1998年前后开始了留用地的发展,到目前的遍地开花。2002年宁波市人民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市区村发展留用地工作的意见》(甬政办发〔2002〕268号),对村发展留用地的适用对象、面积计算、使用、管理等提出了明确意见。自此开始了村发展留用地政策的执行工作,这项政策也是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一项政策,不少兄弟城市前来取经、学习。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惑,近年来,关于提高村级发展留用地开发效益的呼声强烈。一、宁波村发展留用地政策执行现状(一)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正处在不断探索发展的阶段,该文在分析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挪威城乡统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参考这些国家在缓解城乡矛盾时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等积极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2年金秋,我们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聚首美丽的西子湖畔--中国杭州 ,出席产、学、政三方共同参加的高层次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回顾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历程,展望未来,审视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机遇。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发展,在经济、人口、文化以及空间集聚形态等层面始终存在不同的特点,呈现其发展的多元性,但其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仍有许多相似之处,呈现发展的共同性。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文化、科教最发达、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 ,三角洲区域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将有利于本区域乃至整个中国进一步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14.
, 《青海国土经略》2012,(5):36-38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黄南州国土资源管理解放思想、在改革创新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的十年。十年间,黄南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不断地开创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参与宏观渊控、维护权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黄南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镇平县国土资源局围绕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立足部门职责,不断加强政策研究,强化措施保障,注重从规划先行、保障用地、节约集约、优质服务等四个方面入手,全力服务镇平玉文化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组织报批建设用地2600亩,促进了镇平玉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坚持规划先行。该局根据玉文化改革试验区发展需要,借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把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规划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规划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30平方公里、核心区5平方公里,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高新区(滨江)作为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是浙江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创新高地,杭州国际化的重要窗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高新区(滨江)强劲的发展态势、快速增长的人口与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受现有土地规划面积限制,土地要素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后备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为进一步创新集约用地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空间,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做好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加强地质找矿,积极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努力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为推动青海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准确把握土地整治事业发展所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出发点,也是科学谋划、全力推进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土地整治工作的根本准则。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其带来的国土资源领域重大趋势性变化,土地整治需要用新发展理念破解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2014,(11):40-43
节约集体用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的科学把握,也是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思路、新目标的高度概括,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某些地区,片面强调政府主导、资源下乡的乡村治理往往内源动力不足,村民增收乏力。在乡村内源发展的理论渊源分析基础上,从本土化的社会动员、依托本土可持续资源、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等方面挖掘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框架,总结了内源式发展的4个关键要素,即社区组织、乡土资源与文化、村民参与、利益分配机制。结合临沂市代村社区的发展实例,对乡村内源式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