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王鹏 《气象科技》2018,46(3):497-502
世界气象组织信息系统(WMO Information System,WIS)为WMO各项计划及各成员提供实时观测数据和产品的收集和分发,以及发现、访问和检索服务。WIS服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是最根本的业务运行指标。为保障WIS服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解决目前WIS服务缺乏监视的问题,需要建设WIS服务监视。WIS服务监视门户基于一致的JSON格式规范监视信息下,实现了对各中心服务状态和指标的定时采集和统计,覆盖了WIS监视要求的服务可用性、服务连接延时、WIS核心网络流量、元数据数量、数据缓存数据量(个数和字节数)等监视项目。北京WIS服务监视门户采用开源企业应用框架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实现了通过WIS服务监视门户的及时展示,通过互联网提供公开服务及时发现了WIS服务的问题,为提高WIS服务质量和能力的不断改进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1引言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CTS)是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负责数据收集、分发和处理,并为平台中其他系统提供数据和服务,同时也是CIMISS与外围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途径之一。CTS支持媒体千万级文件数和TB文件量级的收集与分发业务,提高了数据收集和分发效率。支持业务流程调度及监视、TDCF表驱码能力建设、各种资料的传输和格式检查、二次开发和扩展维  相似文献   

3.
顾文静  常飚 《气象科技》2014,42(2):266-272
自动化管理系统以全面、有效、便捷的管理监视数值预报业务为出发点,整合了国家局和各省级区域中心多种监视系统,在NMIC_SMS(管理监视调度系统)的基础上搭建统一运行监视平台,平台基于B/S架构设计多层框架模型,结合Java语言、JSP和Oracle关系数据库。实现对数值预报业务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分级监视、运行状态统计查询及短信报警等功能。以数值预报中心、辽宁、四川区域中心多个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和国家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作为实验系统,已完成综合测试,运行稳定。该平台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系统故障,缩短处理时间,从而保证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对海量气象数据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设计开发了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 (CIMISS)。该文描述了系统基本设计思路、功能结构、基础平台体系结构、信息流程,阐述了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基础数据使用环境。系统由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数据加工处理系统、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业务监控系统5个业务子系统组成,承担数据收集、加工处理、存储管理、共享服务和业务监控任务。系统设计和开发采用了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基于消息和文件共享的平台内信息交换、气象数据标准化分类、数据处理作业调度和算法的动态扩展、元数据的设计和应用、公共配置信息管理、全流程业务监视和调度控制、面向服务的多维度数据存储策略、全局数据访问视图和统一访问接口设计等。该系统为我国国家级和省级气象业务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气象数据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5.
后台管理模式在数据共享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使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运行逐步向自动化和业务化管理方向发展,基于元数据技术,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后台管理模式,设计和开发了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后台管理系统。该文介绍了当前信息系统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后台管理系统建设的业务需求,重点描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元数据设计。共享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划分为数据层、管理层、服务层和保障层等4个结构层次,由元数据管理、业务管理、平台管理和系统监视等4个部件构成。系统采用J2EE的架构,保障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操作,实现了元数据管理、数据 (集) 管理、信息统计、内容管理、安全管理、系统配置管理和运行监视等功能。后台管理系统的部署和实施使新数据产品的发布更加便捷,也更具有时效性,保障了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平稳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1986年,气象科学研究院从日本横河电机公司引进了高山自动站一台,安装在山东省泰山气象站;数据收集平台(简称DCP)两台,安装在青海省乌兰和铁卜加气象站;从美国SUTRON公司引进两台DCP,安装在新疆自治区鄯善和七角井气象站。现在这五  相似文献   

7.
PCVSAT单收站数据收集实时监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燕  李湘  周勇 《气象》2003,29(5):30-33
主要介绍了PCVSAT单收站数据收集实时监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该系统直观、灵活地实现了对所有卫星信道发送、接收和缺收文件实时信息的详细查询、打印和保存等功能,同时具备了监视主要通道的状态和数据收集情况及实时报警的功能,满足了实时监视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气象计算网格平台资源监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计算网格聚合的计算资源具有地理分布、系统异构、运行状况与使用负载各不相同等特点。气象计算网格平台软件系统的资源监视模块, 涉及了远程气象网格节点、资源状态信息获取、web展示等3个层次。资源状态信息获取层可分为轮询、收集、整理等功能, web展示通过资源地理视图和资源列表栏目实现。基于ARCON客户工具箱技术开发实现了资源信息轮询和收集功能。现已实现对国家级网格节点及北京、成都、广州、沈阳4个区域级中心网格节点和安徽省级网格节点的10个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集中监视。  相似文献   

9.
飞机气象探测资料(AMDAR)质量控制与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勤  张蕾  王晓峰  吴峻石 《气象》2017,43(5):598-609
文章基于NCEP的AMDAR质控方法,建立了一套业务质量控制系统。选取2014年全球AMDAR资料对系统进行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并根据质控结果统计分析了AMDAR资料各质量类型演变及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2014年全年平均逐小时剔除率为5.79%,其中重复性报文占主要部分。(2)报文数量和报文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重复性报文在报文数量密集时剔除率增加,可疑数据和时空不一致性相反。(3)飞机报文质量在各个高度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近地面层、动力调整高度和飞行状态转换及巡航高度。(4)经纬度阈值变化对重复报文剔除结果影响敏感度最高,主要反映在中高层,高度阈值影响表现在中低层。(5)剔除疑误报文后计算的全球平均温度呈现明显正异常,风速负异常。  相似文献   

10.
敏视达公司生产的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中,包含一个独立运行的雷达诊断工具软件RDASOT(雷达数据采集系统运行测试Radar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perability Test),RDASOT是专用于确定雷达数据采集单元RDA(Radar Data Acquisition)硬件状态及增强维护能力的软件,是帮助雷达保障人员进行故障诊断测试的辅助工具。RDASOT主要运用于诊断测试、标定测试和辅助维护。  相似文献   

11.
改进的Berlekamp算法在数据收集平台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采用改进后的Berlekamp迭代算法,应用于气象卫星数据收集平台BCH地址码的译码、纠错问题。针对(31、21)BCH码,该算法在随机纠正2位错码时,具备了迭代次数少、计算速度快的特点。经过计算证明,此方法用于数据收集平台的BCH码的译码、纠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沙尘暴资料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系统采用C BUILDER 6.0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工具,通过提供灵活的参数配置接口,可完成W INDOW S操作系统下沙尘暴等各类气象数据的定时自动传输和手工传输。在SCO UNIX操作系统下,用C完成了资料二次传输软件的开发,主要解决省到国家局沙尘暴等各类数据的定时自动传输,解决了9210业务应用软件无法解决长文件名的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3.
WIS的实现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  王甫棣  姜立鹏  祝婷 《气象》2011,37(10):1301-1308
WIS是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在实施和建立的新一代信息系统,是未来支撑WMO所有计划以及其他国际组织有关计划的数据传输和服务平台。WIS由国家中心、数据收集或产品中心和全球信息系统中心(GISC)等三级功能中心组成,其中,GISC是WIS的核心功能中心,承担WMO及有关国际组织各项计划的实时数据和产品的收集分发,提供全部WIS数据的访问接入。中国气象局作为世界气象组织中有重要影响力的会员,建成北京GISC,成为WIS中支撑责任区内及区域间数据交换的核心功能中心之一是中国气象局的既定目标。本文介绍了WIS的功能结构,分析了元数据同步、数据发现、数据同步等WIS/GISC关键功能的实现技术及其在北京GISC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Since 2006 different remote monitoring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mixing-layer height have been operated in parallel in Augsburg (Germany). On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operation of eye-safe commercial mini-lidar systems (ceilometers). The optical backscatter intensities recorded with ceilometers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ange-dependent aerosol concentration; gradient minima within this profile mark the tops of mixed layers. Special software for these ceilometers provides routine retrievals of lower atmospheric layering. A second method, based on sodar observations, detects the height of a turbulent layer characterized by high acoustic backscatter intensities due to thermal fluctuations and a high variance of the vertical velocity component. This information is extended by measurements with a radio-acoustic sounding system (RASS) that directly provides the vertical temperature profile from the detection of acoustic signal propagation and thus temperature inversions that mark atmospheric layers. Ceilometer backscatter information is evaluated by comparison with parallel measurements. Data are presented from 2 years of combined ceilometer and RASS measurements at the same site and from comparison with a nearby (60 km) radiosonde for larger-scale humidity information. This evaluation is designed to ensure mixing-layer height monitoring from ceilometer data more reliable.  相似文献   

15.
LDM软件在气象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运行的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存在着交换平台(操作系统平台)不统一、数据接口不统一、数据交换软件不统一等问题,导致每新增一类投入业务使用的观测资料,从资料采集、资料传输、资料传输监视到资料应用等都自成一体,给通信传输管理带来很大不便。LDM(Local Data Manager)软件作为底层通信传输和管理系统,可实现上述三者的统一。通过对目前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存在的传输软件不统一、文件数目多时造成拥塞和文件优先级无法保证问题的分析,对LDM软件灵活和有效的数据分发功能及用户可配置的、支持分布式的处理和事件驱动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以建立的基于LDM的实时气象资料分发服务系统为研究和试验原型,对LDM软件及目前国内气象通信系统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DM软件可以提高传输业务的整体工作质量,解决目前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即LDM软件较适用于我国气象数据交换业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CLDAS资料的内蒙古干旱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小龙  宋海清  李平  李云鹏  武荣盛 《气象》2015,41(10):1245-1252
以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区域,对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的土壤湿度和降水数据进行了评估,使用土壤相对湿度法和连续无降水日数法监测2014年夏季干旱,并选择干旱年(2014年)和湿润年(2013年)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降水百分位指数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CLDAS资料能够很好地再现日土壤相对湿度动态变化情况和降水落区与量级,能够满足干旱监测的需求;基于CLDAS数据的土壤相对湿度法可以方便、快捷地监测干旱日变化和区域性变化,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法对评估长时间、持续性干旱较为有效;CLDAS同化数据在时效性、分辨率、代表性上能够满足气象服务的需求,可作为观测资料的重要补充广泛应用于业务和科研,特别是对于地广人稀且气象站点相对较少的内蒙古地区气象服务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WMO信息系统中气象元数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祝婷  李湘 《应用气象学报》2012,23(2):238-244
随着越来越多基于网络、自动化的信息共享系统的广泛使用,元数据已成为不同学科间共享信息的关键。近年来气象数据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气象数据面临着海量信息流通共享的迫切需要,由此气象元数据应运而生。该文介绍的气象元数据是在满足WMO (世界气象组织) 信息系统提出的包括提供在线元数据、数据目录服务和提高元数据定义、收集、归档和交换的标准化水平在内的总体需求的背景下,依据WMO核心元数据标准设计并由自开发程序自动生成的。北京GISC系统是WMO信息系统中承担区域间及全球资料交换的主干通信中心之一,至2012年1月,北京GISC系统制作并提供系统内全部数据对应的气象元数据,共计约12万条。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NetFlow技术的基本原理, NetFlow协议的功能、用途、交换特点及NetFlow数据报文格式。 作为NetFlow在网络测量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基于NetFlow的流量测量系统的架构, 详细介绍了NetFlow技术在广东省气象局网络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 利用NetFlow技术监测网络流量非常有效, 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NetFlow技术适用于大型网络的流量采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气象资料收集监控系统是用于对实时天气观测资料及预报产品的收集、转发、监控、质量统计的系统 ,该文对系统的设计原则、构成和配置、主要功能和技术实现进行了较详细介绍 ,作为 92 10气象信息业务系统(MIOS)的前端处理软件和备份 ,满足了系统稳定可靠、质量监控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自动气象站运行效能统计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中对自动气象站的监控情况, 将监控平台上2100余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运行效能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从数据到报率、可用性和可靠性3方面进行统计, 并从数据报文格式错误和数据要素错误两方面对影响自动站效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9-10月全国国家级自动站的数据到报率、可用性和可靠性保持在80%以上, 且三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东北区域自动站的运行效能最高, 而西南区域的运行效能最低; 数据到报率是数据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条件, 在数据到报率一定的情况下, 数据报文格式错误较数据要素质量错误更多地影响数据可用性和可靠性; 第1行格式错误较第2行格式错误对自动站效能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对于其他观测要素, 地温要素是影响自动站效能高低的主要因子; 在地温要素中, 不同层次地温对自动站效能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 320 cm地温影响程度最大, 而5 cm地温影响程度最小, 基本呈现出越往地下深处地温要素对效能影响程度越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