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1,(3):37-40
各位领导: 非常高兴借这次会议的机会,同大家交流我市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作法和体会,希望大家对我市工作进行批评指正. 加强和搞好建筑市场管理,对于搞好城市建设,发展建筑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反腐败抓源头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天津的建筑市场管理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形势下,面对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加大培育和完善建筑市场体系的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的管理和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市建设工程招标率由96年建交中心成立之初的53.5%达到目前的100%;公开招标率由96年不到10%,实现了应公开招标率100%;全市工程质量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承发包领域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建设领域违法违纪案件逐年下降,97年以来未发生一起顶风违纪案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如雨后春笋,居住建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建筑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设计多种多样适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居住建筑,是每个建筑师不能回避的新课题;另外,各类媒体关于“楼盘”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五花八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作法,影响了住宅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彝族建筑特色保护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现象的日益推进,在城市建设当中所出现的千城一面,建筑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丧失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此,有识之士倍感心忧,纷纷尝试、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2001年3月初,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广泛邀请高等院校和设计院的有关专家教授,共同就彝族建筑特色问题进行研讨,并发起了彝族现代建筑特色方案设计竞赛。 2001年6月下旬,设计竞赛评选出结果,笔者主持完成的《彝风建筑》设计成果脱颖而出,获得竞赛一等奖,并继续接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11,(4):87-88
4月,深圳市政府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就光明新区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表明光明新区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工作正式起步。近日,光明新区与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签署协议,该院将为光明新区制定有关绿色建筑技术法规政策、技术标准,这表明光明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当下,到处是新的房子、新的街区、新的城市,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建筑在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建筑规模等方面都拥有了许多世界第一;"创新"之举频现,各种"高大奇异"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经历过建筑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兴奋与眩晕后,部分人逐渐冷静,开始反思在建筑创作与城市建设追求速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天津、上海、深圳、青岛、无锡等地开展了生态城区规划建设,并启动了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美丽中国、永续  相似文献   

7.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原名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四建筑公司,在2002年建设部资质管理改革时首批就位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并正式更名为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简称一局发展),现有员工2100人,2003年完成新签合约额30亿元,今年截止9月底完成新签合约额超过38亿元,目前在施的代表工程有LG大厦、国家游泳馆(又称水立方)工程等。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群众的直接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建筑面临极好机遇。要抓住机遇,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千万不要丧失机遇。——摘自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1工程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工程建设的法治建设得到加强,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招标投标监管和有形建筑市场的建设为规范市场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了明显进展,积极完善建筑市场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取得了较大成绩等,工程建设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法治环境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目前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现状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必须面对的一些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工作,将其列入全省建设行业的重点工作,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较为完整的全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江苏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初步建市,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在宁夏 ,特别是宁南低山黄土丘陵区及银川西侧的贺兰山区 ,一些不适于建筑的山坡、谷地 ,也成为建筑场地 ,随着也带来一系列与环境保护、岩土工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如不慎重对待 ,妥善解决 ,必将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阻碍山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她记载历史,传承文化。中国的城市建设高歌猛进,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可取之处,承传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建筑文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式建筑文化,这是政府、开发商、建筑师和新闻媒体共同的责任和课题。建筑文化的创新是个时代大课题。于志军博士,青岛市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在首届青岛建筑设计文化节前夕接受采访时,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13.
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开通后,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本地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浙江、新疆、广东等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识早、行动快,在做好本地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同时,按照《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要求,及时主动做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信息_卜报工作,对于健全和完善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作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勘察设计》2007,(2):27-27
一、统一“三个认识”,形成抓好建筑农民工队伍建设的合力1.统一对建筑农民工在破解“三农”难题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建筑劳务经济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对历史遗迹、历史环境、历史地段和街区的更新和建设问题尤为突出。新旧城区的新旧建筑所涉及到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显然不能用建设规范、技术规定中的数字来一刀切;而按照新指标建设的城市,也不会具有历史风貌。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保持风貌区相对较高的建筑密度既可以延续城市历史风貌,也是一种节约土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的大事,江总书记严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这一特点在建设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建设领域拥有建筑市场和重大工程建设,包含了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监理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活动监管,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业科学发展,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以下简称“新《资质标准》”)。新《资质标准》中,专业承包资质由原来的60项减为36项。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在城镇规划和建设领域出现了备受关注的新课题——城镇风貌:广西南宁市出台了《南宁市城市风貌分区规划研究和建筑控制导则》;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了2014环巢湖地区江淮建筑风貌设计大赛;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了《甘肃省省域风貌体系规划》和《甘肃省美丽乡村民居特色风貌图集》等。这是全国各地抵制"奇奇怪怪的建筑",落实城镇建设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具体行动。与此同时,有关城镇风貌的多重解读和多种模式也在关注之列。  相似文献   

19.
一、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建筑市场 催启中国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因素:经济高速增长、推进城镇化、西部大开发、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等。目前,中国建筑市场正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介于36%-60%之间时,往往  相似文献   

20.
为总结和交流我国建筑学界各专业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取得的新经验,展示和表彰我国建筑学界各专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的新成果,中国建筑学会于2012年10月在北京举办以“建筑我们的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年会。本次年会举办了城乡公共安全与建筑防灾减灾、建筑给排水新技术、绿色建材新技术等10大论坛。同时,还从荣誉篇、科技篇、安全篇、绿色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