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董焕军 《气象》1988,14(2):55-55
实践证明,MOS预报方法在县站的推广和使用,不但对稳定和提高县站预报质量有一定作用,而且为县站预报业务向客观化、定量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市自1984年开始向县站推广MOS预报方法,目前大部分县站都有了多套MOS方程,并已成为各站预报业务中的主要预报方法。但在引进、推广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为总结经验,以利于改进工作,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与同行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2.
寒露风对晚稻生育后期影响甚大,如果不采取措施,轻则减产,重则失收。因此,比较准确地作出寒露风的长期预报,对于战胜寒露风的危害,夺取晚稻丰产丰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站在缺乏气象资料的情况下,坚持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放手发动群众,经过不断摸索,初步找出了一些寒露风长期预报指标。现着重介绍一下我站运用193天韵律作寒露风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3.
韵律预报方法的统计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明  张隐君 《气象》1979,5(8):27-28
目前,我们大多数气象台站都用韵律方法做长期天气预报。这种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在群众经验的启发下,考虑天气变化可能有180、120、100或90天的对应关系。因此,根据前期某一指标的出现,预报未来若干天(180、120、100或90天)后有一次天气过程(例如降水等)出现。这种预报方法,在某一季节里可能获得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实际上这种韵律关系究竟存不存在?怎样检验其可靠程度呢?这都是目前长期预报中应当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韵律预报方法的统计检验及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县站长期预报因子的选择长期预报研究长期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王绍武等指出,长期天气变化的谱幅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频率带: 1.指数循环尺度过程(3—5星期)。 2.韵律尺度过程(5—6个月)。  相似文献   

5.
一、开展县站预报的理论研究 目前县站预报技术处于徘徊,停滞不前的状态,预报质量不稳定。这大概是由于有不少的方法缺乏物理意义,有些方法在实用上虽然还行得通,但其理论依据说不清。县站预报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它与其它科学一样,需要有理论指导,才能不断发展。县站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需要实实在在地总结分析各个阶段的经验。这工作分散单干,或靠少数站来做是难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人员来系统地研究。因此,建立一个省、地、县结合的县站预报科研体系,开展县站预报方法理论研究,探索有理论指导下的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县站直接使用市气象台指导预报,不独立做短期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一些探讨,为今后县站调整预报业务提供依据。为了说明问题,现以绍兴市局各台站的降水预报及市台(绍兴,下同)与上虞站的温度、暴雨、寒潮预报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范东光 《气象》1977,3(11):3-4
图资群结合的县站预报方法,普遍认为是行之有效的。要发展这一预报方法,不仅是县站的事,也是整个气象部门的一项重大技术课题。从“图”的角度,气象台为县站提供哪些天气图表资料,才更有利于县站实行图资群结合呢?长时期来,各省气象台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形势预报口语广播;播发简易天气图,由县站点绘、分析;或通过天气形势分型,抓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各台、站气温预报为因子,县站最高、最低气温为预报对象,用多元回归技术做温度集成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县站温度集成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各台、站气温预报为因子,县站最高、最低气温为预报对象,用多元回归技术做温度集成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之锜  陆庠 《气象》1981,7(1):14-15
一、前言 我国的气象站预报(以下简称县站预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在为生产服务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年来,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问题,诸如县站预报的理论是什么,预报工具和预报方法应否统一,如何实现图资群结合,数理统计在县站预报中的作用以及时间剖面图和曲线图的优劣等;并且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设想。这些,在《气象》1977—1978年举办的“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讨论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为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查阅了近二十年来有关县站预报的大量文献,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并且到一些台站进行了调查学习。 我们体会,目前在县站预报领域内提出的问题虽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天气预报中韵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不同的作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弄清楚什么是韵律,以及在预报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韵律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类;天气韵律,环流韵律与气候韵律。我国广大台站的预报员经常应用150天,180天韵律来做预报。这些韵律关系往往通过一些谚语的形式来表达,如“不得春风,难得秋雨”,“雪水120天回头”,“初雷120天”等等。这一类我们可称之为天气韵律。预报员利用三线图上气压和温度的峰值与谷值,或剖面图上的一定模式,查看若干天后是否经常有一次天气过程(一般指一次降  相似文献   

12.
佘修平 《气象》1977,3(8):16-17
县站天气预报自1958年开展以来,已经近20年了。长期以来,遍布祖国各地气象站的广大气象人员,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建立了我国独创的县站预报方法,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影响了县站预报这一新生事物更加健康地发展。当前,在抓纲治国,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大好形势下,为了系统总结近20年来县站预报的经验,并使之逐步上升到理论上来,逐步形成一套统一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本刊从本期开始,举办《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技术讨论专栏。这一专栏,将按照  相似文献   

13.
鲁青 《气象》1978,4(2):21-21
近年来,不少县站使用了统计预报方法,使县站预报进入了数学这个领域。由于统计预报可以定量计算,因此也有人把它称做县站的“数值”预报方法。从我们使用的体会来说,感到这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县站预报”存在的几个问题:二十多年“县站预报”发展的历史,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A.县站预报技术工作长期任其“八仙过海”,自由发展。在技术管理上基本上还是空白,二十多年来,业务技术上除了三个“三结合”原则外,提不出具体措施。有些县站至今还在靠“收听加看天”发预报。B.预报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作为县站预报基础的加密观测网与情报网至今还未建成,测雨雷达在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15.
为使县站预报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重要的是总结和吸取县站预报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认清今后发展的方向。笔者在县站工作中体会到: 首先要明确县站预报的重点,县站的预报研究工作,必须在这个重点上下功夫。县站预报以什么为重点,当前看法不一,县站开展长、中、短预报,是当地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以什么时效预报为主,笔者认为是根据预报对象,生产需要和当前的预报能力而定,不能脱离实际搞一刀切,就其安排生产而言,春播期天气、干旱及寒露风年景趋势,是由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大范围天气过程,以长期预报为主有一定依据,而出现在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和资料随着预报业务的发展,我省各市(地)台和县站预报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给我省预报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不断提高预报服务的整体效益,很有必要对目前市(地)县的预报能力作出评价。本文采用天气较复杂,暴雨较多的1989、1990两年各市(地)台、县站12小时、24小时晴  相似文献   

17.
县站预报是气象事业走我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产物,在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服务中,尤其在为农业服务中,显示了很大的生命力,作出了贡献。然而县站预报还年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站从七三年起,从统计预报的角度,对基本资料处理、因子的选择和预报方法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经历了淘汰—改进—使用的几个反复过程,希望能找到一套适合县站条件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官忠 《气象》1978,4(11):10-10
做好县站预报,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我国县站预报从1958年诞生以来,经过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创造了曲线图、时间剖面图、点聚图等各种县站预报工具,为我国县站预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还有待于继续开展县站预报工具的研究和改革。 为了适应县站独立制作预报的需要,一种好用的县站预报工具或方法,必须具备:①反映天气过程较明显;②反映天气系统的能力较强,③对本地未来天气(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有较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来,对县站是否作长期预报问题有些争论。 有人说,“今后可以充实加强省、地两级的长期预报业务,县站只对大台发布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我是不同意这种主张的,因为县站如果不再制作长期预报,就难以对大台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也就不能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双要素长期韵律预报程序及应用孙玉敏,孙英萍1前言双要素长期韵律预报程序是用两个前期逐日资料的气象因子,预报一定时段以后降水过程的预报程序。该程序根据单站资料模式卡预报法的基本原理,利用韵律关系,结合数理统计分析而编成。程序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